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省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云南省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省2008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与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召开了“云南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州市国企改革面已达99.28%,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面为98.6%。

云南省2008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各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各项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一)改革总体指导力度加大

一是制定出台改革意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总体指导。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年初,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定》(云发〔 2008〕6号),为全省新时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涉及本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切实加强对全省改革工作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省政府办公厅以云政办发〔2008〕93号文转发了省发改委制定的《云南省2008年深化改革意见及任务分解》,进一步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改革任务,对指导全省各项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积极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由省发改委牵头编撰的《云南省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与展望》大型综合文献,涉及包括州市发改委、省级相关部门、大型企业约100余单位参加,已完成编撰即将于3月中下旬出版。与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召开了“云南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会议总结了我省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更加坚定了全省人民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与决心。此外,由我委组织撰写我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与展望的重要文稿《云岭大地创新实践的壮丽诗篇——云南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与展望》,已由国家发改委编入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献地方篇。

三是指导全省推进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改革试点工作意见》 (云发改体改〔2008〕1732号),进一步加强对我省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充分调动全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我省改革试点的规范有序推进。同时,积极跟踪昆明红河两地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最大限度减少改革的风险,为我省进一步推进综合改革提供借鉴和示范。根据省政府的指示,组织开展了全省水务改革调研,研究并提出了我省水务改革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上报省政府。

四是以会代训,深入推动改革工作。2008年9月,省发改委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昆明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区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并对进一步做好“十二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召开改革工作会议,促进了我省体改干部进一步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全面实施。我省制定并实施的四项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行政责任,规范了执政行为和公务员职业操守,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和公信力。对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优化政务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顺利实施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是完成第三轮、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8年1月,云南省政府以第144号令向社会公布了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结果,列入清理范围的行政审批项目共1 268项,经过严格审核和论证,省政府决定取消和调整229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行政许可项目165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42项;调整行政许可项目17项,调整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5项。6月,又启动了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列入清理范围的行政审批项目共1 107项,拟取消和调整392项,精简率为27%。

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试行公务员公开选调制度,研究制定了《云南省州市以上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实行办法》、《云南省州市以上机关从基层考试录用公务员实行办法》,以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结合省情特点研究起草了全省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我省新一轮机构改革正式展开。同时,《云南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正在修改完善。

(三)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果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国资监管体系。我省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有效的监管方式和途径,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云发〔 2008〕10号),明确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工作重点,健全了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体系、保值增值体系、责任体系和安全防控体系。

二是积极推进省属企业整合重组。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整体改制为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打造了云南省工业投资平台。十四冶整体改制为集团有限公司。旅游企业整合重组。按照全省旅游行业整合的总体部署,整合云南旅游产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新的云南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整合重组,促进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运输、景区景点等业务板块。

三是加快省属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云南化工集团拟引进三峡总公司40亿资金,力争集团整体上市。云南机场集团通过增资控股方式引进海航集团,将云南祥鹏航空公司更名为云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云南航空板块。省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下属专业投资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省工投集团从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社保基金、投资型央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中选择合作者,年内将实现工投集团注册资本增加到100亿元。云南旅游产业集团、世博集团引进国内外在旅游产业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拟在年内完成战略合作,组建新公司。

四是进一步完善国企改革。积极推进前三年深化国企改革的完善、国有劣势企业退出、企业上市融资等工作,并积极探索企业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截至目前,州市国企改革面已达99.28%,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面为98.6%。

五是大力推进上市融资工作。一批上市公司加快了再融资工作。云维股份分离式定向增发已完成,云南白药集团和南天股份分别定向增发5 000万股,解决了企业加快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城投公司借壳S红河上市的工作已经中国证监会重组委通过,已经上市流通。

(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切实抓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建立县乡最低财政支出保障机制,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健全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长效保障机制。

二是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云南省被列为全国首批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三个试点省之一。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制定并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发〔 2008〕114号),召开了全省试点现场会议,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试点工作在全省全面推开。

三是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共安排7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了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通知》(云政办发〔 2008〕25号)。举办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培训班,重点对各级业务指导部门负责人和合作组织财务负责人共500多人进行了培训。并将《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纳入2008年立法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 000多个,成员总数72.7万户,带动农户142万户。

