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要素全球化

生产要素全球化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生产要素全球化全球化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传统上的“国界”对经济分割和屏蔽作用的弱化。世界超越国界的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资本、技术、信息、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全球领域的优化组合,进一步激化了竞争,从而给国际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跨国公司间的合并、收购成为20世纪后期生产全球化的重要特征。

第一节 生产要素全球化

全球化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传统上的“国界”对经济分割和屏蔽作用的弱化。世界超越国界的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资本、技术、信息、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全球领域的优化组合,进一步激化了竞争,从而给国际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要素为资本、劳动力、技术,本节就从这三方面入手论述生产要素全球化的内容。

一、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投资的概述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主要指投资主体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将货币、实物以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或要素投入国际经营的一种经济活动。简略地说是一国的资本所有者对另一国进行的投资活动。按照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的控制方式,国际投资一般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种形式。

1.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也可称为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它是指一国(地区)的居民实体(对外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本国(地区)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机构或国外分支机构)中建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1]。可以看出,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一国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以有效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以对外投资为媒介并通过在海外设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等形式而进行的投资行为。

从投资方式上,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类型。绿地投资即创办新企业,这里指投资者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子公司或与东道国联合创办合资企业等。跨国并购是跨国收购和合并现有企业的统称。跨国收购是指一国企业通过现金或股票等收买另一国企业的资产或股份的方式,取得另一国企业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和管理权。跨国收购一般是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接管另一家或几家规模较小或实力较弱的企业,通过收购可以迅速获取目标企业的“所有权”资产。跨国合并是指原属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通过转移企业所有权的方式,一国企业无偿归并另一国的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跨国合并一般发生在规模和实力大致相当的企业之间,通过合并可以使各方的“所有权”优势实现内部联合,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收购和合并的区别在于:在跨国收购中,企业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从当地企业转移到外国公司,前者成为后者的子公司。而在跨国合并中,原来属于不同国家企业的资产被结合成一个新的法人实体。跨国公司间的合并、收购成为20世纪后期生产全球化的重要特征。1987年,跨国公司间世界范围内的合并、收购交易规模为1 000亿美元,1997年达到3 420亿美元,1999年则高达7 200亿美元。合并、收购交易规模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1996年的49%上升到1997年的58%,1999年则达到83.2%。

国际直接投资同其他投资相比,由于所涉及的投资主体、投资领域、投资的地区和投资的目的不同,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首先,与多工厂的国内经营相比,国际直接投资对投资主体的远距离管理和控制技能有更高的要求。同时,FDI的投资主体会面临比国内经营更为复杂的跨国界经营环境以及伴随生产的各种市场机遇和风险。其次,同出口相比,国际直接投资可以突破出口所不能突破的关税及非关税的贸易壁垒,FDI的主体不仅在海外销售还在海外生产,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出口(包括进口)属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最后,与发放许可证和缔结技术协议相比,国际直接投资可以有效降低履约成本,同时又可以克服知识产权市场的固有弱点,因为FDI的主体拥有对经营的有效控制权,从而可避免对其特有的知识产权包括技术诀窍被他人染指。

因此,从上述三点可以看出,国际直接投资虽然在主要形式上也表现为股权投资,但其特有的标志是投资者对有关的海外经营性资产拥有有效控制权,其特点在于:第一,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对海外所属公司既有所有权又有控制权,从而可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经营管理;第二,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间转移的是组合生产要素而非相互独立的单项要素,因而可取得比单项要素更大的经济利益。

2.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一般是指不以控股为目的的国际证券投资以及中长期的国际信贷。在国际间接投资中,投资者并不参与外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其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利息、股利和资本利得。

国际间接投资与国际直接投资相对应,是国际投资的一个重要形式,同国际直接投资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国际直接投资中,投资者对投资的国外企业拥有有效控制。而在间接投资中,即使投资者取得了股权,投资者也不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其次,相比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大、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间接投资除有些中长期信贷的偿还期限较长外,其他形式的间接投资回收期较短。而且,由于利益的驱使,国际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发性和频繁性。同时大部分间接投资至少有部分固定受益,风险相对较小。

