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与印度吸引外资的潜力比较

中国与印度吸引外资的潜力比较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与印度吸引外资的潜力比较黄兆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 要:2005年,国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速度放慢,而外资进入印度则有加速迹象。本文对中国与印度吸引外资的潜力进行了比较。本文提出,中国和印度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两国的优势可以互补。2004年,印度所吸引的外资只是中国所吸收外资的一小部分——大约是50亿美元,而中国则为近600亿美元。

中国与印度吸引外资的潜力比较

黄兆银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2005年,国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速度放慢,而外资进入印度则有加速迹象。本文对中国与印度吸引外资的潜力进行了比较。本文认为,从长期来看,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大有潜力,除了印度经济增长的加速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之外,还因为印度的发展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印度与其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没有如中国那样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方面的紧张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和印度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两国的优势可以互补。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 中国 印度

据中国商务部外资司外资快报统计,2005年1~10月,中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 300家,同比增长0.48%;合同外资金额1 45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4.11亿美元,同比下降2.12%。2005年10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 077家,同比增长5.41%;合同外资金额147.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1.64亿美元,同比下降2.20%。[1]

在对中国的直接投资(FDI)有所放缓的同时,跨国公司对印度的投资却在加速。2005年12月,比尔·盖茨在访问印度期间宣布,微软计划在印度投资17亿美元并把其在印度的员工数量提高2倍。几乎是在同时,英特尔公司宣布要在今后5年里,对印度投资10亿美元以上,其中的8亿美元用于扩大在印度的研究业务;英特尔的投资团队还将为其在印度的公司启动2.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同年10月,思科系统公司总裁钱伯斯在访问印度时宣布了一项11亿美元的印度市场投资计划。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的下降有许多原因,包括全球FDI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中国股市、银行、国有企业以及法律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缺陷,政府采取措施抑制经济过热,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系列地缘政治和经济摩擦等。

印度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与中国相似的是,印度有10亿以上的人口,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内印度的人口就可能超过中国。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直追中国,对中国和印度各自吸引外资的潜力做出比较是有益的。从长期来看,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大有潜力,因为印度的发展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印度在地缘政治和安全方面也与中国不同,与其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没有如中国那样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方面的紧张关系。

一、为什么进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减慢?

首先,经济指针表明,全球FDI已经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FDI的结构已转向服务业。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业仅占有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1/4,1990年这一比例不到50%,而2002年,它已上升到60%。

中印两国在经济力量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而印度则在服务业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大大低于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2003年,中国和印度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农业,15%和23%;工业,53%和26%;服务业,32%和52%。[2]

印度在建立国际认同的品牌方面比中国取得了更大的进展,外资在印度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使印度成为服务业投资的枢纽。印度政府也在推进许多部门的自由化和私有化,例如航空业、电讯业和银行业,承诺改进印度的动力和运输基础设施。这使印度的服务业在吸引外资方面更有潜力。

其次,中国经济被许多结构性缺陷所困扰。以股市为例,中国一直是亚洲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中国股市近年来的表现却是全球最差的。2005年的4~6月之间,印度孟买的股票交易指数上升了10%,而同期,中国上海的股票交易指数却下降了8.5%。中国银行业的坏账比例太高,中国公司在风险管理环节上也非常薄弱。

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8月22日的文章说,通过对340家上市公司1999~2003年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少数公司之外,印度企业的业绩在股本收益率和投资资本收益率方面超过了中国公司。由于面对更大的市场压力,印度公司的业绩在各个行业都要好于中国。虽然政府监管措施很多,但总的来说,印度是一个运转良好的市场经济体,这使得企业更关注于利润和业绩。在自由市场方面,中国还处在发展过程中。[3]

