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学校发展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学校发展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学校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学校;实现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区、家长、学生、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忽视教师的任何方面需要都无法实现教师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学校发展——钟海青书记在广西民族大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专题辅导报告

(2009年3月31日)

一、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学校发展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此实现办学利益关系人利益的最大化。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需要,以此实现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学校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学校;实现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区、家长、学生、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发展的利益主体

思考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考虑学校与哪些人的利益相关,这些与学校利益相关的人需要学校为他们做什么?学校发展不仅仅要考虑自身对资源的需要,必须考虑各利益主体的需要。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学校自身的需要和利益主体的需要之间的结合点之上,而学校发展的需要与利益主体需要二者之间价值取向冲突就构成学校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得到协调和解决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涉及政府、学生、家长、社区和教职工等五类利益关系主体。

政府是学校的最主要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政府为什么对教育投资,它期望从教育中得到什么?

(1)为了社会的发展,即促进社会的民主、文明、进步和繁荣。(2)为了公共福利。(3)为了文化的传承。(4)为了政治的需要,传递政治观念,实现社会人的政治化。

政府的基本取向是社会性。政府作为学校发展的利益主体,其举办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性。政府要通过教育推动社会的发展,推进社会文明,实现社会福利。很多时候,作为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种选择,政府更多追求的是教育的公平。因此,政府总是要用公共财政推进教育的均等,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为每个公民提供有质量保障的基本的义务教育。

学生的利益是(1)为了职业的发展。(2)为了追求有质量的生活。(3)为了自我发展与完善,追求真、善、美。学生的基本取向是一种发展选择和生活选择的双重结合。学生到学校来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未来职业的发展、自身的完善,但更在于追求每一天的生活质量。显然,这与学校的要求经常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矛盾的。

家长的利益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孩子将来尽可能好的社会地位配置。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基本取向是价值性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选择取向从来就不是经济的选择而是价值的选择。多项社会消费结构调查都表明,教育选择在家长的优先选择次序中是相当靠前的。父母要投资于子女的教育,子女成长之后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这样一来,子女的教育价值是相当重要的,对子女教育的选择也就成为优先的选择。因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选择不是成本性的。

社区的基本取向是文化性的。社区希望学校作为文化机构、文化设施推动社区的文化发展。社区对教育发展的期望是推动社区文化发展,为社区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职工在学校发展中实现其个人的价值即自我发展的成就感;实现职业的发展即获得薪酬与福利。教师的基本取向是自我实现和谋生手段的结合。毫无疑问,教师首先追求的是自我实现,但教师的职业也是教师谋生的手段。忽视教师的任何方面需要都无法实现教师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三、学校发展的基本矛盾

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是资源性的。学校办学过程中,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我们是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待学校的发展,以此提出学校发展的资源的需要。政府的基本取向是社会性的。家长的基本取向是子女教育的价值性。学生的基本取向是发展选择和生活选择的结合。社区的基本取向是文化性的。教师的基本取向是人生价值实现和福利需求的结合。

在今天知识成为财富的竞争时代,知识的差距越来越与财富的差距联系在一起,而知识的差距更多地形成于教育的差距,今天如果把教育机会按照社会财富的形式进行分配的话,社会的一份不均等就会转化为教育的一份不均等,而教育的一份不均等在受教育者走进社会的时候就会变成财富的十份的不均等。如果今天社会有十份的不均等,但教育只允许它体现出一份的不均等,那么明天的社会最多表现出十份的不均等,不会比今天更加不均等。

不同主体掌握着不同的资源,有着不同的需要,用资源换取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是社会主体之间一个基本的关系,学校要获得五个主体手中掌握的资源,必须满足这五个主体的需要。学校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身心发展,学科发展,教职工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和福利不断提高,传承文化价值和推动文明进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四、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学校的发展在于追求资源,而掌握资源的五个利益主体发展的取向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考虑学校发展目标的时候,必须建立在需要与交换的基础之上。如何形成学校与资源主体二者之间共同的发展基础,这就构成了学校发展的目标选择。

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目标选择是有层次的。首先是战略定位,即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其次如何进行多元目标的均衡与选择?实现这些目标的价值选择是什么?

(一)学校发展的基本途径

1.师资队伍建设。稳定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发展全体教师。关注教师“三点”: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兴奋点(兴趣),教师兴趣与学校发展目标的结合点,教师学术发展的制高点。教师资源需要开发,更需要培植。

2.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一所学校的改革如果不能落实到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学校的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不能够真正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也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3.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教师的两个体验,既关系到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体验,也关系到教师基本生活条件能否改善的体验。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围绕这两个需要而展开。

4.科研与教育科研。这是大学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在功能上的根本区别。教师应当成为研究者,一是指大学教师兼挑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二是指教师应该成为自己教学活动的研究者。作为教学研究型的学校,科研及教学科研在其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5.改善生源措施。学校要改善生源状况出路在于不断提高学校的声誉基础之上。要想吸引更多的学生,就必须改善学生在学校的体会和体验,给予学生快乐。

6.学校基本建设。学校的发展意味着资源、规模的扩大,学校的基本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基本途径。世界上的名校都是负债经营的。单纯盯住学校内部资源的节省,改善不了学校的财政状况。

7.利用校外办学资源。当我们用资源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的时候,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是很多的。学校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资源多的学校越容易得到更多资源,资源少的越难得到资源。学校究竟如何处理获得办学的经费资源与自身的办学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校发展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1.经费资源与办学成本。试图通过降低教育教学的直接成本来改善学校经费状况并不是明智的。学校获取资源的主要选择是校誉的最大化和直接的有效教育教学成本的最大化。

2.教师资源与教师需要。学校发展需要优秀教师,优秀教师需要我的学校吗?教师是重要的学校资源,但不是学校的雇员,如果把教师作为雇员,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教师资源需要开发,更需要培育。

3.学生资源与学生需要。学校的发展需要学生的资源,但是学生是不是需要学校?如果课堂远离学生,则学生必将远离学校。

学生从来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师只能影响学生,而无法改变学生,学生的改变最终是靠自己来实现的。正像一个厨师无法替客人吃饭一样,教师也无法替学生学习。

综上所述,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如下三条基本的准则

第一、如果把学校当成公司管理学校是无法办好的。

第二、如果把教职工当成雇员学校是无法办好的。

第三、如果把学生当成可以加工的原料学校是无法办好的。

4.传承与创新。学校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学校文化的传承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学校文化的传承必须与创新相结合,只有传承,没有创新是谈不上发展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原来的体系,超越原来的经验。

5.利益与发展。学校发展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这样的利益基础,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利益基础是为发展服务的。

6.改革与维持。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基本经验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处理学校发展与维持稳定之间关系的原则: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适合学生的变化而变,适合于教职工的变化而变,适合于当地教育发展的变化而变,适合于教育改革总体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7.流动与稳定。没有流动就没有生命力,但如果流动超越了一定限度,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维持。

8.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全面提高一时难以奏效,最好的办法是找准重点突破口,某一方面首先形成亮点,以这个亮点为基础扩大战果逐步迈入良性循环之中。

9.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人人都在追求学校的发展,单纯的学校的发展是追求不到的,学校的发展只能是结果而不是目标。学校的发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实现的。如果学校发展的追求不落实到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上,单纯追求学校的发展,是实现不了学校的发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