二战以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流动规模及其影响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形式的投资,而成为国际投资的主体。因此本章关于国际投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国际直接投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由于当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和生产的扩张,资本的逐利性和增值性驱使企业突破国内的市场,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生产,成为跨国公司,但其规模有限。到了20世纪初,在英、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推动下,国际直接投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约400亿美元,由于受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处于低潮。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德、法)的资本输出额在1938年为423亿美元,二战结束时减少到33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新的科技革命兴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实力大大增强,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间接投资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规模陡然剧增,地域遍及全球,跨国公司进入了全新的全球化经营时代,从而实现了生产的全球化。

1.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1)国际直接投资的总趋势是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其中以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大幅上升最为引人注目。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外国直接投资流入1986—1990年,年均增长23.6%,1991—1995年,年均增长20%,1996—2000年,年均增长40.1%。全球FDI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2)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从国际直接投资的输出来看,世界上五大对外投资国约占全球输出投资总额的近70%。其中,美国在1994年对外投资额为46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五分之一,而该年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总额的四分之一,约600亿美元。日本1994年对外投资比1993年增长约30%,达180亿美元,但比其1990年的最高纪录480亿美元相去甚远。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活力的增强,法国、德国和英国的跨国公司在这一时期的对外投资方面再度出现活跃的局面。从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来看,1995—1998年间,发达国家占了世界流入量的大约60%—70%,而欧盟、美、日三极就占了约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流入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亚洲占的比重约20%,拉丁美洲略高于10%,非洲略高于1%。可见,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美日欧三极占了绝大比重,发展中国家只占较少的比重,其中亚洲略占优势。

(3)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就突出。如果分别透视FDI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不难发现,无论从投资来源和目的地来看,发达国家均为全球直接投资的主体。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看,2000年80%的FDI流入了发达国家,只有16%左右的FDI流入了发展中国家。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看,这种特点更加明显。1999—2001年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的份额一直维持在92%和93%的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则仅占6%—8%。

从动态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待FDI的政策发生改变,从封闭、严格限制到倾向于借助外资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因而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外国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9%增至2000年的67%。

(4)国际直接投资倾向投资服务业。近几十年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20世纪50—60年代,全球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70—80年代则主要集中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构成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主要投资领域。然而,由于全球投资环境不同,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东道国之间还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其中,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的重点已明显地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仍偏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流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外资已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某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

2.21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受美国新经济热潮的降温、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全球市场需求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1)国际直接投资随着世界经济的起伏而升降。国际直接投资金额总规模经历低迷后开始复苏。2001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7 800亿美元,其中FDI的流入量比2000年减少51%,是10年来首次下降,也是近30年来的最大跌幅;同时流出量也比2000年减少55%。造成FDI骤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经济变弱,特别是世界三大经济体的衰退,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国并购的减少。2002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6 510亿美元,比2001年又减少了20%。与2001年的状况相同,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不断减弱是导致2002年国际直接投资下降的直接原因。进入2003年,国际投资的总量达到了6 530亿美元,全球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依然十分低迷,但总算改变了下降的格局,呈现恢复性的增长态势,但仍有国家面临投资缩减的局面。全球跨国直接投资2005年出现了快速增长态势。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1月的统计表明,2005年全球直接投资规模达到8 967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29%。其中,发达国家成为此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38%,结束了延续4年的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到13%。

(2)从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上看,发达国家以并购为主、发展中国家新建投资居多。由于企业利润和股价的增长,占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较大比重的并购在2004年已经出现了恢复性上升,2005年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了5 130亿美元,这是自2001年全球并购活动停滞以来最高的单季水平之一,表明跨国公司正再度考虑将并购作为增加企业利润、解决战略性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通过私有化引入的投资在逐渐减少,一些国家通过鼓励政策积极吸引绿地投资。绿地投资进入模式多采用在那些技能和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中。

(3)金融、研发、地区总部、基础产业正在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产业转移的热点

第一,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中,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尤其是金融服务业。2004年跨国并购总价值中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63%的水平,而且服务业并购活动的三分之一都发生在金融服务业。

第二,研发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正在迅速增长。如,2004年研发领域外国“绿地”式投资项目的数量从2003年的516个增加到642个,其中发展中经济体2004年接受了429个新研发项目,研发领域在亚太地区所有绿地投资项目中占到了11%,2005年全球研发领域的投资也保持了相当的水平。

