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从辅导员工作职责、专业化及职业化程度、职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次,结合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辅导员队伍管理规范和综合考核体系,对辅导员进行严格管理、科学考核。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唐 辉

摘 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措施。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从辅导员工作职责、专业化及职业化程度、职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现状分析 对策思考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时,在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辅导员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1)就辅导员工作职责而言,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一是辅导员工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安全稳定、学生党建、班团建设、学风建设、寝室管理、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就业指导、贫困生工作、学生科技活动等。总之,凡是与学生有关的,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辅导员,从而使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忙于处理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员”、“救火队员”,因而难以抽出精力来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能的原因,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定位,往往容易与一般行政人员的工作不分。为了做好学生测评、学生党团建设、宣传活动等工作,不得不在校内各部门之间奔波,有时使得他们感到精力分散,难以继续学习、提升自己,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认真调研和系统分析,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上,导致“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存在。

(2)就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而言,存在主客观方面的难题。一是主观方面,辅导员队伍专业性不强、学历层次和理论素养偏低。在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部分辅导员由于没有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培训,工作后的专业培训不够,因而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新问题的能力不够,没有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常常出现工作滞后的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大学生主体也在不断变化,个性越来越张扬,需求越来越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变迁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更广的知识结构。二是客观方面,从外部环境看,首先,现行高校的评估和考核机制不利于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大部分高校往往制定了明确的单独针对专任教师的考核、评比、晋级及奖励办法,却忽略了辅导员的特殊性,将他们放在行政人员或教辅人员中笼统考核。这样在无形之中形成了辅导员感觉自身地位比专业教师低的印象,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体验不到工作的满足感和事业的成就感,职业的社会声望较低。再加上平时工作繁重,压力大、后顾之忧多,承担的责任和实际付出相差较远,使得诸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出现不稳定的趋势、职业寿命短。其次,学生工作的管理体制不合理,使辅导员处在一种被多重管理的状态下,多重管理,多重考核,使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无暇“辅导”。这些考核评价方式抹杀了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建设。

(3)就职业发展而言,由于日常事务繁杂、任务时限规定紧、工作强度大,辅导员无暇顾及诸如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而这三项工作正是辅导员工作的真正职责之所在,因此,更不用说还有时间进行教学和科研。在日常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却难见成效,部分辅导员寻找不到价值,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认为辅导员工作只是一种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对工作敷衍了事,职业动机和热情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常出现职业退缩行为现象。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1.明确职责

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非一般的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的服务者。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学校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将一部分不应该是辅导员的工作划归到其他部门,使辅导员从繁杂的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侧重于学生思想教育、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工作,从而既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又保障了工作质量,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

2.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加速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某些突出问题的必然选择。

首先,在进行辅导员队伍选聘时,要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选拔标准,经过公开招聘、笔试、面试、审核、公示等环节,秉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把关,保证新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学历层次。同时,按照“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男女比例相协调”、“专业搭配合理”的原则,选拔优秀教师从事辅导员工作,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

其次,对现任辅导员,应积极鼓励并为其创造进一步学习的有利条件,可以设立专门的学工队伍建设基金,加强培训和考察学习,以“菜单式”服务实施辅导员培训,同时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资等资格证书的考试。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基金及思想教育的学科建设,促进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努力推进这支队伍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再次,结合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辅导员队伍管理规范和综合考核体系,对辅导员进行严格管理、科学考核。进行“公开、公平、公正”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

最后,健全保障体系,努力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保辅导员的职称待遇、职务待遇、工作待遇、学习待遇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上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只有这样,才能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切实发挥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

辅导员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应是一支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队伍。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具备一定条件且有强烈愿望的,应该鼓励其兼课。这样不仅能提高辅导员的素质,也为今后分流拓宽出路奠定基础。解决出路问题,是安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也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对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要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采用“重视使用、促进流动、相对稳定”的办法:一是出台积极政策,鼓励辅导员在任职期间创造工作成绩,促进自身的发展;二是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大胆提拔任用,安排到其他党政管理岗位;三是把善于钻研教学业务的优秀辅导员分流到教学岗位上;四是鼓励和选送年轻辅导员在职或脱产攻读研究生和第二学位;五是适当地安排辅导员到地方基层挂职锻炼。

三、结束语

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是一项涉及国家、学校、社会及每一个家庭系统工程,是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唐辉: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专职辅导员,思政专业硕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