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 企业能力理论综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现代企业理论发展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分支。可见企业内部分工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影响企业的成长。真正为企业能力理论奠定基础的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2.2 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现代企业理论发展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分支。围绕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及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等对它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探讨从企业外部转向了企业内部,认为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独特资源与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2.2.1 企业能力理论形成的背景

企业能力理论是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关于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探讨而发展起来的。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末期强调经验管理,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信奉科学管理,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推崇经营管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崇尚战略管理,到20世纪80年代初,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企业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的主流理论。

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是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注意力集中在市场和产品上,把企业竞争优势归结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等。波特用“五力模型”来描述产业内部的竞争结构,即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供应商讨价还价和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通过对这5种竞争力量的综合分析,能够判断一个产业的赢利能力,以及某产业中的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由于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产业分析法提供了制定战略的具体分析方法,指明了获得优势的具体途径,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比经典战略理论前进了一大步。

随着企业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传统战略理论将竞争优势完全归功于行业结构和市场力量产生了质疑,产业分析理论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即通过选择一个好的行业或行业细分来获得竞争优势,忽略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导致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频繁地“转行”。特别是罗曼尔特的分析揭示出:“产业内不同企业所获利润的差异往往大于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战略理论将竞争优势完全归功于行业结构和市场力量的质疑。

在这一背景下,一批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研究学者提出,为更好地说明企业是什么,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以及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等,必须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寻求一种全新的理论。研究这聚焦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和特殊能力,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即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由波特的产业结构转向了企业内部,进而演进到企业能力观。

2.2.2 企业能力理论的理论渊源

企业能力理论是以全新的视角来分析企业的本质、企业的竞争优势源泉和竞争优势如何持续等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成长。他认为分工意味着某些企业专门从事某一行业、某一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因而在此方面形成的能力比别人更强。他提出劳动分工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生产效率:第一,工人重复类似的工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把复杂的工作任务分解为众多简单的作业工序后,工人由一项工作转向另一项工作的转化成本大幅度降低;第三,一个工人专门从事一项简单的工作有利于机器代替手工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可见企业内部分工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影响企业的成长。

真正为企业能力理论奠定基础的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925年,马歇尔提出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并指出这种分工直接与各自的技能和知识相关,并认为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他认为,企业中的一项职能工作通常可以分解为多个新的次级职能单元,不同次级职能单元将产生一系列不同的专门技能和知识;然而这种专门化分工的增加导致了新的协调问题,这又需要产生全新的内部专门职能来对原有的和新的专业职能进行协调与整合。这样,企业生产和协调能力就会在内部获得持续的成长,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进化。

马歇尔的内在成长思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得到了潘罗斯和理查德森的深入研究。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中,潘罗斯提出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思想。她认为企业应被视为“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而非古典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仅仅是产品、市场的集合”,并把注意力集中于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研究,特别重视企业内部的能够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在她看来,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这个内部因素就是企业拥有的“管理力量”,而所谓的管理力量就是企业将正规知识转化为经验知识的能力。潘罗斯的研究把管理功能作为企业成长的解释性变量,把知识的增加定义为基于内部资源的企业成长动力,直接颠覆了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视为被动、同质的判断,并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渊源。

理查德森则将其研究视角聚焦于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分工和企业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外部经济问题上,主要解决企业本身获得知识的能力能否使企业产生持久的超额利润或这些优势是否会因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而消失等问题,进而发展出一种“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关注的实质是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能力理论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最终在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核心能力论”、“企业动态能力论”和“企业知识基础论”等理论。

2.2.3 企业能力理论的主要范式

企业能力理论以企业内在成长论为理论渊源,以Wernerfelt(1984)的资源基础论为起点,经过Prahalad和Hamel(1990)、Leonard-Barton(1992)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推动,以Teece(1997,2000)等的动态理论研究为正式形成标志,随后出现了新的理论发展,即企业知识基础论(图2-1)。

图2-1 企业能力理论的主要范式

2.2.3.1 企业资源基础论

资源基础论是在潘罗斯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巴尼(Barney,1986)等人的发展而形成。资源基础论的核心前提是讨论企业之间为何会产生绩效上的差异,以及企业如何利用它们来形成和维持竞争优势。很显然,这种想法并不是新的,在过去的50年中,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如萨尔尼科、钱德勒和安德鲁斯等。1984年,沃纳菲尔特在《战略管理杂志》第五期发表“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一文,标志着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的诞生。沃纳菲尔特认为关键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资源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够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是“资源观”的中心问题。在企业资源基础观中,企业被假定为难以模仿的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资源异质性观点是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该理论的核心是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构成的资源束。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源自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有难以模仿、难以交易等特征的特殊资源和战略资产,尤其是一些异质性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有价值、稀缺的、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资源构成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1991年,巴尼在《管理学杂志》第一期发表“企业资源和持续竞争优势”一文,他把“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征、信息、知识等。”(Barney,1991)该文基于企业间战略资源具有异质性且具有稳定性的假设,探讨了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模型;提出了为获得竞争优势识别所需要的企业资源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资源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易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特殊的资源,即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在竞争者中稀有或者是独特的,不能为竞争者完整地加以模仿以及不能为竞争者所具有的资源替代。企业获取战略资源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外部的战略要素市场获取;二是内部积累和培育。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核心是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根源的探讨,从企业外部的环境条件以及市场定位转向了企业内部资源,开创了企业理论研究的新天地。

