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动交往的有关理论

互动交往的有关理论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交往是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和概念。交往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中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范畴的内涵,准确把握交往理论的实质内容,对于运用互动交往心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这三种生产和人的交往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1.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交往是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和概念。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1]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行动无疑就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互动。交往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中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范畴的内涵,准确把握交往理论的实质内容,对于运用互动交往心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并没有专门研究交往的著作,但却在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各种著作中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交往的内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1)马克思的交往概念

马克思于1846年12月28日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对“交往”一词的含义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他写道:“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2]“Verkehr”这个词原本在德文中的意思是交通、交换、货币流通和通讯等。“commerce”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指商业、贸易,尤其是指大规模的商铺买卖。从马克思在这里的论述来看,他是在广义上使用交往的,内涵极为广泛,包括交互活动、交换等含义,在词义上更强调交往主体以物质媒介为中介而进行的活动联系。所以,马克思的交往范畴可以界定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交往主体的相互关系和交互活动。它是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体系各要素的生产和互动。这种相互联系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生产可以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三种。这三种生产和人的交往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2)交往与生产

在马克思看来,交往和生产作为两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发展体系,共同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以生产决定的。”[3]

物质生产作为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活动,与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是紧密相连的。在物品生产形式之中,交往是在物品生产形式之中出现的。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任何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自然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当中产生的。实践表明,人的社会实践是在社会物质生产中进行的,这同样也离不开社会交往,离开了交往,将无法描述出它的社会性质。所以交往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认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多次指出:“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4]假如离开了社会,每一个人均无法依赖于自身的力量而营造出其所要求的一系列生活资料,只有人类彼此之间进行交往,才可以在协同发展之中生产出符合自身多种需要的产品。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作为这另一个人所需要的客体的所有者而出现。”[5]作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生活材料的生产实践,它是人类社会历史运行形成的基础。为了能够进行生产,人们彼此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定的联系,换言之,生产本身是以人们间的交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以交往为前提,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才能够创造性地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伴随着主体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交往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物质生产实践决定了交往形式的变革。

交往与精神生产也关系密切。在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的对象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同时,人们的交往关系也构成了精神生产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6]只有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们才能相互交往,彼此之间进行思想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精神生产也体现在具有历史传承精神的“意识”上,当代人的精神生产既要克服前人意识的不合理方面,也要继承前人意识的合理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无产阶级意识是对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交往与社会发展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交往观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交往是人类产生和文化产生的主要动力之一。交往对于历史的进程发挥着连续的推进作用,加速生产力的进程,提高了人类本身的生活质量并加快了私有财产的产生,从而促进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如果劳动实践是推动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那么交往也是推动人类历史进展的另一个动力。可以说,劳动和交往二者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关于交往对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族的组成,从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程度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分工的情况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分工有不同类别,有男女的分工,有城乡、工农的分工,还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不同的分工中都会涉及人们的交往,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互通有无也促进了社会的融合,相互交流也传播了消息。并且,交往越积极,越有利于分工的进展和生产力的加强。同时马克思在研究中发现,生产力高的喜欢和同样生产力高的交往,反之,落后的容易和落后的结伴。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民族大变迁、迁徙或北上等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交往。民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传统的传播,这也是内部交往的历史意义。民族的发展还受到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通的影响,而且交融越快,受传统水平的束缚和影响越小的民族,接受新文化的能力越强,进步也越大。另一方面,民族和外部的交往程度,既受水平较高的外部民族影响,同时还受内部矛盾影响。而且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到,内部矛盾和落后的地方能在较进步的国家影响下进步更快,处理矛盾和向高级水平过渡的时间缩短,快速吸取别国优点,和其他世界融合。

关于交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所呈现出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它的动力不是什么精神和观念,而是在生产力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文本中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主要动因和过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机便随之出现,生产的社会化、商品的普通化使资产阶级走向世界。大工业的建立、交通工具的发达、交往的世界性也就使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所以,社会从过去漫长的封闭状态过渡发展为全球性的开放状态。伴随着这种生产力质的飞跃和发展,世界历史在世界交往和普遍交往之中产生。

(4)交往与人的发展

首先,交往丰富了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各个关系的总和,不独立存在,和周围物体以及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同样,社会由人组成,也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往附属物组成。人离不开与社会其他人的交往,不能自己独立存在,物质交流、交换和学习进步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指教。社会也离不开人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交往活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表明了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交往必然能丰富人的本质。

