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综述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关注的是“绩”还是“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目标的导向,以及评价指标的组合。在这两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把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简单地概括为结果导向的基于企业产出的绩效评价理论和过程导向的基于行为和能力的绩效评价理论

第二节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综述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进

企业绩效评价,简单说来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参照特定的指标体系,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结果进行公正、准确的评价,以期有助于企业的决策和发展。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和完善是与社会生产力和企业形态的不断演进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时代会产生相应的占主导地位的绩效评价系统。纵观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与演进,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成本评价阶段

在古典型企业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基本上是19世纪的100年),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即是经营者,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技术比较简单,产品也比较单一。这时的绩效评价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强调成本管理,主要是使用了一些较为简单的产出指标和成本指标,如每码成本、每吨公里成本、每磅成本、销售毛利等(王化成、刘俊勇,2004)。

(二)财务评价阶段

到了20世纪初,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程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地位开始凸显出来。他们虽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但由于和企业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所以对企业的绩效非常关注,因此与之相应的反映企业财务绩效的财务评价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初,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通过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值率、净值报酬率等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曹建安、张禾,2003)。早在1903年,杜邦火药公司就开始执行“投资报酬率”法来评价公司业绩,并发明了至今广泛应用的“杜邦系统图”,直到20世纪80年代,杜邦财务分析法都一直是盛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70年代,Melnnes对绩效评价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分析了美国30家跨国公司,指出公司最常用的业绩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反映了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高度关注(张蕊,2001)。

以投资报酬率为主的财务绩效评价,主要描述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由于能够较好地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要求,所以可以比较好地代替以前使用的各种成本指标。成本评价阶段关注成本、关注技术上的效率,而财务绩效指标更加关注利润、关注经济上的效率,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财务绩效评价几乎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全部内容。

(三)基于战略思想和非财务绩效指标的综合评价时期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得极其动荡和复杂,竞争程度也日益激烈,传统的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财务绩效评价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各种批评声不绝于耳,综合起来主要包括:①只注重对经营成果的考察,不能反映结果背后的动因;②会计指标基于历史成本原则,与真实的市场价值存在偏离;③偏重短期业绩,鼓励经营者短期行为,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④只反映过去,无法预测未来;⑤偏重部门业绩,忽视整体效益;⑥对智力、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度量还不够;⑦无法反映创新和学习方面的绩效;⑧无法体现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⑨会计指标容易被操纵,不能反映真实的经营状况;⑩会计利润只计量债务资本的成本,不确认股权资本的成本,不是真正的企业利润。

基于以上财务指标的种种不足,学者们开始积极探寻新的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体系。战略管理理论的兴起,以及企业界和理论界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日益关注,对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 1992年提出的平衡记分卡(BSC),它包括财务、顾客、内部营运过程、学习与创新四个层面,综合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另一个是McNair,Lynch和Cross 1990年提出的业绩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从战略管理角度给出了业绩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了战略目标和业绩指标之间的互动性,为正确评价企业业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英国学者Andy Neely和安德森咨询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 Co.)共同创立的业绩多棱体评价方法(多棱体的三个侧面分别是战略、过程和能力),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和贡献角度来考虑目标和战略,以及对于整个经营过程的改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BSC的突破(赵树宽、陆晓芳,2003)。

(四)对财务指标的发展与改进

在财务指标的不足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出现了上面所述的非财务指标和战略绩效评价理论的兴起;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在思考如何对现有的财务指标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其能更加准确和贴切地反映企业绩效。

20世纪50年代以后,内部报酬率、净现值等更能反映企业整体价值的指标开始出现。1986年,阿尔弗洛德·拉帕波特提出股东价值概念,并以其代替利润、投资报酬率等传统绩效指标。Stewart于1991年提出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它是公司经过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NOPAT)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的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这样的计算方法考虑了投资者投入资本的成本因素,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Jeffrey于1997年又提出了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指标,该指标将所有决策用一个财务指标联系起来,结束了多种指标的混乱状态。

