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省年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云南省年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省2009年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2009年,我省各州市、各部门按照《云南省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研究制定并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已正式批准昆明市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云南省2009年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009年,我省各州市、各部门按照《云南省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云政办发〔 2009〕143号),积极推进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4月中旬,省政府及时成立了以罗正富常务副省长挂帅的省医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落实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明确了职责分工,积极跟踪分析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主动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衔接,狠抓工作落实。

二是研究出台配套文件。研究制定并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云发〔2009〕17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云政发〔2009〕199号)。对照国家的工作目标出台了《云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计划》。对应国家已出台的11个医改配套文件,我省已出台了7个,另有2个待批,2个正在拟定之中。

三是及时召开全省医改大会。12月23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全省医改工作。秦光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医改目标,安排部署了医改任务。

四是稳步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全力推进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积极开展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初步制定了《云南省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等工作制度,组建了药品遴选专家组,开展了我省增补目录遴选工作和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制定了《云南省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项目实施方案》等一批加强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措施。启动实施了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已向国家医改办申报推荐曲靖市、昆明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已正式批准昆明市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二)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一是出台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性文件。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若干意见》 (云发〔2009〕12号)。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了明确部署,为我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省级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到2009年底,省级宣传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云南音像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省歌舞剧院、云南省杂技团等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实现转企改制;云南出版集团及所属7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注销事业法人资格,成立了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推进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分离,成立了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按照“全省一张网”的目标,经整合后成为广电网络集团公司;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大胆整合资源和得到省财政资金专项扶持的基础上挂牌运营。另外,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和昆明市交响乐团整合重组为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省级电影职能划转工作圆满完成,省文化厅的电影管理职能全部划转省广电局;省级文化、出版、广电部门整合文化市场执法力量,成立了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制播分离改革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各州(市)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丽江、保山、昆明等地整合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机构和职能,实现了“三局合一” ;西双版纳、楚雄整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职能,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办公室;昆明市整合相关的5家演艺单位资源,组建了昆明市歌舞剧院,成立了昆明广播电视台(集团)、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昆明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文体旅游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文化产业集团;其余州(市)也分别从新闻媒体、演艺院团、公共文化产品采购、文化的财政投入等不同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改革。楚雄、曲靖、玉溪等州(市)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为2010年全省全面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方式和途径,组织修订《省属企业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等多个监管制度和规定,国资监管的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管。建立完善以规划管理为龙头、以班子建设为关键、以产权管理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监事会为“第一抓手”、以党建和纪检监察为保障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系。逐步形成了从国资委到企业的“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链接”的经营业绩目标考核责任体系。建立了包括重大决策、监督、纪检监察、职工和社会监督等在内的安全重大投资、改制重组、国有产权、领导人员、法律风险、薪酬分配等各项基础管理以及经济责任审计、财务防控体系。

二是进一步推进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先后完成了引进三峡总公司对解化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引入汕头百联兴业投资公司参与冶金集团的整体改制、旅游企业的整合重组等工作。推动煤化集团与三峡公司合作。顺利完成旅游企业“二变一”的整合重组,组建了云南省最大的旅游企业——世博旅游控股集团。积极推进机场集团、工投集团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深化省属企业股份制改革,采取企业之间相互参股、上市融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使省属企业集团层面的股份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了股权多元化。深入推进二级公司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采取多种形式改善股权结构,推行企业扁平化管理,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已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造。

三是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转换企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出资人代表委派董事制度和董事对出资人代表报告制度,完善出资人代表对委派董事的授权与问责、对董事业绩的考核评价以及董事按照出资人的意图依法参与董事会决策机制。完善了省属企业董事会议事规划,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改革监事会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推行监事会与企业一对一的“外派内设”制度,监事会工作的重点从财务监控转变为对企业重大决策科学性和合规性的监督,从事后监督转变为对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的全过程监督,加大了监事会对企业的监督约束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选聘经理班子,公开招聘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充实到省属企业领导班子中。

(四)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建设有了新进展

一是2009年我省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提出重要要求为契机,正式确定了“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特别是提出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为全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这一构想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省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通过举办第17届昆交会暨第2届南亚国家商品展、云南—老北合作特别会议暨工作组第4次会议,云南与越南老街、河江、奠边、莱州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等,促进我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中缅边境贸易联委会合作机制”、“云南与老挝北部经贸合作机制”及“云南与越南北部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做好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第八次会议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我省在GMS合作方面的主导权。我省国际区域合作已从过去的主要与GMS国家间的合作,扩大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合作,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层次进一步提高,成效进一步显现。

三是积极推动大通道建设。为推动昆曼公路从交通走廊向经济走廊转变,提出了推动昆曼公路通关便利化、提升人流物流的对策和建议。制订了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突发事件处置协调应急预案。主动争取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举办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内内部协调会”在我省召开,增强了我省在GMS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是推进口岸体制改革。理顺口岸管理机制,设立云南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统筹协调全省口岸工作。与泛珠三角区域9省区口岸办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9省(区)口岸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区域口岸互联互动、协调发展,加快区域口岸的通关便利化和一体化的通关环境建设。

