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综述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综述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综述(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及其定义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1 300多名代表首次聚集在一起讨论地球的环境问题。议程由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实施手段四部分构成。至此,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得到了较具体较充分的阐发。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综述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及其定义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1 300多名代表首次聚集在一起讨论地球的环境问题。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牢记它们的优先任务,保护和改善环境。”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把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大会的召开,表明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应当确定干些什么,使地球不仅现在成为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将来也适合子孙后代居住。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专家共同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提出应该把资源保护和人类发展统一起来考虑,第一次较明确地表述了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思想。三年后,即1983年,联合国第38届大会通过决议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着手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开始研究到2000年乃至更远时期实现持续发展的长期环境对策问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经过三年多艰苦努力完成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声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途径,我们寻求的不仅仅是在几个地方几年内的发展,而是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发展。”这表明,国际社会正在考虑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这种思路就是报告中较明确较具体阐述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即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简称“环发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大会的指导方针,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1世纪议程》。议程由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实施手段四部分构成。议程认为:人类实行工业化以来的现行政策,加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增加了贫困、饥荒、疾病和文盲,使我们赖以维持生命的地球生态系统继续恶化。要争取一个更安全、更繁荣、更平等的未来,所有国家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改变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生产废物,联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议程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发展的主题,人类要把环境问题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新发展观。至此,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得到了较具体较充分的阐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热门话题。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正处于一种不断深化的过程,就其定义来说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自然主义类

自然主义者认为,正是由于近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才造成今天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生态学家认为所有生态因子,如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构成了生态环境。1991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I)等举行的专题研讨会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的再生能力的发展。《世界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的经典阐述:维护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保护基因多样性、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物理学家达勒认为,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和酸雨都是人类已经越过宏观经济合理规模“警戒线”的有力证据。鉴于自然和人类系统之间存在上述冲突,自然主义给出的“可持续”定义侧重于生态系统的连续性、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持续性,强调自然给人类活动赋予的机会和附加约束。

2.经济学类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许多经济学家认识到,正是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缺陷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才产生环境污染与破坏。这种理论缺陷主要有:一是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导致破坏了自然环境,增加了公共费用的开支;二是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标准———GNP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福利。因此,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提出了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世界上最早从宏观上定量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研究环境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由一批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家组成的伦敦学派,通过引入环境化解能力存在上限和在维持可持续条件下存在下限的假设,对主流经济学定义加以修正。

3.社会学类

社会学定义强调在存在环境种族主义、自然资源利用决策中的利益集团及收入分配不平等。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生存于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蕴涵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它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社会学家还更广泛地关心文化、制度、传统技能等因素的可持续性,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富不均(包括国与国之间)是导致社会经济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社会分配不平等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穷人为生计而被迫破坏环境,从而造成长期损害。他们过度放牧、缩短土地休耕造成草地和耕地的退化。”还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于正确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前者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必要性条件”,而后者是“充分性条件”,二者整合,才能真正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框架。

尽管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上述三种类型,但以下几点则是人们达成的共识:

1.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生态”三维复合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发展观,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过程,而是一种“社会—经济—生态”三维复合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全面的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过程。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经济的发展将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而不再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

2.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中心全面发展

强调以人为中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人口必须首先现代化,人口的现代化水平是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显著标志;二是社会人口应保持与社会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增长速度,如零增长状态。因为只有这样,在维持资源存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保证当代人与后代人拥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潜力。强调人口素质的提高,本质上也就是要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这包括既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同时,又给社会成员以公平的分配权和公平的发展权,即消除贫困,消除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

3.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潜力的培植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牺牲后代人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保证后代人发展机会与当代人一样多的发展。它不仅仅只注重发展的状态和目标,而是更注重发展趋势的持久力和耐力,注重未来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单纯的发展速率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将不是其追求的目标,现有发展状态下发展潜力的培植将成为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

我国学术界根据国际通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归纳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生态持续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要保护自然力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让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社会持续的基本含义非常丰富,除强调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以外,还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需求和给他们机会以满足其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二是代际间公平,本代人不能因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消除发达国家占有全球资源的绝大部分的不平等状况;经济持续的基本思想是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因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而限制经济增长。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1.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归纳

研究任何问题都要有理论作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研究的过程。西方现代管理丛林中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从不同角度对有关企业管理理论、创新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企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吸收以往经济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

