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兰州市第三产业形势分析及预测

兰州市第三产业形势分析及预测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对兰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兰州市第三产业形势分析及预测

自1994年兰州市被国家确定为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以来,作为具有兰州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里程碑意义的兰州商贸中心建设,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兰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高地。兰州作为西北商贸中心的地位已经确定,基本形成了包括10大富有特色的区域性批发市场、5大生产要素市场、8个繁华商业小区和5大配套服务体系的4个功能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到现在已形成了占GDP半壁江山之势。三次产业间结构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格局已由“二、三、一”的顺序,转变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并驾齐驱,并正在进入第三产业领跑GDP的“三、二、一”产业发展阶段。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2008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87.63亿元,增长9.98%,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70.59亿元,是商贸中心建设之初的1995年的4.77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57%,其中非公经济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3.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7.57亿元,第三产业仅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就业就达26.95万人(尚不包括未纳入统计的隐性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50.1%,实现了两个首次: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首次超过半数。仅以2005年数据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创造税收33.12亿元,占当年全市财政税收的49.63%。这表明兰州市三次产业间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兰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促进经济内部结构调整、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动力源。

(二)消费增长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008年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91.07亿元,同比增长20.33%,是近五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7年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5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52%,与全国16.58%的水平仅低了0.06,与其他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落后于全国水平相比,兰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水平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而且占了全省的40.92%。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 049.75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 420.03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10 469.78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2.12%,比2000年增长了2.6倍。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对兰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力增长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增长

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49.21亿元,增长21.72%,环比加快6.59个百分点。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4.87亿元,增长15.32%,第二产业91.11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1.95%,而第三产业继续维持在高位增长,投资总额53.23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达26.31%。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58.6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26%。按产业划分,其中第一产业2.95亿元,增长24.27%;第二产业134.36亿元,增长18.52%;第三产业投资总额216.43亿元,增长21.34%。第三产业自身投资的迅速增长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增长。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运输能力的提高,仓储运输业的发展,都对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强力影响推动。

(四)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完成74.45亿元,比上年增长38.35%,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额达到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11%,土地开发投资总额达到5.57亿元,比上年增长79.1%。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占第三产业总投资的34.4%,超过了三分之一。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强劲增长,势必带动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以至于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2007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 795.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达到1 077.6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达到547.2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达到292.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4%,表明房地产业仍在高位持续稳定增长;商品房屋销售面积达到214.39万平方米,仍比上年增长3.9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201.63万平方米,也比上年增长4.0%,表明房地产销售增长基本稳定;商品房屋销售额完成6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达到54.78亿元,也比上年增长15.18%,证明商品房销售价格和收益稳定增长;商品房屋出租面积达到24.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51%,显示商品房租赁服务业发展较快。因此,房地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成长最快、最有活力、也最具效益和效率的新型产业,不仅房地产业本身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第三产业的增长极,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也为其它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五)金融保险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推动兰州向区域性金融中心迈进

2007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 791.1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71.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 346.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6%;全市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95.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55%。仅以2006年为例,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 615.51亿元,在西北五省会城市中,低于西安,略低基本与乌鲁木齐持平,排在第三位;在西部十二个省会城市中,低于成都、西安、昆明、乌鲁木齐,位居第五。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687.75亿元,在西北五省会城市中,仅低于西安排第二位,在西部十二个省会城市中,低于乌鲁木齐、西安、昆明位居第四;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比上年末增长18.2%,在西部十二个省会城市中居首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 188.9亿元,在西北五省会城市中,仅低于西安排第二位,在西部十二个省会城市中,低于成都、西安、昆明、南宁,略低基本与贵阳持平,位居第六。随着招商银行等全国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快改革步伐,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兰州商业银行改制改组为兰州银行,促进我市加快吸纳社会资金,逐步提高社会融资规模和水平,不断优化融资结构,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和效益,兰州在西北和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地位,正在得到集聚和显现。

