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

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2]1.海尔的用人理念企业管理一般主要是:管人、管物、管财、管信息。因此,现代企业总是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用人理念,海尔当然也不例外。海尔集团建立了较为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海尔集团的另一个特色性的人力开发思路就是届满轮流。

【本章案例】  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2]

1.海尔的用人理念

企业管理一般主要是:管人、管物、管财、管信息。后三者又都要由人去管理和操作,人是行为的主体,可以说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现代企业总是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用人理念,海尔当然也不例外。

古人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韩愈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为中国家电行业排头兵的海尔集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明确提出: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动,是导致干部放纵自己的理论温床。主张“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即为海尔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尽量避免伯乐相马过程中的主观局限性和片面性。

《海尔报》上也曾撰写专文讨论此问题,该文指出,通过赛马赛出了人才就用,但用了的人不等于不需要监督。封建社会靠道德力量约束人,如忠义、士为知己者死,市场经济则靠法制力量,目前法规还不健全,需要强化监督。市场是变的,人也会变。必要的监督、制约制度对于干部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因为道德的力量是软弱的,不能把干部的健康成长完全放在他个人的修炼上。“无法不可以治国,有规矩才可成方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失去了监督,就意味着腐败。所谓的道德约束,自身修养、素质往往在利益面前低头三尺。“将能君不御”,但权力的下放并不等于监督制约的放弃,越是有成材苗头的干部、贡献突出的干部、委以重任的干部,越要加强监督,总之,只要他们手中有权、有钱,就必须对他们监督、约束。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地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把静态变为动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压力与动力并存,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海尔建立了系列的赛马规则,包括: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制度;在位监控制度;届满轮流制度;海豚式升迁制度;竞争上岗制度和较完善的激励机制等。

2.张瑞敏的领导风格

张瑞敏,一个和新中国同龄的山东莱州人,1984年接管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冰箱技术,幸运地搭上了当时轻工部定点冰箱厂的末班车。经过近15年的发展,今天的海尔集团已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优秀代表,张瑞敏也获得了许多殊荣。1985年,为了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张瑞敏带领工人亲手砸毁了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1989年,张瑞敏逆市场而行,在同行业都降价的情况下,宣布产品涨价10%,这些都在家电史上被传为佳话。张瑞敏给许多采访记者的印象是他有着丰富的哲学思维,很有点在谈笑间让对手灰飞烟灭的现代儒商风范。关于人力资源方面,张瑞敏曾说:“给你比赛的场地,帮你明确比赛的目标,比赛的规则公开化,谁能跑在前面,就看你自己的了。”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人。作为企业领导,你的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建立一个出人才的机制,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作为企业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的长处。“每个人都可以参加预赛、半决赛、决赛,但进入新的领域时必须重新参加该领域的预赛。”

3.海尔的系列赛马规则

(1)在位监控。对于在位监控,海尔集团提出两个内容: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作为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

海尔集团建立了较为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任何在职人员都要接受三种监督,即自检(自我约束和监督)、互检(所在团队或班组内互相约束和监督)、专检(业绩考核部门的监督)。干部的考核指标分为五项:一是自清管理;二是创新意识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市场的美誉度;四是个人的财务控制能力;五是所负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这五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得出评价分数,分为三个等级。每月考评,工作没有失误但也没有起色的干部也被归入批评之列,这使在职的干部随时都有压力。《海尔报》上引用过一句名言:“没有危机感,其实就有了危机,有了危机感,才能没有危机,在危机感中生存,反而避免了危机。”

(2)届满轮流。海尔集团的另一个特色性的人力开发思路就是届满轮流。集团的经营在逐步跨领域发展,从白色家电涉足黑色家电,产品系列越来越大。但是海尔集团内部的发展并不平衡,企业与企业之间不仅有差距,有的差距还很大,而且集团整体高速的发展也并不等于每个局部都健康发展。那些不发展的企业干部没有目标,看不到自己的现状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头脑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于是就原地踏步。市场原则是不进则退。随着集团的逐步壮大,越来越需要一批具有长远眼光、能把握全局、对多个领域了如指掌的优秀人才。针对这种情况,海尔集团提出“届满轮流”的管理思路,即在一定的岗位上任期满后,由集团根据总体目标并结合个人发展需要,调到其他岗位上任职。届满轮流培养了一批多面手,但同时也让许多年轻人认为是“青云直上”的一种客观障碍

(3)三工转换。海尔集团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制度。三工,即在金员合同制基础上把员工的身份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临时工)三种,根据工作态度和效果,三种身份之间可以进行动态转化。“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三工动态转换与物质待遇挂钩,在这种用工制度下,工作努力的员工可及时地被转换为合格员工或优秀员工,同时也意味着有的员工只要一天工作不努力,就可能得用十天、百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弥补过失,就会由优秀员工被转换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甚至丢掉岗位。另外,在海尔的生产车间里通常都有一个S形的大脚印,每天下班时,班组长做工作总结,当天表现不好的员工都要当着大家的面站在S形的大脚印上,直到总结结束。

另外,海尔内部采用竞争上岗制度,空缺的职务都在公告栏统一贴出来,任何员工都可以参加应聘。海尔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责任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等,这对于处处感到压力的海尔员工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调节器。

海尔的用人机制可以概括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管理层的最大特色是年轻,平均年龄仅26岁,其中海尔冰箱公司和空调公司的总经理都才31岁。松下电器公司到海尔参观时,曾戏称此为“毛头小子战略”。《青岛日报》、《中国消费者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许多报纸都对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思路作了报道。

【思考和讨论】

1.根据海尔案例,谈谈你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看法。

2.请从人力资源规划的角度讨论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思路。

【注释】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点评》,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张英奎、孙军,《现代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