四是积极推进农垦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改革。制定关于贯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农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和工作分解意见。挂牌成立了省国土资源厅农垦国土资源管理局,并在相关农场等设置农场土地管理所。研究拟定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框架方案》。挂牌成立农垦工业公司。组建成立了云南农垦物流有限公司;启动了“云南暨东南亚天然橡胶、化工物资批发市场及物流储运中心”项目建设。

五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推进。截至2008年11月30日,全省摸底调查工作完成的村民小组数为15.63万个,占全省村民小组数的97.75%。制定林改方案的村民小组数为15.28万个,占全省村民小组数的95.56%。全省落实权属的村民小组数为14.03万个,确权到户数为534.89万户,确权面积为22 567.56万亩,占全省集体林面积的82.2%。发证户数289.49万户,发证面积为15 581.58万亩,占全省集体林面积的56.77%。其中普洱、大理、文山、楚雄、红河、保山等6个州市已基本完成林地确权勘察工作,全省已有70个县基本完成主体改革。9个省级试点县和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的州市县启动了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五)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下发了关于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省推行预算收支全面公开,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积极探索省以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切实解决了跨区域经营企业所得税的征缴和分配问题。不断推进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非税收入管理改革。

二是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各大银行通过深化改革全面改进金融服务。农行股份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取得成效,文山民丰、玉溪兴和、昭通昭阳富滇三家村镇银行挂牌成立。富滇银行继续推进集约化改革,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农村信用社基本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

三是改革投资审批制度,改善投资环境。严格按照《云南省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和核准制度》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11项配套制度,进一步加强全省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办理时限和办理程序等方面的管理,提高了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效率。进一步加快专业投资公司的组建步伐。年初成立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6月又成立了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公司。截至目前全省各投资公司组织架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运营平稳,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六)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

一是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推动有条件的转制院所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积极探索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式,深化内部改革,推动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对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开展综合绩效评价,探索各类公益性科研机构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构建科技投融资平台,省科技厅研究提出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拟定了科技融资担保平台组建工作方案,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组建计划。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确定了两批共25家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二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两基”攻坚工作顺利推进。4个规划“普九”县各项工作进展有序,秋季学期共免学杂费2 489万元,补助中小学生363 546人。发放免费教科书投入资金65 639万元,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达610万名。同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启动实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真实施“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采取校企结合,校校联合的方式,走集团化办学的路子,扩大办学规模。目前全省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已达50所,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56所。大力推进高校改革,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明确了高校改革发展的四大改革和五大建设。积极扩大云南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邀请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韩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11国总领事,就云南与11国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推进了云南与上述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三是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我省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全面推动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启动了《云南省近中期2009~2015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实现深度结合、互动发展。发布了《关于做好省属宣传文化部门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做好有关文化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导各直属单位积极探索改革的新模式。完成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云南文化产业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完善》等课题的研究。根据文化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艺术院团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三个类别推进省直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四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推进。截至2008年底,新农合已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参合人员达3 222万人,参合率为89.77%。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已建社区卫生服务444所(其中,服务中心170所,服务站274个),州市所在地城市和县级市所在地城镇大部分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公立医药机构的改制。出台了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有关政策,促进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工作深入开展。网上竞价(限价采购)品种达15 000余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宣威模式,目前已在128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在五个省州市三级医院开展了药房托管试点。拟定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院长公选制、职工聘用制及绩效工资制”的意见和“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意见”。

五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2万人,完成参保达286万人的目标任务;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人数达83.15万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6.3万人,完成参保达356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从3个州市扩大到10个州市;出台《云南省企业老工伤人员工伤保险统筹试行办法》、《云南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办法》,截至10月底,全省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人员达6.9万人。

(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是贯彻平等准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研究制定了《云南省2008年中小企业暨非公经济发展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08〕253号),并将配套实施2008~2012年全民创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两个行动计划。积极促进非公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有效转变,并在数量、规模、结构和效益方面迈上新台阶。

二是加强服务指导,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非公经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指导工作力度,正确引导非公经济投资方向,及时向非公经济传递国家及省有关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等信息,积极帮助协调非公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非公经济发展加快。2008年非公经济创造的增加值达到2 194.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8.5%。

