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出身贫寒_竺可桢的故事

出身贫寒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出身贫寒_竺可桢的故事1890年3月7日,位于钱塘江畔的绍兴诞生了一位小名唤做阿熊的男孩,从此,他开始了传奇的一生。这个美丽的江南小镇是竺可桢学习的地方。长此以往,竺可桢记下了整条街上的字。几年过去,竺可桢熟读了四书五经,接受了很好的启蒙教育。竺可桢有十多个叔伯兄弟,孩子多了,在一起总有无尽的趣事。从此,幼小的竺可桢对节气开始有了一定的了解。消息传到东关镇,人们受到了强烈的震动,竺可桢的心里也悲愤难抑

出身贫寒_竺可桢的故事

1890年3月7日,位于钱塘江畔的绍兴诞生了一位小名唤做阿熊的男孩,从此,他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上虞县)是一个美丽宁静的江南小镇。男孩阿熊就出生在镇上永茂米行的老板竺嘉祥家里。在相继养育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后,阿熊的出生仍然让竺嘉祥喜不自胜。于是,他为儿子取名叫可桢。这个美丽的江南小镇是竺可桢学习的地方。

竺家生活并不富裕,和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家庭一样,世代务农。到了竺可桢的父亲竺嘉祥这一代,已经很难凭借很少的土地来维持生计了。竺嘉祥青少年时期便离开村子,来到镇上独自谋生。最初,他在镇上开设了一个小小的米摊。农民们在每月的阴历单日上市赶集,而他的米摊就成了替农民们卖米的地方。竺嘉祥兢兢业业地帮卖主升计斗量,以此换得几个铜板。等到集市散了,他将掉在地上的米粒扫起来,带回家淘洗干净,用这些米养活一家老小。几年下来,竺嘉祥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维持了家中的生计,还稍有盈余,于是在镇西的米市街开了家名叫“永茂米行”的米店。过了些日子,为了扩大生意范围,他又和人合伙开了间烛行,取名“源泰烛淘”,制造和出售蜡烛。

竺嘉祥不认得太多的字,仅会记个流水账。正因为如此,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读书上进,将来有个好前程。长子竺可材比竺可桢大14岁,在一次院试中考中了秀才,后在东关镇的学堂教书。二儿子竺可谦开蒙后,几经周折,后来在上海的一家店铺做账房,挣钱补贴家用。竺可桢作为最小的儿子,自幼性格文静,聪慧灵敏,喜欢学习钻研,从两三岁起就开始识字。竺嘉祥对这个小儿子百般疼惜,希望他好好读书,让竺家扬眉吐气。(www.guayunfan.com)

竺嘉祥的妻子顾氏,虔诚信奉佛教。她待人宽厚,勤劳节俭。由于丈夫终日在外操劳,家中大小事全靠她一人操持,是一位勤俭持家的传统妇女。童年时期的竺可桢非常幸福,母亲对他细心照顾,父亲和大哥对他的启蒙学习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是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

每当阴历逢双的日子,镇上没有集市,铺面冷清时,竺嘉祥就领着他最疼爱的小儿子在街上玩耍,一边走着,一边教儿子念街边店铺招牌上的字。长此以往,竺可桢记下了整条街上的字。

眼见得小儿子如此聪明,竺嘉祥就让大儿子竺可材教年仅3岁的竺可桢读书写字。几年过去,竺可桢熟读了四书五经,接受了很好的启蒙教育。

“戊戌变法”后,清政府开始改变旧学制。1899年,东关镇开办了第一座新式学堂,它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士绅所办。父亲送竺可桢进入这所学堂学习。在这里,竺可桢的眼界被新的科学启蒙知识所打开,新的思想给他开启了崭新的人生序幕。

当时,学校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设置了全新的课程。所谓的“西学”,仅仅是一些自然常识课程,所占的比重极少,却给少年竺可桢打开了学习的一扇窗口。从这扇窗口里,他渐渐地发现许多新鲜奇特的景色。他殷切盼望着接触外面辽阔的天地,盼望着吸收更多的新鲜知识,不想自己被四书五经的旧思想所禁锢。

同时,在父亲的“永茂米行”,竺可桢遇到了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有满面春风的富人,有欺行霸市的乡绅地痞,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那些贫苦农民。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最后却所剩无几。如果这一年风调雨顺,他们的脸上还有点笑容;若是年景不顺,他们就十分愁苦。竺可桢常听到父亲和他们的对话:

“今年收成不好,日子还过得去吗?”

