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素流动的理论综述

要素流动的理论综述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要素流动在经济学理论中通常作为内在性质或前提条件,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即假设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理论也暗含了这一性质。除此之外,要素流动还需要一些外部环境的配合,形成吸引与集聚力。

1.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

要素流动在经济学理论中通常作为内在性质或前提条件,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即假设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理论也暗含了这一性质。商品由生产要素构成,国际贸易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的间接流动。在国际经济学中,要素流动通常作为假设条件,假设生产要素不可以跨国流动时,分析模型是封闭经济;假设生产要素可以跨国流动时,模型是开放经济。

对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讨论广泛存在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当中,一方面,因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另一方面,投资本身即是生产要素之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分析要素配置。国际贸易理论通常以要素的不跨国流动作为分析前提。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假设生产要素不可以跨国流动,而要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也假设生产要素在每个国家的部门之间可以完全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完全不可流动,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斯多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也是假设要素不流动,由商品价格传导到要素价格,商品价格相对提高导致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实际报酬的上升。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经济市场为理论支柱,认为产品的差异化导致了产业内贸易,其涉及的是生产要素的国内流动。而以梅里兹(Melitz)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则在新贸易的基础上加入了内生的企业异质性,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虽然这两种贸易理论中出现了中间品的贸易,但是从生产要素的分类上可以看出该理论仍旧停留在生产要素不能跨国流动的基础上。阿萨夫·拉沙和埃弗拉伊姆·沙卡(2002)从劳动力、资本和金融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要素流动,他们认为要素流动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指要素自身的国际流动,比较典型的是资本流动,指生产要素自身进行跨国流动,并不改变其所有权性质;第二种是所有者与其生产要素一起流动,比如劳动力转移,通常称为移民。

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变化体现了全球化的程度。从H-O定理到S-S定理都反映了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要素再配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据此分析指出通过商品贸易间接实现了要素价格的均等。这些理论均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就提出,此时的背景是国际贸易大发展而国际投资相对较小。在此之后,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对要素流动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崛起,国际投资活动的活跃,国际投资超越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趋势性特征,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本质就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同时,关于国际投资的研究越来越多。

Mundell(1957)在H-O模型的基础上假定两国技术水平相同,分析认为要素流入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替代作用,贸易壁垒增加会促进生产要素流入,要素流入限制的增多会刺激贸易。Markusen(1983)同样在H-O模型基础上假设两国的技术水平不同,系统分析了要素流动对国际贸易具有互补效应,认为在国际贸易存在一定的壁垒,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能够补充国际贸易中的不足。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则根据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对外投资情况,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具有互补效应。他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并不能等同于其他一般的生产要素,货币资本的流动包括了技术、管理、销售网络等多种要素。小岛清认为将本国的边际产业即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国外进行廉价生产后再进口对本国发展是有利的。Kar-Yiu Wong(1995)从福利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指出商品贸易是生产要素的间接流动;并根据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所可能产出的福利差异,提出了提高国民福利的政策建议。阿萨夫·拉沙和埃弗拉伊姆·沙卡(2002)分析生产要素流动时也指出在有扭曲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流动也可能产生资源的错配。Clausing(2001)基于美国跨国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存在促进作用,尤其是促进了产业内贸易。Head和Ries(2003)通过分析日本933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日本的出口。Blomstrom等(1996)利用美国企业数据分析认为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分支结构销售每提高100万美元,美国本土的就业则会下降12—18人,这说明国外市场对国内市场的替代。Helpman等(2004)在Melitz (2003)提出的分析框架之上,认为存在企业的异质性时企业选择以FDI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效率优于出口。国际直接投资除了能对国际贸易产生促进作用外,也能产生替代作用。Horstman和Markusen(1992)从FDI的类型以及市场结构分析出发,认为水平型FDI侧重于区位选择,出口成本高于效率损失时就会选择通过FDI进入东道国市场。因此,FDI对国际贸易存在替代作用。张幼文(2002)认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国际贸易存在互补效应。在全球化经济中,要素流动是对生产的国际配置,在新的生产布局下形成了国际贸易。梁琦、施晓苏(2004)通过对中国1980—2001年的FDI与进出口的分析发现,FDI与国际贸易的互补作用大于替代作用。

2.要素流动的动力

商品交换的动因从消费者的角度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提高效用,从生产者的角度则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建立在价格差的基础上,因此,商品流动的动力在于获取价格差异。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制度也是保证商品交换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也与商品贸易相似,根据已有文献分析要素流动的根本动力在于获取更高的要素收益,获取要素收益是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的基础。除此之外,要素流动还需要一些外部环境的配合,形成吸引与集聚力。

国内外学者对要素流动的动力也有相关研究。Hymer(1960)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特有优势理论指出跨国公司在常规生产上与东道国企业相比存在比较劣势,其必须有特有的比较优势能够获取更多的收益才进行对外投资,这些优势包括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艾肯特根据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资本富裕说,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从货币资本富裕国流向短缺国。Gruber、Mehta和Vernon (1967)认为跨国公司与其所在产业中的其他公司相比具有更高的研发强度,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研发与其所占市场份额成正比。研发投入能使跨国公司对其他企业形成壁垒,带来更多的要素收益。Richardon(1972)认为企业在决定跨国投资时,不仅应考虑其特有的优势、国外的低成本等经济因素,还要综合考虑政治制度、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非经济因素。

张幼文(2002)认为资本在诸多生产要素中的演变最为复杂,资金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金融是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要素,即经济要素。经济的不断发展,使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发展到金融作为经济要素。张幼文(2005)分析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与流动的关系,较高流动性的生产要素流向较低流动性的要素,实现新的集聚与组合,高流动性要素的价格趋同显著。张幼文(2013)对要素流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将生产要素从流动性上分为高流动性生产要素(包括货币资本、技术、高端人才、品牌、营销网络和经营管理方式)、低流动性生产要素(包括一般劳动力)和完全不流动生产要素(土地与自然资源)。同时指出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要素收益,而跨国公司追求更高的要素收益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根本原因。并将要素流动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要素流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和结构。同时,张幼文又提出经济要素(市场化水平、市场规模、生产配套能力、基础设施等)与全球化经济要素(一国的经济开放度、双边或多边协议等)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创造了条件。要素在全球的流动与组合,构成了全球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马飒(2014)也指出良好的经济要素为生产经营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一国要素流入的吸引力,而全球经济要素则在全球层面上扫清了要素流动的障碍。周琢(2014)指出生产要素进行国际流动的目的在于寻求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但这种流动并不意味着要素在全球的均衡配置,相反可能导致生产要素在个别国家或地区进行不同程度的集聚。赵儒煜、邵昱晔(2011)认为要素流动对区域差距的作用方向根本上取决于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或递增,边际收益差异产生内生集聚力,从而可能引发各个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增长,最终形成“中心—外围”产业发展格局。要缩小我国区域产业发展的梯度差距,应着力于促进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在国内层面,要素流动也与经济发展相联系,要素边际收益差是要素流动的动因。Baily,M.N.和Bosworth,Barry P.(2014)分析了美国的制造业,指出资本和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全球流动,以寻找熟练和不熟练劳动力与所偏好的制度安排实现最优组合。要素最优组合即意味着获取更多的收益,必然流向能获得更高价格差的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