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企业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关于供给理论的自身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层面的研究。第一部分是对科技型企业园区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的调查案例,第二部分则是对两家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减税清费政策的意义。

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是关于供给理论的自身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层面的研究。本书将供给理论视作宏观经济管理理论思想中的一个流派,一种分支,但同时也尽可能寻求将其融入经典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框架和现代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之中。从而,本书将从这两个角度[2]切入,分别在两种框架下尝试建立包含供给侧因素的理论模型。同时,基于理论结合数据对模型的条件或推论的实证检验。本书将通过实证检验对关键的条件和命题进行研判,希望得到实证支持理论的结果,同时为下一次层次分析建立研究前提。

第二,是从微观的、企业的层面出发,根据收入流理论,梳理企业的收入流和背后的政策传导逻辑,从而得到对企业进行减税清费所期望达到的政策效果或政策抓手,进而达到通过供给侧政策改善整体经济良性循环的目的。

第三,是对企业减税清费政策具体实施方面的分析。这里研究包含减税和清费两个方面,不仅在于分析企业面对哪些税种、哪些税可以减,减税方式如何,同时需要对企业费负担,尤其是费的规模进行匡算,通过估计其规模,给出清费政策的操作空间。

最后,是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进行的案例研究。由于促进自主创新和扶持中小微企业是目前以及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家的政策重点,[3]研究它们对减税清费政策的实际需要,将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论据。但由于相关统计数据的匮乏,因此案例分析将是可取、可实现的主要研究手段。

全书的主要结构如下:

第一章:引言。介绍问题的背景、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全书的篇章结构进行交代。

第二章:关于供给侧和企业负担的前人研究。对供给学派的相关理论及政策文献进行综述与评价,同时对国内税负、结构性减税及企业减税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中寻找我国企业所面对的供给侧问题,为后文的分析引出切入点和方向。

第三章:考虑供给侧条件的理论框架。一方面,基于经典凯恩斯宏观框架,考虑供给侧的因素建立模型,以期能够让原本不支持供给理论观点的凯恩斯框架下也能融入供给侧观点;另一方面,基于现代的新古典宏观理论框架,以企业为基本行为人,结合中国国情的相关研究建立模型并推导需要证明的命题,再结合数据对命题进行实证验证。

第四章:企业收入流的供给侧分析。通过分析企业面临的收入流,理解当前我国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症结,以及需求侧管理政策效果打折扣的原因所在。通过从供给侧找到理顺收入流的途径,提出促进创新和促进创业与小微企业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抓手。

第五章:企业减税的分税种分析。这里从宏观税负、税制、税种和征管等不同层面,细分到具体的税种,具体分析我国目前企业所面临的主要税种、税率和实际负担情况,从而给出对企业减税重点应当减哪些税、怎么减。

第六章:企业费的负担规模分析。采取刨除法、构成估算法和供养比推算法三种不同角度,对企业费负担的规模进行匡算,并将不同方法估计的结果折中调整,得到企业的费负担的相对合理的估计中值和估计区间,进而为清费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第七章:企业案例研究。这里分为两部分案例。第一部分是对科技型企业园区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的调查案例,第二部分则是对两家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减税清费政策的意义。

第八章:结论与供给侧“再探”。对全书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2015年10月底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当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提法,以及本书已经得出的相关结论和笔者参与学习的我国新供给理论的相关进展,对供给侧问题进行再探索。

【注释】

[1]另外六位学者分别是: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万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研究员李宏瑾。报告简介见《七学者提出“新供给经济学”理论框架》,财新网:http://economy.caixin.com/20130401/100508938.html;《“新供给经济学”的借鉴意义》,财新网:http://economy.caixin.com/20130402/100509069.html。

[2]分别从两个框架建模的另一个原因是,(第二章文献综述会提到)供给学派自身分为“新”“老”两个派别,老派注重从凯恩斯框架出发涵盖供给侧分析,而新派则完全脱离凯恩斯框架进行理论构建。

[3]第四章中的分析也表明,自主创新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是改善企业收入流所应达成的两项重要政策抓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