再次,中国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有意阻止了一些外商投资。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压力过大,中国采取措施减少房地产泡沫,降低固定资产投资,促使包括钢铁和水泥等部门放慢扩展步伐;通过提高利率、增加储备金要求,以及发行债券减少过多的流动性,这都使外资对中国的投资放慢了速度。中国现在已经有7 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印度只有120亿美元),这使中国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外资接受者,同时也正在转变成为一个对外投资者。联想购并IBM的PC业务,以及最近中国公司在其他国际购并中的活跃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点。而且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中国可能由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向消费主导的增长,使得FDI作为中国增长发动机的作用不再那么重要。

最后,国家之间现在出现的以及潜在的政治和经济的争执,可能使外商在对中国投资时态度犹豫。例如美国与中国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在经济上美国指责中国造成了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配额,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些对中国和美国的经贸关系有消极影响。中日关系近来摩擦不断,陷入低潮,这种紧张形势如果继续发展,可能使中日贸易和投资下降。

二、印度与中国:短期的问题

以上事实,不能否认印度要赶上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2004年,印度所吸引的外资只是中国所吸收外资的一小部分——大约是50亿美元,而中国则为近600亿美元。中国所吸引的外资的很大一部分是海外华人的投资,这比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的投资要多得多。印度仍然要进行许多方面的改革,包括腐败问题、官僚主义电力生产、道路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且,印度政府正试图积极改进印度的投资气候。印度政府一直以来是“进两步,退一步”,试图在许多改革方面有杰出表现,例如劳工方面的改革以及国有产业的私有化等。印度也在学习中国,用开办“经济特区”的办法吸引外资。

从中期来看,随着中国法律基础设施以及管理和英语技能的改进,其服务部门也许会赶上印度。而且,按照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国必须放松对外国资本所有权的限制,因而会进一步吸引外国投资。到2006年底,中国国内银行将面临外国银行的直接竞争。另外,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于2004年已经达到140亿美元,由于更多的旅游和其他跨边界的交流,两国的增长和发展不大可能是一种零和博弈。随着两国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互相投资可能更多的是互相补充。

三、从长期看,中国和印度各有优势和劣势

虽然如此,从长期看,中国和印度都需要外资,中国和印度要满足各自增长的能源需求,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上存在竞争,中国继续保持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而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仍然因为喀什米尔问题而并不明朗。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关系存在着竞争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吸引外资的能力而言,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某些优势。

从发展模式看,中国采用的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国政府在资源分配上比印度政府更多地充当着“干涉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环境更具竞争性,这可以从贸易和关税政策以及外国直接投资政策上看得出来。[4]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外资有很大的依赖,并且依赖政府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创造就业

而印度倾向于依靠“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其基础是基层的企业家技能,印度政府的干预常常是障碍而不是帮助,这是由官僚主义、无效率以及腐败等原因造成的。从长期来看,印度主动的和依靠企业家的模式比起中国的某种程度上由政府“喂养”的经济来,也许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从地理政治因素来看,印度比中国似乎更有优越之处。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是大陆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如果美国继续其扩大“民主”的计划,日本继续努力争取成为“正常”国家而扩大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军事存在,台湾分离主义势力抬头,那么中国与美国、日本,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就可能恶化,这就会损害中国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的前景。而且,如果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战略而与所谓的“民主”的印度发展更密切的关系,日本进一步推进其南亚战略,一部分外资就可能从中国转向印度。同时,印度正在改进它与大多数贸易伙伴的关系;甚至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在2004年以来也已经有了改善的迹象。从2005年前10个月的资料来看,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5.51%,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0.3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5.74%。美国同期实际对华直接投资金额不到日本的一半,甚至比韩国还要少。2005年前10个月对中国的FDI的资料显示,日本为54.29亿美元,韩国为39.29亿美元,美国为24.35亿美元。

从人才因素来看,与中国相比较,印度人掌握英语的程度更高,这一点将使印度在实现技术雄心上更胜一筹。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大学毕业生,这可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如果中国新增劳动力缺乏应用技能、英语水平低下,那么中国将更难以发展服务产业。比方说印度信息技术外包业,在过去10年里,印度一直在专门从事这一产业。印度低成本、出口主导型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外包中心。这突出表明,中国在努力从以制造业主导的经济向服务和研究产业转向的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

