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化经营与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企业化经营与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企业化经营与新闻事业的大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体制也发生了重大改革。企业化经营方针的实施,新闻媒体的广告业务开始恢复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新闻媒体的经济支柱。四是从事社会教育事业,其中大多与新闻业务有关,如人民日报社开办人民日报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等。以企业化管理为中心的新闻体制改革,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报纸数量日益增多。

一、企业化经营与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体制也发生了重大改革。新闻体制的改革,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最先推出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针,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从单纯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开展多种经营,增强创收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传媒强国之一。

中国新闻媒体一直是由国家财政支持和补贴的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在经营上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新闻产品的生产,产品由国家按计划分配。1978年,财政部批准了人民日报社等8家新闻单位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1979年4月,财政部转批《关于报社试行企业基金的管理办法》,再次明确报社是党的宣传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企业管理的办法。之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针在全国新闻媒体中迅速推广。1983年,吉林日报社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方针。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新闻事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全面展开。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将“新闻事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中国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这标志着国家对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的认可。1988年,新闻出版署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第一次以政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承认了新闻媒体的广告、印刷等经营活动可以独立并组建公司。

企业化经营方针的实施,新闻媒体的广告业务开始恢复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新闻媒体的经济支柱。各新闻媒体在强调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将一定的版面或时间用于广告的发布,一方面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增加报社的经济收入。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恢复商业广告;1月23日,上海的《文汇报》刊登第一条外商广告;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大陆电视史上的第一条广告。同年5月,中宣部发文给上海市委宣传部,肯定了报纸恢复广告的做法,并对刊登广告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之后,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的广告业务进入大发展的年代。

在发行上,不少报刊开始试探自办发行之路,打破报刊由邮局统一发行的局面。1985年1月1日,河南的《洛阳日报》率先宣布脱离邮局,实行自办发行,从此发行量年年上升,在头5年中年发行量平均增长率超过10%,解决了亏损问题。之后,由于纸价上扬、邮局发行费率上调,又有一大批报纸陆续加入了自办发行的行列。至90年代,各地城市报纸基本上确立了自办发行体制,几乎所有的中等或中等偏大的城市党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广播电视报以及文化、生活、消费类报纸都实行自办发行,以天津日报社为首的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应运而生。

自1987年起,许多报社还开展多种经营活动。根据1988年3月1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和1990年12月25日发布施行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性文件的规定,报社可以利用各种信息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可以举办文化活动或文艺活动,可以与企业联合举办新闻或信息发布会、技术交流推广活动,可以开展摄影图片类有偿经营,可以开办读者服务部、培训班、辅导班、函授学校等,也可以举办结合自身业务和社会需要的经济实体,但不得从事与自身业务无关的纯商业经营。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为报社经营活动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优惠条件。之后,报社从事多种经营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放宽,可不再局限于与自身业务有关的内容。除报刊社外,其他各类新闻媒体也开始从事多种经营活动,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新闻媒体经营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报社拓宽印刷出版范围,出版本报以外的其他报纸或各类杂志,其他媒体也纷纷出版书报刊,加入印刷出版行列,人民日报社等不少报社还建立起自己的出版社,出版各类图书。二是开展信息咨询服务。许多新闻媒体利用计算机进行汉字信息处理,建立数据库,代用户收集、加工信息,提供咨询服务,进行信息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从事代理型产业信息服务,如开展调查或促销活动、举办信息发布会或交易会等。三是开办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性业务的经济实体,有的新闻媒体还利用自己富足的劳力为社会提供劳务经营。四是从事社会教育事业,其中大多与新闻业务有关,如人民日报社开办人民日报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等。在人事管理上,许多新闻媒体实行岗位聘任制,将薪金等各类经济报酬与从业人员的劳务表现直接挂钩,以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以企业化管理为中心的新闻体制改革,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报纸数量日益增多。1978年,我国报纸总数仅为186家;1980年后,我国报业出现了第一次创办报纸的高潮,至1987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为1482家,1989年又增至1618家。随着数量的增加,报纸的品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报纸种类较前增多。1978年以前,中国报纸基本上是各级党报,另有少量行业报、企业报、晚报,品种单调。1991年,通过对全国报纸进行初步分类,认为我国报纸总的来说可以分成9类:全国综合性报纸、机关报、行业专业报、企业报、晚报、文摘报、社会群体对象报(即以工、青、妇、农、老、少等为对象的报纸)、生活服务报、军人报纸。新闻采访编辑播出手段和通讯技术也发生巨大变化。激光照排、终端设备处理稿件、图片自动传递系统、国际通讯卫星线路等的使用,提高了新闻编辑发稿的时效,改变了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1981 年5月创刊的英文《中国日报》,引进美国全套照排系统印刷,使该报成为我国第一张采用“冷排”方式出版的报纸。198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成为我国第一份采用“冷排”技术出版的中文报纸。

