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茶叶生产供给预测

我国茶叶生产供给预测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 我国茶叶生产供给预测分析了未来5~10年我国茶叶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后,进一步分析茶叶生产供给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茶叶生产机械化得到茶业界广泛重视。近年来,我国茶叶企业快速成长,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其中有16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国不会出现因土地资源不足对茶叶生产供给造成制约。

4 我国茶叶生产供给预测

分析了未来5~10年我国茶叶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后,进一步分析茶叶生产供给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茶叶生产供给包括供给规模和供给产品结构,茶叶生产供给规模与供给产品结构之间相互影响。在茶园状况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茶叶产量就会降低产品的档次;要提升优质茶的比例,就会减少茶叶总产量。

4.1 影响茶叶生产供给的因素

生产要素既包括初级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条件和劳动力价格,又包括高层次生产要素,如高层次人力资本、专业化的研究机构、优良的基础设施等。对于茶产业来说,初级生产要素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①今后一段时期,世界茶叶竞争仍以价格竞争为主;②主要产茶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茶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1.茶园

茶园面积直接决定着茶叶生产供给规模。我国茶区分布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区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为产品差异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茶叶市场需求若扩大,仍有适宜的土地可开垦为茶园。

2.茶叶加工能力

茶叶加工包括初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茶叶初加工的原料是鲜叶,鲜叶既不能长时间存放,也不宜长距离运输。因此,茶叶初制厂均建在邻近茶区的地方,目前初制厂加工能力相对比较富余。近年来,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茶树种植与茶叶初制分离是大势所趋。茶叶初制逐步集中,带来初制厂数量减少、加工规模逐步扩大。茶叶初加工的分离也有可能出现初加工能力的过剩,但茶叶初加工能力适当富余有利于保护茶农的利益。茶叶再加工、茶叶深加工的原料可以长时间贮存、长途运输,其加工规模受原料供应的影响较小,更多地受投资、成本和企业销售能力的制约。随着茶叶企业实力的增强,茶叶再加工、深加工的规模会逐步扩大。

3.劳动力

茶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的充裕度和价格与茶产业竞争力关系密切。过去,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扩大茶叶出口主要靠价格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价格必然逐步上涨。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678美元,明显高于其他主要茶叶出口国(见图3)。劳动力价格的增长将直接导致茶叶生产成本提高,使我国出口茶叶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图3 2009年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人均GDP比较

茶叶生产需要大量季节性劳动力,特别是名优茶的鲜叶采摘。近两年,部分茶叶主产区已出现采摘工紧缺的问题。解决劳动力紧缺的方式主要有2种: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通过机械化来替代劳动力。茶叶生产机械化得到茶业界广泛重视。近年来茶叶加工机械化步伐加快,目前茶叶加工机械化程度已达到85%左右。名优茶鲜叶采摘的劳动力需求最大,机采成为当前茶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4.茶业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资源是提升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我国高度重视茶叶科技人才的培养,在茶学专业方面已经拥有专科(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等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我国茶学高等教育体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学高等教育为茶叶行业培养出一大批人才,为我国茶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茶叶专业人才队伍虽庞大,但人才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县级以上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而茶叶企业、基层缺乏茶叶专业技术人才。由于生产单位缺乏专业人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慢。

5.茶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有2个全国性茶叶研究所和13个省级茶叶研究所;15个高等院校设有茶叶专业,形成一支规模庞大、素质较高的科技创新队伍。我国茶叶科研工作者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和积累,在茶树新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树病虫害防控、茶叶加工和深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当前,我国茶叶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力量薄弱。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引导下,少数茶叶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从无到有,但茶叶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尚未形成,技术创新的作用尚未显现。

同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我国茶业科研水平并不落后,但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1)茶树良种普及率过低。我国目前茶树良种普及率不足41%,日本普及率为91%,斯里兰卡为57%,肯尼亚为50%。

(2)茶园建设标准低、管理粗放。2009年我国茶园平均单产为1023千克/公顷,而肯尼亚茶园达2285千克/公顷,日本茶园为1761千克/公顷。

(3)茶叶加工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多数茶叶加工厂机械设备落后,配置不合理,技术参数可控性差,造成茶叶卫生质量不能保证,茶叶品质很难稳定和提高。

(4)产品档次低。我国茶叶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产品基本是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只占6%左右。在日本的茶产业中,深加工产品约占1/3。

6.茶叶市场集中度

茶产业属于零散型产业,由众多中小企业、数千万茶农组成。近年来,我国茶叶企业快速成长,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其中有16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茶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这导致我国茶产业无知名企业,更缺乏知名品牌,我国出口的茶叶基本上是原料,因此中国茶叶难以开拓国际市场,出口受制于人。

