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踏遍祖国青山_竺可桢的故事

踏遍祖国青山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踏遍祖国青山_竺可桢的故事几年时间过去了,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切成就和竺可桢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竺可桢丢下一切个人的事情,一心扑在科学考察上。走遍全国各地,竺可桢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考察回来后,竺可桢经常在各种场合呼吁大众,呼吁各级政府重视生态环境,切忌乱垦乱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加剧。竺可桢有一次在中国科学院院党组扩大会议上,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大会发言。

踏遍祖国青山_竺可桢的故事

几年时间过去了,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1956年,中科院由原来的6个研究机构发展为44个,科研人员中,副研究员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有近400人,总人数由开始的219人增至2496人。中科院取得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成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切成就和竺可桢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

然而,正当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时,一场反右斗争风暴席卷全国,一大批知识分子受到了冲击。有的被打成“右派分子”,有的被下放到农村,有的被关押到劳改农场,还有的被监督改造。竺可桢的大儿子竺津曾在国民党军校读书,也被作为“右派”送去劳改,竺可桢的一些朋友和学生也没能逃脱厄运。

对于这一切,竺可桢十分不解,他当时还没有入党,他提的意见也没有任何效果。无奈之余,他只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国家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组织领导及学术研究中,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更多地为国家作贡献。(www.guayunfan.com)

当时,作为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的竺可桢认为,考察应该由简到难。早期考察应以普查为目的,主要考察对象是边疆待开发地区。而第二阶段的考察则应由普及转向重点深入,进入实验研究阶段。届时,有必要运用新的技术装备,对长江、黄河流域的土壤,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对沙漠的治理以及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专业考察。

竺可桢的日记里,记下了他踏遍祖国青山的足迹。

1957年2月至3月,竺可桢与中国科学院、林业部、农业部的有关专家及苏联专家一行40人,到海南岛考察橡胶和其他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成长状况。

同年7月,竺可桢带领6名中国科学家,和苏联专家一起,沿黑龙江而上。在整整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对两岸的11个城市进行了考察,提出了黑龙江水力资源开发的方案。

1958年,竺可桢乘坐一辆吉普车,穿越茫茫戈壁,到新疆考察,足迹遍及广阔的新疆,行程超过4000千米。

1959年,为了在西北建起沙漠定位试验站,竺可桢先后四次到西北沙漠地区考察。从此,以中国科学院治沙队为主体开始了科学治理沙漠的工作。

竺可桢丢下一切个人的事情,一心扑在科学考察上。他坚持在长时间的野外作业中要亲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谢绝了政府对他的各种照顾。

竺可桢外出必带四件宝:照相机、罗盘、气温表和高度表。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步要拿出罗盘,定好方向,第二步用高度表测量海拔高度,第三步用气温表测量温度,最后用照相机拍摄植物生长状况和自然生态环境。一步步顺序明确而完整,不能有半点马虎,把所有情况一一记录下来,留做研究资料。

考察中,高龄的他常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黑龙江流域考察时,他踏入杂草丛生的原始森林,不顾森林中扑面而来的蚊虫叮咬。他在黄河的滚滚浊流中,乘小船顺流而下考察黄河流域土地被侵蚀的情况时,有一次小船搁浅进水,一船人险些遇难。他和年轻的考察队员一起去川西高原勘察南水北调引水路线,不仅登上海拔4000米的高山,还下到又窄又深的谷底,那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在广袤的新疆考察时,越野汽车几次在茫茫戈壁滩上抛锚,有时还要在汽车里过夜,不时还要接受饥饿、寒流的考验,更可怕的是,不远处还传来阵阵凄厉的狼嚎。

当年随同竺可桢参加综合考察的年轻人,如今都已是年过花甲的科学家。对于当年和竺可桢一起参加科学考察的情景,他们至今仍难以忘怀。在那些日子里,是竺可桢为他们树立了科学探索、不畏艰险的榜样,是竺可桢为他们指明了科学事业前进的方向。

