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密的有关理论

斯密的有关理论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学派的斯密生活在手工制造业时期、产业革命前夕,受这条件限制,他未能有意识地提出世界分工理论。斯密对贵金属价值与其数量的关系、不同国家的贵金属货币价值不同,及其对价格的影响的分析,很值得研究。[3]这里斯密说的是货币数量论,同他下述的以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交换价值的理论相矛盾。这就是说,外贸能使不同国家的商品的自然价格发生不同的变化。马克思同意斯密的结论,但作了新的解释。

1.斯密的有关理论

古典学派的斯密生活在手工制造业时期、产业革命前夕,受这条件限制,他未能有意识地提出世界分工理论。但在论述分工精细不同,使制造业的生产力高于农业时,他说:“现在最富裕的国家,固然在农业和制造业上都优于邻国,但制造方面的优越程度,必定大于农业方面的程度。富国的土地,一般都耕耘得更好,投在土地上的劳动与费用也比较多,生产出来的产品按土地面积与肥沃的比例来说也较多;但是,这样较大的生产量,很少在比例上大大超过所花费的较大的劳动量和费用。”这就是说,在农业中存在着土地报酬递减律。他继续说:“贫国的耕种,尽管不及富国,但贫国生产的小麦,在品质优良及售价低廉方面,却能在相当程度上与富国竞争。但是,贫国在制造业上不能和富国竞争。”[1]应该说这两段话说的都是事实,但不能用农业的分工较粗来解释。这是因为,两国的工农业都存在着分工,而富国的生产先行一步,这样,按照分工对工农业生产力促进程度不同的理论,其工农业都应比贫国优越些,价格都低廉些,只是程度不同。这样,如果一定要论证贫国的农业优越些,就只能以在农业中存在着土地报酬递减律来说明。但是,这个规律不能无条件地适用,因为它以农业的技术大体上不变为前提。可是在这前提下,耕作者是不会无限地对土地递增劳动和费用的。对此,列宁后来的评论是正确的。

在另一个地方,斯密说:“在土地广大的国家,常有大部分农地,位于远僻地方,其肥料不易仰给于都市,因此,耕种优良的土地其数量一定和农地自能生产的肥料成比例;而农地自产肥料量,又一定和农地所能维持的牲畜成比例。土地施加肥料,不外二途:其一,放畜于田,因而得粪;二是饲畜于厩,出粪肥田。”[2]这里,斯密不自觉地说明,大都市的兴起和发展,使土地不能就近获得肥料,肥料要从远处运来,这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尚未发生产业革命的贫国的农产品的价值低于富国。

斯密未能将上述两个方面,即贫国的农产品低廉和富国的农业肥料不能就近取得联系起来,科学地说明他那个时期贫国农产品价值较低的原因,这是十分可惜的。我们将看到,他的后继者李嘉图发展上述第一段的思想,马克思则发展第二段的思想,分别提出其世界分工的理论。

斯密对贵金属价值与其数量的关系、不同国家的贵金属货币价值不同,及其对价格的影响的分析,很值得研究。关于前者,他说:“随着更富饶矿山的发现,就有更大量的贵金属提供市场,而较大量贵金属所交换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在数量上如果和从前一样,那么同一数量贵金属所换得的商品量必然比从前少,所以,一国贵金属的增加,要是起因于矿山产量的增加,那必然使贵金属的价值有所减少。”[3]这里斯密说的是货币数量论,同他下述的以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交换价值的理论相矛盾。他说:两种商品的普通比例,与其在市场普通存量的比例不必一致,只根据一般以金1盎司可以换银14盎司乃至15盎司,就推论市场上有金1盎司就有银14盎司乃至15盎司,是荒唐可笑的。[4]他又说:金银价值对其他货物价值的比例,取决于一定量金银上市所需的劳动量对一定数量他种货物上市所需的劳动量的比例。[5]为什么在论述单个商品之间结成的,或单个商品和单个货币结成的交换价值时,斯密能坚持劳动价值论,而论述全体商品为一方,全体货币为另一方结成的交换价值时,他就陷入货币数量论了呢?我们认为,在前一场合,在两种商品或单个商品和单个货币构成的交换关系之外,还有很多第三种即另外的商品,可以作为交换依以选择的对象,这样就不能不考虑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在交换中所起的作用;在后一场合,这样的第三者是没有的,似乎只能将全部货币去交换在流通中的全部商品。因此,只要认为货币和商品没有质的区别,即否认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就必然认为,作为一方的货币量的增加,而作为商品量的另一方不变,货币对于商品供过于求,其“价格”就下跌,物价就上涨。这种看法对李嘉图的影响很大。

关于不同国家的贵金属价值及其对价格的影响,斯密先说:“欧亚初通贸易时,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金银的价值……比欧洲高得多。迄今仍是如此。”原因是欧洲产麦,一年一熟,亚洲产米,一年两熟或三熟,年产量米多于麦。因此,那些大官富豪持有过剩食物,能够支付较大数量的粮食来交换那些产量甚少的珍奇物品,例如富豪们竞求的金银宝石。这样,金银“价格”就比欧洲高,这是从商品多来说的。他再说:“以贵金属供给印度市场的矿山,似乎远较以贵金属供给欧洲市场的矿山贫瘠,而以宝石供给印度市场的矿山,却远较以宝石供给欧洲市场的矿山丰饶,所以,贵金属在印度,自然比在欧洲换得多得多的粮食。”[6]这是从贵金属少,而不是从贵金属的价值要由劣等的生产条件决定来说的。因为如是后者,那么欧亚贵金属对两洲物价的影响就是相同的。因此,这两段话合起来,也就是货币数量论。它对李嘉图的影响也很大。

斯密还从由两国贸易所引起的平均利润率的变动,来说明自然价格(等于价值)的变动。他指出,英国排挤他国的资本,而以一国的资本独占北美的贸易,由于竞争减少,英国资本在这个领域的利润率就提高。但对英国人来说,英国各外贸领域之间、外贸和内贸之间、贸易和产业之间,都存在着自由竞争,这样,某一领域较高的利润率,便使英国的平均利润率提高。与此相反,他国资本撤出北美,使这些国家其他领域的竞争增强,自然价格就降低。这就是说,外贸能使不同国家的商品的自然价格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看法遭到李嘉图的反对。马克思同意斯密的结论,但作了新的解释。这些都留在下面再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