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体系

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体系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体系楼浩英王玉娜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集体注入新活力。”独立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是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阵地。近几年来,独立学院学生党建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体系

楼浩英 王玉娜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集体注入新活力。”独立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是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阵地。因此,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成为目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随着学生党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学生党员人数增加较快,加上多方因素的影响,如有的支部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情况,学生党员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诸如有的党员产生了“歇口气”的情绪,有的学生党员党性观念变得模糊,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等等,如“入党前一身汗,入党后松一半;入党前革命化,入党后一般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思想滑坡,自我放松,不按时参加支部活动,不及时交纳党费,不按时向组织递交思想汇报等等,不能切实地起到一个党员的表率作用,有损于学生党员的形象和威信。如何针对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了当前高校迫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和谐

高校党建工作由于受到学生在校培养时间较短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历来存在数量与质量的矛盾。近几年来,独立学院学生党建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部分学生党支部把发展党员的人数作为衡量支部工作开展的成效,大力发展学生党员,但由于正式党员的有限,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出现了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的现象。

(二)入党前的教育和入党后的教育不和谐

现在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多数是由专职的党总支书记和辅导员担任。由于缺乏专职的工作人员,或者兼职的辅导员本身承担大量的其他工作,所以只能将工作重心放在党员发展上,而忽略了党员发展后的再教育和管理,使得在学生支部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党校培训、马列主义班、党章学习小组等等,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党员先锋模范意识也随之淡薄,一些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松散,大大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三)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的认识模糊

少数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不作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学习自觉性差,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有些学生党员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政治热情,甚至不愿意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也有个别的当初加入党组织时本身就带有不正确的目的与动机,由于社会现实与思想认识等因素,认为入了党就可以在毕业择业时提高竞争力,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入了党就可以为将来步入仕途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入了党就可以谋取更多的利益等等。由于这些党员的动机不纯,入党后明显存在着后劲不足,往往在各方面出现大滑坡。

(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学生党员应该在群众和集体活动中发挥模范作用。总体上看,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在“进口”上把握较严,但有些学生入党后并不注意自己党员的形象,不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些党员不思上进,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同学,有的认为只要自己遵守校纪校规,不犯错误,洁身自好就行了,有的甚至自己也违反校纪校规。对于同学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学生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也不明显,在校园中活跃的各种群众性社团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学生党员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二、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是保持我们党先进性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是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优秀青年群体,是未来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善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先进文化,他们是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是明天的高知群体。同时,高校又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在所有的资源当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因此,把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优秀大学生吸引到我们党的队伍中来,对于我们有效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更好的体现党的先进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比例还比较低,这与学生将来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不相称的,也与这支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是不相称的。在学校,学生党员绝大多数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进取、愿为党的事业奉献终生的优秀青年,不少人迫切要求早日加入党组织。同时,学生在校期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重要的定型期,积极、正确的思想不去影响他们,消极、错误的思想必然去影响他们。因此,学校党组织必须坚持鲜明的政治方向,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激励他们,使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正确把握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基本原则

在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前,要坚持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遵循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客观规律,从独立学院党建工作和学生党员的实际状况出发,确定和把握正确的原则。

(二)健全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体系,严格把握党员标准,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首先,独立学院的党员发展工作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的基层党支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针对学生的特点,建立一套符合独立学院发展学生党员的完善的标准和体系。为此必须制定相关的发展培养制度,如基本理论知识测试制度、考察等级制度、民主测评制度、宿舍考核制度等等。

其次,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严格把关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始终把坚持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放在首位,严把入口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党员工作的步伐。吸收党员时不仅在党内充分讨论,而且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现学生党员选拔“透明化”,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如实行考察对象公示制,把考察对象置于大家的监督之下。

再次,党员发展要有规划。在发展党员时应当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的原则,要注重党员的结构分布和梯队建设,保证党员队伍的稳步发展。

(三)健全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再教育机制

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尽管受过一些党的基本理论的教育,但那是比较零散的、不系统的。要进一步进行必要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大学在理论教育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学生党员进行必要的理论灌输,使他们能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考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增强思想上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尽管有党纪党规可以约束其行为,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易运作的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党员进行教育,建立起学生党员监督宣传系统。如学生党员学风督察制度:要求学生党员在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同时,带动身边同学不断提高学习自觉性。定期学习制度:采用自己学习和组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不断增强责任感。转正答辩制度:随着发展党员工作适当提前,在大学期间转正的党员会越来越多,利用转正机会进行再教育。支部大会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前,增加一个由各方代表参加的转正答辩会,拟转正的预备党员首先要向答辩会的各方代表汇报预备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并回答代表们提出的关于党的基本政治知识、党的历史、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重要时事等各种问题。通过答辩,既可以了解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情况,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育,在一问一答中使学生党员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党性。目标责任考核和评优激励制度:采用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监控为辅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支部与每个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党员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可以包括组织纪律、思想汇报、学习成绩、业务能力、课外科技、社会实践以及同学意见等多方面。这些考核内容,综合成一个学生党员的考评体系,督促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中时时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处处体现出党员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现一般的党员及时给予提醒和帮助,对表现不好的党员及时给予批评教育。

总之,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培养面大和组织发展任务重的特点,因此严把学生党员发展入口关,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建立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体系,是独立学院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党建工作应该与班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与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才。

(本文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

参 考 文 献

[1] 李翔. 论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6):128~129

[2] 张兰欣,侯哲.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持续教育模式的构建. 科教文汇,2006(3):19~20

[3] 张俊琴,唐天奎,周洪军,王艳华. 高校学生党员质和量关系的研究.江苏高教,2006(3):151~1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