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约束传递机制

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约束传递机制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约束传递机制一、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还来源于对长期利益的追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所采取的战略存在着差异,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和驱动力也有所不同。

第二节 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约束传递机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Warhurst(1998)将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归结为全球化、自由化和世界范围内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社会压力(如非政府组织),管制(为提高土地、水、空气三大环境的质量),财政驱动,供应链驱动,同业竞争者的压力及名誉管理,来自员工和股东的内部压力,自然环境的动态变化如气候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等八个方面。

Panapanaan等(2003)则从全球化、主要利益相关者(管制机构、行业联盟、员工、供应商、非政府组织)、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其他(不良记录、商业关系、顾客需求、成本等因素)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图3-1)。姜启军、顾庆良(2008)则进一步讨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压力,包括政府管制、跨国采购商、产品市场的声誉风险、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声誉风险等五个方面(图3-2)。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还来源于对长期利益的追求。Juholin(2004)通过对芬兰企业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主要的和压倒性的动机在于长期利益,它与公司效率紧密相连。而长期利益的获得基于三个方面:公司领导能力和效率(责任作为雇主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更有效率的管理和公司的领导能力相联系;顶级的管理具有超前的CSR理念和运作,其意图与公司价值观相联系);竞争力(只有在企业证实成为良好企业公民后才能得到——外部压力);对未来预期的能力。财务作为企业转型的动力之一,使得传统的财务组织开始让位并采用社会责任投资的战略参与到“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中(Hardjono&Marrew ijk,2001)。

img25

图3-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因

资料来源:Panapanaan et al.,2003。

img26

图3-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力和压力

资料来源:姜启军、顾庆良(2008),第170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所采取的战略存在着差异,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和驱动力也有所不同。采取不服从型战略的企业,由于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不择手段,没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和驱动力,企业不会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采取被动服从型战略的企业,感受到来自外部管制的压力,但缺乏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采取适应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企业,主动适应感受到的来自外部的压力和驱动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来自于利益相关者,如社会公众呼唤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对符合社会责任产品的需求以及采购商对企业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满足竞争的需要,满足国际贸易协议或国际自愿标准,并可以发现新的商业机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要满足社会管制的需要,更严格的法律规范、更严格的管制及不断增强的法律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源于自身的成本因素,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可能导致成本的增加,但从长期来看,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员工流失率的降低等因素会导致成本的下降。Berry和Rondinell(1998)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主动型企业所感受的主要压力和驱动力(图3-3)。

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条件

Campbell(2007)运用了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经济和制度两个方面的条件,其中制度是关键因素,经济是通过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起作用。经济条件包括企业财务绩效和竞争环境两个因素;制度条件包括国家管制、行业自我管制、独立组织监督、制度化规范、企业协会和对话等六个因素。

(一)经济条件

1.企业财务绩效

已有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文献表明,财务绩效较弱的企业与财务绩效较强的企业相比,企业更不愿意实施社会责任行为(e.g.Margolis&Walsh,2001;Orliteky et al.,2003)。在企业绩效不佳的条件下,企业管理者认为非责任行为能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够脱离财务困境。因此,管理者会按机会主义行事(如自利和欺诈)。同样地,如果企业面临不正常的经济环境,如通胀、消费低迷等,使得企业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正常利润,相比正常环境,企业将更不愿意按社会责任的方式行事。Campbell(2007)提出了命题1:

img27

图3-3 主动型企业环境管理的压力和驱动力

资料来源:Berry&Rondinelli,1998。

当企业经历着弱的绩效以及面临着相对不健康的经济环境使其短期利润受限时,企业更不愿意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

2.竞争环境

企业是否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还与其面对的竞争水平相联系。如果竞争环境是残酷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很小使股东价值和企业的生存存在风险,则企业更易于采取非责任的方式以节约资金帮助他们获得利润并生存下来。然而在规范的竞争条件下,企业至少可以确保获得合适的利润,企业也不存在生存危机,则企业更不愿意按非责任方式行事。因为管理者更关心获得更好的名誉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如果企业的名誉受损,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对其缺乏信任,相互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困难,从而使其利润受到影响(Mac-Caulay,1963)。相反,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如垄断),企业很少有兴趣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因为企业声誉或顾客忠诚并不会对其销售、利润或生存产生很大的影响。Campbell(2007)提出了命题2:

在竞争激烈或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企业更不愿意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也就是说,竞争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曲线的。

(二)制度条件

1.国家管制

企业按照社会责任方式行事最显而易见的制度条件是国家管制(Campbell,2007)。有效的国家管制的建立和实施部分取决于外部行为者(如环保主义者、工会、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监督管制过程的能力(Troast et al.,2002)。Campbell(2007)提出了命题3:

如果国家管制是强有力的、被有效实施的,特别是该实施过程是在企业、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谈判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则企业更倾向于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

2.行业自我管制

当然,监管并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通常,行业建立自我管制机制以确保公平竞争、可靠的产品、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制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标准。事实上,有时候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最有效的路径是企业同行的压力(Martin,2003)。行业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确保其成员按社会责任的方式行事。当然行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国家的足够支持,行业的自我管制经常会失败(Karkkainen et al.,2000)。此外,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行业自我规制的监督也有助于行业对企业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为管制的有效性。Campbell(2007)提出了命题4:

如果存在组织良好并有效的行业自我管制机制,特别地,当管制是基于可感知的来自国家干涉的威胁或更广泛的行业危机;如果国家对行业的这种治理模式提供支持,则企业更倾向于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

3.独立组织监督

上面提到,国家管制和行业的自我管制都要受到利益相关者监督的影响(Campbell,2007)。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不同的新兴非政府组织(NGOs)致力于建立行为守则并监督企业的行为。在必要时,NGOs迫使企业以更社会责任的方式行事(如ILO)。NGOs的战术千变万化,从对企业的直接呼吁、组织示范、向政府施压迫使企业改善及行为,到动员媒体运动以带来公众关注给企业特定的警示(Keck&Sikkink,1998)。其努力成功与否部分取决于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样,社会运动组织以同样的方式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Smith,2005)。企业股东也要求企业按更社会责任的方式运作,机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如养老保险基金、互助基金等)在监督企业行为方面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社会责任投资运动的方式促使企业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Maignan&Ralston,2002)。特别地,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国家政府的管制变得越来越困难,社会运动、制度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监督企业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方面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记者的监督和报道曝光使企业行为在公众视野中,因此媒体在企业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Campbell(2007)提出了命题5:

如果个人、独立组织(包括NGOs、社会运动组织、机构投资者、记者等)监督企业的行为,在必要时,发动运动使其改变,则企业更倾向于按社会责任方式行事。

4.制度化规范

企业是否按社会责任方式运作除了受国家管制、行业自我约束和独立组织的监督外,还要受到道德规范的影响(Campbell,2007)。企业经营者的思想会受到制度化规范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运作产生影响。因此,规范制度化规范对企业按社会责任方式运作的层次产生影响,而且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Dore,1983)。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道德规范,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Campbell(2007)提出了命题6:

如果企业在良好的制度化规范环境中运行,如重要的商业出版物、学校商业课程及重要的教育活动机构,对其管理实践产生影响,则企业更倾向于按社会责任方式运作。

5.企业协会

如果企业之间存在协会,则同行之间容易产生相互作用,使企业更倾向于发展相对长期的利润而非短期利润。企业网络便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制度化规范的形成,从而使得企业协会内形成规范的气氛,更利于企业按社会责任方式运作。Campbell(2007)提出了命题7:

如果企业隶属于商业协会或雇主协会,且该协会是以促进社会责任行为的方式组织的,则企业更倾向于按社会责任方式运作。

6.对话

沟通和教育同样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当沟通超越企业本身,包罗劳动者、本地社会的领导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则企业能更好地感知到其他行为者的关注,促使其制定相关的政策关注社会责任,其结果是企业按社会责任的方式运作。法律制度对促进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Campbell(2007)提出了命题8:

如果企业在与工会、雇员、社区、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化对话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则企业更倾向于按社会责任方式运作。

三、全球产业网络下企业社会责任传导约束机制

全球产业网络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组织的主要创新(Ernst and Kim,2002),在全球范围内将各类经济体通过特定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交换而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网络内的各类经济体产生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全球产业网络的产生和繁荣也使得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跳出单个企业的管理范畴,成为网络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网络的各个成员之间形成有序并有效的传导约束机制。