(六)非公经济在第三产业发展上显现较强的促进效应

2007年,我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5%,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0.5%提高到32.3%,提高近2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8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59.9%提高到63.8%,大幅提高近4个百分点,实际增长3.9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市场主体和主要经济成分。事实证明,非公经济不仅是整个经济的最有活力的增长点之一,而且也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之一。

二、第三产业发的结构性矛盾

(一)产业结构低端形态的比重较大阻碍了产业的叠进型增长

1.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上。2007年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79.98%;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16.47%。批发零售业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三产中其他行业的增幅1.9个百分点。2007年星级(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为8.5亿元,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2%,占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的15.29%,比上年增长8.13%,旅游业等其他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都比较慢。

2.生产型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物流、金融、信息、旅游、文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较慢。2007年公路货运量比上年只增长4.55%,而全市的客运量却增长达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比上年只增长了3.31%,证券业和保险业规模小,发展慢,资本市场经营运作管理层次较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只有5家,其中市属仅有2家,实现增加值有6 503万元,比上年减少1.33%,200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54.0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1.84亿元,比上年只增长4.8%。

3.业态形式较为单一,新型业态发展没有得到快速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现代物流业、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服务外包和衍生服务等新型第三产业才刚刚起步,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法律服务、代理代办服务、高端咨询服务、理财服务、公证服务、经纪人服务、保健服务、养老服务、速递托递服务、接送服务、托老托幼服务等发展严重不足,新型第三产业大约不到20%的份额。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仍处在累进型增长阶段

1.横向空间结构尚不完善,产业聚集小,聚集效应难以显现。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传统第三产业过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发展较快,而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过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业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未成为支柱产业。而城市社区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第三产业联系互动性不强。第三产业的产业链一是“短”二是“断”,产业群体发育不丰满,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2.纵向结构不合理,商品市场发达,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我市第三产业的内部纵向结构严重失衡,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等商品市场比重过大,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工业生产资料、建筑建材市场、日用生活消费品市场、家电家具市场、农贸市场的比重过大,发展较快,而资本融资市场、技术交易服务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市场,中介服务市场等要素市场比重过小,发展较慢,土地一级市场、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发展滞后,跟不上产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3.产业发展与政府主导关系错位。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培育不足;另一方面又对市场监管不力,该管的没管起来,不该管的多头在管、重叠地管,政府“缺位”、“越位”严重,产业行业政策主导不利,导致产业发展仍处在自生性增长阶段。

(三)缺乏龙头行业导致辐射效应难以发挥

我市第三产业缺乏龙头产业和产业集群,对整个经济的引领作用和对其他新兴产业的催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型第三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行业和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和产业还需要过程和时间。

(四)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1.社会化水平比较低。我市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低端化、低水平,服务手段单一落后,产业涉及的服务领域和范围比较狭窄、传统,加之规模偏小,虽然有服务,但不是功能重复,就是辐射带动的范围不大,造成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

2.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2006年,我市从业人员达150.63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62.9万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1.8%。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0.53万元/人,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6.46万元/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为5.17万元/人,全市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4.245万元/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略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是因为第一产业明显过低导致。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各产业的低水平均衡造成,除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达18.14万人外,其余各产业从业人员都在1-6万人的水平上。

