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设计研究

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设计研究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设计研究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设计研究[1]王京安 来婷婷摘 要: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的角度来看,只有掌握低碳标准,才能获取低碳经济的发展权、控制力,这是低碳竞争力的表现。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碳指标的监测和统计方案,如何准确地分解全国的碳减排指标,做好监测,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

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设计研究

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设计研究[1]

王京安 来婷婷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的角度来看,只有掌握低碳标准,才能获取低碳经济的发展权、控制力,这是低碳竞争力的表现。本文结合国内外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使用国家年鉴和省级年鉴的数据,从低碳效率为核心,综合考虑低碳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能耗效率以及低碳社会、低碳引导两大外围作用机制,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省级区域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低碳效率;低碳社会;低碳引导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具有包容性的新经济形态,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模式。因此,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模式,使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其“包容性”表现在:不仅包含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贸易、低碳金融,还包含一切能够节能、减排、清洁、环保的常规技术、传统产业和产品;不仅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技术特征,还具有低消耗、低废弃、低成本的价值特征;不仅把减少碳源、缩小碳足迹、降低碳强度与提高碳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对接起来,还把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追求绿色GDP构架起来;不仅把低碳管理与低碳服务融为一体,还把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与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提倡交融在一起。

因此,如何测度低碳本质、衡量其低碳竞争力、检测其低碳效果,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低碳统计体系。而且,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的角度来看,只有掌握低碳标准,才能获取低碳经济的发展权、控制力,这是低碳竞争力的表现。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启动我国低碳省份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碳指标的监测和统计方案,如何准确地分解全国的碳减排指标,做好监测,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对此,中国低碳经济统计体系既要与国际规则接轨,又要基于中国国情,提出一个有效、细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温室气体排放进入快速增长期,排放总量高居世界前列

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快速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就规模而言,由于巨大而继续增长的人口,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经济体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要大,特别是2003年以来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导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越来越快(庄贵阳,2005)。要维持一定规模的经济的正常运行,必定需要一定量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低和技术相对落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往往高于发达国家。维持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还要高。因此,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和我国重化工发展趋势下的能源和资源约束对我国未来发展影响巨大。

(二)经济发展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消费是最终使用,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出口对于生产国而言也是最终使用,与国际竞争力有关;投资既与发展水平相关,也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消费、出口和投资组合在一起,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模式。换言之,发展模式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都有着直接关系。1997—2007年间,中国碳排放量的10.03%~26.54%是由出口产品的生产所导致的,而进口产品的碳排放量仅占到4.40%和9.05%。世界其他国家因转移机制减排的CO2从1997年的150.18Mt增加到2007年的593Mt,而中国在该期间因出口产品而净增的CO2达到4894Mt(Yan Yunfeng,Yang Laike,2010)。这为近年来中国碳排放量激增找到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同时这些数据也说明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2009年,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尽管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低端产品“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在带来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成本。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不少地区投资成本逐步抬升、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出口贸易摩擦日益明显,如果不寻求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协同作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能源、环境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使得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但资源、环境代价严重,目前支撑能源消费的主体依然是煤炭,更加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以及煤炭生产能力的急速扩张而造成资源掠夺性和破坏性开采。表现在:(1)资源禀赋,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并且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方面不利;(2)技术水平,中国的产品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即能源基础水平及能效较低;(3)总量突出,中国人口因素和经贸结构使得碳排放总量显著;(4)锁定效应,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一旦投入,期使用年限绝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不大能轻易废弃,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容易形成投资“锁定”(张坤民,2008)。

通过与其他几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人口和排放强度都处于不利的阶段。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国目前还处于能源高需求阶段,这一阶段能源需求是刚性的。并且,石油与煤炭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具有紧缩作用,会给中国带来很大的能源安全问题(林伯强、牟敦国,2008)。

(四)人均水平低,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城乡差异也非常大。据统计,东部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已经具备与国际市场竞争高低的实力和话语权;而中、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人均GDP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2009)。

综上,可以说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张是我国碳排放继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抑制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中国能源资源的禀赋决定了试图调整化石能源内部结构来达到减排的目的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达到减排的目的则是可能的。由此看来,当前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是降低碳排放一个最可行的选择。另外,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必须以区域为立足点,从地方层面出发,才能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涵盖碳排放相关因素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国内外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设计原则与方法