2.2.3.2 企业核心能力论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有多种多样,但并非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基于这些考虑,一些学者提出了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理查得森认为“能力”是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而企业资源观把竞争优势的根源归因于企业拥有的物的资源上,显然是有欠缺的。企业核心能力论认为企业是“能力的独特集合体”,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来自企业的核心能力。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C.K.Prahalad和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正式确立了核心能力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地位,企业能力理论也逐渐分离出两大流派——资源基础论和核心能力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和各种技能与技术流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的企业资源,即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1)延展性,即核心能力为企业进入多产品市场提供强有力支持,保证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2)用户价值,即企业依靠核心能力能为客户提供可识别的根本价值差异和价值超越;(3)独特性,即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与其他企业资源相比,受替代品威胁相对较小。竞争对手可能会获得构成核心能力的某些单项技术,但却学不到有关组织内部协调和学习的整体模式,因此只有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自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发表以后,核心能力的研究成为管理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之一被普遍关注。围绕着企业核心能力掀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各大公司也开始注重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企业的能力,不同的研究者分别从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不同角度对核心能力概念和理论进行探讨,推动了企业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2.3.3 企业动态能力论

核心能力理论虽然得到了很多学者与企业家的认同,但有研究者发现,企业的核心能力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很容易表现出某种抗拒变化的惰性,即所谓的“核心刚性”。一些企业在获得核心能力的同时可能因为核心刚性而丧失竞争优势。

1997年Teece、Pissano和Shuen发表了“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一文,标志着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兴起。在任一给定时间,组织的惯例决定了企业的独特能力。由于改变惯例的成本高,企业不会经常改变惯例。因此企业倾向于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惯例作出适应性调整,即对企业能力作出微调而不是变革。另外,企业能力的刚性使得企业很难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作出重大的变革。为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能够进行“创造性毁灭”的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的战略观认为企业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更新自己的能力。而提高和更新能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技能的获取、知识和诀窍的管理、学习。Teece、Pissano和Shuen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组织长期形成的学习、适应、变化、变革的能力。他们强调了以前战略理论所忽视的两个关键方面:(1)“动态”,即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以及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的能力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2)“能力”,即战略管理在更新自身以满足环境变化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

动态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组织惯例、技能和互补资产。由于组织能力里面包含大量企业特定的隐性知识,所以特定企业的组织能力是难以被复制和被模仿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不仅从深层次认识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而且认识到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地更新自身能力,发展新的能力。

2.2.3.4 企业知识基础论

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但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又是什么决定的?对能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隐性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识学习。按照巴尼关于资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讨论,企业的知识满足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完全被模仿的和不能完全被替代的四个条件。事实上,无论是能力理论还是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都强调企业的能力来源于企业的“独特资源”,这种“独特资源”不是别的,正是企业所拥有的难以交易和模仿的知识。可以说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最终都走到了企业知识理论这一轨道上来,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核心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而且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提升。

将基于知识的企业观作为一种企业理论来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学术界对企业知识的关注已有相当长的时间。蒂斯(1997)、温特(1987)、考加特和占德(1992)、科纳和普拉哈拉德(1996)以及佛斯(1996)等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述了知识同企业的关系,他们的探索为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的成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企业知识观作为一种理论进行全面论述的代表人物是:格兰特(Grant,R.M.)、斯宾德(Spender,J.C.)和野中郁次郎(Nonaka)。格兰特将企业视为知识协调机构,他认为企业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将存在于许多个人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将整合的知识转化为产品或劳务,而管理的人物是建立知识整合所必需的协调机制;斯宾德则将企业视为一种动态的、演变的和半自治的知识生产和使用的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活动系统,认知是一种参与使知识显现意义的过程;而野中郁次郎主要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他强调知识对情景的依赖,坚持认知与行动的统一,将企业视为知识创造的机构。

基于对企业知识性和竞争优势之源的重新认识,企业知识理论强调组织学习和知识联盟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关于组织学习,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而知识是通过不断地组织学习而得到的。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称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单面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新时期核心能力,构成了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组织学习是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

在传统观点那里,知识被作了同质化的假定,所有的知识都是可以转移、交流和共享的。而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知识是高度情境化的,具有意会性和离散分布性的特征。知识的意会性是指知识的不可完全表达性,它意味着企业知识是通过特定实践获得的,并且它的使用对企业内部环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知识的离散分布性是指企业知识不可能以集中的形式存在于某一单个头脑中,而只能由那些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人或团队分散化地掌握。企业知识的意会性和离散分布性,决定了它的难以转移性和不可模仿性,也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因而该理论将其看作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