上述第四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是并行发展的,体现了在解决财务绩效评价的不足问题上所延伸的两种解决思路:一种是改革,发展非财务指标;另一种是改良,发展股东价值、EVA等修正指标。

其实,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绩”,指的是以利润率、投资报酬率等表现出来的企业财务业绩;二是“效”,即尚未形成财务绩效的工作效果(如市场占有率、声誉、员工流动率等),这部分是通过一些非财务指标和企业特定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关注的是“绩”还是“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目标的导向,以及评价指标的组合。在这两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把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简单地概括为结果导向的基于企业产出的绩效评价理论和过程导向的基于行为和能力的绩效评价理论。财务绩效评价、股东价值、EVA、REVA等都是基于产出的绩效评价,关注的是结果,讲究“成败论英雄”;而平衡记分卡、业绩金字塔等关注的是企业内外部的种种行为和能力的培养,着重探讨是什么行为和能力导致了企业的高绩效,以及企业在经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绩效的改进,更进一步地探讨财务绩效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当然,这种绩效评价思想也有缺点,由于实践中企业经营情况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很难证明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好的行为也不一定马上就能导致高财务绩效,而且用哪些指标评价行为,指标间的权重如何,在判断时都不免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没有财务绩效指标直接和客观。虽然它代表着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但是尚待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现状

前面从总体上梳理了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进过程。目前,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大研究热点。本部分对研究现状做一个回顾与归纳,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一)理论前提与基础

国内学者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方面,着重探讨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评价和是什么产生了绩效等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毛道维(2001)通过对企业理论脉络的梳理来说明综合评价朝着评价主体及目的多元化及其相互综合的趋势发展。向朝进、谢明(2003)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论述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把公司治理结构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系统,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中各个主体都能够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合适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将非常有助于产生良好的绩效。楚建波(2003)比较和分析了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认为前者是决定企业治理结构和绩效的基本动因,后者是影响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反应的外部力量,超产权理论所主张的竞争性分析方法并不能取代传统的产权分析,产权结构才是决定企业治理结构和绩效的最基本制度因素。齐红倩(2004)通过分析产权理论、超产权理论和竞争发展理论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认为企业的本质属性是生产能力体系与经济契约关系的有机统一体,决定公司绩效的核心能力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技术性能力体系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性能力体系(包括管理性与治理性能力体系)的统一体。她的分析对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绩效提供了很有意义的思考。张蕊(2002)认为“最大”“最小”法则、资本保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共同构成现代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并详细阐述了各种理论与企业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

(二)评价主体的演进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日益兴起和实业界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利益集体都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了高度关注,企业绩效评价的主体迅速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诸多学者对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展开了研究。

冯根福等(2001)认为,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公司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评价目的和需要,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公司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同一上市公司绩效的评价结果是不同的,只有建立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方法,才能较全面地反映他们的目的和需要。陈维政等(2002)认为国内的绩效评价停留在财务评价阶段。他们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绩效评价模式。贾生华(2003)归纳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三种企业绩效评价方法,重点分析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要求的方法,并以员工为例说明了这种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赵希男(2005)从社会分工和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企业活动的社会评价思想。这实际上是借鉴了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他认为,企业所集聚的财富是公共财富,不应该无偿使用,每个人对社会的物质资源都拥有一份理论上的“所有权”。如此,全体人民都成为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社会对企业的评价也就是全体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了。陈共荣(2005)将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历史演进过程分为一元、二元和多元评价主体三个阶段,认为绩效评价主体的界定与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理论和管理理论密切相关,但演进的内在逻辑在于企业核心资产所有者的变化过程。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无论是依据什么理论、从什么角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最后都要落实到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上来。评价系统里设置了哪些评价指标就说明了评价系统注重评价哪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评价系统是否合理、适用、有效。因此,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所当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龚丽、黎毅(2003)借鉴平衡记分卡的主要思想,从财务、价值链流程、创新和环保信息四个层面建立了一套旨在全面反映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蔡刚、熊黑钢(2004)从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经营效率、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效果指标和企业为社会贡献水平七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步骤。曹丽荣(2004)借鉴平衡记分卡的思想,提出从盈利目标、市场目标、创新目标、社会目标四个战略层目标构建指标体系,每个战略目标又具体细化为关键流程和主要绩效指标。祝焰、莫清(2005)借助平衡记分卡的思想,提出了财务维度、内部营运维度、客户维度、职员学习维度、创新维度、供应商维度六个层面的战略性绩效评价体系,并根据权变理论阐述了不同战略类型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业绩评价指标设置的影响。

