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精神帮助探讨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精神帮助探讨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精神帮助探讨郑丽玲姜建红一、新形势下的贫困大学生现状(一)对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但各地对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有所不同。一系列贫困生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犯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精神帮助探讨

郑丽玲 姜建红

一、新形势下的贫困大学生现状

(一)对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但各地对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有所不同。例如:

2005年浙江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核实工作的通知》,首次对贫困程度设置硬性条件。通知规定:对低保家庭、烈士家庭、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和列入农村五保户学生出具特困家庭证明;对低保标准以上、低于低保标准150%以下家庭的高校学生,或因突发事件及因灾、因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出具困难家庭证明。

2006年江西的贫困生确定标准是:

(1)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

(2)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多人上学;

(3)父(母)已故或离异,经济失去依靠;

(4)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来源减少或中断;

(5)父母年事已高或长年生病,家庭缺乏劳动力;

(6)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本人突遭意外。

凡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可确定为贫困生。(江西省宜春学院学工在线网)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人。

随着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及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较大的特殊群体。

(二)现行贫困大学生的帮困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为了帮助这些面临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是一项为保证刚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入学的助困模式。即各高校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资助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够顺利入学。

2.奖学金。奖学金帮助是较基本的一项助困模式,它激励大学生努力完成专业课的学习来获得经济的奖励。除了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外,各个学校还设立了不同金额的奖学金奖励方法。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设定了“优秀学生奖学金”,最高奖金为3000元,除此之外,还包括学习进步奖学金、体育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等。

3.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一项无利息的贷款。它主要针对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招收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一般毕业后1~2年内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

4.勤工助学。一般情况下,高校内设置的岗位为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生产活动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的岗位。同时鼓励大学生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

通过这些助困模式,我们看到了,在经济方面,政府、社会、学校已经有相对完备的机制。但是今天我们面对更多的是贫困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004年2月,云南大学贫困大学生马加爵因和同学发生口角,为发泄长期积压在心中的郁闷,杀死了自己的4名同窗好友;5月16日,江西医学院的贫困大学生薛荣华连续刺伤7名路人,其中2人死亡、5人重伤;6月5日,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付新彬因拖欠学校上万元学费,临近毕业却未找到工作,无法承受贫困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跳楼自杀。短短五个月内发生的三起惨案震惊了人们。

可见,这些助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并未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给他们带来慰藉。一系列贫困生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犯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有学生就说,穷,我们可以少吃一点,但心理的苦,想什么办法也解决不了。可想而知,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新形势下的迫切任务。

二、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及分析

在大学生中,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普遍存在着。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经济困难导致他们受到各种心理压力比一般的同学要大得多。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他们都要比一般的学生多一分负担,多一点忧虑。因此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出现高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学习上困难较多等。廖湘蓉、龙晓东等人在《高校贫困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中揭示:在信义维度上,贫困生高于非贫困生,在友善的维度上,贫困生低于非贫困生。

分析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

经济上的落后,使他们生活上也比不上其他同学。这激发了贫困生较强的自尊心,过分的自尊导致他们非常敏感。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和极其平常的举动都可能触动他们的神经,产生自卑。同时,绝大多数贫困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对落后,使他们在知识面、特长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很大差距,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冲击,一些人因此敏感多疑,自我封闭,甚至对社会、对自己都不满意,产生自我否定。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二)嫉妒心理使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物产生敌意

那些来自条件艰苦、教学设施落后的地区的贫困学生,与他人比较,总会发现自己在才能、地位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不满的情绪。他们因不服气、羡慕或者不满而嫉妒,他们认为同为大学生,学习、智力、能力等自身条件并不比富裕同学差,可地位却低人一等。别人可以无忧无虑,而自己整日为经济而担忧,心理极不平衡,感到不服气;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色香味美的佳肴等物质诱惑,富裕同学的毫不犹豫、大手大脚、心安理得地享受,使贫困生既羡慕又妒忌。内心感觉社会不公,这是一种深层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憋在心里,则会越积越深,演化成抑郁等症状;表现出来即行为举止畏缩,甚至做出伤害到自身或者周围的人,那就会有更多的马加爵、薛荣华。

(三)渴望交往却又自我封闭

有些贫困生总觉得自己因为贫困而矮人半截。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此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的开销使得吃饭都紧巴巴的贫困生望而生畏。于是,他们有意无意地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渐渐地,在别人眼里贫困生总是沉默与孤僻。其实他们内心是十分渴望与人平等交往的。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希望被人特殊对待,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但理智与现实却不容他们拒绝和脱离他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孤僻,甚至心理畸形。

(四)紧张焦虑,学习遇到困难

贫困生常常为衣食学费发愁,整天都在为生活费点点滴滴地计算着,从而不能完全专心学习。如有个同学在日记中写到:“这个月怎么过得这样慢,爸爸寄来的100元因为交了必须统一订购的学习资料只剩下70元了,而到下个月寄钱来的时间还有25天,但愿这25天不要再有什么额外的开支了。”有的贫困学生则无视校规校纪随意旷课,在校外打工、经商,直接影响其学业。还有一部分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将自己埋藏在痛苦中,对生活失去希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无心学习甚至厌烦学习,由于成绩不合格而试读或重修,生活上陷入更深的窘境。我们身边有个案例:A学生因为精神过分紧张,接近崩溃,经调查,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考研与尽早参加工作抚养弟弟妹妹之间无法选择而焦虑致病。

2003年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持完成的调查报告指出,贫困大学生的抑郁状态普遍高于非贫困生。报告说,经济上的贫困已成为贫困生心理上沉重的负担,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该大学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调查称,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抑郁平均数为38.52,贫困生的抑郁平均数为40.72,主要表现为贫困生经常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心烦,感到压抑、恐惧和孤独,不容易集中精力做事,比平常话少了等等。