(1)古典管理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无论古典的还是现代的管理理论,每一位管理学家都在研究一个永恒的命题,就是如何通过企业的发展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思想对当代中国许多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德鲁克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位管理大师(还有彼得斯和波特)的首位,其著作主要是从企业如何发展、如何适应未来的变化而进行分析的。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第一,对企业的解释。首先,将企业定义为“社会的器官”,这就为研究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说明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其次,明确了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和保持长期的发展,这些结论说明企业的目的并不是只求最大利润,更重要的是如何应付风险,保持持续地发展。第二,企业的宗旨和使命。“企业遭到挫折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就是很少对企业的宗旨和使命进行适当的思考。成功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明确而有意识地提出了我们的企业是什么这一问题,并深思熟虑地给予了回答。”

(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制定正确的战略并使之指导企业的竞争行为。在西方管理学界,由于对战略管理研究的角度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和学派。主要有三大学派:一是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学派;二是以安索夫为代表的资源配置战略学派;三是以美国的安德鲁克斯和钱德勒为代表的目标战略学派。一般研究战略管理以前两者为主要内容。

竞争战略学派认为,战略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在选择的行业中进行市场定位。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取决于五种竞争力(即供应商、购买者、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替代产品),在分析这五种力量的基础上,有三种基本战略模式可以选择———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业化战略。

资源配置战略学派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任何一个公司的单项资源都无法产生持续竞争优势,只有将它们有效地组合为一体,才能成为战略相关资源。他们还认为,进行战略制定和管理中,企业的内部环境比外部环境更为重要,公司独特的资源为战略提供了基础,而且只有当资源是有价值的、稀有的、不完全可模仿的和不可替代时这种潜力才变成现实。

(4)系统结构理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是由企业系统的功能作用和结构调整所决定的。企业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稳调节功能,即在企业系统内、外环境不断变化时,企业系统通过信息反馈调节机制,使系统各种变化限定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持企业系统正常运行。企业系统的自稳调节功能决定了企业系统防御功能,即抗风险能力的大小。

系统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的功能才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系统功能又可以反作用于系统结构,促使系统结构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结构的原有功能。因此,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作用的。而功能的变化将随机因素引入其中,随机因素开始即使十分弱小,经过不断放大,对未来状态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初始条件、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因为,当企业内部子系统受到损害时,自稳状态不能维持,就有可能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相关要素或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使企业进入恶性循环导致死亡

(5)创新管理理论。自从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出版了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的概念和思想就被纳入了经济发展理论中,创新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创新理论研究的结果看,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二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及主要内容。

熊彼特在对创新的研究中主要是从资源需求特征出发,强调了企业具有的资源禀赋和市场地位是创新的基本条件。他将创新概念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新的产品;二是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五是实现一种工业新组织。熊彼特强调了创新就是创造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

(6)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的是马森·海尔瑞,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停滞、消亡等现象,并指出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企业在管理上的不足,即一个企业在管理上的局限性可能成为其发展的极限。

马森·海尔瑞之后的学者歌德纳进一步指出,企业和人及其他生物一样,也有生命周期。但同时他又指出,与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相比,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期性,一个企业由年轻迈向年老可能会经历20~30年时间,也可能会经历好几个世纪的时间;②企业的发展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个既不明显上升也不明显下降的停滞阶段,这是生物生命周期所没有的;③企业的消亡也并非不可避免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变革实现再生,从而开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在他们之后,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的学者越来越多。众多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阶段为特征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们把企业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研究几个阶段的特征以及实现阶段间跳跃的条件;第二类是以问题为特征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们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应该以企业管理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此消彼长为特征;第三类是以文化为特征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们认为文化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标志,文化的变革是导致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7)公司再造理论。1990年,迈克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公司再造”的概念。1993年,他和詹姆斯·钱皮合著了《再造公司》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公司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哈默认为,公司再造就是“为了在成本、品质、服务及速度等方面的绩效取得大幅度改进,对企业所从事的最关键与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及作业程序进行再设计和重建。”它包含着六大原则:工作设计整体化;流程管理自主化;信息处理基层化;部门活动平行化;组织形式扁平化;注意力分布外向化。

