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力媒介的传受模式的分析介绍

电力媒介的传受模式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作为影像媒介,整合多种感官的注意力,是擅长表现特写画面的媒介。由于看电视很少动脑,与受众倚赖文字和声音的“想象力”不同,在电视画面营造真实感的同时,伴随观众感受的只能是“弱想象力”,正如麦克卢汉所言,电视是一种低参与度和深度介入的“冷媒介”。

三、电力媒介的传受模式

电力媒介实现了新闻超远程传播,让人听到和看到不能直接感受的东西,把人类感官延伸到世界的一切空间。它们以独特的传播模式改变人类接触世界的方式,提高了人类驾驭生活的能力。

1.广播的音讯模式

广播是电力媒介的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向听众播送声音节目,以有声语言或与自然音响再现世界,听众使用接受装置使节目完成传播过程。在广义上,按照音讯传输方式,可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作为听觉的信息渠道,广播音讯扩大了听觉器官的功能。

1920年9月29日,美国匹兹堡的约瑟夫·霍恩百货商场发出广告,出售10美元一台的收音机。10月27日,美国商业部发给威斯汀豪斯公司KDKA电台营业执照,11月2日电台正式播音。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当天播送了哈丁和考克斯的竞选活动。

广播作为听觉的电力媒介,信息经过多个环节的形态转换,即通过录制设备和接收终端从音讯、电信号再到音讯的转化,实现意媒的可识性,是一种意媒转换媒介。广播把声音从狭窄的空间中解放出来,赋予了新的生命,开辟了新的信息源和信息组合方式,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感受,延伸了人类的听觉能力,不愧为人类传播的第二次革命。

声音是广播的生命,口头语言和各种声音作为广播信息的要素,反映出世界的声息动态。这种基于言语的音频媒介,由听觉渗入人们的思维,赋予广播独特的魅力。广播不受时空限制,时效性强,可以做到实时报道。广播对受众没有文化要求,具有普众化,能把听众交流的范围扩大到最大空间。随着卫星广播和网络广播的出现,传播空间达到了极限,几乎覆盖了全球。这种听觉媒介有现场感、对象感和交流感,按照节目编排的时间顺序进行线性传播,过耳不留,受众不可选择。广播具备特有的伴随性收听方式,听众只使用部分感官吸纳信息,其他感官还可用于别的事情。广播无需占用“眼球”,小巧的收音机装在衣袋里,灵活移动的传授模式极受老年人和城市有车族青睐。

无论采录设备还是传输设备,广播较之电视是一种低成本的媒介,准入门槛低,是国外众多“火腿电台”得以生存的原因。随着广播进入网络时代,“播客广播”的出现为广播带来新的机遇。播客广播作为传统广播进化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人人皆可在网上参与的新型广播。通俗地讲,“播客”是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把有声信息发到网络上,实现自助广播。每个上网者都可借助“iPodder”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出去,也可随时选择收听的内容、收听的时间以及收听的方式。播客打破了传统广播的线性模式和把关人的操纵,实现了广播的实时化和延时选择,摆脱了“广播节目时间表”的限制。播客广播使传统广播机构的角色发生了转变,除了“内容集纳”之外,还有“内容分销”。“广播内容被听众订制并自动更新到订阅者的‘内容管理软件’中,继而下载到MP3等‘随身播’中去,广播机构由此可以将‘窄播内容’分销给目标受众”[14],满足了特殊听众的需要。

无论广播还是“播客”,都能放大新闻的影响力,正如列宁所说,广播是没有距离的报纸。广播把信息在瞬间传播到数千里之外,是身外载体第一次超远程的快捷延伸,使大众同时感受新闻事件。广播能引起社会强烈共鸣,在政治活动中起到政治动员的作用。广播诞生后,各种政治势力利用它进行讲演和报道群众声音,煽动效果远远超过报纸,对政治宣传发挥了空前的鼓动和组织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希特勒正是利用广播煽起战争狂热,成就了一个血腥的政体。广播还是一种娱乐媒介,新闻的故事化或各种文艺表演,均可通过广播绘声绘色地传播,给听众提供多种形式的娱乐。

2.电视的镜像模式

电视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由光电变换系统快速、连续传播图像并伴有声音的传播媒介,包括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并经历了从机械电视、电子管电视、晶体管集成化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演变。电视作为影像媒介,整合多种感官的注意力,是擅长表现特写画面的媒介。

1936年8月,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11月2日播出第一个节目。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坐着的几百名观众,第一次看到了魔术般的景象。

电视图文并茂,现场感极强,把场景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种向人脑注入镜像的传播模式。电视把“事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由观众亲自去看、去观察、去判断。画面和音响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真实的影像,不仅使观众听到记者的口头报道,也能看到新闻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环境,亲眼目睹事件的动态。面对电视图像,观众有一种置身事件现场的感觉,思维方式发生了一场镜像革命。

观众在接受电视图像过程中,伴随画面的生动变换,声音同时作用于听觉,对信息的含义产生了深刻的体会。报纸、广播把事实变成文字或语言意媒,是一种转述方式,读者、听众根据转述想象发生的事件,很难还原事件的真象。由于记者不可能把事实丝毫不差地转述出来,读者和听众的感悟也不可能和原来的事实一样,即使最真实的报纸和广播新闻也不可避免地给受众带来某些不确定性。

电视的声像互动以及对景物的真实再现,使观众对事件清晰可见,很少加入思维的联想。由于看电视很少动脑,与受众倚赖文字和声音的“想象力”不同,在电视画面营造真实感的同时,伴随观众感受的只能是“弱想象力”,正如麦克卢汉所言,电视是一种低参与度和深度介入的“冷媒介”。

