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

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

时间:2022-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我校研究生部和学院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职责划分有了根本的变化。在二级管理中,研究生部主要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宏观管理,工作重心放在为培养学院创造宽松的环境、协调各方关系上;学院作为二级管理机构,则承担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并且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

王 煜(1)

摘 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培养类型的多样化,二级管理成为高校研究生普遍采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本文从研究生教学管理实际出发,通过分析目前研究生教学二级管理的现实背景、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改进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二级管理 研究生教学 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研究生培养类型和学科结构不断调整,给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适应规模发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生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逐渐转变自身职能,适当下放管理权限,实施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重视。在二级管理中,研究生部(处)代表学校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学院作为二级管理机构,在学校的宏观指导下开展具体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研究生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更加明确,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逐步完善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值得认真研究与思考,本文主要从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行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的现实背景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至今,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及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尤其近几年更是跨越式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采取一级管理模式,即由作为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研究生部(处)统一负责管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党建、思政、就业工作。起初由于一些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不大,一级管理模式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但随着规模的扩大,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发展。

(一)二级管理是适应研究生规模发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需要

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年招生人数已经从1978年的l万余人增加到2010年的46.5万人,有的学校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人数趋于持平;另一方面,培养类型趋于多样化,从以统一招生的全日制研究生为主,发展为多种形式并重的格局,生源层次差异较大。由于研究生管理工作量的成倍增长,许多原来在一级管理中能完成的工作变得繁重起来,而且一级管理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管理上出现了较多的盲点。在这种情况下,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成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要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管理,一级管理模式和少量的管理人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另外,研究生部(处)如果管得太细,会抑制学院个性发展和积极性调动,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二)二级管理是优化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需要

简政放权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二级管理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使管理直接有效。实行二级管理后,学院成为研究生管理的主体,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可以更好地统筹和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实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资源共享。研究生部(处)要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才能更好地从全局发展的战略角度制定政策及规章制度,并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从而逐步理顺研究生部(处)与二级学院、学院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二级管理是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互为需要、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和水平;研究生规模的迅速发展则促使学校进一步重视学科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当今的学科建设存在着多方交叉、渗透的现象,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相继出现。实行二级管理后,学院可以在学校研究生教育整体发展规划的大框架下,根据学院学科建设的不同需要和特点确定对应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研究生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强化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以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我校研究生教学二级管理的实践

比较众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可以发现,不同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不同的学校特定条件而言,起着特定的作用和功能。一级管理模式适合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和规模较小的时期,二级管理模式则适合专业较全、规模较大的高校。各个高校在不同的时期,都会采用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来试运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1981年,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并于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我校办学特色鲜明,精品化、国际化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宗旨和目标。作为财经类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的学科门类较少,招生专业相对局限。截至2002年,学校仅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9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以及2个专业学位,当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33人。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我校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2009年,我校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了1 551人。学校已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共计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共计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以及3个专业学位。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学校从2009年开始由一级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二级管理模式,即将研究生就业及党建工作率先下放到学院,到2010年,学校全面推行二级管理模式。

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我校研究生部和学院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职责划分有了根本的变化。在二级管理中,研究生部主要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宏观管理,工作重心放在为培养学院创造宽松的环境、协调各方关系上;学院作为二级管理机构,则承担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并且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籍管理方面,学院承担起研究生学期注册、请假等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研究生部则保留学籍异动、毕业资格审核、提前毕业、延期毕业、出国审批等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在教务管理方面,学院承担起选课及课程免修、免听、重修办理、教学秩序检查、日常成绩单出具、博士综合考核组织工作,研究生部则保留全校学术型硕士与部分博士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运行监控、教学质量评估、缓考办理与期末考试安排、成绩系统维护等工作。

随着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管理重心的下移,管理职能的变化,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内容覆盖面广,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缩影和实施教学管理的主体,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综合管理;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是学校内部的基层管理,其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教师和学生,相应的管理层面相对更细、更扎实;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要解决的是各种具体教学问题,要求教学秘书在管理上能贯穿上下、联系内外,在研究生、导师、学院以及研究生部之间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实行研究生教学的二级管理模式,加强了学院一级的管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但是,这一模式实施的时间较短,还不是很完善,在具体研究生教学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院定位不明确

研究生教学二级管理实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但由于一直以来采用的是一级管理模式,学院习惯了协助研究生部工作的一种状态,更多的时候只是发挥贯彻执行的作用,并没有很大的管理自主权,不能很好地、主动地参与到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此外,学校对二级管理模式下思政、党建工作的职责划分比较明确,但对教学管理工作并没有文件规定。尽管在实行二级管理模式之初,研究生部专门召开会议,指出了学院在研究生教学管理中的职责,但学院仍然保持以往的依赖性,就像拨算盘珠一样,研究生部拨一下就动一下,非常被动。由于具体职责划分问题,往往出现一些工作管理重复,又有一些工作出现管理空档的情况。

