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归因探析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归因探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致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受家庭、历史、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日益成为了广大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要真正有效地解决好此问题,其前提就必须充分、全面地把握有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现代家庭结构中存在着诚信缺乏的因子。长期的历史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扭曲。传统道德与文化价值的丧失应该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归因探析

许庆华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 浙江 临安 311300

摘 要:切实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但要真正有效地解决好此问题,其前提就得全面地把握有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受家庭历史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日益成为了广大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但要真正有效地解决好此问题,其前提就必须充分、全面地把握有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当代社会负面思潮影响的原因;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原因。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是受家庭、历史、现实、学校以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

现代家庭结构中存在着诚信缺乏的因子。计划生育政策是减少人口的重要措施,其结果导致当代家庭很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隔代家庭中对孙辈的溺爱都会使孩子在诚信教育上有所欠缺。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更多宠爱和良好教育的同时,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艰苦奋斗不足,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在义和利面前,学生们往往站在利的天平上。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常常会偏离诚信的原则,这在主观上就成为诚信缺失的因子。

家庭教育中的偏执。长期以来中国的家庭都是以智育为主,其他诸如德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仅居其次,甚至被忽略。在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观念一直主宰着家长的思想,很多父母一味要求孩子要多才多艺、要竞争,考高分、上名校等,却漠视了对孩子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的教育。因此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对子女日常行为的规范和矫正,对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矫正,甚至有部分家庭把一些错误思想灌输给大学生。

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有些家庭虽然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培养,但方法不当等都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独生子女日渐增多,很多学生从小就是家中的“宠儿”,处于核心地位。家庭教育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偏袒他们的过错,使得他们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二是一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严厉,这样也易导致孩子们形成冷酷、不诚实、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性格。这都使得来自这些家庭的大学生往往在道德观念和行为上出现偏差。

家庭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往往被忽视。家庭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其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其思想意识,直接影响其对于诚信的态度。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受父母的耳濡目染,有的把父母当作偶像。可有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教孩子要勤奋学习,不要贪玩,自己却夜夜扑在麻将桌上玩;有的家长教孩子要文明,不要吵架、斗殴,而他们夫妻之间却打骂不断;有的家长教孩子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而他们自己却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丑事等等,如此家教之下的孩子能讲诚信吗?

二、历史因素

长期的历史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扭曲。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以及遭受过诸如“大跃进”、“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荡涤之后,还有由于长期形成了以本位利益为社会标准的社会意识和长期的计划经济而没有形成完全按规则办事的国民意识,使得诚信意识存在着某种扭曲,其恶劣影响至今犹存。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真诚信实却常常吃亏遭殃,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扭曲着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传统道德文化中人文价值的丧失。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推崇的“忠”、“孝”、“仁”、“义”,至今经历了四次文化冲击:第一次是“五四运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平等自由、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大浪潮;第二次是新中国建立后,引进苏维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私有制为基础的伦理观被打破;第三次是“文革”期间,所谓“忠”的伦理观占主导地位;第四次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时期,是剧烈震荡的文化的转型期,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观点在激烈的碰撞中。人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这个词,几乎被当成了腐朽、落后、过时、无用等意义的代名词。这种无原则的否定与放弃使得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道德文化的精髓在人们的头脑中丧失殆尽。那部分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大学生自然很难理解古人杀身取义、信守诺言的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在他们身上自然得不到体现。传统道德与文化价值的丧失应该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传统道德文化本身先天不足。不可否认“诚信”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但它却是传统道德文化的薄弱环节。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中一直都含有“信”的内容,苏亦功在《诚信原则与中华伦理背景》中说,孔子至少从修身、治国等5个角度讨论过“信”,孔子之后的孟子等儒家思想继承人亦不止一次地谈到诚信问题。[1]西汉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一举“扶正”,明确地把包括“信”在内的“五常”定为“王者所当修饬”之德。尽管中华文化中向来有“信”的传统,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链锁中,“信”并不引人注目,也不厚实。诚信与否,何时何地诚信,全凭个人意志。所以孔子一边说“民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一边又说“要盟不信”、“祭神如神在”。孟子曾言:“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人之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都提到,独不见“信”。“仁、义、礼、智、信”是董仲舒的所说“五常”,“信”亦居其末。[2]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本身先天不足,也使得大学生诚信素质缺乏坚固基础。

三、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究其本质,不仅是法制经济,而且是道德经济。但当人们长期受限制的求利心理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后,一些人便置良心与道德于不顾,堂而皇之地采用各种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的利益。甚至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骗子经济,可以自由行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原有的道德、信仰产生了怀疑和动摇,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模式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他们的心中,进而使他们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趋向日益突出。在处理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们往往把个人利益摆在首位,从功利主义出发,首先考虑的是是否有利于自我,以“利”为目的主导着他们的行为和观念,甚至当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可以不惜牺牲诚信道德原则为代价。