(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较大突破

一是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到2009年底,全省15个州(市)(迪庆州因特殊情况,将于2010年10月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共完成确权面积25 726.12万亩;发证面积24 984.45万亩,占已确权面积的97%。发证497.58万本,涉及602万户。集体林均山到户率81.9%,其中公益林80%,商品林83.4%。

二是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出台了关于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办法、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服务支持林业发展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修改了林地管理条例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办法。逐步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林权流转服务和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23.6亿元。国家重点公益林新增补偿面积1 700.2万亩、省级4 730.81万亩公益林2.37亿元资金已全部下达,纳入国家林业局第三批森林采伐改革试点的15个县(市)和省级4个县(市)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

(六)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一是精简行政审批,完善运行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并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了《云南省省级重点项目并联并行审批或核准办法(试行) 》、《云南省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限时办结规定(试行) 》、《云南省重大投资项目审批通报规定(试行) 》。积极探索并联集中、高效便捷、公开透明、协调顺畅的审批运行体系和机制,按项目审批阶段进行整合,对阶段内的审批事项各相关部门实行同时收件、限时办结。建立了分工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协调运行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改善了服务环境,简化了各项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是积极改革创新,扩展筹资渠道。省政府下发了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开放投资市场扩大投资规模的若干意见》 (云政发〔2009〕45号),进一步统一了全省对开放投资市场、扩大投资规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降低市场准入,开放投资市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机制,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重点项目和扩大内需项目土地供应和保障的力度,建立环评、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评价和征占用林地等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程。

三是补充完善了省预算内投资的民主决策机制和政府投资的后评价机制。对《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审批委员会暂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调整和完善,制定出台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审批委员会工作规则》。健全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云南省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办法》并报经省政府同意,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印发执行。对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项目,对投资产生的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科学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四是进一步加快发展专业投资公司。4月6日,省政府正式批准组建云南水务产业投资公司,并挂牌运营。5月31日,云南省林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10月22日,云南省海外投资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我省专业投资公司开始迈向海外市场,是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突破。

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7%,增加1 000亿元。总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1%。

(七)各项改革积极推进

一是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在玉溪、红河、楚雄和保山4个州(市) 24个县243个乡镇开展了改革试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研究起草了《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到2009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 000多个,成员总数近80万户。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华侨农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13个农场的管理体制改革及配套改革已全面完成。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2009年我省制定并下发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全面贯彻执行,促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全省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三是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就业政策机制、就业服务机制和就业领导机制;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镇雄、鲁甸、澜沧三县的“普九”攻坚任务,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全省共组建省级职教集团15个,州(市)职教集团10个。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不断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

四是财税、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稳步推进。积极创新财政管理体制,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及成品油税费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探索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水务改革、水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拟定了《 2009年度全省深化水务改革计划》,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水价改革稳步推进。

五是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省发展和改革委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及时制定改革年度意见,加强对全省改革的总体指导。研究制定并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云南省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 (云政办发〔 2009〕143号),明确了2009年重点改革任务。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我省为旅游产业发展改革试点。省发展和改革委社会处、体改处因此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集体。不断加强对改革试点的指导。直接参与红河州改革试点方案的制定,与省直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红河州综合改革试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策划并着手实施兰坪县开展工业反哺农业改革试点。圆满完成建国60年成就展组织工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积极筹展,组织了一批资料、图片、影像和实物,成功将独特的云南元素和云南风采展现在全国成就展中,并配合省委宣传部完成了“云南辉煌60年”成就展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学习培训。组织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从事体改工作的干部20余人次,参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兄弟省(区、市)的考察学习和业务培训。

二、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

(一)旅游产业改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

2009年4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并将我省旅游改革列为国家专项改革试点。我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大力推进旅游发展改革试点,并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积极组织《规划纲要》的实施。首先是加大宣传,努力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氛围。5月27日,省政府在北京隆重举行云南旅游产业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并与国家旅游局共同签订了关于推进云南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建设的合作协议,建立更加紧密的省部合作机制,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其次是加大工作力度。省旅游局与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组建了《规划纲要》实施前期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思路、任务和方法,着力推进《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

二是深入开展考察调研,制定政策措施。省旅游局、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调研组,分赴重庆、武汉、海南及省内保山、玉溪等试点地区开展综合调研,学习三省(市)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推进云南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工作建议。研究制定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9〕150号),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州(市)和各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了《云南省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政策》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意见》、《关于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加快我省度假酒店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旅游发展和改革试点的政策意见。

三是省级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保山腾冲在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编制试点规划、推进试点支撑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统筹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玉溪抚仙湖—星云湖综合改革试点在完善试点工作机构、试点规划编制、旅游大项目建设、机制体制和政策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大理苍洱地区综合改革试点完成了试点工作方案的报批,成立了试点工作机构,构建了投融资平台。昆明世博新区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开展相关基础工作,着力以项目建设推进综合改革试点。