(二)信息沟通不畅

在研究生教学二级管理中,存在着研究生部与学院、学院与教师、学院与研究生、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任何一个环节的沟通不畅都会导致教学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随着在校研究生人数的快速增长,研究生部与学院之间的信息交换量越来越大,单靠传统的手工作业已不能满足信息实时交流的需要。研究生部与学院之间的信息沟通问题成了教学管理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学院层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到达学院后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教师和研究生,学院与教师、学院与研究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如部分教师调课没有提前通知,致使教务秘书无法及时通知学生,正常的教学运行受到影响。

(三)管理队伍不健全

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学院成立专门的研究生管理机构,有专人负责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但由于各学院学科专业、研究生人数及学科管理队伍设置的不同,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的队伍不是很健全。尽管各学院均配备了研究生教学秘书,但是多数还兼任其他行政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精力投入,只能疲于应付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交办的工作,而不能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深入了解,更无时间和精力探索学院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影响了正常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此外,各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由于工作经验不同以及对计算机水平的掌握程度不一样,也影响了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考核机制不完善

研究生教学管理是一项弹性较大的工作,不仅取决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还取决于其精力投入。如何增强学院工作的主动性,促进二级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虽然学校近几年也制定了一些考核办法,如制定《优秀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者评选和奖励办法》对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表彰。但这些考核没有统一规范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缺乏系统性;具体的评选工作缺乏一定的数据支持,无法对工作效果进行量化;整个考核尚不具备严密性,人为因素过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积极性的发挥,仍然对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和培养质量责任意识不强。

四、改进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应循序渐进,关键要处理好学校、研究生部(处)及学院之间的关系,稳步推进,抓好典型,积极推广。针对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充分考虑我校发展实际情况及各学院的学科特点、研究生培养规模、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职责,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明确职责是实行二级管理的基础。学校应建立对等的校院二级管理的责、权、利体系,分工合作,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首先,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要求。研究生部必须从过去的全程管理中解脱出来,进行目标管理;从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从事战略管理,统筹规划,制定标准,进行研究、指导、调控、监督、评估、培训与服务。学院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进行过程管理和全面管理,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质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在明确二级管理部门总体责任与权利的同时,还要细化工作内容,具体分清研究生部与各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如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包括研究生部主管领导岗位职责、培养办公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主管研究生教学副院长岗位职责、研究生教学秘书岗位职责等。另外,要健全学院的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成立研究生教务办公室,配备必要的专职管理人员,使他们精力集中,积极投入到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

(二)规范流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行二级管理的前提。要通过制度的完善,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特别是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为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研究生部应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流程,将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即将工作进行分解,规定流程中每一项工作内容及其负责人,并将其公布,进行开放式管理,以方便教师和研究生的日常教学与学习。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管理行为,切实保障研究生教学管理过程的条理清晰、有章可循、程序规范、快捷高效。例如,制定《研究生课程教学基本规范》,严格对新开课程及新进教师授课资格的审核,对日常教学调停课、课程要求、课堂与考试管理、成绩评定等事宜作出规定,以明确责任人与教学管理事故认定。此外,要加强对学院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量化的二级管理工作考核评估机制。通过定期考核,客观公正地评判教学管理的效果,并依据考核结果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吸纳改进的建议,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从而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培训,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管理队伍

专业、合理的管理人员配备是实行二级管理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要坚持选拔、管理、培养、锻炼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制定专门的选拔机制,有步骤地安排岗前培训,不断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其次,研究生部应与学校人事部门通力合作,制定发展规划,培养一支熟悉专业知识的、以专职为主的研究生教学管理队伍。定期举办培训,组织学习研究生教学管理文件,通报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和交流学校研究生教学情况,尤其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充分使用现有网络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再次,学院要创造条件,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的科研素质,使教学管理工作跟得上形势的发展。定期组织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校外考察、调研活动,关注教育学管理学前沿课题,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科学管理。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研究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陈旧的信息传递方式已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基于网络的信息传递方式能更快、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在二级管理这样一个强调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就显得尤为重要。搭建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则成为实行二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研究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是研究生教学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学籍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学院的培养方案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制定和网上选课、教学任务发布与排课、教师网上录入成绩、教学管理通知发布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该平台可设置多种角色(如教师、导师、管理人员、研究生等),并按角色设置不同权限参与管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衔接,减少管理的层次,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实现资源共享。研究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以信息化网络的管理方式替代传统手工管理,把大部分管理功能转变为网络服务,以程序化的方式规范了研究生教学二级管理,为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语

实行二级管理模式是学校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必然选择。学校应进一步明确研究生部和各学院的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不断推进研究生教学管理改革,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形势,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注释】

(1)王煜,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培养办主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