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跨国公司的有关理论

跨国公司的有关理论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有关理论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要研究跨国公司必须了解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下面着重介绍四种影响较大的跨国公司理论。该文被普遍认为是现代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开山之作。海默认为,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有二:排除竞争和利用优势。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有关理论

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要研究跨国公司必须了解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下面着重介绍四种影响较大的跨国公司理论。

一、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论是最早的专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海默(S. H. Hymer )于1960年提出、金德尔伯格(C. P. Kindle berger )等加以完善的。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对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不加区分地都作为国际资本流动来处理。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在于各国利率的差异,而各国利率的差异又取决于各国资本要素的丰裕程度,因此,资本从资本充裕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的国家。

海默认为,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现象。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即间接投资)不同:①证券投资只涉及资金的流动,而直接投资还要涉及技术、知识、管理以及不同程度的控制权;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更主要的是为了控制国际经营,从而控制国际市场。②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运动形式也不同,直接投资企业可以在当地市场上筹措资金进行投资,这样就不会发生实际的国际资本流动。另外,如果企业通过工业产权、专利、许可证等技术作为投资手段,则投资不以资本流动为形式。③直接投资不一定是从资本充裕的国家向资本稀缺的国家流动,也不一定是从利率低的国家向利率高的国家流动,因而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1960年,海默完成了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该文被普遍认为是现代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开山之作。在论文中,海默用事实论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不同,并证明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并不一定如传统理论中所认为的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还有其他原因。

海默认为,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有二:排除竞争和利用优势。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在市场上并不常见。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全竞争的结果。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不会有直接对外投资发生。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面对同一市场的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的竞争,惟有形成垄断才能排除竞争,即实行集中经营,使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市场。这样,既可获得垄断利润,又可减少由于竞争而造成的损失。

市场不完全的形式有产品市场不完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和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扭曲。此三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如产品市场不完全可以使企业保有产品差异、商标专有、销售技术独特、实施价格垄断等;要素市场不完全可以使企业垄断无法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使企业在进入要素市场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国际专业化生产规避本国或东道国对规模经济的限制,从而取得内部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国际纵向一体化生产取得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以达到限制竞争者介入的目的。第四种市场不完全则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其垄断优势,进入东道国市场。

海默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部门的构成,发现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美国企业对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独占性生产要素” ,即垄断优势。因此,他认为,愿意并且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并由此获利的企业,必须具有一种或若干种当地厂商所缺乏的独占优势,它们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这便是垄断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跨国企业所具有的垄断优势包括:

1.技术优势。这是海默垄断优势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技术、知识、信息、诀窍、无形资产等范围广泛的要素。其中,新产品、新生产工艺和产品特异化能力是最具实质性的构成部分。因为,它们既造成了投资企业的独占性,又常常是东道国市场最需要的东西。

2.规模经济。垄断优势论者,如沃尔夫( wolf )等人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于非生产活动的规模经济性。它主要包括集中性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大规模销售网络,以及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资金筹措和统一的管理等。他们更多地把企业规模同其技术密集度联系在一起来说明垄断优势。沃尔夫认为,当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现它的某些技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时,就会在国内以至国际市场进行多样化扩展,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优势,最终形成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规模经济优势。

3.资金优势和货币优势。与经济规模紧密相关,从事对外投资的企业通常都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它们或者有丰裕的资金需要寻找出路,或者有较强的资金筹集能力和来源广泛的渠道,寻求较高的资金收益,成为它们对外投资的重要动因。此外,美国经济学家阿利伯( Aliber )认为,投资企业拥有相对坚挺的货币可以使它们首先在汇率上获得一个所谓通货溢价的额外收益;投资货币的不同,使投资者拥有了一个当地竞争对手通常无法具备的特殊优势。

4.组织和管理优势。跨国企业一般都较当地竞争者具有优越的组织和管理技能。在企业经营活动没有扩大到一定规模的条件下,这些管理上的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扩大经营规模,也是充分利用管理资源的内在要求。

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后来被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概括为“所有权优势” 。

垄断优势论较好地解释了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现象,在当代跨国公司理论中有很大影响,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均以此理论为基础来补充和发展跨国公司理论。但垄断优势论却无法解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 ,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叉投资”现象。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继海默之后,其他跨国公司理论研究陆续出现。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弗农( Vernon Raymond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影响较大、特点也较突出的一种。作为一种直接投资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试图证明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动因。一般说来,投资企业具有某种垄断优势,如技术、管理、资金、信息等,而东道国具有区位上的优势,如资源、劳动力、运输等。直接投资企业必须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在国外生产所产生的附加成本和风险。弗农提出,在不同的产品发展阶段,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在产品成熟特别是标准化以后,企业应以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将生产转移到低工资和低成本地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用来解释美国的许多制造公司何以从出口转向对外直接投资,还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为何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中的现象。

