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及意义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及意义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胡晓轩潘申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命题。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深远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重大的示范、辐射作用。同时,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形成全校师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和谐、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也正是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的进一步延续。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胡晓轩 潘申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命题。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深远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重大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前,浙江省正在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省内各高校均在2005年的创建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下一步构建和谐校园打下了踏实的基础。同时,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形成全校师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和谐、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也正是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的进一步延续。

一、何谓和谐校园

“和谐”从字面上来说,“和”是指相安、谐调,“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尔雅》上说,“谐,和也”;《左传·襄公十一年》上又说,“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故“和”与“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致的,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以保持相安和谐调”;当然,在这里“和谐”并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就是指学校呈现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和谐校园就是指构成校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谐调的状态,摒除矛盾、良性运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达到均衡、稳定、平安、有序。具体地说,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构建一种以人为本、崇尚民主、以法治校、安定有序的校园。

二、构建和谐校园之意义所在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和群体,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科学民主思想文化的交汇处和发源地,高校和谐校园也是整个和谐社会的一角,在这里,诸多文人墨客汇聚在一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错、激荡,利益关系与社会紧密相连,各类不和谐的矛盾已逐步呈现,创建和谐校园已成为高校势在必行之举;同时高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中坚力量,以其在社会中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只要把和谐校园建设好了,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促进学校和个人的和谐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因此,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当率先垂范,发挥其广袤的辐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新命题并非偶然。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正日趋明显,借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大;简而言之,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必然选择。与此同时,高校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以及高校内部诸多矛盾日益突出,创建和谐校园势在必行。

我们党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恪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新命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构建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就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也理当顺应社会发展,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三)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对于社会,我国高校在近几年内也加快改革,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许多高校都将校区迁往远离市区的地方或城乡结合部,现实的周边环境以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健康的因素和消极不健康的因素,这些消极、积极的思想、行为掺杂着迅速在高校内传播和扩散,使得高校内部的各类问题日益突出;不论是考试作弊、寝室内盗、大学生自杀事件、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难问题,还是高校的体制改革,后勤产业社会化,学院二级管理带来的问题等等,都呈上升态势,一步步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和快速发展。这些现象的频繁出现不仅从不同层面上反映出校园的不和谐,更反衬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高校要实现协调、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消除校园的各种不和谐;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妥善协调好各方利益;就必须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心聚力,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发展这个主题上来。只有实现了和谐校园的这个目标,高校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活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只有实现了和谐校园的这个目标,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好质量的人才,转化出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顺利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快速轨道。

三、和谐校园的主要表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也理所当然应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依法治校、利益协调、安定团结,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校园。其主要表征体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和谐校园应拥有幽雅清净、心旷神怡的和谐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环境虽然是外因,却可以通过内因影响人格的塑造;激励式的环境,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充分发挥潜能。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构建和谐校园自然是离不开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1.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优美整洁的校园会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要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最好的设施和条件,营造幽雅和谐的校园环境,让绿树、园林、建筑物相得益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制约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要注重弘扬人文智慧,以人为本,体现以“关爱、和谐”为宗旨的人文素养特征,大力弘扬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优良的人文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会”,达到“管理与自律的和谐”。

3.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健康、平等、和谐、积极的校园环境对培养人才至关重要,高校要努力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弘扬正气、呼唤高雅,以高尚精神、优秀文化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置身其中即能时时处处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和谐校园应体现关系融洽、利益协调的和谐氛围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乎情也。”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部门里,人际关系协调与否、工作氛围和谐与否都异常重要。一个团体若感情融洽了,就会团结一致,和谐共事,其工作效率必然事半功倍;一个团体若感情融洽了,同事之间便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互帮互助,偶有矛盾和冲突,也能在融洽的气氛中得到化解。

对高校而言,构建和谐校园同样离不开构建和谐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亦显得分外重要。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首先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关心下属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秉公办事,尊师重教,廉洁自律;其次要在校园内倡导人际交往中的君子之风,搭建以民主、平等、尊重、宽容、互助的成员交往平台,形成完美的和谐;再次在利益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广大教职工的利益,要在维护教职员工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分配利益时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既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和谐校园应具有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和谐管理

高校的和谐管理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学校和谐管理并使各种管理机制顺畅有序运行,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大意义。“和谐管理”是管理学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率先提出,最近几年发展成熟。“和谐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其基本内涵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在现实生活中,不和谐状态的存在是绝对的,而和谐却是相对的。和谐管理的目的,即是使系统的各类构成因素由不和谐状态逐步趋近和谐的状态。

当前,高校伴随着快速发展出现了诸多不确定、不和谐的因素,可通过和谐管理,对高校中存在的各种矛盾进行系统思考、协调,适应新的形势,建立一系列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形成稳定的秩序、规范的管理和有序的机制。高校要实现和谐管理,就当以“以人为本”之理念为核心,以“人性化”制度为基础,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以依法治校为途径和方法,坚持完善民主集中制,通过优化组合,崇尚自由民主,消除内部各种矛盾,达到整体和谐。

(四)和谐校园应实现和衷共济、持续健康的和谐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10日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概括来说就是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其核心即为和谐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高校而言,构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高校亦不能例外。一个和谐的校园是高校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物竞天择,高校要与世界接轨,实现进一步的飞跃,就必须依靠和谐发展,不仅要快速发展,更要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这即是高校顺应社会发展的根本表现,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宣言

(本文第一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保卫处干部)

参 考 文 献

[1] 于晓光.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辽宁教育研究,2005(9):44~46

[2] 朱渝成.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初探.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4):118~120

[3] 吕明.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5~17

[4] 罗布江村. 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1~3

[5] 王冬. 建设和谐校园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23~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