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生产要素管理

施工生产要素管理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主要环节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计划、供应、使用、检查、分析和改进若干环节。4.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目的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生产要素管理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做到动态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ABC分类法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事物的构成因素进行分类排队、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一种定量的分类管理技术。

3.6.6 施工生产要素管理

3.6.6.1 施工生产要素概述

1.施工生产要素的含义

施工生产要素也称施工资源,是指形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即投入到项目中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技术、资金等诸要素的总称。

人是生产力中活的因素,其作为劳动者掌握了生产技术,运用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等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在此劳动对象就是需要进行施工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使劳动对象形成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品。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进行施工劳动,还必须有资金,资金也是生产要素。

2.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主要环节

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计划、供应、使用、检查、分析和改进若干环节。

1)编制施工生产要素计划

编制施工生产要素计划的目的在于对资源投入量、投放时间、投放步骤作出合理安排,以满足项目施工的需要。计划是优化配置和组合的手段。

2)施工生产要素的供应

按编制的计划,从资源的来源到投入到施工项目实施,使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需要得以保证,从而实现计划。

3)节约使用资源

节约使用资源即根据每种资源的特性,设计出科学的措施,进行动态配置和组合,协调投入,合理使用,不断纠正偏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满足项目的使用,达到节约的目的。

4)进行施工生产要素投入、使用与产出的核算

通过核算实现节约使用的目的。

5)进行施工生产要素使用效果的分析

一方面是对管理效果进行总结,以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评价管理活动;另一方面又为管理提供储备和反馈信息,以指导以后(或下一循环)的管理工作。

3.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施工活动的主体,是构成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施工企业或项目经理部对项目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工作。

施工企业或项目经理部的人力资源构成具有各种用工形式,包括固定工、临时工、劳务分包公司所属的合同工等。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和作业特点优化配置并形成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报施工企业劳动主管部门协助配置,也可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直接与有关劳务分包公司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2)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管理是项目经理部为顺利完成工程项目施工任务,合理使用和节约材料,努力降低材料成本所进行的材料计划、订货采购、运输、库存保管、供应加工、使用、回收等一系列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3)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指项目经理部根据所承担施工的具体情况,科学优化地选择和配备施工机械,并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合理使用、维修保养等各项管理工作。项目所需机械设备尽量从施工企业自有机械设备中选用,自有机械无法满足项目需要时,施工企业可按照项目经理部所报的机械设备使用计划,从市场上租赁或购买提供给项目经理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中心环节是尽量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率,严格实行责任制,依操作规程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

4)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活动过程和技术工作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管理的总称。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评价等。技术工作要素指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资料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善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施工技术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①正确贯彻国家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政策,贯彻上级对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②研究、认识和利用技术规律,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③确立正常的生产技术秩序,进行文明施工,以技术保工程质量;④努力提高技术工作的经济效果,使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

5)资金管理

施工的资金管理是指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运动的规律,进行资金收支预测、编制资金计划、筹集投入资金、资金使用、资金核算与分析等一系列的资金管理工作。

4.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目的

施工生产要素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生产要素管理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做到动态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6.6.2 施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1.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

(1)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首先是项目本身。不同的项目施工需要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加以确定。

(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也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人力资源的时间安排主要取决于施工进度计划。

(3)平衡与优化。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还要同时寻求人力资源配置与进度计划之间的综合平衡和优化。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还包括人力资源的来源。

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项目经理应遵从充分利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原则,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供应计划进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尽量考虑以下因素。

(1)将人力资源需要计划具体落实,以防疏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力资源的安排。

(2)配置人力资源要积极可靠,使其有超额完成的可能,并能激励人的热情和积极性。尽量保持人力资源和劳动组织的稳定,防止频繁调动。当确实需要调整时,要敢于改变原建制进行优化组合。