美国制造公司最初的海外直接投资没有如垄断优势论所说的直接投向劳动密集、生产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而是投向发达国家,原因有二:①因为发达国家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限制较严格,美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是为了保住其通过出口打开的市场,如对西欧的投资。②创新公司在新产品生产的扩散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第三阶段,需要一个高收入、信息发达的市场,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的策源地总是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投资状况而提出的,较好地解释了拥有所有权优势的公司或国家对外的正向投资,而无法解释近二三年来越来越多的绕过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和国际经济集团化的防御性的逆向投资和交叉投资现象。此外,此理论虽可解释公司初始的对外投资行为,但却无法解释已成为国际性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这些全球性的跨国企业可以直接在国外发展新产品,从而省去了出口阶段,这样就打乱了这一理论所说的产品生命周期顺序。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它是由英国学者巴克利( Peter J. Buckley )和卡森( Mark O. Casson )提出、加拿大学者拉格曼( A. M. Rugment )等进一步加以发展的。

内部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此前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多以美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通常依靠经验研究而非抽象的实证分析,因而缺乏普遍的理论意义。这就需要研究各国和各行各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共同特点,建立海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巴克利和卡森从研究跨国企业配置其内部资源的机制入手,首先提出了内部化的理论。此后,拉格曼又深入分析了内部化与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扩大了内部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并利用内部化理论来解释企业跨国经营的三种方式,即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及特许权交易选择的根据。

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下面三个假设之上:①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②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统一管理经营活动,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③内部化超过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司。

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而引起的不利因素,独占或寡占新技术、半成品等中间产品,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将中间产品通过投资者的内部组织体系进行转让,以实现跨国公司总体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的供需交换关系的现象称为市场的内部化。外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主要是由关税、配额、外汇管制和汇率政策等政府干预所引起,而跨国化的企业结构可以通过内部“转移价格”使税收支出最小化。内部化理论特别强调知识和信息也是中间产品,并认为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是决定内部化的重要因素。

与垄断优势论不同的是,内部化理论并不是强调企业特有的技术优势本身,而是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这种优势的能力,并认为这才是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和优势所在。因为,只有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自己能够控制的子公司,才能以较低的成本将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并且保护这些知识不被外人染指。美国学者马吉强调,跨国界的内部化可以使企业在新产品和其他信息开发上的投资得到充分补偿。创新企业直接投资设厂,把技术创新的信息内部化,将有利于把结合在产品中的新技术隐瞒起来,从而保证它获得创新投入的充分补偿。

巴克利和卡森认为,有四种因素影响中间产品市场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实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内部化。①企业特定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②行业特定因素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等。③地区特定因素是指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差异等。④国别特定因素是指东道国政府的政治、法律、经济状况。

他们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有两种形式:技术等知识市场不完全和零部件、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前者产生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后者产生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

企业会因为内部化过程而得到某些利益,但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巴克利和卡森认为,当利得大于成本时,企业才会将中间产品市场内部化,而内部化过程的净利,则取决于组织内部市场方面的管理能力以及在处理因多个工厂多种货币经营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工作效率,上述来自企业、行业、国家、地区四个层次的因素会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企业的内部化决策。

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但“内部化”一词有待深入解释,人们在利用内部化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时,可能难以操作。

四、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 John. Dunning )于1977年首先提出的。

邓宁认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拉格曼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是由德国学者韦伯在“一战”前后提出的,主要研究企业的选址定位以及各行业的地理布局问题)等都只是对国际直接投资进行了片面的解释。他主张把对外投资的目的、条件以及对外投资能力和投资区位的分析结合起来,为此他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邓宁认为,一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具备三个优势。

1.所有权优势,又称厂商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别国企业没有的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所有权优势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资金和货币优势。

2.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竞争市场带来的影响而通过内部化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包括结构性不完全竞争和知识性不完全竞争。

3.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分为直接区位优势,即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形成的区位优势;间接区位优势,即由于投资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就能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如果企业只具备前两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利用,并通过出口来扩大海外市场;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找不到良好的海外投资场所,则最好采用许可证贸易方式进行技术转让;如果企业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投资难以成功。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决定对外直接投资三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与外国企业相比,本国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越大,则将资产内部化使用的可能性也越大,从而在国外利用其资产比在国内可能更为有利,更有可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可以解释一国企业如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解释一国企业如何在对外贸易、技术转让、对外直接投资三种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进行最佳选择。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概括性,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理论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