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法文献,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东西。文献法,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2.比较研究法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文献法使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中外有关教育交往的经典理论的比较,分析其异同,去粗取精,从而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重构师生交往关系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_虚假与真实: 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东西。文献法,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法的特点在于它要求研究者要尽可能全面地占有资料,并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文献法,通过查阅专著、报纸、杂志及搜索因特网获取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2.比较研究法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文献法使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中外有关教育交往的经典理论的比较,分析其异同,去粗取精,从而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重构师生交往关系的理论基础。

3.访谈法

笔者通过深入大学师生交往第一线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活动,收集有关信息。访谈时,笔者采用了非正式的方式——利用业余时间与师生谈心。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交谈是在一种自然的氛围中进行的,能使访谈对象解除戒备心理,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穿插了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但笔者在访谈的过程中不加评论,以聆听为主。

【注释】

[1]方跃平.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解释[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78-82.

[2]章维慧.构成新时期大学师生关系的因素[J].中国冶金教育,2008(2):58-61.

[3]周明宝.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及其和谐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0(1):72-75.

[4]徐静,明庆华.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6(6): 66-69.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界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7.

[6]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2.

[7]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2):53-57.

[8]李尚卫.试析师生交往中的人文关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2):335-337.

[9]李晓明,鲁武霞,黄成洲.主体间性理论对重建高校师生关系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9(11):118-20.

[10]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2):53-57.

[11]陈旭远,杨宏丽.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师生交往[J].现代教育论丛,2005(3): 1-5.

[12]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86-90.

[1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507.

[14]龚怡祖,朱园园.“我—你”世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师生沟通取向[J].高教探索,2009(3):114-118.

[15]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1-122.

[16][苏]阿莫纳什维利.合作教育学的基本原理[C].朱佩荣,译.全球教育展望,1990 (6):20-30.

[17][美]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8.

[18]常元春,黄济,陈信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19]吴道槐.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88-91.

[20]周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主客体关系[J].教育研究,1991(1):54-56.

[21]于珍彦.论教学主体的滑移位错[J].教育研究,1990(6):73-74.

[22]丁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质疑——教学主体的再认识[J].教育实验与研究,1987(3):5-8.

[23]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58-62.

[24]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2):53-57.

[25]张应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批判[J].教育研究,2001(8):27.

[26]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6-268.

[27]张武升.外国现代师生关系理论的构建与发展[J].教育评论,1989(6):69-71.

[28]吕涛.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与学生的个性发展[J].教育科学,1990(4): 19-23.

[29]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2-33.

[30]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27.

[31]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

[32]李爱旭,刘兴顺,魏建培.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交往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3(8):37-38.

[33]曾新.论主体间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136-138.

[34]冯向东.从“主体间性”看教学活动的要素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4(5):25.

[35]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28.

[36]吴全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9):14.

[37]李燕.独白:教育交往关系的异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17-18.

[38]程胜,郑金洲.课堂教学交往中的虚假与真实[J].教育科学研究,2002(6): 12-13.

[39]李小红.论我国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场与失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 56-59.

[40]李轶芳.教学交往的现实缺失及救治[J].教育评论,2005(4):64.

[41]刘艳侠.不同知识类型学习中的师生关系——大学师生关系三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8):82-86.

[42]姚叶,黄俊伟.过去大学的师生关系与现在大学的师生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10(2):65.

[43]李向辉.游离与回归:高校师生关系嬗变的反思及重塑[J].现代教育科学,201 (4):40.

[44]胡银根.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隔膜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4):63.

[45]张向阳.高校师生交往的困境及出路——基于交往理性的视角[J].教育探索,2009(11):82.

[46]马智宇.高校师生交往异化现象分析[J].文教资料,2009(5):185.

[47]蒋文昭.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J].教育探索,2009(1):10.

[48]方跃平.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解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8.

[49]张丽娜.高等教育呼唤主体间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7(7):20.

[50]李晓明,鲁武霞,黄成洲.主体间性理论对重建高校师生关系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9(11):118.

[51]龚怡祖,朱园园.“我—你”世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师生沟通取向[J].高教探索,2009(3):114-118.

[52]代朝霞,李红惠.从波普三世界理论分析大学师生主体间性[J].现代大学教育,2003(3):28.

[53]李轶芳.平等、理解、欣赏:大学交往教学中主体间性的理性构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76.

[54]周芳.当代大学教育交往:师生交往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86.

[55]陈秀玲,董泽芳.高校教学交往和谐发展的困境与反思[J].江苏高教,2010(5): 65-68.

[56]李小平.我国大学教与学活动的片面现象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67-71.

[57]王莉.大学课堂师生教学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3 (3):19-22.

[58]陈峥滢,黄圣生.论大学教学的探究性与师生关系的定位[J].现代大学教育,2004(3):105-107.

[59]刘黎明.“应然”与“实然”——教育交往审思[C].2001年全国教育理论年会桂林会议学术交流论文,2001.

[60]范蔚.论教学交往活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44.

[61]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缺失与阻隔的思考[C].2001年全国教育理论年会桂林会议学术交流论文,2001.

[62]张应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批判[J].教育研究,2001(8):25.

[63]吴全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9):14.

[64]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59.

[65]《简明哲学百科词典》编写组.简明哲学百科词典[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 589-590.

[66]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