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临危受命_竺可桢的故事

临危受命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临危受命_竺可桢的故事1935年,北京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临危受命,竺可桢深知国民党当局的用意,因而提出了两个先决条件:到浙江大学可以,但政府不得干预校政,作为校长要有用人全权;政府还要按时供给经费,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得以顺利进行。为保证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竺可桢决定将全校师生员工迁移到浙江比较安全的建德县。浙大在竺可桢的带领下再次西迁到600多千米外的江西泰和。

临危受命_竺可桢的故事

1935年,北京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全国各地学生集会抗议当局镇压,杭州也不例外。第二天,浙江大学学生就集会响应,到了第三天,全杭州市的大、中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动政府竟然调动军警镇压学生的运动,还拘捕了12名学生。愤怒的学生把校长郭任远赶出了校门,坚持长期罢课。

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搞得蒋介石无可奈何,他决定起用竺可桢,企图利用竺可桢的声望来缓和学潮,笼络人心。

临危受命,竺可桢深知国民党当局的用意,因而提出了两个先决条件:到浙江大学可以,但政府不得干预校政,作为校长要有用人全权;政府还要按时供给经费,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得以顺利进行。得到国民党政府的保证后,竺可桢才到浙江大学出任校长。到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浙江大学的法西斯式的教育制度。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竺可桢就任校长后,想起在哈佛大学学习的点点滴滴,决心学习哈佛的治学精神,提出“求是”二字为校训。他认为,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便是“求是”精神,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不行的。“求是”校训,深得全校师生拥护。(www.guayunfan.com)

本着这一精神,竺可桢深知人才对教育的重要性。他亲自走访,网罗各地、各学科人才,延聘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同时号召乡绅资本家捐款,筹集资金购买书籍、仪器。

在竺可桢的努力下,浙江大学改变了原来白色恐怖笼罩、学术空气窒息的局面,学校的学术氛围逐渐苏醒过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所发展。

作为校长,竺可桢不仅要管理行政事务,还要负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浙大的学生食堂一直存在问题,竺可桢发现后,立即派沈思筠去管理,并定下两条原则:一是学生监督,二是收支平衡。竺可桢还叫上训育主任陈相青和沈思玛,每天去食堂吃饭,对学生嘘寒问暖,亲自监督,亲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浙大师生员工见校长和他们同甘共苦,十分感动,也很高兴,发自内心地敬爱这位校长。

第二年,也就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抗日战争自北向南全面展开。

日军飞机沿着中国的铁路线进行疯狂的空袭,杭州也不能幸免。昔日美丽的西子湖畔生灵涂炭,硝烟弥漫,人民性命难保,学生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威胁。

清晨,浙大的学生刚刚开始上课,刺耳的空袭警报就划破了宁静的校园,从早到晚,师生们没有片刻的安宁,每天跑警报占去了学生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为保证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竺可桢决定将全校师生员工迁移到浙江比较安全的建德县。

离开杭州之前,竺可桢走遍了整个校园,从教学楼到实验室,从操场到图书馆,想到自己亲手建起的校园昨日还是井井有条,而今却是人去园空,他不禁备感心痛。他想到了搬迁后的每一个问题,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是八年。八年里,他带领浙江大学的师生走了半个中国。

建德在杭州西南约240千米处,这是浙大在抗战期间搬迁的第一个地方。

这时,日军占领了东北大部,渐渐向华北、华南逼近,各级政府纷纷往相对安全的地方迁移,老百姓四处逃难。南京的中央政府迁到了重庆,浙江省政府迁到了浙南。浙大在竺可桢的带领下再次西迁到600多千米外的江西泰和。

泰和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南,赣江环绕着县城。竺可桢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那里的上田村有许多空闲的房屋,只要稍加修葺就可以住进去。听说是浙大学生,当地政府应承下来,不用缴纳房租。于是,师生们在这里安顿下来,马上就恢复了上课。他们不仅补上了落下的课程,还举行了学期考试。学校各项事业又走上了正轨。当时的教育部还嘉奖了浙江大学,因为他们在巡察后发现浙大是所有迁移的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最好的一所学校。