电视作为初级综合性媒介形态,可以传播文字、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种意媒形式,具有极大的文化兼容性。电视加深了人类对社会的认识,传播内容的图像逼真,容易让人模仿报道的行为,所以电视是推广产品与生活方式最有效的媒体。此外,电视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工农业生产、社会安全和国防领域,极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直觉性和准确性,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电视这种镜像传播模式也有局限性。电视和广播一样都属于线性传播,叙事沿着事物的自然发展转换画面,按照媒体的意图安排新闻的顺序,观众的选择性变得更加困难。电视传播稍纵即逝,声像保存需要录制器械,对一般观众有一定难度。观众收视电视的时间和所看到的画面受到媒体的控制,电视台决定观众看什么和看多少,这就给一般观众造成这样一种假象:电视上没有播出的事件似乎就没有发生,观众的视觉被控制在电视的议程里。

电视图像是客观图景的摄录,似乎对客观事实没有任何改变,观众确信它比其他媒体都更真实。如果电视镜头是人为设计的虚假场面,观众看到的仍然是逼真的画面,却无法识破它的虚假性,它的欺骗性就可能更大。由于电视图像本身无法具有阐释功能,如果没有语言的解说,即便编排得异常全面、生动和逼真,观众也难从图像中看到事实的真相,甚至对事实中生疏的人物与场景都无从知晓其名字和名称。电视画面离开解说,就是一出糊涂的哑剧。

3.网络的全感互动模式

网络是一种基于交互模式的全感电力媒介,把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与服务器连成巨大的信息系统,使人们可以共享信息资源,包括全球网和局域网。网络传播由各种网络公司和其他站点实施信息编制和发送,通常简称网站,包括门户网站、企业信息网站、社会公共机构的宣传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和信息搜索网站。

互联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在1969年创办的阿帕计算机网(Arpanet)。当时用4台计算机互联试验,到1977年网络节点达到57个,连接各类计算机100多台。发展至今,互联网已成为一个联通全球无法计数的电脑终端系统。在1999年1月,全世界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1.58亿,全球60亿人中,有2.6%的人接入并使用互联网。到2006年,全球互联网的用户达10.5亿多,增长速度惊人。我国互联网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1994年4月才实现与Internet的全功能链接,但发展势头很猛,到2007年我国上网用户已达1.57亿。一种电子传媒从投入使用到拥有5000万用户所需要的时间,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在我国仅用了5年!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手段的应用,使互联网已构成交互、全链接、易复制、时效高、信息量超常的媒介。由于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潜力,已从单纯的信息渠道变成商业运营模式,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用户正在以每年增加15%的速度迅猛发展,有人断言,21世纪是第四媒体时代。

互联网是融合一切媒介的媒介。网络是推动媒体全球化的生力军,把一切传统媒介包容进去,成为自由的、个人的和公共的信息枢纽。网络形成发散型传播结构,以非线性方式把信息送达广大受众。这一万维网拥有一切传播技能和类型,既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也有大众传播,包容了印刷(打印机功能)、电影和广播电视等功能齐全的传播方式。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汇聚了多种传播手段,更加个性化,实现了点对面和点对点的传播。在网络上,国界区别已不明显,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实现直接交流,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互联网是一种受众高度参与的媒介,无疑又是个人的和公共媒介的高度融合,对它的任何控制都不能摧毁它的这一本性。它是双向或多向的,并由使用者负责安排如何使用,在网上可以看到、听到、嗅到甚至触摸到你想得到的东西,成为人人自有的全感媒介。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和互动性给受传者以全面的服务,满足他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让其在网上直接交流。通过宽带网,网民不仅可以像看电视一样直接目睹新闻事件的发展,还可以随时点击、反复体会,发表对新闻事件的评论。

美国于2000年在互联网上涌现大量博客作者,并成为一个热门概念。博客原指网络日志,作为互联网新的传播方式,任何人都可使用电子邮件在网站上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和更新,美国学者称它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15]。2002年方兴东先生的“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网站诞生,他认为博客网站是“博客+门户、精英+草根”的信息媒介。所有人都可利用它传播新闻和观点,把关人的设障被延缓,言论自由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博客内容发布在博客托管网站上,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优秀的博客内容会吸引大量用户浏览,扩大了网络的影响力。

除了互联网,基于网络模式的手机网也在形成。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它不是发布信息的独立的新闻媒介,而是一种信息接收终端,可用于接收新闻机构(报社、各类网站和电视台)发出的信息。所谓手机报纸,是报社专门为手机用户发送的新闻,实现了点对面的新闻移动传播。手机具有交互性(Interactive)和双向性,主要充当人际通话工具,使用者享有前所未有的参与度。手机新闻一般短小精悍,不仅范围广,而且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快。手机的“贴身”特性,使信息传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和任何人中进行,从而突破了时间、空间与对象的限制。手机短信较之面对面的电话,因为意媒是文字,使信息传播更富想象空间。

手机的广泛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类接收信息的方式,减少人们对固定信息接收工具的依赖,促进了人际交流和跨媒体传播。手机的功能拓展到发送图片和影视节目,使受众可利用它在网络电视上收看新闻节目,突破了接收电视新闻的空间限制。手机还能控制人的行踪,成为人群聚集的信息渠道,降低了大型社会活动的时间成本。在关键时刻,手机成为民众不可控性的动员工具,民众的意志将随时被召唤而统一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