(3)尽量使工种的组合及搭配比例适当、配套,以保证施工作业的需要。

(4)力争人力资源配置均匀,使劳动资源强度适当,以达到节约和便于组织协调的目的。

2.材料的优化配置

材料优化配置的方法主要有ABC分类法、存储理论和价值工程。

1)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事物的构成因素进行分类排队、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一种定量的分类管理技术。应用这种方法需要计算各种材料占用资金的累积百分比,然后将材料分为A、 B、 C 3类。

(1)A类材料:数量很少,是主要材料,占用资金的累积百分比在0~80%,作为重点管理。

(2)B类材料:数量较多,是次要材料,占用资金的累积百分比在80~90%,作为次重点管理。

(3)C类材料:数量很多,是一般材料,占用资金的累积百分比在90~100%,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

通过材料分类,既能保证重点,又能照顾到一般,以利于达到最经济有效地使用材料的目的。

2)存储理论

施工所需材料是分批采购还是一次采购;若分批采购,分成几批,每批采购量是多少,这些问题都是在确定材料采购计划时必须加以考虑的。不同的方案,其效果可能截然不同。存储理论就可用于解决此类问题。在材料管理中,存储理论用于确定材料的经济存储量、经济采购批量、安全存储量和定购点等参数。研究和应用存储理论对于科学采购、节约仓库面积、加速资金周转等都有重要意义。这也就是存储优化问题。

3)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是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促使产品或项目降低成本的一种方法,是以最低费用可靠地实现产品或项目的必要功能所进行的技术性、经济性和组织性的综合分析活动。

价值分析的基本公式是:价值=功能/成本。价值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寻求降低成本,提高功能即提高材料价值的主要途径。例如,功能不变,成本降低;在功能不大受影响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成本;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功能等。

3.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

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就是要在机械寿命的全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科学优化和选择各种机械设备,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消除一切使机械遭到损坏、使人身健康与安全受到威胁、使环境遭到污染的因素或现象,避免机械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4.资金的优化配置

项目经理部要从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预算来考虑各部门之间的资金余缺,充分利用组织的闲置资金。此外,还应结合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趋势,进行多渠道融资,并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其他融资形式之间的结构比例,以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加强各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贷款回笼期限的考核。此外,货款的回笼期限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避免企业因垫付而增加资金的流出,严控回笼期限,减少应收款项的拖欠时间。

3.6.6.3 施工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

1.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

1)动态管理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是保证项目进度计划的实现,使人力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施工成本。由于施工任务和条件的变化,人力资源的安排要与之相适应,以避免人力资源的配置失衡或与施工要求脱节。人力资源动态管理的必要性就在于它不断地对人力资源进行跟踪平衡和协调,以实现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动态的优化组合。

项目经理部应能够对进入现场的劳动者下达任务书,并进行动态管理。通过跟踪平衡与协调,及时对人力资源进行补充和减负,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加强对劳务人员的作业检查,进行适当的激励,以提高劳动效率。

2)动态管理的原则

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要以劳动合同和各项目的施工劳动计划为依据;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始终以企业内部市场为依托,允许人力资源在市场内作充分的合理流动;以企业内部劳务的动态平衡和日常的调度为手段;以企业内部达到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和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为目的。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项目管理的过程中。

2.材料的动态管理

1)材料供应

项目材料的供应方式与项目有关,也与材料的供应市场有关,不同的项目需要有不同的材料供应方式。例如,项目施工的材料供应方式有包工不包料(所需的材料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供应,施工企业只承包工程的用工)、包工包料(施工企业不仅承包工程的用工而且承包全部材料的申请、订货、运输和供应)、项目承担单位和施工企业共同负责等。

施工需要的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一般由企业物资部门订货或从市场中采购,按计划供应给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需要向物资采购部门提供主要材料的需求计划。施工所需的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可按承包人授权由项目经理部采购,项目经理部需要事先编制采购计划。项目施工材料供应方式的选择要达到材料供应环节尽量少,加快材料流通,减少积压浪费,致力于材料节约和降低成本、提高材料利用效率的目的。