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与由于经济全球化而引起的劳工问题分不开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跨地域流动以寻求最大的利益,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使得跨国公司不受当地劳工立法的制约,并减少了对生产工人的直接管理与保障。同时,跨国公司不断地寻求最低成本的制造商,在跨国公司这种“订单转移”的策略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了争取到订单而不得不陷入一种“向下竞争”(兰荣国,2006),结果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劳工状况的全球性恶化(余晓敏,2006)。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消费者、工会、学生组织、跨国NGOs纷纷发起“反血汗工厂”的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运动(张忠,2005),个体的利益相关者、贸易联合会、非政府组织等对公司按社会责任方式运作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要求跨国公司承担公司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谭深、刘开明,2003)。受全球化和竞争的双重压力,跨国公司通过制定行为守则来规范其国内和国外的经营活动,全球产业网络中的领导者也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如行为守则、SA8000认证)来约束各供应商的行为,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传导机制(图3-4)。在企业社会责任全球范围内传导过程中,不同的机构采用不同的机制来倡导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一)公众

公众以消费者和投资者两种身份,形成两个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压力集团,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与企业博弈。双方博弈的焦点在于劳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这三大利益通过社会运动升华为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迫使企业按照伦理道德的要求调整经营行为,从社会伦理角度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姜启军、顾庆良,2008)。作为消费者,公众以金钱为选票来影响产品市场。若企业的行为损害了公众利益,消费者则会抵制其产品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使得企业因破坏公众利益而损害其自身利益;反之,若企业的行为维护公众利益,则公众以青睐其产品的方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使得企业因维护了公众利益而得到发展。研究表明,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行为直接影响企业财务业绩,因而被认为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Schuler&Cording,2006),并且消费者对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是关注的(Carrigan&A ttalla,2001;Verschoor,2006)。多数消费者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Mohr,Webb&Harris,2001;Mohr&Webb,2005),而且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有着显著的影响(Handleman&Amold,1999;Sen&Bhattacharya,2001;Mohr&Webb,2005),周祖城、张漪杰(2007)对中国消费者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

img28

图3-4 全球产业网络下CSR的传导机制

资料来源:在姜启军、顾庆良(2008),第20页的基础上修改。

同样地,作为投资者,公众也以金钱为选票来影响资本市场。Boatright(1999)运用简单的需求和供给经济理论论证公众投资问题,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公司的需求增加是理性的,必然导致其价格上涨;相应地,对非社会责任公司的股票需求下降,其市场价值也下降。根据自由市场理论,社会责任投资是重要问题,这就意味着如果基金在其行为中不承担社会责任,则不会轻易上涨,“看不见的手”会引导更多的基金从非社会责任企业转向社会责任企业,因此社会责任基金比非社会责任基金获得更多的财务绩效。Target(2000)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如果不会伤害其财务利润,77%的英国公众宁愿将其养老金用社会责任的方式投资。有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作为主流投资策略的一部分,长期会提高企业财务利润(Solomon et al.,2002)。

(二)国际组织

在1991年1月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提出“全球契约”计划,呼吁工商界以自主的行为,遵守商业道德、尊重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国际公认的原则,通过负责的、富有创造性的企业表率,建立一个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全球机制,从而给世界市场以人道的面貌。全球契约的原则来源于《世界人权宣言》、《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公约,体现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及反腐败等四个方面(表3-8)。全球契约试图通过集体行动的力量,倡导全球企业界领袖推行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意识,以应对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社会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则重点关注劳工问题,而劳工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焦点。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召开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提出了核心劳工标准,将劳工问题和国际贸易相联系,成了国际贸易中的社会条款。国际劳工组织在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上将核心劳工标准称为“工人的基本权利”,并将其规定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禁止强迫劳动和童工;结社自由;自由组织工会和进行集体谈判;同工同酬以及消除就业歧视。国际劳工组织进一步在1999年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概念,倡导劳动者有体面有尊严地工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劳工组织又于2009年制定了“全球就业协议”,将就业和社会保护放在复苏政策的核心位置。

表3-8 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

img29

(三)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在推进其成员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作为全球首个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就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商业组织发起制定的,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其推行的主要领域包括零售业、跨国制造业的采购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供应商。SA8000标准为切实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具普遍性的工具,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规范和管理体系。全球产业网络中的采购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提出SA8000认证的要求,以使其所提供的产品符合道德标准,这也切实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实施。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行业协会在推行适合其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方面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例,为解决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关系中社会公正缺位及责任失衡的难题,于2005年制定了面向全国纺织企业推广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并于2006年开始启动“10+100+1000”项目(3),首批确定10家试点企业(4),按照“初始评估、培训、复评”三个阶段进行项目的试点工作。根据2007年7月的试点项目复评结果表明,CSC9000T管理体系在试点企业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在全球供应链上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实际商业利益,与国际采购商建立了更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四)全球领导企业

