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论点,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基础。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论点,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即各国生产函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另一个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各国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如有的国家劳动力丰富,有的资本丰富,有的技术丰富,有的土地丰富等等。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丰裕,其价格就便宜。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劳动力价格)就低一些,资本丰裕的国家,利息率(资本的价格)就低一些,等等。反之,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当然就高些。每一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可能一样,有的相对丰裕,有的相对短缺;其要素价格也会有的高些,有的低些。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各国都生产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供出口,这样,双方都可获得利益。

另一个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即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如有的商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劳动的比重大,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商品所含有的密集程度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即使生产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组合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同样生产大米,泰国主要靠劳动,而美国则主要靠资本和技术。不论是生产不同的商品,还是生产相同的商品,只要各国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不同,就会产生比较成本差异,从而产生贸易分工的基础。很明显,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多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就能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基础。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用俄林的话来说,就是:“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一地区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地区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地生产的商品。简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5]

(二)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不仅能说明比较成本的决定因素,而且也能说明国际贸易引起的要素价格的变动以及收入再分配。

假定有两个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生产两种商品:小麦和布匹,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土地丰裕的澳大利亚出口小麦,进口布匹;劳动丰裕的日本出口布匹,进口小麦。两国开展贸易以后,澳大利亚由于小麦出口相对价格比国内高(即一单位小麦能换到更多的布)而继续扩大出口,土地和劳动的报酬也因此得到提高,布匹则因进口竞争,相对价格呈下降趋势,土地和劳动的报酬也因此而降低;日本也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布匹的土地和劳动的报酬提高,生产小麦的土地和劳动的报酬降低。不难看出,在开展贸易后的短时期内,由于只发生商品价格的变动而没有发生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两国价格上升行业(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上升,两国价格下跌行业(进口竞争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降低。

再假定贸易前在澳大利亚每生产100吨小麦使用30单位的劳动和2单位的土地,每生产100匹布则使用50单位的劳动和1单位的土地。开展贸易后,由于小麦的相对价格上涨和布的相对价格下跌,生产者就会缩减布的生产,将资源转移到生产小麦上。我们知道,在澳大利亚,生产小麦和布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即劳动和土地的比例是不同的,小麦为30:2,布为50:1,因此新增小麦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和停止生产布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其比例是不相等的。多生产100吨小麦来代替100匹布,就要少使用20单位的劳动和多用1单位的土地。如果该国土地和劳动力的供给是一定的,那就会造成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明显不平衡。土地会因需求增加而提高价格(地租),从而增加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劳动会因需求减少而降低价格(工资)。在日本则出现相反的情况。可见,开展贸易后的长时期内,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致了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到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收入。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冈·斯托尔珀和保罗·萨缪尔森在1941年提供了上述情况的论证,建立了所谓“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他们的假设和结论如下:

假设:一国生产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布),使用两种生产要素(例如土地和劳动),每一种商品都不是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投入物;有竞争;生产要素的供应量是给定的;两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使用;一种商品(小麦)是土地密集型的,另一种(布)是劳动密集型的,不论有无贸易时都是如此;两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但不是在各国间)是流动的;开展贸易提高了小麦的相对价格。

定理:根据以上假设,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6]

(三)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这就是所谓“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其假设和定理如下。

假设: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两种商品(小麦和布);在所有市场上都有竞争;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供应量都是固定的,在各国之间没有生产要素的移动;两种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完全一样,但要素密集型不一样,小麦是土地密集型的,布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不发生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即两国小麦都是土地密集型、布都是劳动密集型,不会发生变化;两个国家不论有无贸易都生产两种商品;没有关税和运输成本,商品在国际间能完全自由流动。

定理:根据以上列举的一系列假设,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7]

这个定理若真能实现,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按照这一定理,各国之间不必进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只要通过自由贸易,各国的劳动、资本和土地都可以获得完全相等的报酬或收入,这样国际间的贫富差距,比如美国、日本、印度、阿根廷等国工人收入水平的差距,将归于消失。

但是,在现实中,自近代国际贸易历史开始以至今日,国际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认为,存在一些阻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这个定理存在的前提条件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比如出现两国生产完全专业化,就不可能有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完全专业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他阻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如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国际交换中垄断因素的存在、各国外贸政策的影响等等,都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在国际间必然存在很大差距,刺激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完全无效,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贸易,确实有使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倾向。但是,正因为存在阻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条件,因此,要想缩小国际间要素报酬即各国收入水平的差距,最佳地利用世界资源,光靠自由贸易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四)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简评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他们继承了传统的古典比较成本理论,但又有新的发展。

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等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优势理论,用来解释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格局,具有实际意义。必须承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状况在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上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说:“在单个资本家之间进行的竞争和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竞争中,作为不变的和起调节作用的量加入到计算中去,是已定的和预先存在的工资、利息和地租的量。这个量不变,不是指它们的量不会变化,而是指它们在每个场合都是已定的,并且为不断变动的市场价格形成不变的界限。例如,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竞争中,问题仅仅在于:在工资利息和地租已定时,是否能够按照或低于现有的一般市场价格出售商品而得利,也就是说,实现相当的企业主收入。如果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土地价格低廉,资本的利息却很高,因为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的说来不发展;而另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土地价格名义上很高,资本的利息却很低,那么,资本家在一个国家就会使用较多的劳动和土地,在另一个国家就会相对地使用较多的资本。在计算两个国家之间这里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竞争时,这些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此在这里,经验从理论方面,资本家的利己打算从实际方面表明:商品价格由工资、利息和地租决定,由劳动的价格、资本的价格和土地的价格决定;这些价格要素确实是起调节作用的形成价格的要素[8]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解释贸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生增加了对相对丰富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它的价格,也就是增加了它的报酬,另一方面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它的报酬。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使产量增加,收入提高。例如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能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得贸易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更加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但是,资源禀赋理论也存在着缺陷和错误。

首先,这个理论合乎了西方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抛弃劳动价值论的需要。该理论显然是建立在三要素论的基础之上的。三要素论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商品价格是由这三个要素所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共同创造的。这就是劳动创造工资、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的著名的“三位一体公式”。这个公式曾遭到马克思的严厉批判。

其次,与比较成本说一样,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之上的,如自由贸易、完全竞争、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致、生产要素在国内能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流动、同种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劳动生产率等等,而这些假定与现实有一定距离。这些都影响到这个理论对现实的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力。事实上,以后不少经济学家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时,就发现它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矛盾。这一点,我们稍后再作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