麦肯锡报告还预测,跨国公司在华招聘高质量员工将面临更多困难,因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华扩展业务。该报告基于对83位人力资源高管的访谈,这些人士认为,中国毕业生中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而相比之下,印度的该比例则达到了25%。许多中国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没有教给他们为全球企业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团队协作技能。大学采用的是基于理论的、教科书式的、导师传授的教育方式,中国的英语教学对交谈技能的重视也不足。

据麦肯锡报告称,中国每年新培养出约60万名工程师,是美国的9倍。然而,在中国160万名年轻工程师中,只有约16万名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能为跨国企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比许多企业意识到的要少,而且由于中国经济强劲扩张,跨国公司也面临中国本土企业争夺毕业生的激烈竞争。该研究报告称,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中国目前仅有约5000名此类人才。

从基础设施来看,2005年3月,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印度政府批准的预算太少,无法将基础设施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提高至中国的水平,这使得印度政府不仅面临“危及其所倡导的制造业战略的真切风险”,同时面临“无法激励本已十分活跃的服务业领域这一同样重大的风险”。基础设施仍然是阻碍“印度制造”在全球范围崛起的一个最大的障碍。除电信行业以外,印度大多数基础设施、服务成本都比中国高出50%~100%,因此印度制造商要多支出一倍的电费和两倍的铁路运输费,同时,这种差距仍在扩大。摩根士丹利称,在掌握相关资料的最近一年——2003年,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是印度的7倍,相对于其经济规模而言是印度的3倍——中国的投入为1500亿美元(占GDP的10.6%),而印度为210亿美元(占GDP的3.5%)。印度各邦政府及中央政府资金匮乏,不太可能很快将基础设施提高到中国的水平。印度工厂也要比中国工厂落后很多年。

管理咨询公司贝恩(Bain)负责绩效改善的全球主管马克·戈特弗雷德松(Mark Gottfredson)说,他还没发现印度制造业有任何“真正的明星企业”。“中国有世界顶级的制造业,而印度制造业则处于第三世界。印度的工厂对流程、库存管理、持续改善或安全问题都不够关注。[5]

从产业发展来看,“印度制造”的潜力正在释放。来自印度信息技术制造者协会(MAIT)的分析认为,强大的内需潜力将使印度制造业全面开花,而个人计算机市场也与手机市场一样达到了一定规模,惠普、IBM和宏!目前已在印度利用进口部件组装个人计算机。而AMD新推出了一种低价计算机,如果该产品的销售能如预期那样迅速增长,其合同制造商旭电(Solectron)则将在印度班加罗尔进行生产。种种迹象表明印度市场即将快速扩张。

印度官方已经高度重视发展印度的制造业。2005年9月26日,印度政府发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2003年印度制造业增长了7.3%,2004年上升至9.2%,发展势头相当好。其中,印度制造业出口额近几年连续大幅增加,从2002年的约37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540亿美元。虽然与中国的4000多亿美元相差甚远,但印度官方引用了一份西方关于低成本国家外包业务发展的研究报告说,印度在未来5~10年内,制造业出口将增至1500亿~2000亿美元。

印度官方认为,从中国的经验来看,发展制造业可以解决软件业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业。目前印度GDP一半以上依靠服务业(含软件业),但服务业只能诞生精英富豪,却不能让广大的民众脱贫致富。印度决策者开始认识到,仅有软件是不够的,国家“硬”起来,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为了实现与中国竞争世界工厂的目标,印度政府2004年设立了“全国制造业竞争力理事会”,正是该理事会酝酿出台了2005年的这份《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白皮书做了一个预算:“仅仅是为了保持目前7%的失业率水平,印度每年就需要在农业以外创造700万~800万个就业岗位。而未来20年,只有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才可以让数以百万计的印度人离开低增长的农业领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受惠者。”