我国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每户农民拥有茶园不足0.13公顷,且大多数农户并非专业从事茶叶生产。由于茶农管理茶园规模小,导致茶叶生产集约化水平低,吸纳新技术能力弱,市场应变能力差。

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有以下两种途径。

(1)建立“企业+农户”的联结模式。多数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是通过协议方式,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实践证明茶农在该合作模式下常处于弱势,多数企业把风险转嫁给茶农,导致双方短期行为严重。

(2)建立以茶农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能有效保护茶农的利益,但专业合作社成功的关键是要有好的领头人。

4.2 茶叶产量增加的途径

茶园面积、单产水平直接决定着茶叶生产供给规模。我国不会出现因土地资源不足对茶叶生产供给造成制约。我们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茶园面积、茶园单产将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调整。

1.茶园面积

既然不会出现缺乏土地资源发展茶园的问题,就需要讨论茶园发展适宜的规模。讨论茶园规模大小有两种判断依据:①以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为前提,根据茶叶市场需求量大小、茶园潜在单产水平来预计茶园的适宜规模,政府部门和茶叶界专家大多据此来判断;②以单位土地收益率为依据,茶园规模的增减决定于单位面积茶园所获得的效益(即茶园收益率),当茶园收益率高于可替代作物时,虽然茶园生产能力出现过剩,茶农也会发展茶园。

2009年我国茶园面积为184.9万公顷,其中采摘茶园为132.8万公顷。假设不对现有茶园进行换种改植,那么三年后现有茶园均将进入盛采期,按现在的单产水平(1023千克/公顷)计算,2012年我国茶叶产能将达到189万吨,茶叶生产能力将超过市场需求量。因此,2012年我国采摘茶园面积很可能不会达到184.9万公顷。由于茶叶生产者和当地政府对未来茶业的效益有乐观的预期,不断地对老茶园进行换种改植。

2.茶园单产水平分析

茶园单产水平一是指茶园潜在单产水平,二是指茶园实际单产水平。茶园潜在单产水平受茶园良种结构、茶树栽培技术水平、肥料投入、鲜叶采摘嫩度等因素影响;茶园实际单产水平除上述因素外,还受自然灾害、采摘劳动力、茶叶加工能力、市场需求量等因素影响。上述因素中,茶园面积、茶园良种结构的变化较缓慢,肥料投入、鲜叶采摘嫩度、采摘劳动力易变化。2001年以来我国茶园单产水平呈增加趋势,具体见图4。

img13

图4 2001年以来茶园单产的变化

茶园良种化比例的提高有利于单产提高。虽然当前重点推广的良种不是高产品种,而是优质品种,但良种的单产水平还是明显高于群体品种。我国目前良种普及率只有41.3%,随着良种普及率的提高,茶园单产将会提高。

茶树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茶园单产提高。我园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很不平衡,大多数茶园管理仍较粗放,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茶园面貌改善,茶园单产将进一步提高。

肥料投入与单产密切相关。当茶叶生产效益好时,茶农会加大肥料投入;当茶叶生产效益不好时,茶农会减少肥料投入。当施肥技术不变时,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肥料投入多,茶园单产高;肥料投入少,茶园单产低。

鲜叶采摘的嫩度直接影响单产。鲜叶采摘越嫩,茶园单产越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通过提高鲜叶采摘嫩度,制作名优茶,来解决茶叶生产过剩的问题。目前,名优茶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已接近40%,今后通过鲜叶嫩采调整产品结构、控制产量的潜力将不大。

采摘劳动力缺乏对茶园单产具有双重影响。采摘劳动力缺乏促使一部分茶叶生产者放弃采摘,降低单产;促使另一部分茶叶生产者使用机采,使采摘嫩度降低,单产增加。茶叶生产者为尽可能减少损失,追求利益最大化,大多选择后一种方案。

茶叶加工能力不会对茶园单产造成影响。近年来,茶叶加工的机械化、连续化程度不断提高,茶叶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不会发生原料来不及加工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茶园潜在单产水平会有较大幅度提高,茶园实际单产水平在不出现卖茶叶难的情况下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3.茶园面积与茶园单产彼此影响

目前,有不少地区仍计划发展新茶园,提高茶园单产也有较大潜力。今后,我国茶叶产量增长的两种方式——增加茶园面积和提高单产水平必将存在竞争,因此,要保持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对茶园发展规模进行预警分析,引导茶叶企业特别是茶农根据市场走向提前规避风险。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 2009年全国尚未投产的茶园有52.1万公顷,将在今后几年陆续投产。同时,由于近年来新开辟茶园的建设标准有明显提高,提高茶园单产水平有较大的潜力。现有茶园面积能满足今后10年的市场需求。预计到2015年前后,茶叶生产供给将出现饱和,发展新茶园面临的风险将增大,茶园发展宜尽早平稳刹车。到2015年,我国茶园面积不宜突破220万公顷,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不宜突破180万亩。2015年以后,茶园规模保持总量稳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使茶叶生产区域调整优化