三是推动自主创新,提升非公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自主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帮助非公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对符合国家国债技改专项资金要求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的非公企业技改项目和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协助申报争取国债技改贴息支持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或贴息支持。

四是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制定和修改完善了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如《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 2006〕90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云南省银行业中小企业贷款奖励办法》等;探索建立初创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实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

五是加强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全省以中小企业市场、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及相关网络体系建设,形成了15个子系统、30多个服务栏目,为云南省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组建了“电子商务创新中心”和“云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产—学—研”的联合优势。

六是建立创业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举办各类公益性创业辅导、创业培训、创业服务活动,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辅导,对创业者实施个性化的创业指导,以培养、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建设创业促就业、创业促和谐、创业促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培育一批成功的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达到新增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目的,并将此活动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长效机制

(八)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编制并上报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要求,为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省发改委和省旅游局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在国家发改委体改所的协助下,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并由省政府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积极争取国家对云南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给予支持。《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为云南积极探索新时期特色旅游产业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带动效应的优势,推进云南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提供指导。

二是启动了旅游改革试点。按照统一规划和试点先行的原则,根据旅游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依托于全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确立的六大旅游区的发展格局,2008年上半年,已经正式启动了昆明、玉溪、保山等三个州市的旅游产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选择了保山市腾冲县、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大理苍洱地区为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的综合试点地区,世博集团作为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先行先试,为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积累经验。目前几项试点推进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各州市改革亮点纷呈

(一)改革试点积极推进

昆明市与红河州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着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昆明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了《昆明市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纲要》,力争在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以及社会事业等方面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保山市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改革试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初步形成了以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模式;同时积极探索“以旅促农、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促进旅游管理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迪庆州在探索旅游发展体制机制上有突破,实行了旅游“一卡通”。

(二)各专项改革取得新突破

昆明市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市级506项行政审批项目精简为141项,17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后只保留95项;同时,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人选的推荐、自荐、招聘及公推公选制度,面向全国公选了100名县(处)级后备干部,实现了构建开放式选人、用人机制的新突破。

红河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红河州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于8月份建成运行。

大理州着力加强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设,完善了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曲靖市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出台了《曲靖市市级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曲靖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曲靖市政府投资项目效益评审办法》、《政府投资效益评审指标体系》、《政府投资咨询专家管理办法》、《曲靖市重大投资项目推进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和重大项目集中办公审批制、投资审批网上公开制等配套措施,并对项目全过程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

普洱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截至2008年底,已有13 924个村民小组45.2万农户的175.3万公顷林地完成了外业勘察确权任务,确权率达98.8%;累计发放林权证41.78万本,占已确权应发放林权证数的99.5%;经入户抽查访问,群众对林改的满意率在98%以上。

玉溪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和招生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与职校在校生比基本达到1∶1,并加强骨干专业、特色专业的培植和建设。

临沧市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制定下发了《临沧市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撤并了14个乡镇,建立了以县管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全面启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山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取得较大进展,已挂牌成立23家二级支行,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全新的机制和平台,增强了服务“三农”的力量。

西双版纳州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拟定了《西双版纳州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西双版纳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和《西双版纳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实施办法》,近期即将出台。

昭通市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成效显著,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10.44万人,实现务工净收入44.25亿元。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的看,2008年我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改革工作重视不够、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改革缺乏整体设计和综合配套、改革成本难以支付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应对新的一年我省加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推进各项改革,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定》,加强领导,强化改革意识,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主要领导应关心过问改革工作,增强改革动力,为全省经济加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必要的组织机制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前提。建议成立以省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对全省改革实行统筹协调,形成改革的合力和快速协调决策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保证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三)增加对改革试点工作的投入

着力推进昆明市、红河州综合改革试点及全省旅游业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加快研究部署开展省级其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试点工作是新形势下国家和省推进改革的重要措施。由于试点工作刚刚启动,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更需要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建议省财政安排一定的经费,支持我省改革试点工作。

(四)组织召开一次全省体改工作会议

2002年原省政府体改办撤并以来,全省未召开过省级层面的体改工作会议。为适应新形势,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建议省政府2009年适时召开一次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改革工作,促进全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

(《云南改革报告》2009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