第三,新建立的地区总部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出现了大幅增加,2004年全球新建立地区总部超过350个,其中近60%都设在发展中国家。

第四,其他行业,如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旅游服务业等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也较快。在基础行业,受各种商品尤其是石油需求上升的拉动,采矿业和石油相关产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004年起开始大幅增长,2005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石油天然气领域的购并案件就多达10多件。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总体依然较好,尤其是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各种鼓励措施的影响,经济特区的投资前景非常乐观。制造业中的信息产业、机械冶金行业等领域仍然是外商投资较为集中的行业。

(4)由于国际直接投资体制的自由化和对待外国投资者待遇的国际标准的加强,世界各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竞争激烈。目前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仍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要来源国和流向国,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取得的成绩已经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此外,亚洲和中东欧对外资的吸引力也正在继续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较多的国家除了中国外,印度、南非、埃及、巴西、墨西哥、波兰和俄罗斯等国也增长较快。

由于外资的稀缺性和对当地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近年来各国都竞相出台各种鼓励政策吸引外资。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4年,有102个经济体总共采取271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新措施。大约有20个经济体在2004年降低了企业所得税,其中9个为发达国家,5个为转型经济体,6个为发展中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国际直接投资之所以迅猛增长,是由以下因素诱发的:

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社会信息化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提供了技术基础,跨国公司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迅速形成强大的创新能力,扩大全球经营。

第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大公司纷纷把传统产业和技术成熟的产业迁至国外,这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提供了产业基础。

第三,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以及有利于FDI的制度安排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提供了制度基础,这样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加专业化并寻求具有竞争力的区位。

第四,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为跨国公司进行FDI新区位选择,获取最大利润提供了主观基础。

专栏9-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的现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逐年增加,2003年更跃居世界首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了535.05亿美元。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也达到了638.1亿美元。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以及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曾用经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直接投资流量与人均GNP之间的关系,发现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均GNP低于400美元,此时吸收外资很少,几乎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第二个阶段是人均GNP位于400—1 500美元,引进外资增长,而且开始有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但投资净流出为负数;第三个阶段是人均GNP位于2 000—4 750美元,净投资流出仍然为负数,但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快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第四个阶段是人均GNP在4 750美元以上,其净投资流出已转为正数,成为主要的国际资本输出国。根据这个一般性规律,若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GNP至少应当划入邓宁所划分的第三个阶段。即使按照现行汇率折算,目前也已经可以列入邓宁所划分的第二个阶段。因此,从发展前景来看,中国在经过长期大幅度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鼎盛期之后,将逐步迎来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潮。

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截至2004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4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448亿美元。

(1)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不稳定。1992年和200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均出现激增。这一方面有政策变动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对外投资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在绝对数量最多的2001年,也只有68.84亿美元,远远低于同期利用外资的水平,因此,容易受单项投资合同影响,会随个别企业的对外投资计划发生较大波动。

(2)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地区格局是:亚洲占80%(其中我国香港占74%);拉丁美洲占14%(主要分布在英属维尔京和开曼群岛);而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直接投资比例分别为1.7%、1.6%和1.4%;流向非洲的投资占1.4%。虽然,欧洲、北美和大洋洲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如果考虑到香港地区,那么从总体上可以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发达或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说明转移夕阳产业的“成本寻求型”投资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小,更多的则是“市场寻求型”和“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

(3)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采矿、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所占比例极低。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独占鳌头,为32%;批发和零售业占近20%;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矿采选为主的采矿业占18%;制造业仅占6.2%,主要分布在纺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制品业、木材加工业以及服装、鞋、帽制造业等。这与我国工业制造业占63%以上的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形成巨大的反差,凸显了我国在价值高端制造业技术相对薄弱的现状。这种行业结构分布还证实了我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市场寻求型、技术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主导地位。

(4)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中所占比例仍十分有限。在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9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总额为6 470亿美元,存量为68 660亿美元。以此为基期进行测算,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的0.45%和0.48%。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中200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出流量、存量为基期进行测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存量的0.9%和0.55%。