综上所述,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在他们成人成才的道路上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并且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救助他们经济贫困的同时,救助他们的“心理贫困”更成为当务之急。

三、精神帮助,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要改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除了开展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完善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系统外,还应该从精神上给予帮助,消除潜在的精神威胁。

精神帮助是非正式支持的一种形式。所谓非正式支持,是指由亲属、邻居、朋友以及社会组织等构成的初级群体对高校贫困生提供的经济、劳务、精神等方面的支持。和正式支持相比,非正式支持注重的是非政府组织对贫困大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支持。

精神帮助除了更新学生自身的观念,使其正视贫困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利用贫困学生周围的环境和人群,从心理和精神上帮助他们,使他们摆脱因贫困而带来的困扰。

(一)加强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改变学生自身心态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时刻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心理帮助和精神安抚。

首先,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其乐观豁达的人格特质。完善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成功人士的挫折经历以及贫困生的成功典型,运用这些依靠自身努力、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使他们明白: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伤心的事情,都会遇到挫折。而贫困只是其中的一种,也许它比一般的挫折更加残酷,更加持久,可是无论如何是无法逃避的。穷,不是自身的弱点,也不是缺点,没有必要为此而沮丧,更不必因此而自卑。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逆境出人才。只有经历了风雨之后才能看到彩虹。坚韧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到的。所以要百倍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努力消除自卑,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用知识和能力来武装自己,以自己能够有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为荣。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其次,完善心理教育机构,搭建心理交流平台,纠正贫困生心理误区。

(1)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讲座,让他们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办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避免心理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并培养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

(2)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解决贫困生存在的自卑封闭、敏感多疑、冷漠攻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通过谈话、交流、心理开导的方式,消除贫困学生“我为何不出生在豪门”等心理误区。

(3)搭建心理交流平台。贫困生作为一个面广、人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普遍关注。通过交流平台,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到归宿感。让他们发现像我这样处境的学生大有人在,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并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此外,还可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引导他们树立真实的自信,通过分析人际交往的心理、交往的礼仪等方面,让他们了解与人交往的知识,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情绪调控等,以降低心理焦虑。

(二)架起心理沟通的桥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情感需求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韦斯将人的孤独分为两种: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情感性孤独是指缺乏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社会性孤独则指的是缺乏朋友之间的交流。社会学家沃恩·本特森的研究指出,与好友、亲属和邻居进行的随意性交往活动会在生活满足感方面起到极大的作用。

对生活在自卑和妒忌当中的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加需要情感交流。

做好感情帮助,首先要端正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的认识以及看法,通过高校贫困生非正式支持(既包括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支持,又包括各种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在贫困学生的周围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生活团体,更好地满足高校贫困生情感交流的需求。

首先,加强亲情交流。鼓励贫困学生和家庭成员进行交流,家庭的经济困难是引起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加强亲情交流,可以让贫困学生正确面对贫困的事实,也通过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支持孩子,从而减少他们的孤独感,提升他们的信心。还可以通过其他亲戚的帮助,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

其次,鼓励友情交流。友情交流不是指同学间的物质或经济上的帮助,而是指同学之间相互倾吐心声,相互帮助(当然是健康的交流)。这可以减少贫困学生心中对交流的恐惧,通过对其他同学的认识,改变他们自卑、妒忌的心理,以及封闭性倾向;也通过周围同学对他们的认识,了解他们真正的内心,方便对症下药,解决最根本的心理症结。

然而,做到这点的前提条件是消除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的歧视。

(三)给贫困大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这里所讲的心理安全是指高校贫困生的信任感、依靠感和减少生活中的紧张感。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信任感、依靠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贫困的学生来说,自卑使他们为自己披上了一层厚厚外壳,同时也使他们变得非常的敏感。一方面封闭自己,不敢让自己与别人接触,害怕自己薄弱的一点被别人挖掘出来;另一方面,他们也很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希望别人能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赞许、信任。

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没有别人的鼓励,他们会陷入更深的自卑心理,将自己裹得更紧,越是孤独无助越是渴望别人的注意,希望有人可以依靠;越是得不到关注和信赖,就越封闭自己,如此的恶性循环,会使贫困学生的心理负担更加沉重,使他们和同学、老师以及生活中接触的人之间产生隔膜、矛盾和不协调。

适当为贫困学生创造一些有利于展示他们才华与能力的机会,例如支持他们参加各种竞赛及活动,分配一些任务给他们做,并给予鼓励与赞扬,利用信任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支持过程中高校贫困生与支持者之间的隔膜、矛盾和不协调,使双方实现默契,从而满足高校贫困生心理安全的需要。

(四)做好心理保护,在尊重贫困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开展助困工作

很多大学生因为有太强烈的自尊心而盲目拒绝各种帮助,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就不用在经济上帮助他们,不用理会他们了。

心理保护就是指在不伤害贫困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能给予一定的物质、经济以及精神上的帮助。例如不少大学表示,学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情况会长期跟踪,例如通过饭卡费用的使用情况等,大致可以了解到有需要提供协助的大学生,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太原理工大学的贫困生可免费在该校北校区新餐厅二楼用餐,为了不伤害贫困生的自尊心,他们在牌子上写的是“经济困难学生”,而不是“贫困生”。以这种方式既尊重于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又使他们得到帮助。所以,对这种形式的帮助应该大力宣传,并寻找出更多的方法来做好心理保护的助困工作。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各方面改进方法,才能最终达到营造精神解困的校园氛围的目的。

(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与学生合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