(二)各项改革试点进展顺利

昆明市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先后出台了《昆明市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纲要》、《昆明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和《昆明市关于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压缩行政审批时限的通知》等文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审批时限、免收收费事项,市级审批项目由506项精简为96项,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二以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172减至95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制定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进一步支持现代新昆明建设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做好省级相关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该市后的具体承接、运转和落实工作。同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在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红河州综合改革试点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成效和进展。以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红河州综合改革试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云政发〔 2009〕167号)为契机,红河州加大了综合改革力度。在统筹城乡改革方面,加大了解决征地农民、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探索力度,在统筹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尤其是开远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完成了红河州剩余的6户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启动了个旧市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试点。在对外开放方面,健全完善了招商引资政策,初步建立了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改革方面,实施了教育综合改革后续配套完善工作;进一步理顺了州内文化产业集团的管理机制;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各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州(县)两级党代会常任制,建立了州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进展顺利。镇雄县、宣威市和腾冲县三个财政直管试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初步确定了改革后三个县(市)的体制划转基数,并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和既定的财政支出政策,重新明确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后省、县支出责任。省政府正式下发了云南省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实施意见等四个文件,确定了石林县、东川区、马龙县、新平县、易门县、宁洱县、永胜县、云县等八个县作为试点县。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正抓紧落实各项工作。

(三)城乡一体化改革和工业反哺农业试点顺利展开

曲靖麒麟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大力推进。根据《麒麟区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试点实施意见》,重点围绕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公共服务、统筹社会保障和统筹建设管理的五项任务开展试点工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形成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由省发展和改革委与怒江州、兰坪县策划研究并上报的兰坪县开展工业反哺农业改革试点方案已获省政府批准,兰坪县被省政府正式确定为全省工业反哺农业改革试点,我省工业反哺农业的试点工作正式展开。

三、各州市改革继续推进

玉溪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5.03%,高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

曲靖市着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制定出台了《曲靖市人民政府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和《曲靖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细则》等五项制度。

楚雄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全州2 901万亩集体林,完成确权面积达2 847.9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8.2%,并选定武定、大姚、双柏三个县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试点。

普洱市不断完善节能减排机制,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草拟了普洱市《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源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并选定云景林纸股份公司作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保山市积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五县(区)城市垃圾处理厂已经全面实现市场化运作;隆阳区、龙陵县、昌宁县的供水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大理市研究起草了《大理州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并制定了2009年新农合的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

西双版纳州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下发了《中共西双版纳州委、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西发〔 2009〕10号),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范围,逐步实现国资监督管理全覆盖。

临沧市积极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和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现了“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乡镇预算管理模式。

文山州积极推进就业制度改革,落实就业岗位措施得力,工作到位,2009年共发放“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14 971.8万元,帮助3 088人创业,带动12 352人就业。

四、2010年推进改革的工作重点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改革发展目标十分关键的一年。做好201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对“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三大发展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和部署,着力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改革

结合我省实际,切实履行职能职责,拟定《云南省2010年改革工作意见》,认真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全年的各项改革工作,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我省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体制保障。借鉴先进省(区、市)经验,建立完善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改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扩权强县试点,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实施意见》 (云政发〔2009〕112号)要求,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加大配套改革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三)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产战略重组,逐步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管全覆盖。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围绕省属企业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投资构成,实现省属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省属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推进省属企业股份制改革。打破股权比例限制,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的效应,继续推进企业集团层次及子公司专业板块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工作。坚持政企分开、放宽准入、引入竞争、依法监管,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 (云发〔2009〕9号)的要求,继续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消除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依法实行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促进我省非公经济做多、做大、做强。

(四)着力推进资源价格及财税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进一步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煤炭、电力、水、土地、矿产、林木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地方商业银行改革,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提高地方商业银行竞争力;改革企业融资机制,推动优质企业改制上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五)积极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桥头堡”建设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围绕中国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建设,扩大对东南亚、南亚的开放,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加大开放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领域,加快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支撑体系。

(六)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进一步调整和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完成州(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打造“效能政府”。

(七)继续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促进社会和谐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八)着力推进改革试点,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改革试点,要按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精神和省政府一系列文件要求,围绕规划纲要,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加快推进步伐。二是昆明市和红河州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围绕改革突破口和重点领域,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快推进试点工作,为我省推进综合改革提供借鉴和示范。按省政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曲靖市麒麟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改革试点和兰坪县工业反哺农业改革试点。三是积极开展电价改革试点,主动与电力部门协调,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争取在我省开展电价改革试点。四是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定,有步骤、有选择地推进改革试点,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为全省改革发展探索方法、积累经验。

(九)做好“十二五”改革前期研究和专项规划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圆满完成《云南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研究》,启动并完成“十二五”改革专项规划,力争实现做到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努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撑。

(《云南改革报告》201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