关于指标设计国内外研究有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工业园等评价指标设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第三次修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指出构建指标体系需考虑以下原则:(1)指标简洁,有代表性;(2)指标可得性,各国(经济体)之间具有可比性;(3)指标选择与政策目标相联系;(4)社会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的相容性(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2010)。另外,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客观评价与反映,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低碳社会的主要影响因子来确定。具体来说,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全面性与主导性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原则;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3R原则(任福兵等,2010;付允等,2010;叶依常、黄明凤,2011)。

国际能源机构(IEA)采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供应和相关比值等五类指标,构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分析了各国与能源活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能源结构特征、部门结构特征和排放趋势。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采用气候政策的改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经济活动现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预期等三类指标,构建了一个综合指标体系,评价和分析了八国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绿色创新指数是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的深入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绿色创新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从低碳经济、能源效率、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政策体系四个大的维度进行分析(赵彦云等,2011)。

国内低碳经济统计正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各地政府在发展规划中纷纷将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的规划重点。部分省市地区推出了各种低碳试点,如北京市政府的“绿色北京行动计划”、苏州工业园区的低碳园区建设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6月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

综上,对于低碳经济评价方法,当前研究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很显然,单一指标不能全面、客观评价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指标的可获得性、可测性和可比性,从而使指标体系科学、实用,并且低碳经济重点是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或零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评价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析过程。因此,指标体系既要全面反映评价系统的发展特点,反映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又要满足子系统独立性要求。在注意全面性的同时,兼顾针对性,突出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简化指标体系,而且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尽可能要相互独立,并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

四、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碳指标的监测和统计方案,如何准确地恰当分解全国的碳减排指标,做好监测,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低碳经济统计体系建设中,难点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及低碳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因此,参照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认为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应以低碳效率为核心,综合考虑低碳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能耗效率以及低碳社会、低碳引导两大外围作用机制。其中,低碳社会与低碳引导又是相互作用的,即低碳引导改善低碳社会的发展,同时低碳社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低碳引导的改革。整体的指标设计情况见图1。

img80

图1 中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一)低碳效率指标体系

低碳效率是评价省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关于低碳效率分析,着重从能耗、排放角度来看,并且考虑到各个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情况以及区域面积等,使各个地区之间形成几个可比的角度。在设计低碳效率分析框架时,结合使用了国家年鉴和省级年鉴的数据,之后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相关文献构建一个能够尽量覆盖能源、碳排放相关因素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低碳效率指标体系

img81

续 表

1.温室气体控制

温室气体控制一直是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而且国际上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因此,该指标体系引入对温室气体控制的监控,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的研究都是一个必要的选择,因为这部分的相关指标直接关系到对排放的要求体系以及减排的效果。对于区域的比较,更重要的是区域间的差异程度,以及发展模式的区别。因此,不仅要了解总排放量,人均排放、单位GDP排放和单位面积排放更能够看出地区之间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效果。

2.能耗控制

能耗控制直接关系到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和增长速度。作为构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能耗控制不仅关系到整体的排放水平,对于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这部分从能耗和电耗的角度进行考察,从而既能够覆盖传统的高能耗工业发展模式,也能够覆盖现代商业以电力消耗为主的发展模式。同时,我们也关注对温室气体排放最关键的部门,即工业部门。工业部门的排放统计紧密结合了能源消耗的统计,通过投入—产出的关系,我们能够从能源消耗直接推算CO2的相关排放。综合能耗和电耗的考察,能够全面覆盖区域对能源和电力的消耗控制力度和实际发展水平。

3.能源创新

能源创新部分,重点考察的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因为新能源不仅代表了更高效的能源生产效率,也代表了富有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效率的新模式。然而,在新能源发展初期,过高的技术成本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在这一点上,政府应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新能源的发展给予支持,不仅包括新能源的应用,也包括相关技术的研发。

(二)低碳引导指标体系

低碳引导主要是指政府在低碳经济体系中的引导作用,这样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是低碳基础建设上的投入,保证绿色、健康的环境基础建设与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平台是打造低碳城区的重要先决条件;而是政府是城区建设中的重要组织者,通过出台政策、互通信息等方式,鼓励企业居民积极参与到地方的低碳经济建设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由于政策内容的复杂性和针对对象的不同,各地的政策很难进行准确合理的量化,而且,政策从上至下的传达、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政策的实际作用有所变化。综合以上两项考虑,对于政策的度量应当转换角度,从直接测量转向间接测量,从政策成效角度入手进行量化分析,本文从基础建设、环境引导、产业引导、生活引导四个方面进行衡量。