另外,也有不少学者从其他的角度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温素彬、薛恒新(2005)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了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的三重绩效评价模式。李健(2004)则着重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认为应综合考虑经营效果、绿色效果、能源属性、生产过程属性、销售和消费属性、环境效果和发展潜力七个方面对企业的影响,并分别细化每个方面,从而形成一个有目标层、准则层和基础层构成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霍佳震(2001)和邹辉霞(2004)都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详细介绍了国外学者对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

图1-1综合了时下主流的评价指标。

img1

图1-1 常见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陈毅,2000)

可见,国内学者在探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受平衡记分卡思想的影响较大。无论是将指标细化为基本指标、辅助指标和附注,还是分为战略层指标、关键流程指标和主要绩效指标,还是细化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基础层,或者是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将评价指标分为不同于以往的几个方向,都只是反映了具体的操作层面和对各种指标的侧重不同,本质上都是按照平衡记分卡的思路,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力图构建出能综合、全面、详细反映公司经营结果及动因的评价体系。其基本思想无可厚非,但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更细致的研究,力图使评价指标的应用能落到实处。

(四)实证研究与评价技术的应用

在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工作上,学者们多是利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得出结论或支持自己的假设。

冯根福、王会芳(2001)认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由于其利益要求不同,对同一公司的评价也就会有差别。其研究为不同评价主体分别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财务指标),并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电子行业中的所有公司(截至2000年年底)为分析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公司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对公司进行排名,结果发现同一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绩效的评价是不同的,从而支持了其假设,并提出应采用多角度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公司绩效评价。施东晖、司徒大年(2004)侧重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绩效影响的研究。他们从控股股东行为、关键人的聘选激励与约束、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信息披露透明度四个方面构建公司治理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不高,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政府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平最高,公司治理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市净率却具有负向影响。梅国平(2004)认为复相关系数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并且权重是动态可变的,能够解决绩效评价中权重分配的难题,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绩效。他运用复相关系数法,选取四川省52家上市公司的1999年年报和2000年中报为研究样本,对其盈利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赵希男(2005)提出社会对企业评价的思想,从鼓励创办企业和保护公共资源的双重角度,参考数据包络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法对企业进行评价。赵中秋(2005)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结合因子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技术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并对研究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投资和监督决策。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的趋势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过程导向的基于行为和能力的绩效评价理论,在目前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思想。它着重探讨是什么行为和能力导致了企业的高绩效,着重探讨企业在经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绩效的改进,更进一步地探讨财务绩效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战略绩效评价理论、利益相关者评价理论、社会绩效评价理论、综合绩效评价理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另外,EVA、REVA等对财务指标的修正指标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并出现了以系统理论、权变理论为研究框架和指导思想的研究绩效评价的新方法。

(一)战略思想的渗透

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导向是绩效评价发展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这是针对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偏重于短期业绩,无法满足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缺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体系实质上是从企业价值和企业战略的角度,对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以便形成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导向,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提升企业价值的一种管理体系(毛道维,2001)。可见,在战略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企业,其最终宗旨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传统的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绩效评价应当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战略管理的全过程。良好的绩效评价系统不仅是实施战略管理的具体方法,也是检验战略管理实施效果的有效工具,还是提供进一步的战略决策的信息基础和指南。显然,基于战略管理思想的企业绩效评价是今后的一大发展趋势。

