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介绍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际关系淡漠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中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高的一个群体,相比较而言,诚实守信的水准应当比其他人要高。然而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受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校园并非“一方净土”。虽然客观上讲,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主流和总体水平是好的,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把诚实守信当作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但考试作弊、拖欠贷款、网络欺骗等不诚信现象已屡见不鲜。具体而言,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弄虚作假严重

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高校对考试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但仍有少数学生心存侥幸,考试中夹带讹条、交头接耳、利用手机等高科技进行作弊,甚至有些学生出于老乡和“兄弟”情面等原因替考,以身试纪。考试作弊现象在高校仍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严重削弱了我国考试认证制度的权威性和相关证书的含金量。二是学术剽窃,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是家常便饭。近年来这种学术抄袭甚至已经走向公开化、职业化。在社会上,有专门卖论文的职业人士,专门从事各种类型论文的倒卖交易。这种非正常化的职业的出现,正是学术剽窃之风“盛行”的“产物”。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某部门在招聘时竟然发现,同一学校两个班的学生中有15个班长、10个学生会主席前来应聘。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方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的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而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二)人际关系淡漠

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的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7%,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三)信用意识缺乏

一是恶意欠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部分学生学费是拖而不交、欠而不还,目的为了省下学费能让自己在大学里“挥洒自如”。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多赚”几元电话费,手机频繁地欠费换号。二是骗贷逃贷。为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2000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能申办国家助学贷款。大部分学生熟知贷款事宜,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诚信意识缺乏,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他们托关系、找门路拿到村委会、居委会、民政局等部门申请开具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少数学生在填写资料时就伪造了个人信息,他们认为自己毕业后天南海北,原借款银行根本无法追查,采取能拖则拖、能逃则逃的办法,拖欠银行贷款。这些有能力还贷的学生没有还贷,不仅给以后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也阻碍了银行助学贷款的进一步发放,这对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据调查,某银行到期应还贷款的800多名学生中,逾期还款的竟占到400多人,甚至有些学生从未还过款。到期还款率只有50%左右。[1]部分大学生恶意欠费,套骗贷款,更有一些同学隐瞒真实情况,恶意申请,其目的就是利用在校期间低廉的利息占取便宜。由于坏账率过高,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难问题让银行伤透了脑筋。三是肆意违约。某些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契约意识淡薄,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不认真分析自身条件和就业形势,几乎是“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自己的签约单位不如别人时,一些大学生便对自己当初的盲目与草率痛悔不已,一旦再遇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就不惜背信弃义,撕毁协议,另谋高就。结果不仅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这种不负责任的失信行为,还严重影响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和信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