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介绍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介绍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人才培养注重评价性,以学校、行业、社会评价带动教学评价改革“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评价方面,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实行过程结合终结、个体结合集体、学院结合社会及企业的三结合评价方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企业走向市场,功能改变,自主权扩大。企业由单一的生产型转变成以一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的开拓型。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在用人方面需要大量的实用型、技术型、劳动型的人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大量的动手型、技能型人才,这样高职院校原来培养出来的单一知识型人才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这种事实即给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提供了事实依据,“项目驱动法”教学即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方法与途径。

一、“项目驱动法”内涵

所谓“项目驱动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项目”,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实践活动。“项目驱动”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与企事业技术骨干共同参与,科学选择设计教学项目,以项目驱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专业核心技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项目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项目”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带着特定项目自主探索问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以及教学资源信息处理能力,知识和技能点把握、消化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二、“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性,人才职业需求主导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

经过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行剖析,并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本专业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根据专业核心能力选择课程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项目时要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项目一定涵盖面广。项目应包括职业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相应能力、个人素质,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备知识体系,形成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二是项目要清楚,具有可操作性。项目的内容设定要明确、清楚,这样学生才能目标明确,另外,项目还要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在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深化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步提高。三是项目要体现科学性。科学性是指项目要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让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工程项目学习最新的技术,并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技能形成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由单项到综合安排项目内容。

(二)人才培养注重实践能力性,以项目驱动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做到“教、学、做”融为一体,这就要有别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重点以传授技术、技能、技巧、技艺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模块等。根据课程模块的功能,科学选择项目,以项目驱动教学内容的组织,使之有效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在实施中要根据认知规律和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沿着单项演练—模拟仿真—综合训练的思路来安排项目,并紧紧围绕项目工程对应的岗位能力和岗位素养的形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交融。

(三)人才培养注重评价性,以学校、行业、社会评价带动教学评价改革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评价方面,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实行过程结合终结、个体结合集体、学院结合社会及企业的三结合评价方式。一是过程结合终结重点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以及代表项目学习的最终作品的量。二是个体结合集体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考察团队协作精神。三是学院结合社会及企业即是实行学院评价、社会行业评价和企业评价的有机结合[5]。学院评价即通过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项目模拟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等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种评价倡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创新,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行业评价以社会资格认证为主,即将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作为评价工程项目完成的质量、实施教学考核的依据,使学校教学与行业要求保持一致,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企业评价采用反馈式评价,即由企业对学生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期间进行项目实践的考察,对其综合素质作出总体评价。由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与周围同事的关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应用情况、工作中的创造性等若干核心要素进行全面考核,作出鉴定。企业在对学生进行鉴定评价的同时,也对学校的专业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校企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四)人才培养注重尽快与岗位实行对接,以校企合作、项目驱动组织校内生产性实习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始终贴近社会生产第一线,注重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通过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实施项目项目,为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企业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设备、资源,为学生准备实践的岗位,选派责任强、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员工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和学校一起承担育人责任[6]。同时企业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者和最终的受益者,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渗透在育人过程中,对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实现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目前我院已经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企业成为我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带动学生实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三、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谈“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呈现项目—明确项目—完成项目—项目评价”为主要结构的四阶段论,下面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谈谈“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一)呈现项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块,巧妙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项目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而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水平,从一个实际问题或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出发提出学习项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接受项目后,教师要引导其拟订完成项目的可行计划或者实施方案。譬如在《国际商务模拟》课程教学中“请你向我介绍你的公司和公司的产品”为项目呈现给学生,并提醒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必备的语法特征,这样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项目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学生就会拟订新的学习计划和完成项目的初步实施方案,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明确项目

学生接受了项目,对完成项目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的环节就是将项目进一步明确[7]。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这时,教师应创设项目情境,提供与项目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项目指点迷津,积极培养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成项目

实践证明,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将会更好补充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譬如在《国际商务模拟》中“请你向我介绍你的公司和公司的产品”项目中,我们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合作去网上查找选定公司的基本信息以及公司产品等有用信息。同时,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把握整个完成项目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然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个个都是主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国际商务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评价项目

当学生用幻灯片形式将项目完成后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小组与小组互相评价,修改不足之处,再举行一个成果展示会,聘请专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点拨。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点,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项目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项目,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实践证明,“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受到社会的普认可和赞扬。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本领和企业的要求非常接近,工作起来上手快,效率也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