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传播对受众媒介素养的要求

科学传播对受众媒介素养的要求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默顿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科学共同体的共识,因此也为科学传播所崇尚和追求,而科学精神在科学传播实践中对受众媒介素养的要求是满足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是:科学崇尚有条理的怀疑性,要求在科学传播

二、科学传播对受众媒介素养的要求

科学传播实践的发展是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介的变革而发展的,对参与的受众的媒介素养也是存在客观要求的,其具体体现在器物和精神两个不同的层面上。

1.器物层面:媒介的变革对受众媒介素养的要求

从器物层面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传统媒介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时,受众所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等;二是在媒介变革的情况下,面对新媒介传播和扩散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受众能否具有选择合适信息的能力、能否具有理解媒介所传播和扩散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能否具有判断媒介所传播和扩散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真伪的能力。

首先,运用传统媒介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时,受众的媒介素养受两大因素影响:其一是大众媒体及媒体机构与科学共同体的充分合作。贝尔纳曾赞赏美国科学家与媒体机构的合作:“在那里(美国),有完备的科学新闻机构,由有能力的科学家准备材料向报纸发布,并在所有日报、周刊任命科学编辑人员,他们主要是新闻记者,但须受过科学训练……现在或者还可以通过电视让公众了解科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公众可以收听和看到进行中的实验工作。电影院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让公众了解广泛的科学。”(8)其二是受众是否发挥其主体性,亲自参与进来。“所有这些使科学成为我们生活和文化的内在部分的手段,都有共同的缺陷:它们都是被动的。它们是一些关于科学的描述,和它们无关的公众可以去听,也可以拒绝去听。如果不让全体公民在一生的某些时间、许多公民在其终生都亲自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科学就永远也不会真正普及起来。”(9)因此,在科学传播实践中,传统媒介对受众的媒介素养要求,用通俗的语言可以概括为:感兴趣、能参与。

其次,媒介变革的情况下科学传播对受众的媒介素养要求。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所拥有的巨大的技术优势对于促进科学传播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目前国内这一传播渠道在实践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传播作用。中国科普研究所于2005年进行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为:在包括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图书、科学期刊、因特网等各种信息渠道中,电视是我国公众科技信息的最主要的来源,高达91.0%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报纸杂志”也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的比例为44.9%;公众通过“广播”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为22.4%;通过“图书”、“科学期刊”和“其他”途径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依次为10.2%、9.5%和7.9%;通过“因特网”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仍然最低(7.4%)(10)。为什么网络科学传播的效果这么不理想呢?阻碍网络科学传播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比如政策法规、网站建设等方面,而受众的媒介素养器物层面的欠缺或不足,也是阻碍网络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而言,第一,受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认知水平与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密切相关,这是基于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深入、广泛的特点,据此,我们将公众对网络的认知情况和上网情况作为调查的内容。据调查,有40.6%的被调查者不了解什么是互联网,17.9%的被调查者没有听说过互联网,在媒介变革的情况下,这些受众缺乏运用新媒介获取和选择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第二,面对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这些受众缺乏判断媒介所传播和扩散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真伪的能力,转向其认为无需质疑的电视、报纸、杂志;第三,在前两个条件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受众理解互联网传播和扩散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就无从谈起。

2.精神层面:科学精神对受众媒介素养的要求

本文所界定的科学传播(或称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不仅仅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媒介来传播与扩散科学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首先,科学传播内容要覆盖科学内涵的全部,即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四科”;其次,科学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受众进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一科学的“核心”领域,使受众真正了解科学的含义,弄懂科学的本质,能以科学的态度和眼光认识、分析世界,能以科学的方法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最终能形成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传播所遵循的客观原则和追求的价值核心,其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有必然的要求。

何谓“科学精神”?任鸿隽先生早在1916年发表的《科学精神论》一文中说:“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他又进一步解释为:“言及科学精神,有不可不具之二要素,一是崇实,二是贵确。”他对崇实解释说:“吾所谓实者,凡立一说,当根据事实,归纳群象,而不以称诵前言,凭虚构造为能。”“故真具有科学精神者,未有不崇尚事实者也。”对于贵确,他说:“吾所谓确,谓于事物之观察,当容其真象,尽其底细,而不以模棱无畔岸之言为足是也。”(11)1922年,梁启超先生在一次题为《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的演讲中说,“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12)。美国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默顿(Robert K.Merton)发表于1942年的文章《民主秩序中的科学和技术》,将科学的精神特质(ethos)归纳为四个方面(13):“一是科学的普遍性(Universalism),科学的成果一经发表,即为全社会所共有和共享;二是科学的公有性(Communism),即为科学研究揭示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三是科学的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科学研究的宗旨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客观的无私的;四是科学崇尚有条理的怀疑性(Organized Skepticism),科学发现和理论经得起逻辑推理和实验观察两方面的质疑和检验。”默顿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科学共同体的共识,因此也为科学传播所崇尚和追求,而科学精神在科学传播实践中对受众媒介素养的要求是满足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是:科学崇尚有条理的怀疑性,要求在科学传播实践中,受众面对媒介传播和扩散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时,所具有的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和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

受众的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是受众批评性媒介素养的核心品质,决定了受众在面对媒介所传播的海量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时,能保持必要的清醒和有条理的怀疑,决不人云亦云,能自觉抵制伪科学的传播,从而弘扬科学精神。所有媒介信息都包括两种:一种是表层信息,一种是深层信息,科学传播所依托媒介传播的信息也不例外。不具备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的受众,只能接受其表层信息,因而易受控于媒介信息,阻碍其知识结构的再扩大,难以培养和形成自己独立地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无法认识到媒介所传播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是对现实的一种再现和解释。相反,当受众拥有了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他就可以积极地通过批评性思索,透过表层信息,深入到信息内容内部各层面、各方面的含义,并对深层次信息做出正确而有效的取舍,从而提高参加科学传播实践所必须具备的吸收和理解科学技术知识、抵制伪科学的能力,这是弘扬科学精神所要求的。

例如(14),1987年1月24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如下标题的文章:“清华大学气功科研协作组观察发现,导致生理效应发生改变是气功治病的原因,这项发现表明我国气功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报道说,严新的外气改变了自来水的结构,对于现代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有巨大的意义。《人民日报》海外版,英文版《中国日报》等大报不但竞相转载,还有著名科学家在评语中说,这是“科学的新发现,科学革命的先生”。文章发表后,一些读者通过写信或者打电话给报社的编辑部,质疑这篇“科学报道”的真实性,这些读者(受众)所拥有的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帮助他们抵制了伪科学,体现了可贵的科学精神。事实上,这次实验只是清华大学校工会个别气功爱好者所为,实验者也承认样本很不严格,没有遵循科学实验的基本规范。至于严新在2 000公里以外释放“外气”的超距物质分子实验研究,更是无稽之谈。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符合科学规范的实验,能够证明“外气”和“特异功能”的存在。

另外,一些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在报道“水变油”、“北京将喝上贝加尔湖水”等伪科学的新闻时,拥有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的受众总是会首先在自己大脑里打上个问号,而不会轻易地信以为真,这为科学精神的弘扬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