其次,交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通过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前提下不断进行的。马克思说:“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8]交往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制度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人的需求不仅体现了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因素和精神需求,想要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就必须与人交往。想要从别人手中获得产品就必须把自己的产品交给别人,这样就使交往产生了意义。人的活动以及人的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丰富性和完整性。作为个人,要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的发展,就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

(5)交往关系的特点

交往关系是一种主体间关系。人生活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之中,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交往中,人们相互需要、相互尊重、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人格和地位是平等的。在交往活动中,人们在互为主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和合作,交往的双方就形成了“主-主”的主体间关系。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交往是人类社会不同实践主体在生存发展中以物为中介进行的客观的、现实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改造的活动。[9]

2.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理论

哈贝马斯是当今世界一位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他认为,对理论进行批判重要的不是批评和否定,而是对理论进行理性的重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和《交往和社会进化》两部著作的问世,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贯穿于哈贝马斯整个“批判理论”体系中的中心内容则是交往合理性思想。以此为核心,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异化的交往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的现象,还进一步提出了通过自由平等的交往来重建资本主义合理的社会关系的设想。哈贝马斯关于交往合理性理论有如下要义:

(1)交往行为是“最合理的行为”

哈贝马斯把交往称之为“交往行为”。他认为人与周围的世界之间发生着不同的关系,其中交往行为是最合理的行为,原因在于交往行为是全方位的、涉及整个世界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它可以传播和承继人类的文化、道德理性,实现社会的整体化和团结合作。社会中的人之间的交往性行为,就是遵循着社会的共同价值、规范,以双方皆认同的语言符号为交流媒介,通过交往双方的对话和交流,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和精神共享。这里的交往是指不同的主体凭借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这里的交往内涵倾向注重人们之间在认识、精神、情感等方面的主体间的共通性、共同性。应当指出,哈贝马斯将人的行为分成目的性行为、规范性行为、戏剧性行为和交往性行为这四种类型,并分析了各种行为的特征。[10]这些在社会学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他把交往行为看作唯一合理性行为,却是没有充分的根据的。

(2)生活世界是交往主体进行交往的境域

哈贝马斯认为人们的交往行为离不开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眼中的生活世界包括人类的文化、社会、个性等内容,人类正是在文化的再生产、社会的整体化和个体的社会化中发展进步的。生活世界传承着人类的文明包括历史文化,还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着。人们的认识就来自于自身周围的生活世界,对于个体来说,面对自己身处的现实生活世界,拒绝和选择是行不通的。生活世界在日积月累地塑造着个体的价值观、日常习惯,个体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融入群体和社会,在此过程中个体不断得以发展和进步。生活世界是交往主体进行交往的境域,人们的交往行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世界中不断发生着的。生活世界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和归宿地,我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密切联系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

(3)理解是交往合理性的核心

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为之所以具有合理性,不仅因它关涉整个世界,而且更在于它坚持以理解为原则和导向。哈贝马斯认为,要使交往双方的交往有序、有效地进行,交往双方必须首先相互理解才行。他认识到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理解常常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认为语言是服务于理解的沟通媒介,而且这种作为交往中介的语言并不是独白式的形式语言,而是对话式的日常语言。交往双方在平等的对话中理解、欣赏对方,在交往中使用共同的语言进行平等的交流来获得相互认同、相互尊重。人们之间的交往要达到有效沟通,需要遵循的语言学规范具有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说;“相互理解意味着交往参与者就一个表达的有效性取得一致;同意意味着主体之间承认言语为其表达提出的有效性要求。”[11]人们在交往中体现出融洽、和谐的互主体性,不需要外力的干涉和强制,只需要借助于交流和商讨,通过商谈而顺利进行交往。

(4)交往合理化

哈贝马斯认为,当代哲学中出现价值虚无主义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那就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合法化危机、动因危机等连锁性危机,这些均是因为当今人类理性已经工具化、异化。因此,要克服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理性危机和文化矛盾,就必须重新确立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基础,建构交往理性。交往理性是不同利益主体通过交往对话、商谈达成合作与协调,寻求共存、互利发展的心理倾向、认知构架与行动取向。在哈贝马斯看来,虽然交往理性在生活现实中还未真正形成,但这是人类生活的美好理想,因此也成为人类不断努力奋斗的价值目标。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开展对话交流、协商讨论,方能建立一个和睦、合理的人际关系和理想社会。哈贝马斯用“主体间性”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他的上述理论无疑对运用互动交往心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好的启示。