资料来源:邱立成、于李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南开学报》,2005年第2期。

赵春明:“任重道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

专栏9-2 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状况

一、500强跨国公司概况

全球跨国公司数量众多,为了便于研究其概况、特征和发展趋势,通常选择大型跨国公司加以分析。联合国贸发会议每年对发达国家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50家跨国公司和经济转型国家最大的30家跨国公司进行研究。本文所指的500强跨国公司,即《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跨国公司。500强排名是依据公司年营业收入,既不代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也不代表公司的国际竞争力。500强跨国公司在实力方面超过许多国家。据统计,2004年,在前100个最大经济体中(国家GDP,公司销售额),47个是国家,53个是跨国公司。沃尔玛、英国石油、通用汽车、皇家壳牌福特汽车、丰田汽车等公司的产值超过或等同于许多中等国家,例如奥地利、土耳其、丹麦、波兰、南非、约旦和希腊。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从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情况中能够反映许多经济信息。在国际层面上,能够看出全球经济状况、对外投资、跨境并购以及行业演变。在国家层面上,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一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与该国的500强跨国公司数量有密切关系。500强跨国公司并非一成不变,每年《财富》公布的500强企业中,约有20%的企业发生改变。据统计,1995—2004年,《财富》出现过的500强跨国公司共有928家。其中,每年都列入500强的有214家,出现一次的有145家。

二、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状况

根据2004年《财富》公布的500强跨国公司名单统计,约有261家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并设立了分支机构(不包括14家中国500强跨国公司),合计设立各种分支机构约3 000家。从500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情况看,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的500强企业对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1 200家企业样本分析,在我国吸引的500强跨国公司投资中,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占74%。在服务业领域,社会服务业占11%、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占4%、批发零售业占4%。在制造业中,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石油化工、电气机械、电子通信、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交通运输设备和金属冶炼与加工等行业。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以合资为主,占54%,独资33%,合作7%,其他6%。在进入方式上,以新建投资为主,占85%,采取并购方式仅占6%,其他方式9%。

资料来源:葛顺奇:“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5期。

二、国际劳动力流动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今天,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国际流动发展非常迅速。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已经与商品贸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在国际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形成广泛的外部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发展阶段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期劳动力国际流动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18世纪初,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欧洲国家采取了吸引技术工人入境的政策,用以传播先进技术。劳动力国际流动经历了两百年的自由发展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经济自由发展的思想使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有了快速的发展。从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初,从爱尔兰向英国移民达几百万之众,英国工业所需劳动力有半数来自国外移民。欧洲向美国的移民,从1840年以后显著增加(见表9-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移民流入量每年都超过人口的1%。

第二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保护战争破坏的本国经济,欧洲各国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限制吸纳移民的政策,使许多欧洲的劳动力进入未受战争破坏的美国。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成立,为促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二战以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欧洲劳动力市场、北美劳动力市场、中东劳动力市场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每年吸收大约60—110万移民。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劳动力市场。如阿尔及利亚、西班牙、葡萄牙、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劳动力大量涌入法国;土耳其、南斯拉夫、意大利、希腊等国劳动力涌入联邦德国。战后美国的外籍劳动力也急剧上升,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进入25万人,而进入90年代,每年进入约100万人。中东各国由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提价而获得巨额收入,各国大规模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的劳动力流入。1975年中东地区有外来劳动力约170万人,到20世纪80年代增加到600万人以上。

表9-1 美国官方关于移民的纪录(1820—1994年)

资料来源:U.S.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Annual Report;U.S.Bureau of the Census,1992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Table 5;John W.Wright,ed.,The Universal Almanac 1990(New York:Andrews and McNeel),247;and 1996Information Please Almanac(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6),831,835。

(二)战后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最新趋势特点

1.劳动力国际流动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的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它具有自主性,可以根据利益最大化进行选择。在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劳动力由劳动和收入条件差的地方流向劳动和收入条件好的地方,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2.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当今人才在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各国都限制低素质人才的流入,极力引进高素质人才。

1952年美国出台“移民国籍方案”,主要吸纳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专门人才和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有870万人进入美国,其中有150万人受过高等教育。