当时,浙大的驻地临着赣江,赣江多发水灾,当地的防洪堤坝早已破损,当时老百姓说:“三年不遭水灾,母鸡也戴金耳环。”竺可桢与当地政府协商,由浙大免费提供设计、施工方面的技术指导,地方提供资金,修筑防洪堤。于是,在当地群众和浙大师生的努力下,仅仅两个月时间,上田村的赣江沿岸就建起了一条长7.5千米的防洪堤。从此,上田村的村民因这项工程而受益,他们对浙大师生为民服务的行为赞不绝口。直到今日,这条防洪堤还发挥着作用,人们称之为“浙大堤”。

不久,战火又烧到了江西北部,浙大在泰和只待了半年时间,又不得不准备迁校。偌大个中国,难道连一个能安放书桌的地方都没有吗?竺可桢顾不上抱怨,他马上动身再一次寻找新的地点。他研究地图,研究战况,从湖南到广西,辗转奔波近一个月,历尽艰辛。

1938年,浙江师生走了2200里地,到达广西宜山。

浙大的事情千头万绪,都等着竺可桢处理,尽管战时的交通非常不便,他大部分时间都长途跋涉在宜山、重庆、昆明之间。他要为浙大的种种事务与当局洽谈,他要处理气象研究所搬迁到重庆后的各种事项,他还要参加中央研究院的院务会议。在此期间,日军进攻华南地区,日益逼近宜山,为了浙大师生的安全,竺可桢又一次想到了迁校。

1939年最后的日子,新的校址尚未完全落实,浙大师生分的分,散的散,搬迁费用已严重不足,政府也不给予其他的帮助。战情紧急,空袭警报司空见惯,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他们忍受着饥寒,往自认为安全的地方撤离。竺可桢心里十分焦急愁闷,但作为一校之长,他不能退缩,也不能放弃。在浙大师生面前,他永远是以精力充沛、信心百倍的形象出现。

1940年1月,竺可桢离开宜山,到贵阳、遵义勘察迁校的地址。遵义是在贵阳以北150余千米处的城市,是从贵阳到重庆的交通要道。不久,浙大的师生经过千里跋涉,搬迁到遵义复了课。

前后不过两年时间,浙江大学四易校址,在战乱中,浙大师生们离开了美丽的西子湖,离开了西子湖畔优雅古朴的校舍,跋涉10000余里。艰苦的战争环境,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锻炼了浙江大学师生们顽强的抗争精神。

出于一个正直科学家的正义感,出于爱护自己心血所凝成的学校,竺可桢竭力保护学校的安定和师生的安全。不仅如此,他还竭力保护我国的历史文献。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年间编撰的一部大型丛书,十分珍贵。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000多种、79300多卷,装订成36000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全书缮写七部,分藏文渊、文源、文津、文宗、文汇、文溯、文澜七阁。文汇、文宗都毁于战火,文源为英法联军焚毁,文澜所藏亦多散失。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西迁时,想尽办法将杭州孤山文澜阁的《四库全书》随校西迁。当时战火四起,人的生命随时会受到威胁,谁还顾得上保护古籍呢?但竺可桢的建议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有一部分人主动承担了护送《四库全书》的任务。竺可桢深知这套丛书的价值,向护送人员郑重交代说:

“你们一定要把它保护好,顺利西迁。这可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不能等闲视之。”

经过长途跋涉,多次辗转,他们终于将《四库全书》完好无损地运到贵州西山的子母洞中保存起来。日本投降后,又随校运回杭州,至今仍保存完好。

竺可桢对科学的尊重,对国家文化遗产的爱护,深深地打上了爱国主义的烙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