表2 低碳引导指标体系

img83

1.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倡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并且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这些工作任务都和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的低碳工作相关。在此基础上,对工业固体废物、废水、垃圾等污染物的循环利用均进行了度量。另外,政策导向提出要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从财政扶持的角度,直接体现政府对低碳经济支持力度与政策强度。

2.环境引导

低碳排放、环保节能都是低碳的核心内容,所以环境各方面的度量也是评价地区低碳水平的重要方面。我们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分别度量了地区环境保护的投入和产出。首先是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直接度量了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之后又通过空气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这一指标衡量了环境保护的效果。

3.产业引导

产业引导既包括政府在已有各个产业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方面做出的工作,也包括政府在新兴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产业”的发展、建设方面所做的引导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低碳产业发展的根本——低碳技术出发,形成了产业引导下的有关低碳产业的一系列指标。

4.生活引导

天然气是所有化石燃料中燃烧所碳排放系数是最小的,提倡天然气的使用是对低碳生活的一种推动。上述的一些指标都在客观定量地刻画生态与环境的发展状况,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对居民进行低碳生活调查了解居民对目前当地生态和环境建设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用这种主观态度作为之前的客观指标的补充,来衡量地区低碳发展状况。

(三)低碳社会指标体系

低碳社会从构建低碳环境、倡导低碳生活两方面入手,由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际上,消费排放除了受到自然气候条件、人均收入水平、文化习俗、资源禀赋的影响之外,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对于排放的影响不可小估,不同地区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了解各地区的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量,采取更公平的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从构建低碳环境、倡导低碳生活两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1.低碳环境

低碳社会中考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指与居民生活比较相关的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即指包含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汽车温室气体排放量,工业企业部门排除在外。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城市绿化面积是指城市各类型绿地合计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率,用以衡量城市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指标。碳汇总量是指森林等从空气中吸收并储存的CO2的总量,这一指标可直接展示低碳环境的建设程度。

表3 低碳社会指标体系

2.低碳生活

人均生活消费CO2排放量是在考察生活消费能耗产生的CO2总量的基础上,衡量每人每年生活消费CO2排放量水平的指标。建筑节能减排是从建筑实施低碳化效率的角度进行度量。交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住交通工具温室气体排放任务越来越艰巨。

五、结论与展望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未来能源需求和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难以逆转,未来建筑物和交通部门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电力需求、人均用电以及人均CO2排放将明显上升,如果延续当前发展态势,未来能源供应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本文借鉴国内外绿色测度体系、低碳发展评价体系、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建立起可实施的我国地方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对我国地方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不完善以及过于理想化的测量,对低碳经济统计制度和数据收集方面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统计指标的设计由于原始数据贫乏的限制,基础数据有些不可得,因此在实践中过于理想化,且各地统一统计体系平台尚待构建,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在实证研究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7.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8-12.

[3]林伯强,牟敦国.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1):88-101.

[4]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38-43.

[5]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4):344-360.

[6]元炯亮.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3(3):38-40.

[7]吴小庆,王远,刘宁,高倩,陆根法.基于生态效率理论和TOPSISI法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8,27(12):2203-2208.

[8]任福兵,吴青芳,郭强.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淮论坛,2010(1):122-127.

[9]刘求实,沈红.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4):60-64.

[10]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44-47.

[11]叶依常,黄明凤.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8):47-49.

[12]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6.

[13]赵彦云,林寅,陈昊.发达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经验及借鉴[J].经济纵横,2011(1):34-37.

[14]国际发展和改革委员和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5]Yan Yunfeng,Yang Laike.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A case study of CO2 emissions[J].Energy Policy,2010,(38):350-356.

[16]Xing-Ping Zhang,Xiao-Mei Cheng.Energy consumption,carbon emissions,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Ecological Economics,2009,(68):2706-2712.

[17]TCChang,S J Lin.Grey relation analysi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energy uses in Taiwa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9,(56):247-257.

【注释】

[1]本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企业的视角(71073078)”和江苏省“青蓝工程”的资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