3.流动基本格局未变,但已呈现分散性和对流性

现在亚、非、欧三大洲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主要输出国,北美与大洋洲发达国家仍是主要输入国,尽管格局未变,但已呈明显的分散性和对流性。如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有2 000万劳动力跨国流动,其中来自上述三大洲发展中国家的仅有1 200万,其余则来自发达国家,其中有600万流入北美,500万流入西欧。而且出现了对流现象。如1976年流入欧共体的劳动力有603万人,其中来自西欧的有347万人,来自欧共体内部国家162万人。

4.劳动力国际流动具有组织性、规范性

传统的劳动力国际流动是分散的、自发的个体行为或被迫行为,劳动者风险大,收益低,合法权益无保障。目前,劳动力流动大都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与返回。

5.劳动力国际流动更趋向国际化、法规化

1976年国际劳工组织发起了世界就业会议,通过了行动纲领。该纲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保障了外国劳动力在本国的利益,有利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6.短期流动的形式越来越普遍

二战后,各国对外来劳动力的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越来越强调对人力资源予以调控,用以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就使得低素质劳动力难以流动或只能进行短期流动。

(三)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及障碍

当代国际劳动力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者全球流动的目标也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有促进劳动力全球流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阻碍劳动力全球流动的因素。

1.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从总体上讲,促进劳动力全球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1)劳动力的价格差异即工资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引起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因素。在影响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中,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决定劳动力国际流向和规模的根本驱动因素。国际劳动力流向趋向于从收入低的国家向收入高的国家流动,收入差距越大,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流动的劳动力数量也就越大。

(2)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不平衡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不平衡首先表现为劳动力供求数量的不平衡,其次表现为劳动力结构分布的不平衡。再次,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引起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3)各国政府对外籍劳动力流入的态度和政策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各国特别是劳动力输入国的相关法律、政策,对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影响是直接的。政府对劳动力的流动是鼓励、不鼓励或者是持限制、禁止的态度,不同的政策选择对劳动力跨国流动的成本、规模、方向和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除了上述因素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跨国迁移变得容易,也促进了劳动力跨国流动。企业模式的变化、战争、政治变化、寻求更安全的生活环境、对异国的偏好也是引致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2.国际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国际劳动力流动存在着各种矛盾、限制与障碍,其流动的自由程度远远低于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从总体上讲,国际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有:

(1)经济因素方面的障碍,即流动的成本对劳动力的限制。劳动力从一国向另一国流动的成本越大,选择国际流动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少。

(2)非经济因素方面的障碍。例如,进入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语言障碍,文化的差异,远离家庭亲友和社会关系等,都对劳动力的流动形成障碍。

(3)政策因素的障碍。目前,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外籍劳动力的流入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对劳动力的流入提出诸如就业技能、年龄、健康、职业、政治背景、国别以及各种专业资格要求等等规定,对外国劳动力的流入进行有区别的限制。

(四)全球各国、各跨国公司对高端人才的争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高质量人才资源的短缺,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国际金融、商贸、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型人才严重供不应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层次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资源。世界各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鼓励政策培育人才、吸引人才。全球范围内针对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国际金融、商贸、企业经营等人才的争夺已全面展开,人才资源争夺战正日益激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消除了地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保护性屏障,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迅速加剧。一方面,发达国家进一步放宽了对高科技人才引进的移民限制、不断增发“绿卡”,优质人才资源在全球的流动,范围更大、频率也更高,人才资源在全球的流动已成为大趋势。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动频率加快。据调查,2000年美国科学及工程项目1 200万工作人员中,72%来自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流动也不平衡,如,欧洲在美国完成硕士学业的人中,有50%留在美国。据英国官方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仅1958—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中,就有37%在国外(主要是美国)工作。有英国学者把人才的流失称为英国国际收支中最大的一项逆差。

(五)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劳动力和人才的全球大规模的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首先,劳动力和人才的全球流动,从经济学上说,是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它和其他资源的全球配置相结合,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其次,劳动力和人才的全球流动具有溢出效应,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和劳动技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最后,通过人的跨国转移,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可以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融合,形成新的全球文化。

对于劳动力流出国而言,首先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其中最大的收益就是一笔数量可观的汇款。2001年联合国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每年汇往本国的资金达5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援助数额相当。其次,移民也会带动两国的经济交往,特别是这些移民所起的在两国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这是劳动力流出的溢出效应。再次,移民能在国外开拓眼界,增长见识,还可能学到某些先进的技能和专业本领。最后,流出的劳动力整体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他们的流出会降低本国的劳动生产力,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后续发展。最后,生产性人员的流出会使本国减少了课税对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国的财政收入。

