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规划建设三线基地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规划建设三线基地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规划建设三线基地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1969年8月12日,周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议,在九院先期调研、选点的基础上,正式确定抢建应急工程战备项目基地。当时青海二二一厂的生产正常进行,二二一厂先期搬迁到四川的部分基地的基本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张兴钤所在的九三基地还未见雏形,各方面工作还处于不确定的变化之中。

规划建设三线基地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1969年8月12日,周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议,在九院先期调研、选点的基础上,正式确定抢建应急工程战备项目基地。为了抢建三线基地,毛泽东主席于1969年10月10日签发命令,调某部队两个团8000余人,奔赴现场,承担抢修公路、洞体工程的施工任务。11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汽车团,装备汽车、机械共500台,承担工程建设的运输任务。各路建筑、安装队伍陆续开进作业现场。

图 7-1抢建临时大桥

197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三厂正式组建,此时,新基地除了负责基建施工的部队外,还从二机部其他的厂抽调了很多工程技术人员。虽然部分人员到位了,但由于任务不明确,摊子铺得非常大,几乎和二二一厂是一样的规模,因而整个基本建设规划处于无序状态,工程兵部队完成一些基本设施后就陆续撤场了,科研配套的基本建设进度极其缓慢,想要具备科研生产能力还遥遥无期。以“靠山、分散、隐蔽”为原则,基地选址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深山里,这给基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文革”极左思潮及领导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建厂方案一变再变,工程时建时停。从1970年3月破土兴建到1973年底,国家已投资达数千万元,但尚未建成一个完整的车间。厂里的一切具体事务都由军代表在管理,管理方式僵硬教条,工作协调不畅,建设进度一拖再拖,职工队伍思想状况极不稳定,科技人员纷纷要求调离。

当时二机部领导觉得这样建设下去肯定不行,必须要尽快加强领导,加快进度。于是就由刘西尧等二机部的老领导出面做工作,组织一个班子,由李英杰任厂长兼党委副书记,徐富堂任党委书记,张兴钤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宋家树、何文钊等专家分别担任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www.guayunfan.com)图 7-21970年代,九三基地厂区施工现场

10月1日,李英杰率张兴钤、宋家树、陈宏毅等40多名技术人员,赴九三基地开展工作。大家拉开架势,热情高涨地准备筹建工作,但是没过几天,厂里的造反派又开始活动了,原来草原上的造反派组织中的一部分人也到了四川。造反派们把批判“专家治厂”的大字报糊到了开凿山洞的工地上。思想上的问题没解决,工作如何开展?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位专家又有些犹豫了,毕竟“文革”烙下的伤痕犹在,运动的冲击让人心有余悸。看到这种情景,李英杰说:“你们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就说是我让你们干的,有矛盾就往我身上推。”李英杰访谈,2013年3月25日,四川绵阳。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安抚了科研人员之后,李英杰分别找到造反派头目谈话,其中一个绰号“张大炮”的转业军人,在造反派里有一些影响力。李英杰就找他谈话,问他,“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如果没有这些的专家,单靠我们现有的力量能把科研生产搞起来吗?国家要求我们尽快完成基本建设,投入科研生产,再这么闹下去能完成任务吗?”这个转业军人是个直率的人,听了同为军人出身的李英杰一番劝告后,就从造反派组织里退出来了,并向其他人做了一些劝导工作。他还对李英杰开玩笑说,“他们都说我是‘叛徒’呢。”李英杰针对当时厂内一些“左”的思想做了多番开导工作,为张兴钤等技术领导的工作扫清了障碍

当时青海二二一厂的生产正常进行,二二一厂先期搬迁到四川的部分基地的基本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张兴钤所在的九三基地还未见雏形,各方面工作还处于不确定的变化之中。下一步该如何定位?定位后又如何加快建设,就成了张兴钤等人必须首先谋划并解决的头等重要的事。

为此,作为筹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张兴钤到厂后面对如此混乱的建设现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审查初步设计方案。他没有急于发表看法,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厂子的定位到底是什么?规模要不要这么大?如果按原先的设计,基本上就是再建一个二二一,国家是否有这样的需求?他觉得这份方案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他想得更远的是基地的明天和未来,他觉得要为将来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基本建设就要全面科学规划,做好关系到今后几十年发展的顶层设计,他在等待一个更成熟的时机。

