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加强大学生的和谐力建设

论加强大学生的和谐力建设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加强大学生的和谐力建设吴小英“和谐校园”建设是努力调整校园内外各种关系,使之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极富生机活力的状态。“和谐校园”的建设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有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和谐力。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分析,当前的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校园内的学生群体也出现了分化。

论加强大学生的和谐力建设

吴小英

“和谐校园”建设是努力调整校园内外各种关系,使之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极富生机活力的状态。“和谐校园”的建设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有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和谐力。

一、大学生和谐力的主要标志

本文指的和谐力是指行为主体整体协调自身内外要素使自我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能力。和谐力虽然是一种软实力,却是更高层次和更深层面的实力。大学生的和谐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健康充实的身心状态

大学生在身心上的和谐力首先表现在拥有健康的体魄,能承担各种压力和挑战,同时,其心理结构中的认知、情绪、意志三者达到和谐,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乐观自信,能承受挫折。

2.充满动力的学习状态

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善于学习的大学生其身心的和谐程度要远远大于不善于学习的大学生。因此,大学生的和谐力集中表现在是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创造动力上,能否在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全部成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以使自己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大学阶段是学习、求知、探索的大好时光。学习上的和谐力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能主动发展自我兴趣,重新确立奋斗目标,并围绕目标不懈努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3.诚信友爱的人际状态

大学生在人际上的和谐力,不仅表现在横向交往能力上,即能充分融入高层次的文化环境中,能够以真诚的情感、信任的态度、平等的意识在同龄人中建立起能够充分交流思想、充满温暖的人际关系,赢得同伴们的认可和信任,同时,还表现在纵向交往能力上,即能够跨越年龄和地位的差距,与老师、长辈、领导交往,从他们那儿接受课堂外的教育营养,也为今后走上社会开展人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具备和谐力的主要标志就是能够使自我达到以上和谐状态。

二、大学生缺乏和谐力的具体表现

1.心与智的不和谐

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许多大学生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不平衡、不和谐。目前的中国,素质教育搞得最好的是幼儿园阶段,到了小学应试教育的比重就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中学更是变本加厉。这些问题,随着学生进入大学在社会化进程中逐步显现出来,表现出智商高而情商弱的倾向,同时又反映在学习动力缺乏症上,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把时间无止境地荒废在网络娱乐之中,严重影响了学业。一方面是没有远大的志向,另一方面则是志向的功利化、庸俗化,学生变得精神贫乏,情感麻木,信念渺茫,人格苍白,于是“郁闷”一词成为大学生迷茫心理的代言词,甚至有大学生说“不在郁闷中恋爱,就在郁闷中变态”。

2.知与行的不和谐

长久以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与国外先进的教育相比,我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我们的人才水平总是不高,创造能力总是不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学生时代能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大奖,长大后却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其实我们不难在大学生的知行脱节上找到部分答案。在长期的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接受书本熏陶多,而接受社会熏陶较少,理论知识强实践锻炼弱,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是许多大学生的通病,在寝室“卧谈会”上指点江山、高谈阔论的学子在生活中往往是“一屋不扫”的懒汉,甚至我们的大学校园中还出现了陪读家长。一方面渴望早日踏上社会,另一方面又惧怕社会的复杂环境,这构成了许多大学生身上的典型矛盾。

3.人与我的不和谐

大众化教育以来,传统班级的概念淡化,集体约束减少,大学生与同龄人的交流状况和以前有很大差异。有的大学生性格孤僻,独来独往;有的大学生虽然呼朋唤友,却只是江湖义气;有的大学生长期住在校外,与同学感情淡漠,和老师的关系更是疏远;有的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寝室里,但大部分时间和电脑待在一起,成为擅长人机对话而拙于面对面交流的现代“隐士”;有的大学生因为不善于解决人际冲突,冲动之下打架闯祸;有的大学生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而失去许多锻炼机会……这种种的人与我的不和谐状态如果不及时纠正,将来带到社会上就会成为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大学生缺乏和谐力的主要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干扰

改革开放的大局势把整个社会带入了转型期,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总体特征处于失衡状态:一些传统的观念丧失了对生活的解释力量,丧失了赋予意义的权威地位,而新的东西尚未形成,价值的失衡导致精神上总体的颓落,加重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冲突。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的:“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这种多元文化的干扰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恶搞”之风盛行,“愤青”言辞热闹,“芙蓉姐姐”、“木子美”们满天飞……,挑战传统的是非、美丑、善恶标准。这些现象的存在,混淆了大学生的视听,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

2.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这给校园中的莘莘学子带了心理和现实的双重冲击。据《文汇报》报道,2007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报名和录取比例为42∶1,公务员考试已被人们戏称为“天下第一考”。但对许多学生来说,考研并不是为了追求学术事业,而是为了赢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大众化教育带来学生阶层的分化。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分析,当前的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校园内的学生群体也出现了分化。大学生中月消费水平差距很大,高的达四五千元,低的只有两三百元,消费条件和生存状态大相迥异,这对贫困学生来说压力可想而知。使这部分同学拥有良好的状态显得更为艰难也更为重要。

3.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一方面,他们在物质方面几乎是有求必应,优越的生长环境造成当代大学生普遍养尊处优,吃苦意识差,耐挫折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团结协作精神不够,缺乏感恩意识;另一方面,他们在精神上背负着来自家族的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精神压力。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长大的一代,面临着比前代人更繁重的压力和竞争。而多年来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他们更习惯于面对书本,不善于面对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和未来的人生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茫然失措,内心的矛盾冲突加剧。

四、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和谐力建设的途径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不少资料表明约10%~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轻者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困扰,重者会发展成严重的精神病症。我们要预防在先,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我校为例,我们每年对每个新生入学时都进行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项普查,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大约有9%,然后对其进行心理建档和追踪服务,并开通网上心理热线,随时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我校学生的心理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

2.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和谐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能力,更多地有赖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和熏陶。目前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围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点,弘扬历久弥新的大学精神,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以文化养人,让大学生深深感受、认同并吸收这种文化,把和谐精神带到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在工作中建功立业。

3.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要帮助学生通过认识别人、认识自己的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自己,通过道德评价活动学会自我评价;要引导学生在品德践行中检验自己的道德情感;要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感情;要引导学生在道德意志行为中自觉地掌握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如通过自我教育来解决“网瘾”,帮助大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把网络转化为自我获取有效信息的工具;同时,让同学们通过恳谈会、辩论赛、网上讨论等多种形式对网络中的虚假错误信息进行辨析,清扫思想误区。

4.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必须紧密地结合人生的实践来进行,人的所有认识活动,都应在理性调控中去认真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应该鼓励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接触社会、积极实践。比如通过学习互助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义务感、意志力;通过参与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理解政策,了解社会,认清使命;通过执行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理性观念等等。

5.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

创新是活力的源泉,是和谐的内在推动力。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僵化的教育观念,改善陈旧的教材体系,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创新营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宽松平等的学术生态环境,为学生搭建大胆尝试、勇于突破的创新平台;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鼓励学生勇敢地超越自我,革除一些束缚自我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化过剩的精力为创造的活力;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用多种方式的创新来推动个体进步,用自我价值的实现来维护个体和谐。

(本文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

参 考 文 献

[1] 段建国等编著.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07~220

[2] 罗国杰等编著. 思想道德修养.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0~1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