三、兰州第三产业发展的预测分析

(一)预期条件的预测分析

1.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兰州“座中四联”的区位优势得以进一步巩固,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以国家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为导向,构建以兰州为中心的大交通网络体系,兰渝铁路、兰成铁路的论证和开工建设,中川机场不断改造升级,加快论证建设兰州青藏铁路货运编组站、集装箱中转站、兰州铁路城区北环线及客运北站,开工建设南山过境公路,加快开发兰州黄河段三级客货水运航道,以及西气东输、成品油管道运输业,打通连接外部的陆河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通道。开展城市轻轨交通的规划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市区段5座黄河大桥,继续拓建市区主次干道,改造城区800条小街巷,建设完善市区交通运输网络。国家将加大对农村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农村道路建设,实现乡村通油路,村村通公路。这些都为我市城乡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2.投资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需求较快增长,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预测到,在“十一五”及今后五年内,我市的投资将会继续维持在高位运行,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在15%以上,这是由社会总需求的不断增长所决定的,社会投资的强劲增长必然要在第三产业领域也有所体现,预计在12%-13%的增长区间内。工业强市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推进实施,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增长幅度可能要高于14%的平均增速,第三产业投资会持续稳定增长,直接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拉动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展了需求空间,增强了第三产业持续增长的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下,在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第三产业的投资将更多的投向见效快、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高的新型第三产业,以及高端产业领域,重点投资方向为现代物流业、新型旅游业、文化健康娱乐休闲业、社区居民服务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业等产业和行业。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市场旺盛,我市“十一五”到今后5年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年均增长7%,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岁,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将带来社会即期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预计可达到10%左右,消费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为第三产业发展拓展了需求空间和动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将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加快转变,表现在伴随着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民消费中吃、穿、用所占的比重下降,文化、娱乐、教育、旅游和医疗保健等服务性消费比重快速上升,汽车消费成为近几年来的持续消费热点,家电产品、通讯工具等快速进入更新换代阶段。2007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7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增长35.62%,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43.47%。可能预期,在消费结构转型刚开始,还没有完全到位,加之在惯性作用的推动下,第三产业中的享受型服务业和发展型服务业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空间,高档消费品、文化教育服务业、旅游业和体育健康服务业等,将会迎来一个持续快速大发展的时期。

4.兰州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的加快,对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一方面,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拓宽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市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上基础雄厚,发展强劲,2007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3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3%,2008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182.95亿元,增长15.54%;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45.87%,特色工业和支柱产业发展较快,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6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72%,拉动GDP增长6.22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兰州铝业26万吨电解铝、金川科技园镍及镍合金棒生产线、雪花啤酒生产线、吉利汽车等一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工业经济向特色支柱产业集聚,产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需要第三产业为特色工业配套服务的范畴、内涵、要求、数量大幅增加,扩大了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配套服务的空间领域。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如装备制造业、新型能源工业、环保产业、现代物流业、乡村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证券业、居民服务业、体育业、社会福利业、娱乐业等,均为第三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5.物价指数继续高位运行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弊多利少。今后一个时期,物价将继续高位运行,有利于第三产业服务价格的结构性调整,但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居民的消费倾向下降,对市场的稳定运行不利,对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影响较大,居民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大,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趋于谨慎,影响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造成第三产业的需求拉动力减弱,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同时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也增加了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的成本费用、运价和其他服务价格转嫁性上涨,造成生产经营资金的相对不足,资金周转趋紧,第三产业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而缩减,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下降。

6.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入WTO后,我市与全国一样,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区域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趋势正在加深,兰州加快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经贸战略、“走出去”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国际经济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2007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7.15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达到5.6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6.83%。可以预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开放型经济的加快发展,为我市国际服务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国际化迈进,将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十一五”及今后5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0%,中藏药、高新材料、环保产品、机电产品、石化产品、高附加值矿产品等外贸出口加工服务业,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二)预期指标的预测分析

在“十一五”末或更短的时间内,预计第三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预计将达到60%以上,第三产业中非公经济的比重预计将达到65%以上,第三产业吸纳的城乡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人员的比重预计将达到60%以上,第三产业创造税收将占全市财税收入的60%以上。第三产业增长空间很大,未来3—5年年平均增速可达15%左右,现代服务业会有一个大发展,其中现代物流业发展最快,预计增长速度可达18%以上,新型旅游经济,社区服务业,农村第三产业等,都将会有一个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可达15%—20%。批发和零售业预计增速可保持在12%左右;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预计可有一个8%左右的增速保持稳定;教育和信息服务业会高速发展,增速可达20%左右;金融业和住宿餐饮业增幅可达到6%—8%的区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服务业等,会有一个稳定增长的速度,可达12%以上。

