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容及方法

内容及方法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当前的问题不仅仅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 000美元,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关键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是一个经济体从制造业经济到服务经济的一个重要关节点。
内容及方法_国际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一、研究对象说明

由于本书讨论的主题比较宏大,国际外包和产业结构都是相对宽广的经济学领域,虽然本书尝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联系仍然具有相当多的不同层面。由于能力有限,本书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只能根据我们的想法进行逻辑演绎,因此,有必要在进行正式研究之前对本书的研究对象进行一个详细说明。

第一,本书的理论研究是以数理模型为基础,而实证研究则是以中国数据统计体系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实证检验的时候不能够完全按照理论推理的逻辑进行。如我们在理论推理的时候,对产业结构的定义不能像实证分析那样进行仔细的划分;并且,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无法对国际外包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进行检验而只是检验了其效应。而且由于外包在理论上如何嵌入到模型当中,本身就是研究的一个难点,而实证上学者们外包的度量也莫衷一是,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外包的嵌入和度量进行灵活调整,但是,我们不会改变外包的核心含义。同时,我们的实证研究虽然是对理论研究的一个检验,但是,我们在进行实证分析时仍然重新整理了一条完整的逻辑演绎路线

第二,虽然前文我们对国际外包进行了定义,但是,由于中国的统计体系滞后以及外包度量上的困难,本书在进行研究过程当中实证与理论并不能完全一致。在理论研究中,我们对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都进行了刻画,但是,在实证研究中我们有选择地进行了代表性选取。比如,制造外包的衡量我们可以细致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因此,在进行国际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检验时,我们对制造外包可以进行研究,而服务外包则不行,我们暂时还没有见到相应的统计资料,而且时间序列上也不具有较多的数据,我们无法对服务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检验,因此,在第四章,我们只能以中国的工业行业数据为基础来说明国际外包的产业结构影响,不过在第六章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则可以利用整体数据对两种外包进行比较。

第三,产业结构研究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尤其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无一个很好的方式进行度量,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直接刻画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因此,本书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方式采取的是间接的模式,一是利用产业之间的相互比较,二是利用产业绩效来进行简单衡量(主要是指技术和生产率)。

第四,虽然本书的产业结构转型指的是从制造经济走向服务经济,但是,我们的逻辑演绎表明其中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第六章的实证当中,我们将服务业的研究主体设定为生产性服务业(当然,其他类型的服务业也稍有涉及)。

二、研究内容和框架

为了解决我们在前面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我们按照图1.3所示来安排和组织全书的研究,即先提出研究问题,然后梳理文献进行理论准备,接下来做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一步深化。在分析问题和深化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对机制问题进行理论讨论,而对产生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

基于上述思路,结合我们在前面提出的重要问题,我们的研究主要涵盖了以下五个重要内容:

第一,对产业结构和外包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找到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然而,大量的研究关注于产业结构的外部表现,而对于产业结构发展的本质则有所忽视。产业结构发展在本质上是由分工所造成的(斯密,1776),而随着分工由产业间向产业内以及产品内延伸时,企业家开始将生产的部分环节外包给其他的生产商,就产生了外包。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产业结构的研究必须要以开放经济为背景,而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也由早期的产业间贸易发展至今天的产品内贸易,这正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结果,这直接导致了国际外包的兴起。由此,分工的基本理论正是国际外包与产业结构发展的共同源泉。

图1.3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组织结构

第二,建立国际外包和产业结构发展之间的理论联系,并利用数理模型阐明外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产业结构与国际外包具有分工这一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是二者之间的理论联系尚显模糊,尤其是承接国际外包如何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改变?本书借鉴Freentra和Hanson(1996)和Grossman和Rossi-Hansberg(2008)模型,将外包视为一个内生的变量,从理论上讨论了外包是如何导致了承包国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内在机制问题。

第三,本书以生产中间产品的工业行业和服务业的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国际外包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实际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最终可以归结为供给和需求,因此,本书就从需求角度检验了国际外包对于产业收入分配的影响,并从供给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国际外包对于生产的要素结构(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深化)的影响。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就是技术进步和生产绩效的改善,我们还为此检验了国际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生产率效应。

第四,当前的问题不仅仅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 000美元,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关键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是一个经济体从制造业经济到服务经济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外包的作用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内容。为此,我们在讨论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国际外包对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

第五,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外包对于产业结构内生发展的不同作用,诊断到底哪种类型的外包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这将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检验。首先,我们利用产业结构关联作为结构内生性的一个衡量,讨论国际外包的产业结构关联效应。其次,我们将目光聚集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内生性的发展上,将国际外包视为一个中介变量,实证检验国际外包是如何推动产业结构内生发生发展的。

三、研究方法

本书研究方法是以理论模型推导和计量实证检验为主,并辅之以逻辑演绎,在进行逻辑演绎的时候,主要是建立在现有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性质的分析。在理论模型推导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以经典文献为基础,结合本书的分析目的,转换研究角度或者对模型的假设和变量进行改造,以数理演绎的方式揭示问题的实质,这主要体现在外包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与外包的产业结构转型功能两个部分。而在实证研究分析中,本书将结合大量的现代研究方法,如面板数据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等技术,对问题进行细致刻画,以求逼近中国经济现实,使得出的结论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同时,在进行计量分析中对大量的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书将结合前沿的分析方法,对外包、结构内生性以及关联性等进行实际度量。

四、本书可能的创新

本书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研究对象上,本书讨论的是国际外包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这是当前经济研究的一个重点、盲点,本书是这一问题上首次进行的系统的研究。第二,在研究角度上,有关外包的研究,当前流行的方式是站在发包方的立场进行研究,而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依靠代工(承接外包)的发展中国家,本书则站在承接国的立场对此进行讨论。第三,在研究指标上,正是因为研究角度的差异,当前文献中对于外包研究的一些流行指标,如FH指标和VS指标明显不适合作为本书外包的衡量,为此,本书必须另辟蹊径。我们对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SNA)、《经济大类分类标准》(BEC)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3版)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进行重新集结和对应,构造了生产中间投入品的31个产业分类的外包数据,使得外包的分析可以从承接国的角度进行分析。第四,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将多种前沿性的分析技术如动态面板、DEA和SFA等分析方法引入到实证分析过程中来,丰富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提高了本书结论的准确性。

【注释】

[1]年均增速按照(末年值-初年值)/初年值/年数×100%计算,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2]有关国际外包的研究文献我们将在第二章进行详细讨论。

[3]事实上,本书在后文一直沿用的是国际外包的术语。

[4]对此的理论总结我们在第五章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表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