(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融合

财务评价发展到今天,其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从各个角度得出的财务指标把企业的经营结果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是,财务评价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它只能反映企业运营的结果,即企业现在是什么样子,不能反映结果的原因,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即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非财务指标则能很好地起到这个作用。非财务指标着重描述企业的内部营运过程、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助于企业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能够满足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就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而言,两者不是相互代替、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互为因果的。对非财务指标的考察最终是为了获得优异的财务绩效,而优异的财务绩效又会促使企业努力改进自身的生产过程、创新与学习成长等方面。McNair提出的业绩金字塔模型,虽然也用到非财务指标,但这些非财务指标不是针对财务指标的不足而提出来的,而是作为对财务指标的解释和具体体现提出的(许庆瑞,2002)。可见,问题不在于财务指标的不足,而是财务指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所以,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各司其职而又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理论界对这一趋势已经取得广泛共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及对社会绩效的关注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Penrose,Ansoff等人的开创性研究,Freeman,Blair,Donaldson,Mitchell等学者对完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整体框架和实际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的兴起与发展大大拓展了企业的概念,使企业绩效评价的主体日益多元化和社会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绩效评价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张春霖(1998)认为,现实企业中股东或所有者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并不像理论假定的那样,不承担任何风险,只得到固定报酬。所以评价企业绩效就必须以社会利益为准绳,不能只考虑股东或所有者的利益。陈立勇(2002)认为,利益相关者管理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增强了其创造组织租金的能力,从而推动了企业绩效的提高。马风光划分了三种社会责任模式(对立型、分离型、统一型),主张企业向统一型责任模式发展,以社会为中心,把社会责任视为企业最主要的责任。这种观点也就是承认社会绩效的重要性。西方理论界针对企业社会绩效也相继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型,其中影响最大的是Jeffrey Sonnenfeld 1982年提出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和Clarkson 1992年提出的RDAP模式(陈维政等,2002)。

然而,针对企业的社会绩效评价,理论界并没有取得一致观点。Carro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事务参与不仅不会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反而会消耗企业资源,降低企业的经济绩效,实证研究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社会事务参与与企业的经济绩效之间则呈明显的负相关。Hillman和Keim(2001)等的进一步研究证明,利益相关者管理并非总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社区关系、雇员关系和雇员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顾客满意度和环境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微弱的负相关关系。Berman(1999)等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实中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受提高企业绩效这一动机的驱动,而不是因为管理者认为企业负有对利益相关者的道义责任,利益相关者管理不过是企业提高绩效的工具。可见,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企业的社会绩效评价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必将继续下去。

(四)系统理论的借鉴

随着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独从某些具体要素的角度如评价指标、评价技术等来研究绩效评价难免会比较孤立、片面,无法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绩效评价,也很难知道评价体系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绩效评价成为学者们认可和肯定的方法。陈毅(2000)按业绩评价系统的要素构成探讨了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发展。安中涛、崔援民(2005)认为,构建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应包括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特征的研究、企业绩效评价要素的研究以及企业绩效评价要素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把企业绩效评价的要素概括为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报告七个方面。总体来说,基于系统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很不完善,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应用方法,这可能是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五)权变思想的应用

权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势制宜。根据权变理论可知,不可能存在一种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绩效评价体系,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陈毅(2000)分析了业绩评价指标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分配,其中时间维度指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空间维度指企业的层级特征和结构类型(U型、M型、矩阵型等)。陈佳俊(2003)探讨了企业战略类型与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陈万明(2004)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探讨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祝焰(2005)探讨了基于不同战略类型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而对应的业绩评价指标的权变。总之,权变思想是在构建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