广播事业稳步前进,电视事业突飞猛进,使广播电视事业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全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逐年增加。1980年,全国拥有广播电台10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53%,电视台38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30%;1982年,广播电台发展到118座,电视台47座。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使中国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之后,我国新创建的电视台,90%以上为市、县两级开办。至1988年,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分别达到461座和422座。这一时期,有线电视业和卫星电视业的发展也从无到有。有线电视台从无到有,逐步推广到全国,并向农村发展。据统计,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在1988年已达500万以上。80年代初期,遍布于中国城乡的2亿多架收音机、8000多万只广播喇叭,使广播电台保持着受众规模第一的地位。自1985年起,电视超过广播而成为受众规模最大的媒体。

改革开放后,新华通讯社于1983年提出“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奋斗目标,在履行国家职能、强化党和国家耳目喉舌作用、发挥“消息总汇”优势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由一个国内通讯社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由单一的新闻发布机构发展为拥有报纸、刊物、信息网、出版社、新闻学研究、新闻教育和其他多种经营的综合性的新闻媒体集团。新华社的分支机构遍及国内外,在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和世界许多地方都设有分社。新华社不仅向国内新闻机构供稿,而且用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5种文字对外发稿。在新闻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方面,新华社拥有大量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快捷、通畅、可靠、能担负多种业务传输的国内外通讯网络。新华社还同很多外国通讯社签订或达成互相交换文字和图片新闻的协议。中国新闻社自1978年恢复建制后发展迅速,陆续开设广东、福建、上海、广西、海南5个分社,在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开设香港分社和澳门记者站,还走出国门在美国、日本、法国开设分社,在纽约、曼谷、马尼拉等城市开设出稿代理机构。

新闻教育事业也开始步入大发展时期。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1978年后不仅招收本科生,还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建立,与人民日报社合作培养新闻学硕士研究生。1983年7月,中宣部和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次新闻教育座谈会,发出《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后,要求各地有条件的高校积极创办新闻学系或新闻学专业。据此,杭州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纷纷重建或新建新闻系或新闻专业。1984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系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起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7年,两校新闻系又分别扩建为新闻学院。1988年,全国新闻改革与新闻教育改革研讨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新闻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新闻教育及其改革再次出现高潮。至1989年底,设有新闻学系或新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51所,在校生达5000多人,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培养新闻人才的基地。而且,各高校新闻院、系的专业设置,除新闻学专业外,还新增设了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书刊编辑、广告学等专业,使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新闻教育自学考试和在职新闻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也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专业、多形式的新闻教育体系。

新闻学术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新闻研究机构逐渐建立起来。中国记协和全国各地记者协会也先后恢复建制并开展包括新闻学术研究在内的各类活动。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成立;1980年2月,北京新闻学会(后改为首都新闻学会)成立。中央和各省市主要新闻媒体也都建立起自己的新闻研究机构,出版了大量新闻学术或业务研究刊物,如新华社主办的《中国记者》、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战线》以及《中国新闻年鉴》、《新闻学刊》、《新闻大学》、《新闻研究资料》、《新闻与传播研究》等。这些研究机构以及从事新闻学术研究的人员,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事业史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出版与发表了大量有关新闻传播学的专著、教材与各类论文

全国及各级好新闻评选活动和受众调查活动,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现象,并取得了显著成就。自1980年起,一年一度的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对我国新闻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2年,北京新闻学会率先开展受众调查活动,对北京市读者、听众、观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较大规模的调查,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认同。之后,几乎每年都有各地方新闻单位进行针对性的受众调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