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发展与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发展与演进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这一节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波斯纳的创新与模仿理论,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和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国际贸易中的新趋势对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挑战。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这一节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波斯纳的创新与模仿理论,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和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

在这里,首先区分一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两个概念。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古典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绝对成本理论是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名著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条件。因此,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该国在有利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而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当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风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使生产总量增加。这样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二、国际贸易现代理论

(一)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进入20世纪,一些经济学家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重新解释贸易基础,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和俄林(B.Ohlin)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存在的差异,使得要素价格也产生差异,进而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差异,由此产生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直接来源于同一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的价差,而价差又来源于生产成本差异,如何解释生产成本差异,各派国际贸易理论就开始从此分道而说了。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生产技术的差别导致生产成本的差别,进而产生价差,它是直接从产品成本与价格因素来探讨贸易的起源。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发展却强调生产成本的差别是来源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在回答要素价格为什么会有差别时,各派理论各有不同的见解。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是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的差异。

另外的理论则从要素需求入手,认为要素价差是由于对要素存在需求差异引起的,而对要素的需求则又是由于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所引起的,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差异源于国与国之间消费嗜好不同、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有差别。

(二)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出现了新的趋势:①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剧增。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已占全世界贸易总量的70%以上,北—北贸易量大大超过南北贸易量。②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农产品,也大量进口相似的农产品,这种行业内既出口又进口的贸易,称为双向贸易或行业内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新趋势对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挑战。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规模经济理论对这种趋势作了较好的解释。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又称规模报酬递增。它包括两种类型:①内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依赖于单个企业的规模,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与企业的产量规模成正比,即产量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这种规模经济是在一个企业内产生的。②外在规模经济,企业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与全行业规模相关,整个行业的规模越大,则行业中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越低。这种规模经济是单个企业从同行业内其他外在企业的扩大中获得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平均成本的下降。

(三)波斯纳的创新与模仿理论

除了要素禀赋的差异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引起国际贸易外,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异与动态变化也能引起国际贸易。与以上所述的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创新与模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引入了时间。这样,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静态的比较优势,而创新与模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则解释了动态比较优势。

创新与模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V. Posner)提出来的。他认为:技术领先国家引入技术创新后,研究成功新产品,凭着技术领先的优势,该国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而当外国通过技术合作和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并能模仿生产这种产品,从而减少进口量。最后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成本优势,反而向技术领先国出口这种产品。到此,技术领先国的创新利润完全消失。这时,技术领先国引入更新的技术和工艺生产新一代的产品,形成新一轮的技术优势,再向国外出口新一代的产品,如此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四)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于1966年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主要思想是:当新产品研制时,通常需要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和高度熟练的劳动力。当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日臻成熟并开始大规模生产时,新产品的生产就成为了标准化的生产,需要标准化的技术和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这时,新产品就由技术和资本丰裕型的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丰裕且劳动力相对成本较低的不发达国家,这一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通常伴随着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五)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1961年从需求角度对北—北贸易和部门内贸易作出了解释,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它的前提条件是:①国内生产的产品有富余,有能力向国外出口产品。②两个国家的偏好相似,需求结构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越大,两国间的贸易量就越大。③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则需求结构相似,需求重叠部分就越大,两国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在此基础上,贸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一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对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恩格尔定律)——带动本国工业制成品生产增加,结果使产量的增加超过了需求的增长,从而有能力出口——对于这类产品,只有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才会有较多的需求,因而出口对象国是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相似的国家,这样就使得两国间贸易量增大。

林德的理论从偏好相似和重叠需求的角度,对发达国家之间的北—北贸易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解释,所以称为“重叠需求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