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对气候变迁的研究_竺可桢的故事

对气候变迁的研究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对气候变迁的研究_竺可桢的故事1923年左右,竺可桢读到了一篇由欧洲气象专家写的有关气候变迁问题的论文。经过反复苦读研究总结,竺可桢从记载里找到了一个共同的依据,就是降雪。从开始负责气象研究所的筹建,竺可桢便对全国气象事业进行了宏伟构想。在西藏建立气象测候所,一直是竺可桢的愿望之一。

对气候变迁的研究_竺可桢的故事

1923年左右,竺可桢读到了一篇由欧洲气象专家写的有关气候变迁问题的论文。这个气象专家对欧洲的气候作了一番研究之后发现,欧洲在12世纪初到14世纪初的200年间,天气比其他各世纪要冷。

据记载,挪威人在9世纪至11世纪非常活跃,是北方世界的旅行家,因为那时候是欧洲和北大西洋温暖的时代,又加上挪威国王费尔海尔的残暴统治,推动了向外移民。挪威人移居冰岛和格陵兰,航行到北美,甚至远达俄罗斯。有一个叫埃立克的人,被放逐冰岛,他随着大西洋暖流到达格陵兰。他经过激浪击拍的海岸,到了西南岸的深入峡湾里最暖和的地方,在那里开垦种植。埃立克想,要把更多的人吸引到这里来,必须取个美好的名字,于是他想到了格陵兰,英语“Greenland”,意思是绿色的土地。在埃立克的字典里,这是能找到的最符合这个岛的漂亮名称了。

埃立克发现这个岛后,从挪威拉来了许多移民,他们以养殖业为生。但大自然并不总是顺从人意,也许是大自然发怒了,从12世纪开始,情况越来越糟,气温逐渐降低,黄金时代结束了。漂浮的冰川往南流去,向格陵兰岛缓缓漂来,格陵兰东岸被冰川封锁了;从冰岛到格陵兰的航线,也不得不变更。因为气候恶劣,航行困难,冰岛人和挪威人再也不驾船去格陵兰了。埃立克的移民点在维持了500年后,终于在饥寒交迫中绝迹。直到今时今日,格陵兰人曾经日夜守候的地方,在温暖过一段时间后彻底地死寂了,成了一片冰原。

竺可桢在读完这篇论文后,脑中立刻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自言自语道:“这是对欧洲的气候变迁问题的研究,而中国气候变迁的问题,也应有人研究。既然欧洲12世纪到14世纪比其他各世纪要冷,那么,中国是不是也如此,不妨作个研究。通过独立的研究,也可以印证一下,这个欧洲结论的适用范围。”于是,竺可桢开始了对中国气候变迁的研究。(www.guayunfan.com)

中国的南宋时代到元代初年,即12世纪到14世纪初这一时期。怎样才能知道这段时期的冷暖旱涝呢?竺可桢当然有办法。他对我国古代气象史有过很细的考察,知道我国有部极为著名的书,对历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旱涝灾害、冷暖气候等都有记载,从春秋记录到战国,这部书就是《二十四史》。经过反复苦读研究总结,竺可桢从记载里找到了一个共同的依据,就是降雪。

当地天气寒冷的特征是通过降雪来反映的。天冷的时间和降雪的时间是成正比的;这样,降雪次数的多少也是和寒冷程度成正比的,那么,那段时期的寒冷程度可以从第一次降雪的时间和最后一次降雪时间的早晚看出来。竺可桢几乎把《二十四史》中各个朝代关于降雪的描写都查遍了。他发现,宋朝降雪是各朝代中最多的,其中又以南宋为最多。南宋首都杭州春天的降雪从公元1131年到公元1264年,共133年间,就有41次之多。接着,竺可桢对古代和现代的气候材料及这些推论一起进行了汇总研究。据此,他写出了《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的论文,说明南宋比唐代、明代和现代都要冷,这和欧洲气象学家的结论是一致的。这不是随随便便的猜测、推论,这是竺可桢经过几年披荆斩棘的探索得到的科学研究成果。他历尽艰辛,终于在自己辛勤开拓的中国气象科研园地里,栽培出了第一朵中国气候变迁问题的科研之花。

在之后的1925年、1926年、1931年间,竺可桢又先后在中文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篇论文,把中国气候变迁的研究大大地推动向前。

