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状况

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状况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状况了解公民媒介素养状况,是探索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和途径的基础。对农民媒介素养的调查则数量更少。本节结合以上调研的相关数据,主要从大学生、政府官员和农民三个群体的调查入手,从媒介接触、媒介认知和媒介评价等方面,分析其媒介素养特点,为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理论和教育模式提供现实参考。

第一节 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状况

了解公民媒介素养状况,是探索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和途径的基础。如前所述,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探讨时间不长;作为一种外来的教育观念,如何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尚无深入系统的思考;媒介素养教育推广还没有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零星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个别学校尝试开设相关讲座和课程;网络和报纸媒介针对特定对象发表一些相关文章,进一步的媒介推广尚处于酝酿之中。然而,一些相关或专门的调查为我们了解公民媒介素养状况,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

例如,2000年共青团上海市委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传媒力量与当代青年———2000上海青年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00年青少年与互联网报告”、“2002年五大城市青少年与互联网调查报告”;2001年杭州市学生联合会对杭州市区中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状况的调查;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的西安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调查;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对北京市10-45岁年龄段居民媒介素养状况进行的调查;2004年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展开的“上海市未成年人对媒体需求的调查”;2004年末至2005年初西北大学作的“西安市民媒介使用状况调查”;2005年3月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2006年7—9月西南民族大学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湖北等11个省、自治区农村所作的“少数民族农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2006年10月到2007年5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4个城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形成的“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全国高校发放问卷进行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2007年上海大学倪琳博士对上海8所学校三至五年级的小学生及老师、家长进行的“小学媒介素养调查及课程实施”调查;2007年武汉大学在江苏、广东、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6地作的“中国农民媒介认知研究”;2007年1-8月武汉大学在全国6个城市进行的“大学生媒介认知调查”;2008年河海大学对江苏六所高校学生进行的“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2008年浙江工业大学对杭州4所学校所作的“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2009年3月少年报社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开展的上海市少年儿童媒介使用及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浙江传媒学院对杭州12所高校进行的“浙江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考察”等。

通过以上列举的调研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青少年媒介素养,尤其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方面。对政府官员和农民群体的研究属于2008年以来的新增领域。目前可以看到的仅有南京大学对南京700名处级干部所作的调查,武汉大学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等6个城市部分局级干部的调查,以及笔者负责的研究小组对天津、重庆、太原等地局级和处级官员的调查等。对农民媒介素养的调查则数量更少。

本节结合以上调研的相关数据,主要从大学生、政府官员和农民三个群体的调查入手,从媒介接触、媒介认知和媒介评价等方面,分析其媒介素养特点,为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理论和教育模式提供现实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