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帮困济贫到扶贫开发

从帮困济贫到扶贫开发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艰难的跋涉:从帮困济贫到扶贫开发回顾定西扶贫开发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解决群众吃饭、饮水、穿衣等帮困济贫的救济式扶贫,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开发式扶贫,以开发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解决温饱的综合开发式扶贫三个发展阶段。

艰难的跋涉:从帮困济贫到扶贫开发

回顾定西扶贫开发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解决群众吃饭、饮水、穿衣等帮困济贫的救济式扶贫,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开发式扶贫,以开发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解决温饱的综合开发式扶贫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即1983—1993年的“三西”建设前十年。这一阶段的扶贫概括来讲,就是在注重解决农民群众“三料俱缺”(燃料、饲料、肥料)问题,全面停止植被破坏的基础上,重点走好“三条路子”,即: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旱路,水旱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以种草种树、大搞水利、兴修梯田、治理小流域、农电建设和科技培训等补助性的扶贫措施为着眼点,使广大群众的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农民群众创造了再生产的原始积累,为实现基本温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即1994—1999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阶段。这一阶段,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区情实际,彻底转变了“就粮抓粮,以粮为主”的老路子,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扬长避短的原则,突出特色,引导广大群众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建立支柱产业,从而提高了扶贫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并努力以贫困乡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攻方向,在扶贫开发中形成以区域开发和乡、村、户各层面攻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使扶贫工作找到了适合区情实际的突破口。通过重点实施地膜粮作、洋芋种植、梯田建设、集雨补灌“四大工程”和“六个一”(即有条件的地方贫困人口人均新修l亩以上的水平梯田、种植1亩地膜粮食、种植1亩地膜洋芋;户均建1眼补灌窖,户均畜牧业创收1千元,户均劳务创收1千元)的到户扶贫措施,提高了到村到户扶贫效益,加快了贫困片、带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进程。

第三阶段,即2000年以后的新时期扶贫开发阶段。全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良好机遇,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特点、目标和任务,结合区内个体贫困与区域贫困相互并存的实际,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加快稳定解决温饱进程的突破口,按照“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以政府为主导、以贫困群众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实施原则,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增收问题相结合;把持续改善生态、生产基本条件与推进重点乡村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把扶持到村到户的种养业与区域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重点乡村经济实力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的扶贫开发向稳定解决温饱快速迈进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