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电影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电影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一)电影产业现状1.电影制片业我国现有国有制片单位36家,其中企业单位15家,事业单位21家。

四、电影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一)电影产业现状

1.电影制片业

我国现有国有制片单位36家(故事制片厂32家,其余4家),其中企业单位15家,事业单位21家(10家实行企业管理)。

拥有单片摄制许可证的国有单位22家(主要为电视台、电影公司)。

拥有单片摄制许可证的民营企业187家,其中比较活跃的有10 家左右。

电影科研等事业单位6家,分别为电影资料馆、电影科研所、电影乐团、电影剧本中心、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电影学院[6]

2.电影发行业

我国现有国有电影发行单位2000多家,其中:

拥有境外影片全国发行权(无进口权)的公司有两家,分别是国有独资的中国电影集团发行公司和由19家国有电影股东单位组建的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公司均可从事境外影片和国产影片的全国发行业务。

拥有国产影片全国发行权的国有制片单位31家,民营发行公司10家。

拥有放映院线经营权的电影院线公司36家。其中中影星美院线公司由中影集团与民营公司合作组建,世纪环球院线公司由系统外国有资本控股,其余院线均属国有院线。36条院线中,跨省院线14条,省内院线22条,北京、上海等10省市组建了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院线。

经批准缓建院线的西藏等西部7省(区)发行公司近500个,仍按原体制分行政层级发行[7]

3.电影放映业

我国现有电影院超过6000座,大部分是各级文化部门所属(西藏、甘肃、宁夏的电影放映单位属广电部门)国有电影企业,个别是“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截至2005年底,加入36条院线的电影院有1243座,银幕数2668块。

与境外合资的电影院有16家,分布在9个省市。

农村电影放映队近30000个,分别为国有、集体和个体所有[8]

4.影片产量和经营收入

产量:2005年,中国电影迎来百年华诞。近百年来,我国一代一代的电影工作者共拍摄故事片5000余部。其中,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约有4000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拍摄的有3000多部。目前,每年电影故事片生产规模100部左右,电视电影100部左右,科教片、纪录片、美术片50部左右;每年引进境外影片50部左右。影院票房收入每年约10亿元,观众2亿人次。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黄金时间一部影片平均收视率为2%(约为2200万观众),最高收视率为7.7%(约为7700万观众)[9]

(二)电影产业体制主要问题

1.结构不合理

电影产业结构呈现“橄榄形”,中间环节收益大,制片、放映环节收益小,严重影响制片和放映环节的积极性,导致投资减少,影院改建滞后。

2.产业链脱节

电影产业经营上下游脱节,生产与销售脱节,电影院放映与后产品开发脱节,使电影投资过分依赖影院回报,缺乏整体效益,没有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

3.所有制结构单一

电影产业中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少。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存在不少障碍,从而导致机制不活,资金匮乏,电影行业普遍面临从业者积极性不高、吃大锅饭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电影产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适应市场、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缺乏,使电影产业基本上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型产业。

4.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市场空间狭小和管理不规范,投资回报率较低,制片厂在融资拍摄影片方面困难较大,政府的资助在影片生产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主要通过五项经济政策扶持民族电影。2005年,全年拍摄的100多部故事影片中,政府资助的超过70部。这说明,制片厂自身投入和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明显不足,使制片规模较小。同时,影片宣传和电影院改建方面资金匮乏,投入很小,缺乏鼓励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