四、加快兰州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选准重点发展领域,精心培育,形成龙头行业

1.依托兰州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以区域省际物流作为发展定位,以区域国际物流作为发展目标,以配送物流作为支撑平台,坚持现代仓储、配送加工、多式联运、商品批发展示和信息服务“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建成集货站、货场、仓储、转运站等设施于一体的仓储中心、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等“四大类”物流中心区。形成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形成商贸结合的市场交贸体系和工贸一体的进出口加工体系。最终把兰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综合型、多功能的集人力资本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以服装服饰、高原夏菜、医药食品、家具家电等生活资料消费品,以及冶金、建材、石化机械、汽车等生产资料为主,服务于省际西北大区域,辐射全国的物流中心,并逐步发展成为面向中亚及俄罗斯及东欧诸国,通过西藏延伸到西亚、南亚的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次大陆诸国,横跨两大洲,连通两大洋的国际型物流中心。

2.大力开发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业,开发电子商务,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加快与区域内甚至全国的信息网络接轨。进一步发展金融、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业,做大做强现代旅游业、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中介、咨询、培训等产业,加快发展城乡生活服务业。在新兴产业中培育龙头行业和产业集群。

3.大力推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第三产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能力的不断增强,农村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将在农村经济中形成支柱产业发挥支撑作用。通过政府强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农村乡镇物流基地(中心)为骨干,村级小超市为基础的新型农村第三产业体系正在大力建设之中,农村工业消费物流、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三大市场体系”将“多网合一”、“一网多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放心店”等新型业态将进入农村,农村的生活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协会都将逐渐兴起,农村第三产业将是实现内需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做大做强战略产业,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1.发展金融服务业。兰州金融服务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证券业正逐步成为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保险业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战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活跃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投融资、担保、社会保障、信用监督体系。开放兰州金融市场,吸引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在兰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促进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

2.改造提升交通运输仓储业。青藏铁路已经为兰州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兰渝铁路的开工建设,中川机场改造升级为国际机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这为兰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强化兰州交通运输仓储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兰州城市综合能力,形成兰州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物流业和客运业的迅速发展。

3.做大做强旅游业,形成带动其他产业的辐射源。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建立健全旅游产业体系,使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GDP平均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要超过30%,逐渐成为我市经济支柱产业,对其他产业产生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政府要科学规划,加大重点项目开发、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宣传推介促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树立“黄河之都、山水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精心打造百里黄河风情为龙头的城市中心旅游区,同时要充分利用兰州的优势,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发展都市现代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农业,拓宽旅游业发展渠道。

(三)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建立激励机制。对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的引进、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新型业态的推广运用、新兴现代服务业与公益性服务业的发展、年度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三产企业,可以采取奖励政策,同时可以采取以奖代拨、项目资金贴息等方式进行扶持。

2.建立长效的三产扶持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落实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减免政策,产业导向,产业推广政策。

3.建立开放的三产投资发展政策。梳理精选三产项目,大力招商引资,既吸引国内外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兰州,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并给予优惠和扶持。建立三产发展基金,扶持三产中小企业发展。

(四)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环境,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强化政府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完善服务监管措施,把可以由社会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推进政府由“审批”向“服务”转变、“管理所属单位”向“服务全行业”转变、“多头管理”向“统筹服务”转变。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

积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努力解决外来人才的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后顾之忧;采取户口不迁、来去自由的柔性流动方式,吸引国内外人才来兰兼职、挂职、合作。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在培养、使用和待遇上同等对待。针对不同服务领域领军人才的特点,制定分类开发计划,努力在第三产业领域引进、培养、造就一批带头人、金融家、营销大师等。设立产业发展特别贡献奖。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增设第三产业紧缺专业,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服务专业教育;积极组织实施服务人才能力培训工程,重点吸引一批跨国公司、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来兰建立培训机构,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培训市场化;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领域创业和就业,多途径拓展就业渠道。

(执笔人:曾明君 牛铮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