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近些年,社会不诚信现象比比皆是并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这些现象使得人们在认知中产生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存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的一个途径。社会的不诚信现象必然会影响大学校园和大学生,使得正处于人生坐标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还有,由于大众传媒及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更好地把最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大众,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一些媒体对于社会丑恶现象的不客观报道和故意隐瞒,都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些影视作品对欺诈行为的肆意渲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对诚信道德意识的漠视。以上这些社会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如果大学生缺乏对这些不良现象的判别和抵制,就会受其影响,向不守诚信的方向发展。

社会缺乏健全必要的诚信机制。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诚信的普遍缺失一是因为不讲诚信的成本过低,二是因为追求诚信的利润过低。由于我国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个人信用征信、资信调查、资信评估以及信用管理等信息服务产业刚起步不久,政策不配套,规则需完善,法律支持不到位,信用市场的发育存在各种行政和非行政的壁垒,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对信用建设的迫切需要。对守信、失信的企业和个人,一方面缺乏失信者的信息记录,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由于对诚信的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讲诚信的“低成本”使大学生不关心诚信,讲诚信的“低利润”使某些大学生不屑于诚信,最终导致诚信缺失现象的发生。

四、学校因素

学校对诚信教育的重视不够。诚实守信往往被认为是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而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首先,有不少学校较多地注意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往往以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教学的成效和评定学生的好坏,把“知识”作为评判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学生道德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在有限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学生要爱祖国、要无私奉献、要集体主义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其次,学校德育中没有明确的诚信教育目标。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上,对诚信方面提出了“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诚实守信”的要求,但仅限于此,没有更明确具体地提出诚信方面的层次要求。再次,诚信教育在高校德育中所占比重也较低,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即便是作为必修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课时少,讲解不深、不足。这其实跟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相互矛盾的,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中、小学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缺失,未能在大学阶段得到及时有效的补课。

学校教育环境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大量增加,学生由原来的固定班级小组的学习生活方式,逐步代之以上大课、住公寓等流动性大的学习生活方式。同时,高校的生源素质也有所下降,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这无形之中给高校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极大的挑战,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乘虚而入。加上高校中的许多管理领域和部门存在着诸多弊端和漏洞,特别是在一些与学生关系甚为密切的职能部门,其工作的无序、制度的不完善、管理的松懈、监督的不力,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为不守诚信的学生提供了弄虚作假的种种可乘之机。另外,教育者本身的诚信缺失现象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大学中少数教师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个人行为,但这些行为所引起的社会负面效应及对学生的心理震撼却是巨大而长远的。

学校诚信教育的失误。比如德育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常常与学生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缺乏对学生个体应有的关注。教育者也往往只重理论说教,而忽视对学生的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的教育,注重教育内容体系的掌握,而不重视认识研究教育对象,无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实践表明,诚信道德是道德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经过内化——外化的过程而形成的。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德育方式只能是徒劳的,甚至会使学生走到教育的反面。还有,诚信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也常常是被动的和滞后的。如今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和现代化传媒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许多学校在网络建设方面还很不健全,落后、陈旧的德育手段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德育发展的新要求。

五、自身因素

大学生心理上还不成熟。大学生生理上虽然已较为成熟,但心理上尚未成熟,尤其在其思想上经常表现出不成熟性和矛盾性。他们自我意识强,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崇尚优良道德,但按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往往又比较欠缺。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意识上能清楚地分辨是非,知道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他们在认识上是积极的和正确的,并且在努力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但他们由于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按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往往又比较欠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造成观念和行为上的差距。一些大学生虽然崇尚诚实守信,却又在追求名利中不知不觉地放弃了这一原则。尤其在当前价值趋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容易迷失方向,放松对自己的“自律”,出现诚信方面问题。

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这主要是跟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裕的生活环境中,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而多,而对自己的要求低而少,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

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评判能力不强。当代大学生虽然思维敏锐,善于接纳新生事物,但由于学校德育忽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许多大学生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加之其社会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不深,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小事与大事之间的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使得他们缺乏对有关道德现象的评判能力。许多大学生对社会转型期内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困惑,面对“当老实人吃亏”、“流氓致富”等现象无法解释,缺乏反思能力。因此,他们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理念,放弃诚信原则,产生大量的失信行为。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是由于来自不同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对于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其首先就必须全面地把握好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有针对性地不断研究和探索出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努力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扎实效果,最终为我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苏亦功.诚信原则与中华伦理背景[J].法律科学,1998年第3期.

[2]付彬,陈亮.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