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传播实践中受众的媒介素养

科学传播实践中受众的媒介素养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科学传播实践中受众的媒介素养科学传播是伴随技术和科学的诞生而诞生的人类活动,它既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科学传播实践中受众的媒介素养

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伴随技术和科学的诞生而诞生的人类活动,它既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对科学传播的研究历程中,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学研究鼻祖J.D.贝尔纳(1901—1971)在其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中首次将“Science Communication(1)作为科学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提出,并给予分析。他指出科学为公众所理解之重要性:“除非普通大众——这包括富有的赞助者和政府官员——明白科学家在做什么,否则就不可能期望他们向科学家提供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支援,来换取他们的工作可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2)他更从全社会及民族的角度强调了这一重要性:“从长远来看,显然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且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3)贝尔纳这里所提及的“普通大众”,从学术角度可以理解为“科学传播”中的“audience”,即“受众”,也就是在科学传播中,理解并接受科学技术知识及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的作为主体的人。

1媒介:科学与受众之间

从科学传播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科学传播与媒介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人类最初的科学传播是非常简单和不正规的,通常是以模仿式、师徒式、工业式的方式进行,以一传十、十传百的人际传授为主,此时也正处于口语传播时期,因此,每个人在参与传播科学时既是传者又是受众,不过效率相当低下。在互联网出现前,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即报纸(期刊、书籍)、广播及电影、电视,正如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提到的:“在职业科学家队伍之外,有成千上万的人对科学感到某种程度的兴趣,包括业余无线电操作者需要实际掌握某些有限的科学知识,直到一般人对科学奇迹所感到的兴趣。为此就产生了大量的科学普及读物、文章、杂志和书籍,其数量并不比科学文献本身为少。”(4)他还进一步说明:“传播这种知识的自然媒介是报纸、无线电和电影院。此外,可以通过书本和实际参加科学工作而建立更为牢固的联系。”(5)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视逐渐成为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主力军,如英国BBC推出的“明日世界”(Tomorrow World)和“地平线”(Horizon)、美国公共电视广播系统(PBS)推出的《宇宙》和《科学奥德赛》等就很受观众欢迎。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多媒体性、即时远程化、海量容量等突出优势,这为促进科学传播的发展起到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在运用网络媒介进行科学传播实践的过程中,受众更便于参与和互动,其主体性得以凸显。例如BBC的Science&Nature网站就因其学术性强、知识性强、趣味性强而受到公众的喜爱,该网站的点击率和受众互动率都相当高。

科学传播从来都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传播媒介是人体的延长,更是科学传播的工具。正如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指出的:“媒体作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界面,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无论从有效传播的角度看,还是从促进互动的角度看,媒体都是中心和枢纽。”(6)

2科学传播受众的媒介素养

受众既然需要通过媒介来参与科学传播实践,其媒介素养就值得我们关注。媒介素养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7)在科学传播实践中,受众的媒介素养体现为面对媒介传播和扩散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时,所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这也是科学传播实践本身对受众媒介素养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