张兴钤等厂领导和科总领导用了1个月的时间去现场勘察地形,召开技术讨论会对任务需求进行研讨,最终对初步设计的调整方案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宋家树这样回忆这段往事:

到位以后,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审查原来的设计,因为你知道建一个厂很重要的有一个叫做初步设计,就是这个厂是干什么的,要盖哪些建筑,需要哪些设备等等,我们把原来的设计拿来先要看一遍,审查一下。我们主要的思路是这样,过去为什么进展这么慢,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厂子的定位不清楚,当时定位范围扩得太大,而且是一次搞完,基本是把二二一厂全部重复一遍。这样规模的话,一个是有没有必要?第二个是不是能同时上?就讨论这个问题。以张总为首的技术干部们,觉得这样搞不行,一个是觉得没有必要,二二一厂有一套了,再重复建设什么?重复科研,科研有了,重复生产,生产有那么大任务?所以感觉问题很多,张总和我的看法都是这样,李英杰当然也尊重我们的意见,所以我们就回北京,因为这种大的事情要部里定,不是我们几个人能定得了的。宋家树访谈,2012年11月28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于是,李英杰、徐富堂留下处理厂里日常事务,张兴钤、宋家树、何文钊等技术专家赴北京,向部里汇报情况,争取初步设计调整方案得到国家批准,能够加快基地建设,使厂子早日具备科研生产能力。

张兴钤、宋家树等技术人员回到北京后,与部里的专家一起,用了近半年的时间,重新编写了“设计任务书”,对原有初步设计方案细致分析,逐个工号进行分析、研讨,逐个子项进行审查,修订施工方案和图纸,很快理清了各条工艺生产线的建设大纲和方案。简单地说,这个方案就是适当缩小规模,砍掉一些重复建设项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分批建设,优先实施重点项目。这个方案最终得到了核工业部的认可,并上报中央获准。

最后部里也同意我们的意见,要砍掉一些,这是一个,第二个,不要一次建起来,分步骤来建。当时觉得将来二二一厂可能要放弃,所以重点部分是要抓的。所以我们就订一个方针,先抓这个重点部分,其他的厂就先放着,有的根本就不需要建了,还有一些机械加工部分可以分散建等等,基本上都有了倾向性意见。当然在这里面,我感觉到张总的思路还是很对的,当时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先建重点项目,建了以后先把研究和生产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看什么地方有需要,就再抢建哪一部分。有需求了,就不是盲目地铺开了搞。如果按原计划铺开了搞,规模弄得很大,这样就不太现实。当时我们第一步就是在北京做这个调整初步设计的工作,这个工作大概到1974年做完了以后,我们就回去四川了。以李英杰为首的班子就正式在四川开展工作,大家集中精力搞重点项目,包括生产和生活的配套设施。宋家树访谈,2012年11月28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1974年1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要求九三厂本着既成的事实,统筹规划,进行填平补齐工作,重新填报计划任务书。

二二一厂的基本建设是由苏联帮助设计的,当时中国对核武器研制的基本规律并不掌握,一切都由苏联专家说了算。中国的设计人员,根据宋任穷部长“到苏联专家那里‘挤牛奶’”的指示,向苏联专家讨教关于项目设计的深层次问题,但苏联专家是一概不说的。当年张兴钤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改进的想法,无奈基建工程木已成舟,动起来很难。而三线的这个新厂作为抢建的应急工程,部分工艺设计是照搬老厂图纸,多数工程处于边设计、边施工状态。因此尽管今天的新基地建设,一开始设计就可以介入,给了他一个施展理想的机会。但是,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仍然使他无法施展他的全部设想。在他的心目中,早就在构思一个庞大宏伟的规划:要建设一座集核材料基础及应用研究和材料加工生产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使之成为中国材料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美国留学期间,张兴钤就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形成了他坚持一生的科学思维模式: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成果上升为研究基础,最终寻找出科学的基本规律。做任何事业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凡事都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