(8)组织学习理论。1990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问世,为管理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该理论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整合。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的是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来不断创新、持续蜕变。这一理论重点强调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9)企业能力理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被看成是单个企业拥有的能够比竞争者更加卓有成效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的结果和表现。企业能力理论目前已经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演变理论和企业生态理论并列成为企业战略研究的四大主流理论之一。该理论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基础论、企业知识基础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内部条件、影响企业长期稳定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决定性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在对企业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时,关于企业能力理论中我们更注重的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10)可持续发展理论。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它的基本思路是:改变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综合布局,采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在以上十种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理论中,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与之关联性最大,奠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石,对当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中外学者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国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从企业微观的不同角度论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的学者从企业寿命进行讨论,如阿里·德赫斯的《长寿公司》(1998);有的学者从企业活力角度进行研究,如爱瑞·德·葛斯《有生命力的公司》(1997),艾伦·鲁宾逊的《公司创造力》(2000);有的从环境的角度论述,如斯图尔特·I·哈特的《超越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997)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波特的《竞争战略研究》(1985)、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研究》(1990)以及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合作的《企业再造研究》(1993),他们从不同的立意研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大多从微观企业的角度、从某一侧面的现实问题或假定出发,内含较为严密的逻辑推演,因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一问题时可能显得较为有效,如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以系统思考的方式考虑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9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波特的竞争战略管理主要侧重于对市场结构这一决定产业中和产业间绩效差异的主导力量进行分析。公司再造理论的基点是对业务流程的再造,“再造就是重新创造自己,意味着从头做起,从零开始;是探索组织业务工作的新模式”。“业务流程的再造,使原本无人过问、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变得紧凑有效,大幅度提高办事效率,与此同时管理的职能和职权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原有的职权在再造的过程中移交给了第一线人员,实现自我管理,减少了管理层次。”学习型组织、竞争战略以及企业再造等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实际,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和发展思路,也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柯林斯和波拉斯选择了18家高瞻远瞩的公司和18家对照公司进行对比研究,打破了人们关于企业发展的12个通常看法,形成了12个结论:①伟大的公司并非靠伟大的构想起家;②高瞻远瞩的公司绝对不需要眼光远大的魅力型领导,这种领导可能对长期发展有害;③最成功的公司不是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而是追求一组目标,为一种核心理念所指引;④这些公司之间并不拥有共同的、“正确”的价值组合;⑤高瞻远瞩的公司几乎都虔诚地保存核心理念;⑥成功的公司并不事事谨慎而是勇于投身冒险的目标;⑦只有极度符合公司核心理念和要求标准的人才是公司的绝佳工作人员;⑧成功公司的最佳行动并不都是来自高明、复杂的策略规划,而是来自实验、尝试错误和机会主义;⑨高瞻远瞩的公司极少外聘CEO(首席执行官);⑩最成功的公司最注重的并非是击败竞争对手,而是战胜自我;〇11鱼与熊掌有时可以兼得,可以通过兼容并蓄来实现;〇12高瞻远瞩的公司不是发布了远见就了事,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它。

德赫斯的研究表明,长寿公司具有四个共同的关键因素:①对周围的环境都非常敏感,能及时做出反应,与环境非常和谐;②有凝聚力,员工对公司有较强的认同感;③长寿公司是宽容的,允许打破常规和不落俗套的思考和尝试;④在财政上是比较保守的,以便保持灵活性,使公司有效控制自己的增长和进化。他主张把企业看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认为公司表现出生命体的行为和某些特征,提出要为组织的长寿和长期的繁荣而进行管理。他对“生命型公司”和“经济型公司”作了明确的区分。在他看来,前者的目的在于将自己当作富有潜力的、处于永久成长中的团体来看待,并以此来造就自己;而后者只纯粹忙于为一小部分人或个别人创造财富。他认为,长寿的生命型公司为生存而管理,经济型公司为利润而管理。

美国的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认为:“企业的成长与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都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企业年轻时充满了灵活性,但控制力却不一定总是很强;企业老化时,关系变了:可控性增加了,但灵活性却减少了。”并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等十个阶段,引起企业老化的原因是灵活性的减少和可控力的加强到了一定程度。伊查克·爱迪思的生命周期观点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科学依据,即企业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问题,只要通过不断地“诊疗”,企业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但伊查克·爱迪思把企业当作生物体来看待,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毕竟生物体是肯定有生命极限的,且生物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至少目前来看。而企业只是一个机构,机构是可以不断变革的。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阿里·德赫斯在对壳牌公司的深入研究后,认为企业要想长寿就要不断地学习,像人一样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他认为成功的基础在于不断学习。

