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我国农村居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迪之义

对我国农村居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迪之义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本来就处于刚刚开展阶段,农村居民更是一个“被忽略了的”群体,因此开展对农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非凡。前者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将尽可能地减少媒介信息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后者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受众利用媒介的水平并从中获益。希望我们的此次调查能够为媒介素养研究的素材提供尽绵薄之力。牛新权:《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五、对我国农村居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迪之义

英格尔斯对于大众媒介对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有过这样的描述:“大众媒介给人们带来有关现代生活诸多方面的信息;给人们打开了注入新观念的大门,向人们显示新的行事方式,显示有助于增进效能感的技术;启迪并探讨多样的意见,刺激并加强对教育流动性的期望;歌颂科学,为技术大唱赞歌。所有这一切在能够接受外来影响的人那里,将会导致更多的现代性。”(9)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本来就处于刚刚开展阶段,农村居民更是一个“被忽略了的”群体,因此开展对农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非凡。媒介素养教育并非授人以鱼,而是要使农村受众学会从大众媒介获取有用信息和各种知识的能力,达到利用传媒资源促进个人发展的目标。

媒介素养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的信息;二是掌握与媒介交往的尝试,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前者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将尽可能地减少媒介信息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后者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受众利用媒介的水平并从中获益。除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外,对农村受众来说,增加获取信息来源通道也应为重要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媒体培训、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培养意见领袖等方法进行。各项关于农村的实证研究都表明,人际传播在当代农村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亲缘和地缘的纽带维系着广大农民的交往和各种行为。在此背景之下,信息按照“大众媒介—意见领袖—普通受众”的二级流程传播,最基层的农村受众得到的信息甚至可能已经是通过了多级传播。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极为凸显。因此,可以在农村社会群体中发现和培养意见领袖,重点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通过他们带动一定范围内的农村受众,逐步提高这一群体的媒介素养(10)。调查数据表明,西埠头农村已经出现了受众群的分化,有一部分人不再从事或不仅仅只是从事农业劳动,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成为农村综合生产力的代表,成为现代农村发展的生力军。虽然,这还不是普遍现象,但它反映了这一趋势。这一部分人,对于促进农村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他们对媒介的认知程度要高于普通的农村受众,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一般直接来自媒介,在信息的传播上可以称之为意见领袖。

实际地说,在国内现在的大众传播传受环境中,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和研究确实有些超前,对农村受众来说尤甚。我们要首先确认这个现实,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改进,然后一步步向前推进,最终实现广大农村的进步。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其前提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要根据农村受众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等特征制定相应的策略,还要依靠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的保障(11)

在媒介素养研究领域,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但是成果普遍比较零散,没有基本的研究范式,而且多为译介之作。进行该领域的理论建构旨在使广大的受众注意到自己的核心地位,开始培育自己的“媒介素养”;使传播者真正地认识到受众的重要性,从而为传播计划的更新和改进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希望我们的此次调查能够为媒介素养研究的素材提供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2)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3)张志安:《解读“媒介素养教育”》,《传媒观察》,2005年第4期。

【注释】

(1)李苓、李红涛:《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新闻界》,2005年第3期。

(2)尹敬媛、焦德武:《信息狂欢时代的落寞——农村信息传播缺位思考》,《新闻知识》,2005年第8期。

(3)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转引自张玲、徐雯:《媒介素养教育初识》,《媒介研究》“信息时代的传媒素养”专辑,2004年3月(卷22),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4)转引自姬德强:《大众传播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理论建构———从传受基本矛盾的分析入手》http://www.academic.mediaed.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2058,吴翠珍:《媒体教育不是什么?问与答》,台湾政大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网站http://www.mediaed.nccn.edu.tw/teach/article.htm

(5)姬德强:《大众传播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理论。建构———从传受基本矛盾的分析入手》,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2058

(6)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7)牛新权:《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8)尹敬媛、焦德武:《信息狂欢时代的落寞——农村信息传播缺位思考》,《新闻知识》,2005年第8期。

(9)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10)牛新权:《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11)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