所有这些关于气候变迁的研究成果,经过提炼、补充和发展,竺可桢在他的主要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得出结论:17世纪的后半期,我国北方及长江流域和欧洲一样,是一个寒冷时期。

从开始负责气象研究所的筹建,竺可桢便对全国气象事业进行了宏伟构想。他拟定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在计划书中,他阐述了气象与农业、渔业、航海、航空、水利及科学开发、破除迷信的关系,提出必须在全国各地划区设气象台,根据实际情况,视区域大小及地形、人口设气象测候所。其计划是,10年之内,全国应建设10座气象台,180座测候所,1000座雨量测候所,才能保障全国各行各业得以顺利进行。

对于偌大的中国来说,这只是最起码的标准,可对于积弱积贫的中国来说,要建设如此规模的气象站网则近乎是美丽的梦想。梦想成为现实的过程是十分不易的,不仅仅是在全国气象站网的建设上有困难,气象测候人员的短缺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在气象人员的培训方面,竺可桢也花了很多工夫。

1933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教师徐近之被任命为全国资源委员会青康藏调查员,短期内将会进藏。竺可桢得知这一消息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徐近之会面。故友重逢,来不及寒暄,竺可桢一见到徐近之,就商请他帮忙在西藏工作时协助气象研究所在拉萨建立一个测候所。徐近之对这项科学事业非常支持。于是,竺可桢派西宁的测候员王廷璋等与徐近之一同前往拉萨。

在西藏建立气象测候所,一直是竺可桢的愿望之一。西藏高原的气候、天气变化,对东亚一带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气候有重大影响。但是,当时入藏,不仅交通不便,语言不通,还要克服高海拔的身体反应。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1934年6月30日,徐近之和王廷璋从西宁动身,历经三个月的艰苦跋涉,一次次闯过了鬼门关,终于抵达拉萨。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了在世界屋脊上进行了气象观测,南京的气象研究所通过无线电台得到了拉萨的气象观测和气候资料。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很快,竺可桢又亲自送气象研究所职员胡振铎等三人登上了入川的轮船。那时候从四川寄出的信,等送到南京的竺可桢的手中,时间已过去了两个多月。峨眉山海拔达3000米以上,徒手攀登已是难事,而要在云山阻隔的峨眉山上开展高山测候,困难不言而喻。

紧接着,竺可桢又盯上了泰山。在巍峨的泰山极顶有一座雄奇壮丽的日观峰,海拔2400多米。由于海拔高,这里形成了风云变幻、气象万千的天气景观,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在泰山玉皇顶道观那里,建成了泰山早期的气象测候所。竺可桢决定要把这里办成一个永久性的高山气象站。

要建站,第一问题是资金短缺。竺可桢不得不亲自筹措资金,他一次次地同山东省建设厅等部门会面,议定在泰山日观峰上建立泰山气象台。1936年初,竺可桢还亲自到泰山检查气象台建设的进展。

泰山为中国五岳之首,沿途风景优美绝伦,很多古代帝王和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许多碑帖石刻。除了人文风光,泰山极顶更是有雄浑奇丽的自然风光。但竺可桢顾不上细细欣赏这些美景,他到处搜集泰山附近老百姓流传的谚语。中国许多地区一般都认为“东南风,雨祖宗”。竺可桢经过询问发现,泰山附近流传着“西南风,雨祖宗”的谚语。为什么这个地方与其他地区不同呢?带着疑问和好奇,他到处搜寻泰山气象观测资料。经过研究分析,原来泰山风向和降水的关系之所以与其他地方不同,是因为泰山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

1936年底,历经一年多的努力,泰山日观峰气象台终于竣工,蔡元培先生高兴之余还亲自题写了纪念碑文。

泰山日观峰气象台是一幢由花岗岩建成的房屋,在那里,日出日落、林泉松涛,景色固然美丽奇幻,但最难的是坚持下来,日复一日,这种寂寞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气象观测员必须克服这些困难,执著地工作。一开始,这里只进行全天候观测记录,所以只有两个测候员轮流值班。后来,这里又增加了日射和紫外线观测项目。直到今天,这座坚固的高山气象站仍屹立在日观峰上,为祖国的气象事业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