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研究,如从创新角度认为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而产品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而技术创新也是研究的重点。有研究人员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创新的作用。其他生产要素都会出现边际生产力递减,而费用会不断增加,“但如果向其中导入创新,那么,就会废弃原来表示边际生产力的曲线,提示出新的曲线”。而费用曲线一般会呈递减趋势。并解释这是因为知识、技术这种要素,一方面会提高整个生产过程中要素的效能;另一方面,作为主导要素的知识或技术不会出现边际生产力递减的问题,相反,可以无磨损地使用,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在于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文化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把文化比喻成灵魂,是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一旦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建成,文化将成为人们的精神信仰,而员工的行动也会由自发性、强制性变得自觉,企业将表现出极大的生机活力、创造性、韧性和适应性。

还有从人力资源、品牌、信用等角度研究的。完全针对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其研究也大致从战略、文化、人力资源、品牌、生命周期等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的。

(2)国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我国理论界近几年才开始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关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刘力钢作为我国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开创者,借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从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出发,将企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使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实现长盛不衰的战略目标。在不断扩大市场和利润份额的同时,坚持与环境变化相适应,在内部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持续地增加盈利和扩大企业规模。这一定义既考虑到了企业的长寿问题,同时又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刘帮成等提出,企业可持续发展即指为谋求永续发展,企业应努力实施既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和措施,通过追求综合效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实现本企业与社会、竞争者、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共存。这一定义将企业的永续发展与环境、资源等问题结合起来,符合时代背景。

钟陆文将企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一种超越企业增长不足或增长过度,超越资源和环保约束,超越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开拓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不断追求企业可持续增长而达到。

向志强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利润的多少和市场份额的大小,又要考虑长期利润的增加和市场份额的扩大,而且近期发展不要以牺牲远期发展为代价,同时企业不仅应该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而且也应该顾及企业发展所必须依赖的自然、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正和公平。

殷建平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通过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成长机制,企业组织在经济效益方面稳步增长,在运行效率上不断提高,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这一定义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目前,国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企业的经济行为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二是强调企业的生态行为,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企业生态化,建立生态企业,减少污染,实现废物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绩效最大化。

代表性观点有:殷建平(1999)曾给大企业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大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通过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成长机制,企业组织在经济效益方面稳步增长,在运行效率上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李占祥(2000)指出,可持续成长是指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变革的过程,包括持续性、成长性、不断变革性。刘力刚(2000)认为,企业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赢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久不衰。芮明杰(2001)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企业能在更大规模上支配资源,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战胜自我,从而取得良好的发展。

一些国内学者还从生态学的视角阐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的学者指出应将组织的道德责任融入企业战略的指定和执行过程之中;有的学者指出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包括生态系统管理,并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建立生态企业战略;也有的学者指出企业活动既要考虑经济利润回报,又要考虑外部性,提出要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刘思华在《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中从生态经济角度论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表述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使这个系统的计划和行动过程,能够保持经济健康运行、整体协调、持续增长、能力增强、全面发展,达到企业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最低,并要使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同生态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相协调,促进整个国家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矛盾管理理论、合力模型或斜坡球理论、创新力与控制力统一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面体模型。

①矛盾管理论。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李占祥(2000)提出了矛盾管理论。他认为现代企业就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组织实体,管理者是在对企业内外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矛盾的管理过程中履行自己的使命的。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是矛盾管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基础,它的研究主体是企业生命的存续性、可持续成长和长寿。矛盾管理学就是应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和矛盾动力学的原理来观察和分析企业的矛盾运动,并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是企业的长寿之路。企业的基本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从企业同外部关系看,就是社会不断丰富和变化的物质和文化生产需要同企业适应和满足这种需要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二是从企业内部关系看,就是企业所有者利益需求和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同企业适应和满足这种需求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企业的基本矛盾,就是要发展企业生产力。企业只有不断努力发展企业生产力,才能持续成长。企业基本矛盾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成为不同时期或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因而,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研究和正确处理企业的基本矛盾,还要研究和正确处理企业的主要矛盾。

②合力模型或斜坡球理论。刘力钢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论》(2001)中提出了合力模型,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社会、战略、技术、管理、市场、文化、竞争等,而每一个影响因素又由多种发展要素构成。同时,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性过程,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受不同作用力的影响。从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发展的动力、阻力和企业规模的关系看,企业发展加速度与企业发展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成正比,与企业规模成反比。

③创新力和控制力统一论。彭星闻通过对我国许多破灭的“企业神话”的观察与思考,提出只有实现了创新力和控制力的统一,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论断,并指导其博士生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建立了完整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面体模型。肖海林在企业规制与生产两个属性和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空间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来源:市场权力、制度平台、核心能力和产业平台。这四个因素形成有机联系,肖海林用一个四面体结构模型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指出正是这个四面体直接支撑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