3.交往中的人际吸引理论

人际吸引是指人际沟通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他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态度。在沟通中,人与人之间是吸引还是排斥,是喜欢还是厌恶,除了受深刻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外,从心理学角度看,还受其他一些更为直接的、具体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人们之间吸引或排斥的基本规律。

第一,外貌。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行为等因素在决定人际吸引上起很大作用。人们喜欢美的东西,这是一种自然倾向。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印象,人们很容易“以貌取人”。

第二,邻近性。邻近性指如果其他条件相等,住得近的人容易建立友谊。费斯汀格(Leon Festiwger)等人的研究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调查了一个区域内的友谊模式。这个区域是由17座独立的两层楼房组成的,各单元房大致相似,住户们是偶然住进去的。调查的结果显示居民们与住得最近的人最亲近。41%的人选择了隔壁的邻居为朋友,22%的人选择了隔一扇门的邻居,只有10%的人选择了同一层最远的邻居。邻近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我们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但我们所厌恶的人往往也是邻近的人。所以邻近是吸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三,熟悉性。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社会心理学家梅塔(T.Mita)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他要求被试看自己的两张照片,问他们喜欢哪一张。两张照片是一样的,只是一张是正像,一张是镜像。同时,也要求他们的朋友表明喜欢哪一张。结果是被试自己更喜欢镜像,而他们的朋友则更喜欢正像。因为自己常常看到自己的镜像,而朋友则常常看到正像。看到的次数增加喜欢程度,这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多看效应。但次数也有一定界限,超过一定界限会产生厌烦的感觉。另外,次数的作用只表现在积极的或中性刺激物上,而对反面的东西即使增加见到的次数,也不会导致对这个东西的喜欢。

第四,相互性。相互性指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贝克曼(C.Backman)和西科德(P.Secord)发现,如果告诉甲小组成员,乙小组成员喜欢他们,那么后来在新成立小组时,甲小组成员愿意选择乙小组成员。当然,相互性原则并不是绝对的。

第五,相似性。研究表明,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相似性,吸引力的相似性,社会地位的相似性,年龄的相似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相似性不是客观的相似性,而是当事人感知到的相似性。

第六,需要互补。人们不仅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似一面的人,也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这样,双方不同的心理品质可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补偿。也就是说,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正好呈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相似性和互补性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二者有时也是一致的。例如,在恋爱、婚姻中往往支配型的男性和顺从型的女性彼此有吸引力。这是因为他们对男女关系中的男女角色看法一致,认为男性应起支配作用,女性应顺从。弗里德曼(J.Freedman)概括地说,相似性原则在喜欢中起重要作用,但有时候,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原则起重要作用。

第七,好的个性品质。美貌、时间和空间对人际吸引固然能起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人的能力、才智、品德等个性品质归根到底是更加重要的。1977年,索洛门和沙克斯(S.Solomon&L.Saxe)做了一项研究,给被试者描述一个人好的外貌和才智。结果表明,才智在吸引力上更重要。美的东西是好的,好的东西也是美的。一个有高尚品德和才智的人,往往被认为外貌也是有吸引力的。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逊(N.Anderson)的研究指出,在人际关系中最受欢迎的10项人格特质依次排列为:诚恳、诚实、理解、忠诚、可信、可靠、聪明、关怀、体谅、热情。

4.交往中的心理效应理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开始时很欣赏对方,觉得能交到这样的朋友是自己的幸运;慢慢地,这种热情会减弱,甚至逆转,他再也不是那样完美。是这个人变了吗?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很多心理效应,了解一些心理现象,有助于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改善人际交往。

(1)首因效应

首因,即最初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信息,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即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形成第一印象所依据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也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依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或老同学,在自己的脑海中的最深的印象,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更起显著作用。

(3)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因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少量的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测泛化的结果。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环被扩大,其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环的背后,被人视而不见。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如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别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对方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有尝试了才会知道。

(5)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是指人在长期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做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等。

以上心理学理论都可以作为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交往心理的借鉴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