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资源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分析介绍

社会资源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终是资源的量与质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展决定的。资源动态平衡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社会资源的继承性特点使得社会资源不断积累、扩充、发展。

三、社会资源与个人职业发展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是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又一项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

《辞海》中把资源解释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上述两种定义明显地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即社会资源。

因此,简单地说,资源可以被看作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

当今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为基础产业的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逐步形成将知识形态生产力物化的发展模式,人类认识资源的能力、开发富有资源替代短缺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自然资源的作用开始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稀缺和昂贵的决定因素。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某种资源利用的时候,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考虑利用资源的层次问题。在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利用的时候,又必须考虑地区配置和综合利用问题。这就是“新资源观”,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解决资源问题的认识基础。这种“新资源观”主要包括:

(1)资源系统观。资源系统观是资源观中最核心的观点。只有当人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人与自然大系统的一部分的时候,才可能真正实施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且,也只有当人类把各种资源都看成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正确处理这个资源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时,人类才能高效利用这种资源。

(2)资源辩证观。以新的资源观看待资源问题时,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好几个重要的资源矛盾关系:首先是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自然资源就其物质性而言是有限的,然而人类认识、利用资源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片面的悲观和盲目乐观都是不正确的。其次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关系。最终是资源的量与质的关系。

(3)资源层次观。资源是相对于人类认识和利用的水平来区分层次的,材料、能源、信息是现实世界三种可供利用的宝贵资源,而整个人类的文明又可根据人类对这三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划分层次。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展决定的。起初,人类最先学会了利用各种材料来加工制作简单的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仅用材料来制作的工具是一种“死的工具”,要靠人力来驱动和操作,这大体是“农业—手工业”时代生产力的情形。后来人类进一步学会了利用能量资源,把材料和能量结合在一起制造新型生产工具,使原来“死的工具”变成了“活的工具”。但这种工具还是要靠人来驾驭和操纵,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仍受到人的生理因素的限制,这大体是工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的情形。到了现代,人类逐渐学会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并把材料和能源同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不仅具有动力运转而且还具有智能控制的先进工具系统,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在传统经济中,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主要表现在占有土地、矿藏等,而今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人们争夺的重点。这大体是信息时代生产力的情形。

总之,人类从学会利用材料资源再到能量资源到信息资源,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再向信息时代的不断迈进,材料—能源—信息“三位一体”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只有全面地开发和综合利用三大资源,才能不断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4)资源开放观。知识经济是世界一体化的经济,资源的开放观是从地区到全球,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在不同层次上都要确立的一种基本观点。我国地区差别很大,资源组合错位严重,不同地区间的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动态交流的必然性。以资源的开放观为指导,就是要打破地区经济封锁以实现产业结构动态优化,合理配置资源。

(5)资源动态平衡观。资源动态平衡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大系统中,人的发展变化要依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系统由于自身动因和人的作用也在发展变化,在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要达到动态平衡,同时也需要地区间的资源互补和动态交流,防止资源组合错位的差距。

换一个角度,从社会资源系统的特点上来看,其特征表现为:(1)社会性。人类本身的生存、劳动、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社会交往、社会活动中实现的。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等社会资源无一例外。社会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产生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数量、不同的质量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关系的,谁都可以掌握和利用它创造社会财富。(2)继承性。社会资源的继承性特点使得社会资源不断积累、扩充、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人类社会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的产物,就是积累到“知识爆炸”,使社会经济发展以知识为基础,这种积累使人类经济时代发生了一种质变,即从传统的经济时代(包括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有局部质变)飞跃到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信息革命、知识共享必然的结果。社会资源的继承性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人力资源通过人类的遗传密码继承、延续、发展;通过载带信息的载体长期保存、继承下来,如通过书籍、音像制品和教育手段等,继承人类的精神财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又把生产劳动中学会的知识、技能物化在劳动的结果——物质财富上而继承下来。社会资源的继承性,使人类社会的每一代人在开始社会生活的时候,都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前人创造的基础上迈步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类一方面把前人创造的财富继承下来,另一方面又创造了新的财富。也正因为这样,科技知识不断发展,一代胜过一代,并向生产要素中渗透,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科研设备得到改进,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社会财富的积累,反过来又加速了科技的发展。(3)主导性。社会资源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社会资源决定资源的利用与发展的方向;把社会资源变为社会财富的过程中,它表现、贯彻了社会资源的主体——人的愿望、意志和目的。这就是马克思讲的“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4)流动性。社会资源流动性的主要表现是:劳动力可以从甲地迁到乙地;技术可以传播到各地;资料可以交换,学术可以交流,商品可以贸易。利用社会资源的流动性,不发达国家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和手段,把他国的技术、人才、资金引进到自己的国家。我国改革开放、开发特区的理论依据也含有这方面的内容。(5)不均衡性。社会资源的这种不均衡性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的差异性;社会制度对人才、智力、科技发展的影响作用的不同。

由上述对资源的简单分析,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来看待社会资源的利用,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认识和调整:

首先,既要把自己看作是职业发展的必备资源和发展依据,使自身的价值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又要把自己作为资源利用的产物,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和职业价值,把自己造就成对社会和人类的进步有所贡献的劳动者。

其次,要在社会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寻找突破口,把社会资源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平台和支点,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探索社会资源与个人职业发展可能的结合方式和利用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资源利用经验、提高自己的资源利用水平,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并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适时、适量、有针对性地做出使用的安排。既做到人尽其用,又体现出量入为出,使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途径直接、价值扩大。

资源的价值,严格地说体现在资源的利用之中。资源利用,既是科学认识问题,又是技术操作问题,更是艺术表现问题。在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活动总是伴随着整个职业活动的全过程而随时需要面对的。一个资源利用的高手,往往是一位精打细算的人,他能够做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成预期的发展目的,这样的人才会是一个无往而不胜的人。

思考与练习

1.什么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如何理解职位的概念?职位的特征有哪些?

3.结合社会资源的特点和自己的社会资源状况,谈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资源的合理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