“唉!怎么过去啊?人种天收哇!”

这让竺可桢一次次感受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

有一次,竺可桢和几位同学在郊外的河边玩,看到一个老人一边哭一边往河里走去。他们连忙上前拦住老人,问道:

“爷爷,您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老人说:“我借镇上一个大户人家一斗米,如今到期了无力偿还。家中老小已经全部断炊,大户却逼着还债,我求告无门,只好一死了之了。”

竺可桢忙对老爷爷说:“您别着急,我们给您想办法。”他急匆匆地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善良的顾氏马上量出一斗米,然后又另外装上些,叫人给老人送去。

母亲此举不仅救了老人一家,而且给童年的竺可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会了他要以善待人。

小孩子都是喜欢过节的。童年时的竺可桢,最喜欢每年的清明节、阴历七月十五和腊月二十三。每当这些日子到来,竺家老小都要回到老家保驾山去祭祖。这时候,竺可桢的老家亲友全都聚在一起,非常热闹。竺可桢有十多个叔伯兄弟,孩子多了,在一起总有无尽的趣事。好玩的他很喜欢和哥哥们一起玩耍,或下河捉鱼摸虾,或上山采摘野果。他们仿佛是出笼的鸟儿,野外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其他小伙伴们都只是在玩,而竺可桢在玩的同时却想到很多问题。他问一起玩耍的哥哥们:

“为什么同一个地方每次看到的景物却不相同呢?”

哥哥们回答不上来。他又问道:“那些唧唧喳喳的鸟儿上次来还叫得正欢,为什么这次来却见不到了?”

“哥哥,哥哥,树上的花朵为什么有的这个时候开,有的那个时候开?”

……

哥哥们被他问得无奈了,只好敷衍他说:“一直就是这样的,没什么好稀奇的。”

竺可桢仍觉得不服气,又仰着小脑袋问大哥竺可材。因为在他心里,大哥肚子里的知识可多了。大哥笑着告诉他:

“这是节气的缘故。一年呢,是有二十四节气的,我们播种收割要遵循节气,燕子的去来、花开花落也是要依照节气的。”

从此,幼小的竺可桢对节气开始有了一定的了解。

竺可桢非常喜欢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冬去春来、燕子衔泥、布谷催耕,这些都使他感到了无穷的乐趣。不仅如此,他还懂得了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他把桃花开放的时间,自家房檐下燕子到来的日子、离去的时间,都设法一一记了下来,留到第二年、第三年作对比,看看时间上有什么区别。

小伙伴和家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当时的竺可桢恐怕也没有想到,这种由孩子的好奇心而引发的兴趣,竟能保持一生,而且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气象事业,甚至影响了全世界的气象研究。

1900年,英、俄、德、法、美、奥、意、日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得不和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数额高达4亿5000万两白银。高额的赔款使国家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生活更加痛苦不堪。消息传到东关镇,人们受到了强烈的震动,竺可桢的心里也悲愤难抑。

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

“谁能用白话文给‘苦’和‘甜’两个字造句?”

竺可桢站起来,严肃地答道:

“丧权辱国最苦,国富民强最甜。”

老师特别称赞了他的回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小小年纪,心里却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竺可桢13岁那年,镇里的几个年轻人要乘船到外地去参加科举考试。这天,竺可桢正在学堂里和一位同学聊天,突然,那位同学说:

“竺可桢,你知道吗,外出考试的学生马上就要出发了。”

竺可桢一听到这话,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跑回家里。他跑进自己的房间,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成一个小包袱。家里人奇怪地问他:“你这是做什么?”

“我要去赶考!”竺可桢头也不抬地说。

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笑什么?”竺可桢严肃地问。

“哪有你这么小年纪就去赶考的呀?”

“考的是学问大小又不是年龄大小,我怎么就不能去呢?”

这时,家里人才看出,竺可桢不是耍小孩子脾气,闹着玩的,这才慌了起来。劝说的劝说,阻拦的阻拦。正在这时,门外有人高喊:“赶考的要开船啦!”

竺可桢一听,挣脱家人,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码头跑去。当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岸边的时候,船早已离开了码头。

竺可桢哭了,他对渐渐远去的船大喊道:

“我要到大地方去上学!我要到大地方去读书!”

从此以后,他立下了大志:一定要去大地方读书,一定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