2)材料的现场管理

项目经理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全面领导者和责任者,项目经理部主管材料人员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班组材料成员在主管材料员的指导下,协助班组长组织并监督本班组合理领用、退料。材料的现场管理是对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自进入施工现场至施工完成为止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

3)材料的动态管理

材料计划仅仅是在施工初始阶段应用的,随着施工的进展,各方面变化会相应地引起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为此就需要对初始的材料计划进行修改,即对材料供应进行动态管理。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项目经理部要根据施工的进度,按一定的周期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材料的供应工作。

3.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

1)机械设备的选择

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是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其原则是切合需要、实际可能、经济合理。

2)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1)机械设备的磨损。机械设备的磨损有三个阶段。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初期,包括制造或修理中的磨损和使用初期的磨损,这类磨损称为磨合磨损;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正常的磨损不可避免,但这样的磨损一般都比较小,且处在比较平稳的状态;在负荷加大的情况下,机械设备的磨损会发生急增的情况,进而产生机械的事故性磨损,造成修理困难和经济损失。

(2)机械设备的保养。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进行机械设备的保养。例行保养是进行清洁、润滑、紧固松动的螺丝等正常的管理工作;另一种保养是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的强制保养,机械设备运行一定的时间,不管其所处的状态好坏,任务轻重,都必须进行强制保养,以预防设备可能发生的不可修补的损坏。

(3)机械设备的修理。机械设备的修理是对机械设备的自然损耗进行修复,排除机械运转故障,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修复。其中包括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修理;保证零部件质量和配合而进行的修理;也包括更换和修复主要零部件与数量较多的其他磨损件,并校正机械设备基准,恢复机械设备精度、性能和效率,保证其能使用到下一次修理的中修。另外,为了排除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故障或一般事故性故障,有时还要进行零星修理。

4.资金管理

项目施工资金管理是指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运行规律,进行资金收支预测、编制资金计划、资金使用、资金核算与分析等一系列的资金管理工作。进行资金使用管理是项目资金管理的主要环节。项目资金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收入、节约支出、加强周转、防范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

资金的筹措、使用和收支状况都会对施工的进行产生重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

1)资金的收入预测

一般情况下,资金的收入都是按照合同的规定,从工程预付款开始,按照施工进度开始收取进度款,直到项目结束结算。为了有效地把握项目的资金,便于对资金进行管理,加快资金周转,合理利用资金,应该按照合同规定的资金的付款方式,并结合工程变更,建立资金收入预测表。

2)资金的支出预测

资金支出与施工进度计划、费用控制计划和资源计划等有关。随着施工的进度,预测出每隔一定的时间项目支出的各项费用,使整个项目的资金支出情况尽量控制在预测的范围之内。

3)资金管理的要点

企业应在财务部门设立项目专用账号进行资金收支预测,统一对外收支与预算;项目经理部应编制年、季、月度资金收支计划,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审批实施;项目经理部应按照企业授权,配合企业财务部门及时进行资金的计划;项目经理部应坚持进行计划收支与实际收支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改进资金管理。

5.施工技术管理

1)施工技术负责人制度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规模设定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或在企业总工程师和技术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技术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的技术管理应执行国家技术政策和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可自行制定特殊的技术管理制度,并报企业总工程师审查。除此之外,项目经理部还负责进行施工技术开发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2)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施工技术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技术基础工作的管理。其中包括实行技术责任制、执行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开展科学试验、交流技术情报、管理技术文件等。

(2)施工过程中技术工作的管理。其中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管理、技术试验、技术核定、技术检查、标准化管理等。

(3)技术开发管理。其中包括技术培训、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等。

3)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规定了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程序和处理方法等制度性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技术管理制度包括为了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要点与问题而建立的学习与会审制度;为了规定项目实施细则,着重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分项工程方案而建立的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此外,还有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材料、设备检验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制度,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