历经了原子弹会战、氢弹突破、核武器武器化的锻炼,使担任过实验部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厂长的张兴钤的知识拥有量有了爆炸式的增长。使他的知识面从矿冶、金属物理走向了核武器科学中物理学、力学、化学、电子学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形成了核武器科学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由比较单一的一两条线,变成了由核武器科学系统工程中不同学科画出的线,进而交织成为一个相互交叉的复杂知识网络。随着每一条线上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这个网络被一系列的现实工作内涵逐渐地立体化,不断地加深加厚,使他的知识结构凝聚成一座基础扎实的山。他现在要在这座山上,寻找出一个尖峰,将其拔得更高。而这个尖峰,就是他在核武器科学研究中认为对于该学科的发展推进有着重要意义的材料科学研究,其中的突破点就是核材料的研究。

这项庞大的计划在战略上是建立国家级的核材料研究中心,在战术上是按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首先,为了完成国家任务,建成生产加工基地。其次,加强应用研究,从材料性质研究入手,为核武器理论设计和核武器工程设计提供翔实的改进依据。最后,升华为基础研究,加强材料学科研究的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内、国际声望。

1974年8月16日,厂里召开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对工程建设提出“保生产线,抢四通,抓配套,组织小会战”的具体行动措施,动员全厂广大职工排除干扰,投身建设。然而,施工现场的总体布局如何才能合理,各建筑的功能如何定位才能很好发挥作用,成了张兴钤最为关注的事情。怎样才能既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国家任务,又最大限度地避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成为张兴钤这个阶段常常夜不能寐反复思考的问题。张兴钤按照国家对厂子的任务定位和厂党委对于基本建设的要求,组织了《计划任务书》的编撰。不仅对于各工号的责任和工作目标做了进一步明确,在加工工艺方面也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张兴钤回忆: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在李觉副部长的精心指导下,由李英杰厂长领导,于1974年7月下旬草拟了九三建设任务书,经部上报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1974年12月22日,“两委”批复,对新厂的建设任务、规模、布局、投资、内外协作关系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个文件激励了广大职工投身建设的热情,对新厂的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张兴钤.我的自述[C].张兴钤院士八十华诞文集,2001.

1975年,厂党委将各筹建单位,按工作性质、任务划分为若干个生产车间和研究室,初步建成配套的生产管理机构。工作思路和路线确定了,初步设计调整了,基建工作展开了,下一步就是执行“边建设、边生产”的工作思路,逐步把厂里的科研、生产搞起来。

张兴钤面临的第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部件成型工艺技术路线的改进。根据初步设计,大型主坯件采用工艺的材料利用率仅为10%~20%,在加工过程中还可能会对厂房造成严重污染。几个主工艺车间的设计,主要是二机部相关厂的同志负责交底后,由设计院的设计人员设计的。按旧有工艺,使用的机器体积巨大,光一个底座就重达60吨,当时,厂里已经按原设计向德阳重型机器厂订购了一台这样的机器,但这么大的体积,运输都是大问题,运输车辆太大,要穿越西南的崇山峻岭十分困难。此外还有投资巨大的问题,初步设计中的加工中心厂房约10000多平方米,投资概算上千万元。在讨论中,有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工艺改进方式,可以不必要这么大的机器设备,而且也就不必要这么大的厂房和投资,张兴钤立刻组织力量对这个建议进行了认真的论证。他联想到在美国跟随导师格兰特做研究时提出过的一些观点和已经积累的很多成熟的经验及成功的案例。经过认真审慎的思考,张兴钤、宋家树等专家认为这个工艺改进的方案是可行的,改变加工工艺后,不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节约能源,节约国家投资,缩短建设周期,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污染。

但他也明白,当时已知的有核国家所采用的大多是比较成熟的工艺,他现在要做的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科学研究,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为生产装备部队的核武器建造厂房,完成生产线的设计与建设,这是有很强任务背景的工作。对于张兴钤这个总工程师来说,这种压力是勿庸置疑的。究竟是上哪种工艺?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责任心和对科研工作的预见性,使他最终决策更改设计,支持采用新工艺的设计方案,但素来谨慎的他,还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在厂房的建设过程中,就开始了一系列新工艺的实验研究工作。

1977年正式投产后,研究工作进入了实践阶段,到1979年,厂里拿出了使用改进工艺生产出来的部件,并在1980年的核试验中获得了圆满成功。在二机部组织的技术论证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九三厂生产的核部件质量符合武器设计要求,批准可采用新工艺,停建原初步设计中根据原工艺要求建设的厂房,这一改进,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与此同时,张兴钤组织对原有车间的设备进行了改建,充分满足了武器部件的工艺要求。

