首页 百科知识 东方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演进与融汇

东方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演进与融汇

时间:2022-03-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双方之间的共生纽带主要是众多的佛教经典翻译。隋代彦琮推崇道安的翻译理论,主张直译。另外,对我国佛经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也有不同的观点。严复的翻译标准是中国传统译论的“点睛”之作,具有极高的综合性与升华性。
东方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演进与融汇_共生翻译学建构

就翻译层面讲,东方的空间范畴主要指印度和中国。双方之间的共生纽带主要是众多的佛教经典翻译。尽管夏商周时期中国疆域之内的异族杂居很多,有山戎、犬戎、姜戎、白狄、鲜虞、东夷等,彼此间的互通往来也少不了翻译这根“文明之线”,但佛经翻译才是东方翻译生态场中旺盛的生命之花。

7.1.2.1 历时视野下古代东方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据已知文献记载,中国翻译事业始于对佛经的译入。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大致经历了从东汉末年到北宋期间的1 000多年漫长过程,译入了大量佛教经典,产生了上百位佛经翻译大家,引入了丰富而深邃的佛教文化,积累了许多经典翻译理论与方法,推动了中华翻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从东汉末年至北宋期间的佛经翻译延续了1 000多年,佛经学家在实践中收获了丰富的佛教经典译论和方法,主要以“案本—求信”为主导翻译理念,但也时有对“达”与“雅”的诉求。

三国时期的佛经翻译大师支谦译经很多,已考证的有《大明度无极经》等29部。他在其《法句经序》中记录有对翻译方法的探讨,认为翻译应该“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但也感叹“传实不易”,因而译本应该“易晓”。后人对支谦的翻译做过大量研究,认为他的翻译既求“质朴”,也尚“文丽”。(梁)慧皎认为支谦的翻译“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高僧传》);晋代的支慜度认为支谦的翻译“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词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合首楞严记》)。

东晋时期的释道安主张“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意即以“信”为本。他提出的“五失本”和“三不易”(前者讨论有五种情况允许译文与原文不符,后者讨论梵典翻译之不易)被认为是“追求对原文真实、细致地理解和把握,以便译文能够反映原文本的面貌”的“真实的翻译研究”;钱钟书认为“五失本”和“三不易”为我国翻译研究“开宗明义”的首篇。

苻秦国的鸠摩罗什来自印度,他通晓梵汉双语,又精通佛学,主张意译,认为译文应“依实出华”。他译著的《法华经》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神情,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6]

隋代彦琮推崇道安的翻译理论,主张直译。他的“八备”原则虽然是针对佛经译者提出的要求,却也是第一个全面阐明译者素养的人,超越了之前原文、译文的翻译研究视野。他还提出了“十条”,阐述译文体例、格式应有的规定,为的是“垂翻译之式”[7]。他的《辨正论》是我国第一部相对完整的翻译理论研究体系。

唐朝玄奘总结的翻译标准非常质朴,但却易懂、实用。他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主张文质并重。他的“五不翻”原则,总结了五种只能音译不能意译的情况,对梵典汉译过程中的语言文字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对之后翻译的语言技巧研究有重要影响。

北宋赞宁提出的“六例”是针对语言文字的翻译研究,这对探寻语言规律,正确处理翻译中棘手的语言问题有指导意义。

另外,对我国佛经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佛教理论家任继愈在其《中国佛教史》(第1卷)中提道,“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支慜度、支谦和鸠摩罗什就属此类;罗新璋在其《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一文中总结道,“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基本体系[8];傅惠生认为,我国佛经译论是以支谦的“本旨论”(译文为中心)、道安的“案本论”(原文为中心)和彦琮的“译者论”(以“八备”为中心)为基本体系。当然,观点只是针对各自的视角而言,实际上,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方法的选择不存在绝对的二元对立分割法,即便是“质朴”与“文丽”二元结合的翻译方法,在实际处理翻译问题时依然会有“黔驴技穷”之感;因为“与翻译有关的可变因素很多,例如文化背景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难易不同,读者不同等等,很难把各种不同因素综合起来,都纳入一条通则”[9]

7.1.2.2 历时视野下近代中国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主要针对自然科学领域,初期强调翻译的时需性与重要性,如“裨益民用”(徐光启)、“以强国体”(林则徐)、“西学为用”(洋务派主张)、“当务之急”(马建忠)等。真正论及翻译方法的有马建忠提出的“善译论”,他在《拟设翻译书院议》(1894)中强调,译成之文,与观原文“无异”,而为“善译”。

启蒙思想家严复,在自身的翻译实践中提出了至今无人企及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季羡林先生认为,严复的翻译标准“要言不繁”,“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虽然只三个字,但体现了作品、读者、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个字缺一不可,多一个也似乎没必要;能做到这三点,就可以说是尽翻译之能事了[10]。严复的翻译标准是中国传统译论的“点睛”之作,具有极高的综合性与升华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