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英语翻译的标准与方法

英语翻译的标准与方法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翻译的标准一直是翻译界经常讨论并十分关注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翻译理论研究和探讨的中心课题。翻译的方法是翻译赖以实现的具体途径,是对原文的理解后,用译文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林语堂的三条翻译标准是:忠实、通顺和美。
英语翻译的标准与方法_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

翻译的标准一直是翻译界经常讨论并十分关注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翻译理论研究和探讨的中心课题。只有明确了解翻译标准,翻译实践中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够客观地衡量译文水平的高低和译文质量的优劣。

翻译的方法是翻译赖以实现的具体途径,是对原文的理解后,用译文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因此,掌握必要的方法对翻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优劣的尺度。在翻译实践中,对于译者来说,就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准则;而对于译文的质量而言,也就有了一个衡量的尺度。关于翻译的标准,古今中外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都有过许多的论述。这些论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尽可能忠实、准确地运用恰当的译文语言形式把原文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等再现出来,尽可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

下面简要介绍国内外具有影响的有关翻译标准的论述。

早在唐代,我国古代佛经翻译家玄奘就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这一翻译标准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19世纪末,清末民初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影响极大。“信、达、雅”这一标准是严复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论述的,主要观点如下: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假令仿此(西文句法)为译,则恐必不可通,则删削取径,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幸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从以上可以看出,严复在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时,曾对此做了一些说明:

关于“信”,严复认为:译文应该抓住全文要旨,对于词句可以有所颠倒增删,只要不失原意,不必斤斤计较词句的对应和顺序。

关于“达”,严复认为:达非常重要。只信而不达,译了等于没译;只有做到达,才能做到信。要做到达,译者必须首先认真通读全文,做到融会贯通,然后进行翻译。为了表达原意,可以在词句方面做必要的调整改动。

关于“雅”,严复认为:译文要雅,否则没有人看。“雅”是指“古雅”,要采用汉代以前使用的文言文。

对于严复的“信、达、雅”,不少人对于“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不能脱离原文,片面求雅;如果原文不雅,译文怎么能雅?况且,严复主张的是古雅,即用古文进行翻译,这是不可取的。至于“信”和“达”,多年来用作评价翻译的尺度,在我国翻译界一直是没有异议的。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不仅因其简洁凝练,层次分明,三字中“的”而震动了当时的译界,而且流传至今已逾百年仍为许多译者所喜爱,可见其生命力。

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提出了“信”和“顺”的翻译标准。鲁迅在《且介亭文二集》中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这里的“力求易解”和“保存原作的风姿”实际上就是一种在直、意译完美结合中而获得的信与雅的理想状态。当然,鲁迅比较强调直译,反对归化,倡导译文应具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

林语堂的三条翻译标准是:忠实、通顺和美。这是在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一书所撰写的序《论翻译》中提出来的。林语堂的“美”的标准显然比“雅”的含义要更广一些,并且更合适一些。

另外在文学翻译上曾有人提出“传神”和“人化”等一些翻译标准。如茅盾指出“文学翻译的目标”是艺术创造性的翻译傅雷提出了“神似”的文学翻译标准;钱钟书提出“化境”的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就是‘化’。”张今提出“真、善、美”的文学翻译标准。“真”即真实性原则,“善”指思想性原则,“美”即艺术性原则。此外还有“三似”的翻译标准,即“形似、意似、神似”,陈西滢先生最先把三似说引进到文学翻译理论中来。

二、西方较有影响的翻译标准

翻译在西方的发展不仅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密切相连。西方翻译理论界对翻译标准的研究也有许多很有建树的成果,对我国翻译界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泰特勒(英国)、安诺德(英国)和奈达(美国)等几位所提出的翻译标准。

(一)泰特勒的翻译标准

18世纪末,英国的翻译理论家、爱丁堡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在《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三原则:

1.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3.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raiginal composition.)

泰特勒强调的是译文与原文在思想、风格、笔调、行文等方面的一致,而非只注重原文的语言特征。他的观点也许正是现代译论中主张翻译以“信”为本的依据。

(二)阿诺德的翻译标准

在19世纪,英国诗人和批评家阿诺德(Matthew Aftiold)也主张译者应与原文“化而为一”,才能产生良好的译文。他在1861年发表了《评荷马史诗的译本》一文,这篇论文是翻译思想史上一个重要文件。

(三)奈达的翻译标准

当代西方的翻译理论家、美国的奈达(Eugene Anida)主张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译文读者的反应上,应当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他说:“翻译的实质就是再现信息。”他认为,判断译作是否译得正确,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即必须以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为依据。他结合现代信息传递理论,强调“译文至少要使读者能够理解”,这是翻译最低的标准,因为不能令人看懂的译文,就谈不到忠实。他主张“衡量拥译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所译的词语能否被理解,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范,而且在于整个译文使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要从这个角度来判断翻译的正确性,正确的译文就不止一种了。为了使各种不同水平的读者能正确理解译文内容,就要做出几种不同水平的翻译,因而在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就要相应调整译文的难度和风格。因此奈达主张译出各种不同的供选择的译文,让读者检验译文是否明白易懂,所以一个好的译者总是要考虑对同一句话或一段文章的各种不同的译法。从理论研究角度这样的主张颇有道理,但在翻译实践中却很难办到。

奈达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被概括为“忠实原文、易于理解、形式恰当、吸引读者”。他把读者因素纳入到翻译标准里,是对翻译标准研究的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