以张兴钤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这一决策,不仅大大节约了国家的建设经费,还缩短了抢建三线基地的周期,为尽快投入生产赢得了时间。

作为总工程师,张兴钤深知加工配套工程的重要性,一旦污染问题解决不好,将会遗害无穷。1973年,他组织人员在厂区周围进行了彻底的环境本底调查,以期为剂量安全评价提供科学根据。在生产线投产以后,坚持在厂区5公里的范围之内,定期对江河水、大气沉降、土壤、农作物、野草、肉类等的α、 β射线剂量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建立数据档案,并针对以上资料,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价。除了对外部环境的定期监测以外,张兴钤还提出要对生产场所“三废”排放、生产环境和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监测,确保生产设施及人身安全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根据当年参与这项工作的刘述昆回忆:

张总、宋(家树)副总两个人召集我和张育佐去了解一下原来(废物处理车间)的筹建工作。他听得很多很仔细,治理环境污染的这个工艺可靠不可靠?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这个项目想建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问得很具体。我说,这个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我们没有做过,也没有参考的东西,我们也谈了一些想法。张总说,那你们这些想法还没有做验证实验啊,他提出来必须要抓紧做验证实验,否则将来科研生产一上马,废物处理这部分不能运行的话,将是个麻烦,他是怕将来放射性废液不能处理好。我们就根据他提的(建议)做了工艺验证实验,就是我们在做实验中间,有一次我们在办公楼碰到了,他就问我,你这个实验做得怎么样了。听完我的汇报他提出一些意见,然后让我再继续这么做下去,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就是不行的。后来设计单位根据我们的建议,进行了一些大修改后,我们的工艺完全满足放射性废物处理的要求,可以达到安全排放。他在这个方面(环境保护)很关心,他说,不管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不能对周围的水、空气有影响,我们处在江的上游,如果万一弄不好,整个的水体就会被污染,那就出大事了,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他在这个问题上看得很准,看得很远。刘述昆访谈,2013年9月10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也就是说,早在生产厂线建成投产之前,九三厂的环境监测和废物处理车间就已先期建成。当世界发达国家的环保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张兴钤就已经自觉地用1990年代中后期才提出的“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环保理念作为建厂的指导方针,避免了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道路,这一观念无疑是具有远见、完全正确的,这也为该厂所处地区至今还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深远意义在于使得“走持续发展道路”成为该厂的长期发展战略。

在二二一厂时,他主要是负责实验部爆轰物理方向的工作,而到了三线新厂,张兴钤真正地回到了材料学的本行,加上他在二二一厂时经常深入车间,关注材料方面的工作进度,因此对于之后的功能设计,哪些是适合做的,哪些是不适合做的,哪些工序应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都了然于胸。他的工作部署一直是重点清楚,任务明确。到了1976年要求试投产时,他提出了重点抓生产线建设,只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生产线就具备投产条件了。

九三厂的基本建设,就是在这样边设计、边改进、边施工的过程中慢慢地初见雏形,并于1976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了试运行。从1973年进厂到1977年初,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张兴钤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在中国的西南建立起了另一个核部件的研究生产机构,主要的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成,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在他自己的自述里这样写道: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在厂党委领导下采取的下列措施对促进建设进度和科研生产起了很好的作用。(1)在基建方面。由于过去任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摊子铺得大,更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基建现场相当混乱。厂主要领导下决心抽调得力干部进驻基建现场指挥协调。这个措施采取后,局面有很大改观,重点突出了,进度加快了。(2)强调于基建和生产准备的同时,竭力争取接受正式产品部件任务。这个措施对促进基建和生产准备进度,调动广大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积极性以及培训新工人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时在我们培训新工人的任务非常突出。(3)强调职工中间的团结合作。由于业务的需要,厂里必须由兄弟单位调入技术骨干。鉴于背景和工作习惯不同,强调团结合作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4)适时提出各主要生产车间既要生产出合格产品部件也要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由厂子的任务性质决定的。为此,也创造了一些条件。(5)强调“三废治理”措施要齐全、可靠,车间内、外环境监测设施要齐全、可靠并要有历史记录张兴钤.我的自述[C].张兴钤院士八十华诞文集,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