对于劳动力流入国而言,首先劳动力的流入弥补了本国劳动力的短缺,特别是某些关键技术领域的人才引进,同时也节约了大量劳动力的教育费用。其次,由于课税对象的增加,劳动力的流入使流入国的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得到增加。最后,通过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引入,可以带动本国技术的升级改造,有利于劳动流入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入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增加流入国某些行业的就业压力,造成交通、住房等生活问题,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集团的摩擦与对抗,也会扰乱社会秩序。

三、国际技术转移

国际技术转移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方法、管理知识和知识诀窍等有偿地或无偿地从一国流向另一国,从一个企业流向另一个企业的活动。

(一)国际技术转让的分类

从目前国际技术转移的角度看,国际技术转移可以按以下两种标准分类,更能体现目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特点。一类是以国际技术转移是否以市场为媒介,将技术转移模式分成以市场为媒介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技术转移模式。如果将常见的技术转移模式按照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递减的方式排列的话,可依次分为:FDI、许可证、合资企业、授权特许、市场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交钥匙合同、国际分包和传统的转移渠道,如反向工程、反向人才流动等。

另一类是根据是否把国际技术转移作为明确目标而分为正式的技术转移和非正式的技术转移。如果将常见的国际技术转移作为明确的转移目标进行排列的话,像FDI、许可证、合资企业、授权特许、市场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交钥匙合同、国际分包等都属于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而反向工程、反向人才流动、合作联盟和其他的非产权联系则被称为非正式技术转移模式。

以往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并认为获得了技术的所有权就获得了技术等原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人们比较偏爱以市场为媒介的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技术转移的实践,人们对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不同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代表了不同的技术学习方式。技术中的意会性知识是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障碍,传统的市场交换对国际技术转移而言是不充分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选择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其所带来的转移成本和所有权不同,更重要的是能够转移的意会性知识的程度不同,为技术接受所提供的学习机会不同,而后两点才是决定国际技术转移成败的关键。因而非市场媒介和非正式的国际技术转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当代国际技术转移的特点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当代的国际技术转移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第一,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越来越大,领域不断拓宽,已由梯度式转移发展到跳跃式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10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二分之一,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所望尘莫及。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升级,技术转移趋向软件化,以许可证贸易方式转移的技术越来越多,其增长速度超过商品贸易及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

第二,国际技术转移发展不平衡,世界技术市场的分布十分集中。全球80%以上的科技及其进展均在发达国家进行和取得。当前,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额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80%以上,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仅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0%,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额则不足10%。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一些具有长期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的桥梁。

第三,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贸易为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国际技术转移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互渗透,逐步扩展为以技术商品为中心的复合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第四,科学技术国际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剧,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技术摩擦加剧,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围不断扩大,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技术摩擦和贸易摩擦的焦点。

第五,跨国公司是国际技术转移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转移的70%是由跨国公司运作的,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承担者,垄断着世界技术市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互渗透,逐步扩展为以技术商品为中心的复合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三)国际技术转移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作用

国际技术转移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外溢效应,即是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向东道国企业扩散的效应。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成为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渠道,作为技术创新的采用者,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具有一种示范作用,使得东道国的本地企业看到新技术的应用有利可图,继而引进和采用这些新的技术。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直接或间接地转移了技术,从而使别的生产者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

(四)国际技术转移的经济效应

对世界经济而言,国际技术转让可以促进世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日趋加强,新技术的开发难度不断加大,任何国家和企业都只能在有限的领域内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实现了技术领域的国际分工协作,这对提高世界整体的技术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对技术输出方而言,他们对国外转让的技术一般都是成熟的技术,通过技术转让,一方面会造成技术的国际扩散,使自己在相关技术上的垄断优势遭到威胁;另一方面,技术输出国可以从技术转让中获得利益,用以补偿技术开发成本和增加新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有助于技术的更新换代。

对技术引入方而言,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或自己所需要的外国技术是提高本国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各国引进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各国在引进技术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引进的技术必须与国内产业结构相适应,且自身具有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并能在引进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有所改造与创新,这样,引进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国内经济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