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厚积薄发的《物候学》_竺可桢的故事

厚积薄发的《物候学》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厚积薄发的《物候学》_竺可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同时季节的划分又有各种不同的方法。观测物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使物候学真正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竺可桢堪称开创者和奠基人。《物候学》出版后,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在《物候学》这部著作中,竺可桢负责撰写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以及物候学的定义等部分。

厚积薄发的《物候学》_竺可桢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同时季节的划分又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位置,把一年均匀地分成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时段,称为天文季节。

根据大气环流和气候要素划分的季节,称为气候季节。

根据物候现象划分的季节,称为物候季节。物候季节的划分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www.guayunfan.com)

物候学和气象学是姊妹学科。气象学观测和记录一个地方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幻,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原因。物候学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南来北往,了解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候学呢?

物候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以及环境条件周期变化关系的科学。研究物候学是为了认识季节变化的规律,为农业生产和气象学研究服务。

观测物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使物候学真正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竺可桢堪称开创者和奠基人。

早在先秦时期,农民就根据他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划分制定出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如惊蛰、雨水、小满、小暑、大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等,节气的划分直接表现了气候特征。但是,各地气候又具有其特殊性。这些节气概括的气候特征,仅仅适用于黄河中游地区,它既不能代表广阔的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更不能代表全国各地千差万别的气候状况。

竺可桢认为,应该在全国各地开展物候观测,然后依据这些观测结果,编制出各地的自然历,以做出不误农时的物候预报。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竺可桢还在南京的东南大学执教时,就开始了对物候的观察。从那以后,尽管四处迁徙,生活动荡不安,竺可桢仍在日记中坚持做物候记录:

1935年5月24日(杭州)

晨阴,有阳光。金丝海棠盛开,代代花多落,东面一枝正开。桐花落。

1942年3月29日(北碚)

油桐多已开花,温泉海棠将谢,山梅花盛开,今晚又闻杜鹃。

1948年3月28日(杭州)

院中迎春花尽落,柿树见芽,玉兰舒叶,桃花落尽。

……

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记录这些物候现象不是出于闲情逸致,借物抒情,甚至也不是为了搞研究。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境遇都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他做这些记录更多的是出于一个科学家的行为习惯,对待客观事物真实记录的科学态度,以及对气象事业的认真和严谨。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定居北京,工作生活较为安定了,于是开始了对物候学系统深入的研究。

从1950年开始,竺可桢每天早晨上班之前和下午下班之后都会出现在北海公园。他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去,然后从公园的南门出来;下午则从公园的南门进去,再从北门出来。日复一日,经年累月。如果问为什么今天竺可桢没有到公园来,连公园里看门的门卫也一定会说他到外地出差去了。

竺可桢坚持每天去公园,是为了定时定点观测物候。年复一年的冰融花开、絮飞燕来,每一个物候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都被他认真地记录在册。

观测物候,必须持之以恒,不能间断。而竺可桢的工作却十分繁忙,除了科学院的工作外,他还有许多社会兼职。最为繁忙的时候,他的社会兼职曾达20多个。这一切,都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但竺可桢无论多么忙,都没有中止过物候观察和记录,这正是一个科学家所应有的态度。

日复一日地漫步在北海公园,竺可桢感受到了季节更替的细微变化。

初春时节的北海,坚冰开始融化,天空中有南来的雁阵

仲春时节,榆树开花了,杏树开花了,玉兰开花了;红的红,白的白,非常美丽。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看着这些,竺可桢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暮春时节,桃花谢了,杏花落了,枣树开始发芽,紫荆悄悄地开花,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箭一般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当布谷鸟一声声啼叫响彻晴空时,初夏就到来了。

乍看起来,这些观测太平凡、太简单了,但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这些看似平凡、简单、重复的工作;只有在这些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资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归纳、分类、综合、分析,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结论。

竺可桢在他重要的科研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论述道:13世纪的北京,杏花在清明时节盛开;700年后的北京,杏花也在清明时节怒放。这个看似简单寻常的结论,是竺可桢通过严谨的科学考证和多年的物候观测才得出的。

1963年,竺可桢与宛敏渭合作出版了《物候学》一书。《物候学》出版后,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

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物候理论、物候知识以及物候学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起重要作用的专门著作。

宛敏渭是竺可桢的学生,他是一位专门研究物候学的专家。早在1931年,他在南京中央研究院的气象研究所研究班学习时,就开始在竺可桢的指导下进行物候学的研究。几十年时间过去了,无论个人的生活工作怎样变动,他都没有中止对物候的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在《物候学》这部著作中,竺可桢负责撰写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以及物候学的定义等部分。宛敏渭负责撰写应用物候学有关知识、预告农时的方法和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展望等部分。

竺可桢在书中引用了我国古代典籍《礼记·二月令》中的记载,用现代汉语译述出来,形象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初春时的物候状况。

这时太阳走到二十八宿的奎宿,天气慢慢地和暖起来。每当晴朗天气,可以见到美丽的桃花怒放,听到悦耳的鸧鹒鸟歌唱。一旦有不测风云,也不一定下雪,而是会下雨。

到了春分前后,昼和夜一样长,年年都能见到的老朋友——燕子,也从南方回来了。燕子回来的那天,皇帝还得亲自到庙里进香。

冬天销声匿迹的雷电也重新振作起来,匿伏在土中、屋中的昆虫,也苏醒了过来,向户外跑。

这时候,农民就应该忙碌起来了,把农具和房子修理好。国家不能向农民多派差事和劳役,免得妨碍农田的耕作。

竺可桢在写作《物候学》时,十分注意语言文字的通俗易懂,注意把古代的、外国的有关物候学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加以阐释,让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便于理解和接受。

为了使书本知识真正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他还在书中运用农民的日常生活用语来说明问题。在谈到物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时,他引用了我国北方普遍流传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九九歌》中所说的“不出手”、“冰上走”、“沿河看柳”、“河开”、“雁来”,都是北方随处可见的物候现象。这些现象生动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华北地区的物候状况。

也许有人会问,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为什么不采用现代化的手段,用仪器仪表测出数据来指导农时,而要采用传统的、古老的物候观测方法呢?

这是因为,物候是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许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地反映了一定的时序关系。比如,我国华北有农谚:“枣芽发,种棉花。”我国四川有农谚:“菊花开遍山,豆麦赶快点(指播种)。”显然,根据各地的物候特点制定出独特的物候历,是经年累月总结出来的,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简单便捷的效用。所以竺可桢说:“一个地区的物候历,只要一个普通农民受短期训练,从一小块地面上,持之以恒,进行观测,便可做出。对于预告当地一年四季的农时,就大有裨益。中国向来以农立国,早在1700年以前,贾思勰已在《齐民要术》中提倡物候历。现在国家建设以农业为基础,各省市花费少量的精力,依据物候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原则,做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物候历,就会对农业生产起到极大帮助。”

在竺可桢的倡议和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国建立了物候观测网,统一了我国物候季的划分。全国许多省、市、地区,都有了适用于这一地区的物候历,对于指导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几十年过去了,竺可桢从未背离自己的初衷。因为他从年轻时起,就决心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祖国的农业。他一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