这份白皮书的公布在印度国内被视为全面改革现有制造业的纲领性文件。印度人认为,印度不仅在人口总量上具备与中国一样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印度尚未充分开发的国内市场和平均1美元/天的与中国相似的劳动力价格将为未来制造业的增长提供可能。[6]

实际上,印度现在不仅仅吸引了跨国公司大量的研发投资,跨国公司对印度制造业的投资也正在加速。以信息通讯行业为例,为摩托罗拉代工的“手机代工王”伟创力在两年前收购了摩托罗拉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基地后,正在打算扩产。随着印度运营商每月新增200万用户(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印度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移动电信市场,目前拥有5 200万用户,到2009年用户数量可能会超过3亿。2005年3月,韩国LG电子(LG Electronics)在浦那设厂,生产“印度制造”的手机。摩托罗拉(Motorola)2006年1月将开始在印度组装手机,迈出“在印度展开多阶段制造战略的第一步”,而诺基亚(Nokia)计划于2006年上半年,在泰米尔纳德邦设立旗下首家印度制造厂。印度的电信业正在爆炸式地发展,所有手机制造巨头都在谈论在该国建厂的事,以满足这种强劲的国内需求。然后,他们将把印度作为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来供应全球各地的市场——这正是10~15年前发生在中国的情况。这表明,即便在一个传统意义上进口成本更低(由于零关税)的产业,“印度制造”也将开始展翅腾飞。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印度正逐渐成为全球的供应地。[7]

四、中国和印度的优势互补

以上分析表明,印度对于外资的吸引力可能会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前景形成挑战。但是,必须指出,中国和印度正在经历的经济发展,也为对方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机会。对于正在努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印度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正在努力实现国际化的印度企业,也可以在中国开辟新的市场。

中印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最明显的是:印度公司已开发了交付低成本技术服务的专业能力。印度企业储备了专业“诀窍”(如在电信领域),在要求提供更高利润率服务的压力日益升高之际,这一点尤其重要。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已经开始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印度的制造业则正在准备腾飞,显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印度也是一个机会之邦。中国和印度的企业向对方投资,可以提升自己的全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邵望予.试论中国入世与引进外资.国际商务研究,2000(2).

[2]宋维佳.入世与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财经问题研究,2002(12).

[3]周杰文,邓宏兵,段一群.湖北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环境研究.理论月刊,2002(10).

[4]李炼.我国外资国民待遇法律实践的若干认识.中国软科学,2002(11).

[5]林峰.论入世后引进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对策.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

[6]杨晓东.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财贸研究,2004(4).

[7]张小青.湖北省投资软环境跟踪调查报告.湖北社会科学,2004(1).

[8]薛源.湖北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软”环境浅析.湖北社会科学,2004(9).

[9]邓宏兵,文余源,段娟.湖北省投资环境优化调控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1).

[10]何伟军,姜生俊.湖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评价和对策设计.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

[11]陈晓慧,钱权.湖北省创业投资环境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

[12]何晓群,扬蓉.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面面观.国际经济合作,2005(7).

【注释】

[1]《2005年1~10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快讯〉》,信息来源:商务部外资司,2005年11月16日。

[2]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谁的表现好?投资者警示:印度公司击败了中国公司》,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8月22日。

[4]苏曼·贝里:《中印改革比较》,载世界银行:《超越转轨》,2005年第1期。

[5]参见乔·约翰逊(Jo Johnson):《“印度制造”挑战“中国制造”》,英国《金融时报》,2005年12月2日。

[6]丘慧慧:《诺基亚华为钜资印度设厂,中国制造遭遇分流》,《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0月2日。

[7]乔·约翰逊(Jo Johnson):《“印度制造”挑战“中国制造”》,英国《金融时报》,2005年12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