在社会公众、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的压力或推动下,全球领导企业主动地或被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并通过网络治理的社会机制来约束其子公司、附属公司及各级供应商的行为。全球领导企业在通过制定行为守则来规范包括其海外子公司在内的行为的同时,采用一定的机制来约束发展中国家供应商的行为,对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商给予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奖励”。课题组2008年对宁波纺织服装企业的调研数据表明,84%的企业认为对于有COC、SA 8000等要求的国际采购商,相对其他客户而言,合作关系更易保持,且采购商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更为关注;56%的企业认为该类采购商在订单中给予交货期宽限;40%的企业认为其订货价格优于其他客户;52%的企业认为采购商会对企业进行CSR认证给予咨询支持,近20%的企业认为采购商对公司执行CSR给予补贴。全球领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使得其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促进了全球产业网络的稳定和发展。

(五)政府

政府主要通过立法和政策管制等手段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规定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制度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对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着差异(5)。一般来说,一个经济体发展水平越高,社会文明的程度越高,则该政府对企业规制就更加严格和细致。这些规制包括与最终产品的技术要求相关的,如美国制定的与纺织品相关的《易燃织物法》、《纺织纤维规格及标签法》、《成衣洗涤标签法》、《羊毛产品标签法》、《毛皮产品标签法》等;也有与产品以外的环境和消费者相关的,如北欧的白天鹅标志、欧洲的生态纺织品认证及生态标签等;也有与生产者相关的劳动保障法规和制度等,如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规定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以及劳动保护等条款,更加明确和具体地体现了国家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规范。

(六)员工

员工作为企业内部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最大的比较优势之一。同时,作为产业网络的一个节点,对整个网络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廉价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了。2004年7月15日《南方周末》一篇题为《中国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的报道、2004年9月14日《人力资源报》刊登张宏的《诸多因素引发民工荒》文章等反映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出现的劳动力短缺、企业招不到人的所谓“民工荒”现象。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课题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研结果显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问题尤为严重。作为个体而言,在强大的组织面前,员工是弱势群体,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但他们“以脚投票”的方式阐述对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要求,2010年世界知名企业富士康的员工“多连跳”事件更是“以脚投票”的极端和悲惨表达。Marsden(1996)指出,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更能招募到保持对企业忠诚的新员工。姜启军、顾庆良(2008)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实证研究也表明,积极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员工流动率更低,“招工难”的现象也更少发生。

以成本控制而著称于企业界的本田,2010年5月遭遇了来自中国工人的“挑战”。佛山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简称CHAM)因工人停工而“瘫痪”,导致本田在中国的四间整车厂全面停产。停工的导火索,缘于佛山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从原来的770元/月提高到了920元/月。CH AM为达到政策要求,从原来工人的补贴中抽取一部分加到了基本工资上,工人的实际收入并没有任何增加。工人们本来就对收入不满意,工厂的这种做法无疑是火上浇油,最终引发了停工。(6)由于本田采取零库存生产策略,其上游零部件与整车制造之间几乎是同步衔接,供应链的断裂,导致下游整车厂几乎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陷入瘫痪之中,并将影响其欧洲市场。(7)

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上述各种机制最终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各类生产商和供应商,处于各种压力下的供应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有一个被动接受到主动实施的过程。在CSR约束传递机制下的企业,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地采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必将加强企业管理的社会维度,从人力资本的投资、技术的创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等方面来促进产业的升级。在短期来说,承担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其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可能会因为其成本的上升使其失去价格竞争优势从而失去部分低端订单;但从长期来说,有可能会导致成本的下降(如劳动条件的改善使得员工流动率下降,技术改进使得生产效率提高)。此外,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可能促进其供应网络的稳定,从而也会给其带来更多的收益。Ahmed和Peerlings(2009)对孟加拉国的纺织服装业的研究表明,企业对劳动者生产条件和服务的改善,可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不仅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也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收入,使其更多地投入到改善劳动环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