茶叶生产布局调整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茶叶生产将进一步向优势区集中,一些茶园规模不大、茶叶质量不高、茶叶产业知名度较小、茶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所占地位不高的地区,将逐步淘汰,而产区生态环境优、茶产业基础好、地位高、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将会继续发展。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而言,茶业是当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后,上述地区发展茶园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发展新茶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①以县域为单元进行规划,只有把茶业列为当地支柱产业,茶产业才有发展前景;②茶园选址和开垦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避免出现生态破坏;③茶园良种选择要与产品品质要求相吻合,做到结构合理;④茶园发展速度要与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相衔接,保证产品质量;⑤茶园发展速度要与市场开拓相衔接,保证产品有销路。

4.3 优化茶叶产品结构

1.茶叶产品结构要适应茶叶市场需求的变化

茶叶产品只有满足潜在消费者的需求时,消费者才会购买。消费者选择茶叶产品时主要考虑茶叶的质量、功能、口味、款式和价格。不同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是绝对的,但茶叶生产者不可能满足每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是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性和消费群体存在的相对同质性,对市场进行细分,将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需求大致相同的子市场群。茶叶市场细化方法很多,如根据消费者收入进行分类,高端消费者主要考虑茶叶的质量、功能、口味和款式,对售价不敏感;低收入消费者,首先关心茶叶的价格,再考虑茶叶的质量、口味;大多数消费者介于两者之间。

2.形成茶叶产品差异化的主要途径

随着消费者素质和对茶叶质量鉴定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差异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叶产品差异化包括水平差异化和垂直差异化:水平差异化是指产品质量相同,但产品的风味、包装大小、款式等不同;垂直差异化是产品质量、功能不同。茶叶产品差异化策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对茶叶安全的认知不同,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要求不同,低收入消费者多选择无公害茶叶,高层消费者更倾向选择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要求会不断提高,无公害茶叶的标准将更加严格,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的消费比例将会提高。

(2)茶叶产品档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名优茶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名优茶产量达到53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39%。由于名优茶质量无统一标准要求,所以各地统计名优茶掌握的尺度宽严不一,总体来说名优茶统计口径偏宽松。从茶叶构成来看,适合工薪阶层消费的大宗茶所占比例不足。要通过科技创新,使大宗茶叶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开拓大宗茶市场。

(3)茶叶风味。由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不同,消费者对不同茶叶的嗜好存在明显差异,如有些人群喜爱绿茶,有些人群喜爱红茶,等等。我国有六大茶类和以六大茶类为原料进行再加工的产品,这些产品也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要求,还需要研制更多、更新风味的茶叶新产品。

(4)茶叶功能。饮茶除解渴外,还具有文化功能、保健功能。近年来,消费者对茶叶功能的需求正趋向不断细化,这就需要根据消费人群进行分析,开发具备各种功能的茶叶产品。另外,茶叶除作为饮料外,还进一步开辟茶叶新功能,使茶叶的用途向食品、医药、日化、饲料等领域拓展。

(5)茶叶饮用方式。茶叶从热水改变为直饮,就孕育出茶饮料新兴产业。通过改变茶叶饮用方式,可以生产出更多差异化。

3.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茶叶产品结构优化

增强茶业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产品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这两种战略从不同途径来增强茶叶产品对消费者的适合度。要想真正实现产品差异化,就需要研制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使新产品能够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喜爱。降低成本的途径有规模经济、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等途径。技术创新常常通过对工艺、技术的重大变革,使生产成本产生大幅度降低。

科技创新推动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兴起。茶叶深加工提升了茶叶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了茶叶功能,有利于扩大茶叶消费和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

4.因地制宜调整茶业价值链,开发茶业的旅游功能

传统茶业的功能是生产经营茶叶。今后,茶叶市场供求关系将长期保持供过于求的局面,茶业发展受资源和市场需求双重约束的问题进一步凸现。为此,传统茶业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向现代茶业转变,全方位、动态化拓展茶业功能,开发休闲、观光茶业,增添服务内容,从过去单纯卖茶叶产品转变为卖产品和卖服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宗懋等.中国茶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00—2009).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International Tea Committee.Annual Bulletin of Statistics(2010).

[4]江用文.我国茶叶产销现状与居民消费水平.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1):38-40

[5]彭志洲.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的实证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1):1671-168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姜爱芹,应华军.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茶叶科学,2009(6):475-4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