走遍全国各地,竺可桢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本来就沉默寡言的他,在看到各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更加沉默不语了。

他来到了美丽的海南岛。海南岛号称“天然植物园”,但是现在远远望去,好像身处华北干旱地区的荒山,山峦呈现出一片灰黄的颜色。这些都是乱砍滥伐的结果。当地除了椰子树橡胶树外,再也看不到比碗口更粗的树木。

他来到了神秘的西双版纳。这里的田野景色令人触目惊心,白天烟雾弥漫,夜里火光熊熊。大面积的盲目开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里的耕作方式还是延续了几千年的远古时期的刀耕火种。

他来到了北国黑龙江。这里与苏联可谓天差地别:苏联境内是茂密的森林,林中湖泊水光潋滟,水鸟翻飞,动物成群;而中国境内的山放眼望去是光秃秃一片,林中湖泊干涸。完全相同的自然条件、气候环境,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观

他来到了开阔的河西走廊。以前他看到的铁路旁是种植着红柳的,如今红柳被大量砍伐,农民每年要割1000多万斤的红柳。他们并不知道,红柳是这里的保护神。红柳是固沙植物,农民割去红柳,造成风沙肆虐,风沙不仅袭击农田和村舍,就连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石窟也会受到威胁。在兰新铁路沿途考察时,竺可桢在心里默默记下了一个数字,每隔半小时,这里就有七辆卡车满载着被砍伐的红柳呼啸而去。

他来到了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毛乌素沙漠。身处辽阔无边的大漠,他不禁想起了那首著名的北齐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他想,当时的西北,还是水草丰美的大牧场。自然万物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一旦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破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考察回来后,竺可桢经常在各种场合呼吁大众,呼吁各级政府重视生态环境,切忌乱垦乱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加剧。

竺可桢有一次在中国科学院院党组扩大会议上,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大会发言。他综合运用考察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全面阐述了他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意见,提出改革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要求。

他在发言中指出,我国有近三千年的农业生产历史,作为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民只注重发展农耕业,不重视畜牧业和林业。汉字中的“男”是由“田”字和“力”字组成,在田地里劳作是古代男子的主要任务。如果再乱垦滥伐草原树林,就会引起大面积的土地沙化。炎黄祖先的发源地黄土高原也因开垦过度而造成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给黄河中下游带来巨大的灾难。

竺可桢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的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不能再重蹈黄河中下游的覆辙,草原地区应该成为牛、马、羊、骡的乐园。”

他还说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山地,如果人们一味大面积开垦,必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肥沃的土壤会随风飘荡,从空中飘浮到大海。”

还有一次,竺可桢根据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结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呼吁开展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他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实现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在会上明确指出,干旱地区的年降雨量不足350毫米,坡度超过35度的山坡以及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应该绝对禁止开垦砍伐,以保护山地地区的生态平衡。

他依据自己在野外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写作并发表了《雷琼地区考察报告》、《要开发自然必须了解自然》、《新疆纪行》、《让海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向沙漠进军》等科普文章。这些文章说理深入浅出,内容活泼,分析透彻。《向沙漠进军》一文还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中。

令人遗憾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竺可桢等人为代表的科学界的声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回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任意夸大“人的因素”的年代。特别是在1957年反右斗争和1958年“大跃进”之后,许多工作严重脱离了客观实际。当时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节制人口的理论,结果却横遭批判,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不管竺可桢多么卖力地呼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他的建议也不可能得到重视。在那些年里,全国各地的科学研究普遍陷入停滞状态。

到了十年“文革”时期,种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更是登峰造极,“围海造田”、“围湖造田”、“屯垦戍边”、“向荒山要粮食”……科学与理性被无知与蛮干所代替,面对这种种令人痛心的举动,一向视科学为生命,以“求是”为原则的竺可桢已回天无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