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为报效祖国而留学_竺可桢的故事

为报效祖国而留学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为报效祖国而留学_竺可桢的故事1900年,英、俄、德、法、美、奥、意、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于1901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在获得这笔不义之财的第六年,为了自身利益,美国政府提出,将这笔款项的大部分,作为从1909年至1940年分批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费用。1910年,第二届“庚款留美”考试后,竺可桢以第28名的成绩被录取,全国共录取70名考生。得知这一切的竺可桢,更坚定了科学救国的信念。

为报效祖国而留学_竺可桢的故事

1900年,英、俄、德、法、美、奥、意、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于1901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列强交付巨额的赔款,即“庚子赔款”。美国从中分得了约占7%的份额。在获得这笔不义之财的第六年,为了自身利益,美国政府提出,将这笔款项的大部分,作为从1909年至1940年分批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费用。这就是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的由来。由此,许多有志于学习的年轻人得到了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机会。竺可桢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

那些年,国家日渐衰败,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竺可桢家里的境况也日益艰难。竺家的米行入不敷出,房屋产权也已抵押给他人。家里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供竺可桢继续求学深造了。“庚款留美”使竺可桢看到了一线希望,他毅然参加了考试。

1910年,第二届“庚款留美”考试后,竺可桢以第28名的成绩被录取,全国共录取70名考生。同届录取的还有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胡适赵元任等人。

同年夏天,竺可桢告别亲人,告别家乡,告别祖国,与其他几十名满怀憧憬的留学生一起远渡重洋,来到美国。(www.guayunfan.com)

竺可桢在选择所学专业时,非常谨慎。他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要以农立国,万事以农为本,他永远记得故乡宁绍平原那辽阔的田野;他永远记得那躬耕垄亩和在父亲的米行里出出进进的农民的脸;他永远记得那位农民说的“人种天收哇”。他想弄清楚为什么农作物的收成好坏要“看天”,他想弄清那滚滚而来冲击着中国市场的洋米、洋面、洋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于是,他选择了到美国中部的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

伊利诺伊州号称美国的粮仓,坐落在美国最大的平原——中央大平原中。那里的土地以黑土为主,非常肥沃,种出来的庄稼收成非常好。美国走农业机械化道路,更是适合平原生产。加上那里气候温暖,雨水十分丰沛,大豆产量在美国数一数二,玉米的产量更是居美国之首。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设在那里,真是得天时地利之便。到这里学习,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美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竺可桢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美国求学期间他几乎没有假期,即使空闲,也是外出到处考察学习。

来到美国后的第一个暑假,竺可桢和三个中国同学一起前往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旅行,目的是考察那里的水稻甘蔗的种植情况。

来到美国的第二年,竺可桢又利用假期到美国中部的农场去做帮工,一方面挣些钱补贴花销,另一方面则借此了解美国农业各方面的情况。

通过在校内的理论学习和校外实际的考察探究,竺可桢感到中国的农业状况与美国的农业体制及耕作方式有着太大的距离。美国所生产的玉米、棉花、甘蔗、水稻等农作物,都产自各专业农场。其中最大的不同是,美国的农业是高度产品化、自动化的,而中国农业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竺可桢所学的东西远离中国农业的现实,难以利用到中国的土地上。因而他希望学到更多能帮助到中国人的实用知识。

1913年夏天,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了。

在选择继续深造的专攻方向时,他想到了凭什么要“人种天收”呢?要想改变这一观念,必须学习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学,于是,他考入了哈佛大学地学系,研读气象专业。

哈佛大学始建于1636年,是美国建校历史最长、办学声誉最好的大学,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学府之一。

20世纪初,气象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美国也只有哈佛大学研究院开设。正因为如此,那里的研究生不多,学气象研究的人也很少,但哈佛大学素以学风严谨、学术研究气氛浓郁、教师认真负责而著名。竺可桢在这里学习十分顺利,和同学、老师相处得也十分融洽。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Veritas”(真理)。作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哈佛大学的学生都记住了这一校训。竺可桢非常赞同学校的校训。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要求做人要求是,这和“Veritas”精神是一致的。他觉得,一个人只有老老实实,才能求得真学问。任何虚假的作风,都是同科学无缘的。

1915年,竺可桢在沃德教授、麦坎迪教授两位美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的指导下,获得了硕士学位。之后,他又申请延长三年学习时间,继续深造攻读博士。

这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竺可桢从家信、报纸等媒体中获悉,祖国已经是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国,但形势并无多大改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得知这一切的竺可桢,更坚定了科学救国的信念。他认为,国内政治混浊,前途渺茫,只有稳定的环境才能发展科技,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使中国朝着现代社会发展。

开学时,导师说:“气象学过去是、将来也一定是一门有益于人类的科学,它的价值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竺可桢牢牢地记住了导师的话。在导师的引导下,他一开始就瞄准了气象科学的最前沿研究,除了攻读气象、气候、地质、地理学等多门课程外,还选修了自然科学史,学习十分刻苦。

讲授科学史的沙顿教授特别喜欢这个瘦小而勤奋的中国年轻人,常常在课堂上表扬他。

哈佛大学不愧是世界名校,这里灌输式的讲授极少,启发式的讨论课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习的课程却相当多。竺可桢在这里扎扎实实地汲取着知识,一步一步向着科学的圣殿登攀。

也是在191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的任鸿隽、杨杏佛、赵元任、胡明复等留学生,发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科学社团组织——“中国科学社”。1916年,“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都转到了哈佛大学学习。竺可桢在杨杏佛的介绍下,参加了“中国科学社”的活动,担任《科学》月刊的编辑工作。

这个“中国科学社”,对我国早期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